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的教學方法論文

學問君 人氣:7.66K

摘要:“數與代數”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數學課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價值。與傳統的初中數學中代數部分相比,新課程標準在這一學習領域的目標、內容及教學活動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因此應該按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對“數與代數”及其教學進行認識,探索新的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的教學方法論文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與代數 教學策略

1、初中數學“數與代數”的教學價值

1.1 培養學生現實應用的能力

透過數與代數的學習,能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認識到數、符號是刻畫現實世界數量關係的重要語言,方程、不等式與函數是現實世界的數學模型,從而認識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從中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它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意識,培養初步的應用能力。

1.2 提高學生創新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在數與代數的學習過程中,透過對現實世界中數量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探索,數的概念的建立、擴充以及數的運算,公式的建立和推導,方程的建立和求解,函數關係的探究等活動,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初步形成創新意識和發現能力。

1.3 幫助學生形成辯證科學的數學觀念

在數與代數中,不僅知識中存在着正數與負數、加法與減法、乘方與開方、變量與常量、精確與近似等對立和統一,而且在研究過程中也充滿己知與未知、特殊與一般、具體與抽象等對立與統一。同時,在變量和函數的研究中,還充滿着運動、變化的思想。因此,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有利於學生用科學的觀點認識現實世界。

1.4 陶冶學生情操,形成良好品質

數與代數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數與代數的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細心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知難而進、堅忍不拔的品質;數與代數內容中蘊含着豐富的數學美,可以激發學生髮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2、新課標下“數與代數”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知識的`傳遞者,學生則是知識的接受者。在《標準》理念下,教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2.1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單一的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不再是課程的被動實施者、執行者,而是課程的開發者、建設者;不再是習題和試題的編制者,而是擁有先進理念、懂得現代教育技術、善於學習和合作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者。

2.2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

教師角色的轉變,必將帶來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學方式改變集中體現在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這要求教師以學生爲中心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評價以學生髮展爲核心。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的學習需要。

2.3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和記憶,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應當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從事觀察、實驗、驗證等活動,應當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將由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向多樣化學習方式轉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將成爲主要的學習方式。

3、新課程標準下“數與代數”的教學方法

3.1 現實中抽象出數的概念,培養學生數感

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表達和交流資訊;能爲解決問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造條件,幫助學生在對現實背景的感受和體驗中建立數的概念,使學生具體地理解數的意義。

例如,對100萬的認識,可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量,感受其大小,以形成對100萬等大數的認識。“貴州省中小學在校學生有100萬,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一天可節約多少粒大米?重多少克?”這個問題對學生很有吸引力,他們或者先稱出100粒大米的重量,或者先稱出1千克大米,再數一數粒數,利用比例的知識很好地估計出了100萬粒大米大約是21千克重。這樣,學生對100萬這個大數就有了直觀的感受和認識。

3.2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符號感

符號感主要表現在: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並用符號來表示;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示的問題。應創設空間,逐步滲透,幫助學生建立符號感。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必須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地滲透於數學教學的始終。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感到一些困惑,“如果字母作爲一個數的不確定名詞,那又爲什麼要用這麼多a,b,c ……”,實際上這就像我們講到這個人和那個人一樣,學生不理解a怎麼能等於b,你可以告訴他a與b不一定相等,但也可能偶然相等。最本質的一點是要使學生知道字母表示某些東西,不同的字母或表達式可表示相同的東西。

3.3 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學生只有不拘泥於教師提供的案例,而能主動地尋求數學知識的實際背景,才能爲知識的應用找到生長點,也纔有可能進一步探索其應用,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可以說,主動尋求新知識的實際背景,是增強應用意識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強調努力把科技成果轉化爲生產力的今天,主動尋求知識的應用領域,開闢更廣闊的應用空間,顯得格外重要。

透過多角度、多層次地組織數學應用教學的內容,以使自己的教學藝術達到引人入勝,至臻完善的境地,才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功能。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科學安排,把抽象的概念拓展爲生動、有趣的典故,促進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呂世虎,肖鴻民.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2]呂世虎,石永生等.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3]孔惠玲.初中代數教學中的數學情境與問題提出[J].數學教育學報,2002,1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