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1W

摘要:高中數學課程改革已經全面鋪開,在新課改體系下,高中數學課程以課程模組取代傳統課程體系,呈現了課程內容的交叉推進、螺旋上升等亮點。不過由於傳統教學模式在新課程的推進中處於“尾大不掉”的尷尬位置,給新課改的推進造成了不少阻力。針對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應該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

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論文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程;新問題;對策思考

高中數學課程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新課改的推進過程中,由於新課改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傳統教學體系的顛覆,存在着不少阻力,也存在着不少問題。關注新問題,分析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才能使高中數學課程改革獲得成功。

一、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

新課改是對傳統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顛覆,在新課改推進的過程中,存在阻力是必然的。由於高中數學教師對新課改的信心不大,傳統教學模式“積重難返”,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在推進過程中,存在着諸多新問題。只有全面辨析新課改推進中存在的新問題,才能提升高中數學新課改質量。

(一)應試教育體制不改變,仍以考試爲重點

在新課改的推進過程中,並未觸動應試教育的根基,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仍以考試爲重點,以成績爲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不少高中數學教師爲了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往往仍以題海戰術或者傳統的死記硬背等方式來進行題目的演練與講解。由於應試教育在新課改推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高中數學教師仍以考試爲基準,以考試爲嚮導進行教學。如“線性迴歸方程”,對於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於高考未將其列入考試大綱,不少高中數學教師直接放棄了這部分知識的講解,或者在講解的過程中,粗線條地進行,不顧學生的理解程度,或者直接交給學生自行學習。

(二)教師對新課改心存擔憂,認爲題目較簡單

在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中,如何平衡新課程的改革與高考的壓力是擺在很多高中數學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新課改強調交叉推進的新型教學方式,在實踐過程中,由於不少高中數學教師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理解深刻,難免會受其影響,使高中數學新課改推進存在嚴重的問題。此外,新課改注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知識運用能力,對於學生能否解答難題,能否進行復雜化方程式的運算等要求不高,不少高中數學教師認爲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演練題目比較容易,學生透過做題難以適應未來的`高考,所以在執行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開始給學生增加難度和題量,使新課改形同虛設。

(三)教師對新型教學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需要教師掌握計算機處理能力,需要教師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開展教學,同時還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教學與現代資訊技術有機聯繫在一起。但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師的資訊素養較低,對新型教學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不利於高中數學新課改資訊化的推進。

二、針對高中數學新課改中新問題的思考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針對新課改中存在的問題,應該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升新課改的效果,從整體上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必須根據新課改中存在的問題,採取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一)強化教師的培訓,綜合提升認可度

在新課改推進的同時,作爲新課改的主要推進者,如果教師對新課改的課程體系設定不熟悉,對新課改的要求不“買賬”,高中數學新課改將難以有效地推進。因此,在新課改的推進過程中,應該着力加強高中數學教師的培訓,提升高中數學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能力,提升高中數學教師的師資水平。引導高中數學教師透過研討會、習題共享等模式互相提升。

(二)加強教育投入,提升資訊化水平

在新課改的推進過程中,資訊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保障,資訊技術也是新課改得以順利推行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在新課改的推進過程中,應該不斷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資訊化水平,加強高中數學計算機軟硬件的投入,從硬件保障、軟件更新等方面爲新課改保駕護航。努力提升高中數學教師的計算機運用能力,不斷提升高中數學教師的資訊素養,保障高中數學教師能夠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及教學軟件,提升高中數學新課改質量。高中數學的新課改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在新課改推進的過程中,由於教師自身素質、軟硬件條件等,存在諸多的問題,爲了不斷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整體優化高中數學新課改效果,應該不斷提升高中數學教師的整體水平和專業技能,不斷加大高中數學教學軟硬件的投入。

參考文獻:

[1]唐榮貴.實施高中數學新課程必須關注的幾個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9).

[2]董琴.關於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的對策思考[J].學科改革,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