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職基礎會計教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6W

篇(一)

中職基礎會計教論文

一、加強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

1、基本理論教學

《基礎會計》是一門理論性和實戰性都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先掌握理論,打好理論知識基礎是第一位的,因爲只有弄懂吃透了理論,掌握會計規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領會會計的特點,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式會計發展的需要。《基礎會計》中基本理論很多,諸如:“會計覈算的基本前提、會計覈算的一般原則、會計要素、會計等式……”等等基本理論,對學生來說既是新鮮的,又是抽象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講清講透徹,才能使學生在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只有明確資金運動週轉的過程,才能理解工業企業主要生產經營過程的核算;只有明確權責發生制等原則,才能很好地確認收入和費用等業務;只有明確了會計等式的平衡原理,才能實際地開展帳務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基本理論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很簡單的帳務處理也做不出來。初學者若遇到這樣的挫折,很容易打消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對會計專業失去興趣。這個問題看似是個技能問題,實則卻是個借貸記帳法的原理問題。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一步,明確經濟業務中資產、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第二步,找出相應性質的帳戶;

第三步,運用借貸記帳法下各性質帳戶增減的記帳方向,做出帳務處理。只要按照這三個步驟來做,學生基本都能掌握借貸記帳法的原理並能實際運用了。

2、基礎知識教學基礎知識主要包括經濟業務知識,會計覈算知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教育等幾方面的內容。

(1)經濟業務知識。

《基礎會計》是以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爲例,闡明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主要經濟業務內容及其帳務處理。主要經濟業務內容可分爲材料物資供應、產品生產和產品銷售三個過程,在這三個過程中,會引企業的資金以貨幣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貨幣資金的形式不斷運動。會計是對企業資金運動過程的核算和監督,資金運動又會影響企業的供、產、銷。因此,在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熟知會計中的經濟業務知識,理解經濟業務與會計的關係,才能得心應手地做好帳務處理。

(2)會計覈算知識。

會計覈算知識主要指經濟業務發生時的帳務處理知識,填制及審覈會計憑證的知識,設定和登記會計帳薄知識,會計報告編制知識等。

(3)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教育。

會計人員是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特殊從業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還應有較強的政策理念和職業道德,應受到法規制度和職業紀律的約束。當今,假帳氾濫,會計資訊失靈問題日益嚴重,更有一些會計從業人員受個人利益驅使,放棄職守,監守自盜。道德和誠信,這個對會計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在實踐工作中卻成爲最高要求。對於初學會計的學生,在剛剛開始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加強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教育。會計的各項規章制度,如:《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等使會計工作者的行爲規範,也是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的衡量標準。在教學過程中,可採用穿插式教學,把法規、制度的有關內容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講授,也可在每週教學中,專設1—2節課時講解。這樣不僅拓展了學生會計專業的知識面,更重要的是規範了會計行爲,培養了專業素質,並提升了會計職業道德水平。做到不僅知法、懂法,並能夠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更要學會用法來保護自己,築起嚴格的自律防線,真正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溼鞋”。

3、基本技能教學

中等職業學校的目標是培養實用型人才,會計專業更是一門實踐性和技術性都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1)多用實物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可用實物展示的儘量用實物展示,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比如:講原始憑證時,可把日常蒐集的一些票證、發票、收據、單據等給學生傳閱,使學生真正理解原始憑證的概念,講授記帳憑證填制、會計帳薄登記、報表編制時,就把往界學生實習時的帳薄拿出來讓學生們翻看,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2)強化實習訓練。在日常教學中,做好模擬實習是強化技能的重要內容。學生的實帳練習可進一步鞏固學習成果,對所學知識,透過動手動腦來提高操作技能,培養其按記帳規則記帳,正確的憑證填制,帳薄登記規範化的好習慣。

二、小結

總之,在《基礎會計》課程中應加強基本理論,基礎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教學,爲學生以後進一步學習各門會計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李菁 單位:河南省洛陽經濟學校

篇(二)

一、讓會計教學充滿生活化

在知識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知識,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基礎會計課程中涉及大量的專業術語和理論描述,如果教師引入新課時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學生往往會感覺陌生和抽象。假如教師能透過一個來自生活的話題匯入新課,同學們自然會感覺有吸引力,從而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講授“原始憑證”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預習“什麼是原始憑證?”這一知識點,然後讓同學們去搜集與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原始憑證。這樣讓學生帶着問題和任務去學習,自然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透過預習,對原始憑證有一個大致的瞭解,而後纔去蒐集身邊的各種原始憑證,例如購物發票、車票和繳費收據等等。透過這一搜集過程,讓同學們對原始憑證的內容、用途等有了初步的認識,爲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採用啓發式導向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認真地學習,就必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教師主導的關鍵就是啓發、引導。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經常運用提問方式啓發、引導學生去思考、討論、歸納,從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我經常採用下列方法:授課時以問題的形式匯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開動思維,對所提問題充分思考,然後由教師針對疑難問題,進行重點講解。例如在講授銀行存款清查方法時就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企業怎麼覈對銀行存款?在覈對時如果不一致說明什麼問題?會不會出現銀行已經記賬而企業還沒有記賬或者相反方向?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經過提示讓學生先思考,然後由教師引出未達賬項的概念,分析造成未達賬項的原因,接着繼續啓發當未達賬項變成已達賬項時,企業的銀行存款日記賬和銀行對賬單的餘額會不會相等?如果要你編制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應該怎樣編制?最後,教師作針對性的總結,並佈置有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消化、吸收。

三、從情境中探究知識

教學中,教師還可創設貼近生活、簡單明瞭的情景,在情境中講授會計知識。例如“會計要素及平衡公式”教學中,爲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收入、費用和利潤,我在教學中創設如下情景:企業老總(由教師扮演)拿出5元紙幣,走到甲學生面前,向學生“買”了一本書,那麼這用去的5元就是企業的費用。然後,再走到乙學生面前,把書給他,跟乙學生說:現在我僱你做工人,對這本書進行包裝,等乙包裝好後,付給他1元報酬,這時再問全班學生,付出的1元是什麼?學生則會異口同聲地說:這也是費用。然後,再走到丙學生面前說:現在我把這本書10元賣給你。拿到10元后問全班同學:這10元是什麼?不需要教師解釋了,同學們馬上就回答了:這10元是收入。接着問:那麼我們賺了多少?同學們答:4元。教師問:這4元又是什麼呢?學生馬上回答:這是利潤。此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收入=10元,費用=6元,利潤=4元,同時詢問學生它們之間的關係。學生很自然就可以得出“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等式。這樣就簡單明白地讓學生感知到了什麼是收入、費用和利潤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四、恰當運用類比法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可對有關的知識點採用不同的類比方法進行教學,力求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識。例如在講授“會計科目與會計帳戶的區別和聯繫”時,我用班級裏面張三同學的名字與張三的學籍檔案之間的關係進行類比。毫無疑問張三是學籍檔案的名稱,而他的學籍檔案具有特定的結構以及需要填寫一定的內容;透過我這樣一類比,學生馬上能明白:科目是帳戶的名稱,帳戶是具有結構的,它是用來記錄經濟事項內容的工具。實踐證明,恰當地運用類比,會計課堂會更有氣氛,學生學習的興趣會更濃,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更加形象、直觀地理解教材中的專業術語、概念等會計理論知識。

五、運用案例教學提升實務能力

運用案例教學是豐富教學方案和內容的重要舉措。在教學中選取的案例必須圍繞應用性、可操作性強這一原則,以會計實務爲藍本,將會計資料進行必要的概括和整理,以提起學生興趣,提高其認知能力。例如借貸記賬法的運用、總賬和明細賬的平行登記、會計覈算程序等內容,案例教學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廣泛查閱資料,尋找適合初學者分析的案例,給學生提供可參與的場景,讓學生感受真實的會計經濟業務事件,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以此提高學生的會計實務能力。

六、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

會計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所以,教師若能充分運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手段,提高教學形象性、直觀性和生動性,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理解。例如在講授會計賬簿中更正錯賬的“紅字更正法”這一教學難點時,教師如果採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這一傳統的授課方式,即使教師滔滔不絕地講,也無法把真實的賬簿、憑證、更正步驟等逐一演示給學生看。僅僅對相關內容作分步講解,學生似懂非懂,學生對紅字更正法的理解僅停留在字面上。如果我們把憑證、賬頁及更正過程以及紅字更正法賬務處理過程製成多媒體課件,並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演示,就能把抽象難懂的理論形象化、直觀化,使學生真正理解會計賬務處理中“紅字”的涵義,進而突破教學難點。此外,優化課堂教學需要檢驗,所以教師還應重視反饋環節。如何進行反饋呢?個人認爲可以隨機抽查學生掌握情況來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從而促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隨機調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課堂提問,學生掌握情況如何,透過課堂的簡單提問就能體現出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因勢利導,更好地幫助他們掌握知識。教師課後還需“走進”學生,和學生多溝通,來聽取學生的反饋,這種溝通是師生之間必不可少的,溝通可以讓教師瞭解學生的動機和情感以及能力等等。同時,學生也會很喜歡老師課後和他們溝通。總之,要提高學生學習基礎會計的興趣和成效,發展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我們教者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只有做到師生交流互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

作者:彭翀員 單位: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職業技術學校

篇(三)

一、激發興趣,調動學習熱情

現代的教育實踐充分說明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是使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慾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奧的問題通俗化,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在講解會計六大要素中的負債概念時,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向企業,我就用生活中的“拉饑荒”來比喻。又如講解會計科目與會計帳戶的區別時,用中藥房抽屜及其標籤來幫助學生區分。會計帳戶如同抽屜,有一定的格式,用來擺放“會計資訊”,而會計科目如同抽屜上的標籤,是爲了“寫明會計資訊的名稱”。恰當比喻生動形象,學生很容易理解。再如講解資產和權益時,將其比喻爲手心和手背,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資產和權益是同一資金的兩個方面,資產說明資金的運用情況,而權益說明資金的來源情況,資產和權益在數量上必然相等。這樣講解清晰明瞭,生動直觀,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因材施教,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中職學校的是應屆或往屆初中畢業生,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的文化知識普遍薄弱,缺乏主動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掌握好教材的知識體系,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把握授課尺度,結合每節教學內容,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啓發式教學如設計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提問學生:我們按要求認真地登記賬簿,是不是就能絕對杜絕錯誤發生呢?回答: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不實際的,由於種種原因,賬簿登記有時仍然會出現錯誤。接着,我們學習第五章中的錯賬更正方法。查找錯賬有哪些簡便有效的技術方法?在進行賬務處理的過程中,發現錯賬該怎麼辦?錯賬更正的方法有幾種?讓學生不停地思考,不斷地解決問題,最後教師透過總結使學生所學的知識系統化。

2.採用現代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使學生容易理解並加深記憶,同時教師也節約了講解和板書時間,加大了課堂教學內容。例如,講解會計憑證的填制和賬簿的登記方法時,我精心製作課件,一步一步地演示,讓學生明白填寫規則、填寫位置和順序、數據的來龍去脈等,把抽象、枯燥的內容形象化、直觀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採用案例分析,課堂氣氛活躍在教學中,從實際出發,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精心設計和靈活選用各種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收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實踐,訓練學生專業技能

《基礎會計》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必須注重課堂的實踐教學。根據我校的實際教學情況,實踐訓練環節採用了三種形式訓練學生。一是隨堂訓練,教師邊教,學生邊學、邊練,做到講練結合,精講多練。二是單項技能訓練,在教學中,按《基礎會計》教材的各章節,按習題集的要求,逐章逐節地加強學生的實際訓練。如講第四章會計憑證時,掌握會計憑證的內容後,指導學生填制、審覈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實踐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三是綜合技能訓練,在《基礎會計》課程全部結束後,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進行全面、系統的綜合實踐訓練。透過訓練,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獨立完成一個會計循環。透過三個環節的實踐訓練,讓學生親手主動操作,邊學邊實踐,使知識性和技能性融爲一體。

四、小結

總之,對於《基礎會計》教學,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堅持以能力爲本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專業技能訓練,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