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藝術觀念決定藝術評價-中美美術教育評價比較

學問君 人氣:1.45W

論文關鍵詞:評價 羅恩菲德 艾斯納 尹少淳 課程改

論文摘要:透過對中美兩國美術教育評價的比較分析,尋找中美美術教育評價的不同及其產生的根源。只有瞭解美術教育課程發辰的軌跡,才能從更深層次去把握我國的美術課程的改革。

   由於、、、等原因,中美兩國在美術教育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別。而隨着新世紀曙光的來臨,兩國的美術教育也發生着悄悄的變化。那麼,它們又有着怎樣的發展軌跡呢?尹少淳用“二元對立”和“執兩用中”的思維方式來闡述中美兩國的美術教育發展趨勢。他指出美術教育的發展大都在“科學理性極”和“浪漫表現極”中來回取捨。目前,我國正由“科學理性極”向着“浪漫表現極”靠攏;而美國則處於“浪漫表現極”,有向“科學理性極”發展的趨勢。美術教育總的發展方向如此.美術教學評價亦是如此。

一、美國的美術教育評價

    “兒童中心論”創始人羅恩菲德明確地指出創作過程比完成的作品更重要。羅氏反對把兒童的作品分等級,他指出“分等級會使他(兒童)的注意力從創作過程導向完成品,對於曾經受到阻礙,但首次在創作活動中發現自己的兒童,還會增加另一次的打擊。”

    而“學科中心論”發起人艾斯納引用了丹尼爾·史塔菲爾比恩的評價模型,簡稱CTPP,即領域(context);輸人(input );過程( pro-cess);作品、成果(product),強調評價的好處在於引導學生對課程目標的重視,在於提高學校教學水平,反對評價成爲對學生進行獎勵或懲罰的手段。

在美國巴雷特·肯特兒出版社田arrett Kendall Publishing 2000年出版的中學美術教科書“透過大自然表達”中,在其教學步驟第9步“評估”中列出了具體的評估內容:

   

   參照其評估表格,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三種類型的評估裏,沒有對學生進行分等評估,這正是羅恩菲德和艾斯納的教育思想:羅氏反對把學生作品分等級;而艾氏認爲教育評價和分等是兩個概念,不能等同。

    在這個表格三大類十小類的劃分中,出現最多的是“是否……以表達了衝動”,這也正是羅恩菲德的'評判的標準:兒童是否體驗到他的行爲,是否有表現自己的積極慾望及其體驗和表現的程度。

    總之,現今的美國美術教育評價仍受羅恩菲德的“兒童中心論”以及艾斯納“學科中心論”的影響,並在這兩個理論的基礎上向着科學理性極的方向發展。

     二、中國的美術教育評價

    尹少淳談到美術評價觀時指出:教育評價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觀念問題。也就是說,觀念決定教育評價。

    我國正處在由理性科學極向浪漫表現極的發展階段,教育價值也正由“一元”向“多元”過渡,在美術教育評價上,更注重對態度、情感、思維、創造、個性的評價。

    在具體的教育評價功能和方法上,目標參照評價是爲了起到改善和促進的目的,即以預先的教學目標作爲評價基礎,評價學生的目標達成情況。常模參照評價是爲了起到甄別和選拔的目的,即評價每一位學生在羣體中所處的相對位置,區分學生的優劣,顯示學生的差異和等級。

[1]   

淺談藝術觀念決定藝術評價-中美美術教育評價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