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數學解方程教學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W

摘要:學習習慣和學生的智力沒有直接聯繫,而是指學生爲了使學習更有效率在學習上形成的個人的一種自覺學習的習慣。現在,大家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視,嘗試着讓學生用更好更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去學習,並使之成爲一種習慣,自覺地去遵守,最終讓學生受益匪淺。數學解方程教學在初中數學中佔據重要的地位,本文結合中學生性格特徵和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積極探索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初中數學解方程教學的影響。

初中數學解方程教學的論文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習慣;解方程

我在初中數學解方程教學中對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學生認真預習的好習慣

預習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手、動腦、自己閱讀課文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上新課前,我深鑽教材,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導學案,在學習新課的前一天把學案發給每一位學生,引導學生根據學案內容結合本節課本進行思考,探究,並把結論(還要附帶解題思路)標註在學案相對位置,然後把一節課的主要內容總結出來,把疑難問題記錄下來,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自己先完成課本的隨堂練習。

二、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

衆所皆知,讀書有三到,也就是非常重要的三點,只有這三點學生都具備了,那麼他們纔會在學習時更加認真,完全沉浸在學習中。但是這三點學生自己具備是比較困難的,必須還要有老師的指導,如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出一定的評定,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們形成良好的習慣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老師還要更加細心,對學生的各種表現加以留意,並從中發現學生的優點,從各個方面去觀察,對有進步和表現較好的同學進行誇獎。舉個例子,如果一個成績靠後的學生舉手想要回答問題,那麼我會讓他第一個起來回答,並且對他這一勇敢的表現進行誇獎。如果一個害羞的學生回答問題,我就會對他這一表現進行誇獎,讓他更有勇氣。即使有些學生會答錯或者不知道回答什麼,我都不會對他們抱怨,而是對他們更加耐心,並且加以引導。總的來說,在多種情況下會給他們多種誇獎和鼓勵,這樣,他們就會更加自信勇敢地回答問題,並且對課堂也會充滿了興趣,學習也就會更加認真。

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習慣

在教學中,我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究,讓他們經歷觀察、描述、思考、推理、交流和應用等等,讓學生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如何實現數學的再創造,這樣就使學生從逐步學會到自己會學,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例如在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x-5=8時,起初學生會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做題,在等號左右兩邊同時加5,後來經過觀察、思考、交流,學生能發現常數項-5從等號左邊移到右邊變爲+5,從而總結出可以透過移項變號解這道方程,也知道解方程的每一步變形是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得到的。

四、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做題時,首先要求學生認真看清楚題目,然後理解其中的含義,看清楚題目是算對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而,進行這一方面的培訓可以讓學生們培養細心嚴謹的習慣,讓學生把學過的知識和題目緊緊聯繫在一起,從而舉一反三,讓學生計算速度得到提高,並且準確率大大提升。例如解方程,對於一部分不認真審題和觀察題的學生,他們會先用完全平方公式展開得到,再去括號得,最後透過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x的值,認真審題和觀察題的學生會在方程兩邊同時除以4得,再開方就可以解出x的值,這樣既能使運算簡單化又能提高做題的質量。

五、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

“查”就是在做完題後從頭再檢查一遍,因爲不可能所有人一次就能算對,每個人都有馬虎的時候,所以檢查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學生在做完題目後好好看一看,一般就能找出馬虎而造成的錯誤並且改正錯誤,使正確率提高。但是一些學生認爲太過麻煩,從不檢查,或者自己覺得自己檢查不出來,就讓自己的父母檢查,要不就等老師檢查,過後再去改正這些錯誤。有些學生驗算,只不過是一種形式,比如解方程的x等於多少時,解得x=0是錯誤的,學生代入方程中檢驗,右邊=4+0=4,最終得出方程左邊等於右邊。學生根本就沒有好好計算一下左邊究竟等於多少,而是看右邊等於多少,就直接寫左邊等於多少。針對這些不檢查的壞習慣,教師佈置作業時要少而精,使學生能有時間驗算;批改完作業後如發現錯誤,發給學生自己檢查,找出錯誤所在,草稿紙上訂正後再交給老師批改,訂正後全部正確再讓學生訂在作業本上,這樣不僅能促使學生透過自己的檢查找出錯誤所在,引以爲戒,而且能培養學生認真負責,自覺檢查的習慣。

六、培養學生自主複習的習慣

我們的學生絕大多數來自鄉鎮,周圍學習環境較差,父母文化程度低,他們既沒精力也沒能力去管孩子的學習,因此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的學習主要靠老師在抓,在查,在督促,在鼓勵他們多思考、多做練習、多問問題,在幫助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數學學習習慣。總而言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取得優秀成果的最重要的一點,只要這樣,數學對於學生來說也就更加簡單有趣,最終老師纔會培養出在數學方面非常優秀的學生。當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一段時間,這個過程是比較漫長複雜的。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們的不同情況,不同階段,做出切實可行的方針,不能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之外,讓學生們慢慢在這個過程中一步步養成,並且讓這些習慣慢慢滲透到他們的各個方面,最終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2]顧雲燕.新課程背景下“解方程”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河北教育,2009.

[3]趙辰虎.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學週刊b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