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油畫藝術的思考藝術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8W

內容提要: 美術作品的創作是一種複雜的精神活動和生產製作活動,是現實生活在畫家頭腦裏的反映的產物。藝術美是真善美的高度統一,它是一切藝術創作必須設定的自覺的目的。每個藝術家都應該在其作品中顯現出他對於美的獨特感受和理解。現實美和現實醜都是美術創作的源泉。通常被看作內容的東西,只是藝術藉以表現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認爲只是形式的東西,恰恰構成了一件藝術品的真正內容。美術作品是透過形象和技法手段傳達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審美理想的載體。

油畫藝術的思考藝術論文

關鍵詞:藝術創作 藝術美 現實美 現實醜 內容

形式美術作品的創作,是一種複雜的精神活動和生產製作活動。它包括兩個相互衣存、互爲表裏的方面:一是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和審美認識;二是運用物質媒介材料和技藝手段將這種審美認識表現出來,使其物化。這樣,一幅油畫作品在成爲藝術品之前,則要經歷兩個大的階段,前者是創作的構思活動階段,後者是美術創作的傳達活動階段。這種創作活動是一種追求藝術美的過程。那麼,怎樣的作品纔是真正的藝術作品呢?或者說什麼樣的作品才具有藝術價值?蘇珊-朗格說:“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一切藝術都是創造出來的表現人類情感的知覺形式,這種創造出來的形式是供我們的感官去知覺或供我們想象的,而它所表現的東西就是人類情感。”在希臘語中,藝術一詞兼有兩種涵義:一是指美的作品;二是指創造、技巧、技藝。藝術品就是具有審美價值的人工技術製品。由此,我們又可得出一點啓示,當我們稱讚一部藝術品優美時,往往是蘊涵着兩層意義:一是指這件作品的表現形態非常優美,二是指這件作品的製作技藝非常優美。這兩種不同的評價,前者對物、對作品。後者對人、對藝術家。一件真正的藝術作品,必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它必須是人類勞動和智慧的創造物,二是它必須能給人以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即具有審美價值。這兩點,可以說是藝術品與僞藝術品相區別的根本特徵。首先我們應當排除一種錯覺。有人認爲,凡是優美的事物,就都屬於藝術。這種看法沒有區分優美中的自然美與藝術美。而自然美儘管可以是藝術的對象,卻絕不是真正的藝術本身。油畫創作表現的是自然美,是對現實美的再創造。 但藝術美不等於自然美,它高於自然美。

油畫作品反映的是現實美,現實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油畫創作的有力根據或根源。比如,這樣一幅生活情景:在暮色蒼茫的天空下,有一對衣着樸素,身體健康的農民夫婦,在田野斜斜相對而言地站着,都低了頭,把手放在胸前,身邊倒着一輛手推車和一個盛滿馬鈴薯的籃子。他們在辛勤勞動了一天正要回家的時候,遠處傳來了教堂的鐘聲,於是他們臉上現出虔誠肅穆的神色,雙雙心情平和地做起了晚禱。這不是法國19世紀農村典型的生活景象嗎?在這幅生活景象中,我們看到的不正是勞動人民那種純樸善良的性格美和人與人之間和諧誠摯的關係美嗎?是的。但是,這種現實生活中的景色和美,是法國農民畫家米勒在他的名作《晚鐘》裏爲我們描繪出來的。

現實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美術正是以這種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多彩的現實生活爲源泉而創造的。現實中無論人、自然事物或社會事物,只要與人類的社會生活相關,都可以成爲美術創作的源泉。假若沒有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也就不會有所謂的美術。當然,現實中有些不美或醜的事物,也可以成爲美術創作的根據,反映到美術中來,經畫家審美意識的加工改造而成爲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實際上,人們對藝術與美有許多誤解。人們總是以爲藝術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藝術,醜是對藝術的否定。事實上,藝術並不一定都是美的。即是說美術既能根據美的現實而創造現實美,也能根據醜的現實反映現實醜,並且透過審美創造使現實醜轉化爲藝術美。

爲什麼美的藝術可以表現醜惡?對於藝術家來說,問題並不在於表現對象的醜惡,而在於必須對醜惡作出卓越的表現。

例如,在羅丹的雕刻名作《美麗的歐米哀爾》(又名《老妓》)中,現實的醜神奇地轉化成了藝術的美。羅丹自己解釋說:“平實的人總以凡是在現實中認爲醜的`,就不是藝術的材料——他們想禁止我們表現自然中使他們感到不愉快的和觸犯他們的東西。這是他們的錯誤。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謂“醜”,在藝術中能變成非常美、、、、、、委拉斯貴支畫菲力浦四世的侏儒賽巴斯提恩時,他給他如此感人的眼光,使我們看了,立刻明白這個殘廢者內心的苦難——爲了生存,不得不出賣他作爲一個人的尊嚴,而變成一個玩物,一個活傀儡、這個畸形的人,內心的苦越是強烈,藝術家的作品就越顯得美,米勒表現一個可憐的農夫,一個被疲勞所摧殘的、被太陽所炙曬的窮人,像一頭遍體鱗傷的牲口似的呆鈍,扶在鍬柄上喘息時,只要在這受奴役者的臉上,刻畫出他任憑“命運”的安排,便能使這個噩夢中的人物,變成全人類最好的象徵。在作品中,現實醜的本質範疇轉化了,其現實性削弱了,藝術性加強了。作品中的形象已經不是原來的現實中的醜的事物或人物,已經滲透了創作主體的認識、情感和評價等主觀精神因素,從而成爲一個典型形象。它從反面揭示出社會生活的本質真理,是形象的真理,亦即藝術的美。對醜的深刻剖析和否定,就是對美的肯定。羅丹的《老妓》是這樣,委拉斯貴支的《賽巴斯提恩—莫拉》和米勒的《扶鋤人》,朱耷的“白眼向人”的《荷花水鳥圖》等都是這樣。在國內外美術史上,有許多這樣把現實醜轉化爲藝術美的成功之作。

事實上,醜惡只是題材的醜惡,它只構成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而優美卻來自藝術家的智慧和表現力的超絕,它形成了藝術作品的深層結構。由此可見,美的價值具有超越性。在自然美中,它超越自然,而達到彷彿擬人化的理性結構。而在人類的藝術中,它又超越了人類,彷彿回到了本色的自然,返噗歸真。

在油畫作品中,通常被看作內容的東西,其實只是藝術藉以表現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認爲只是形式的東西,即藝術家對美的表現能力和技巧,恰恰構成了一件藝術作品的真正內容。人們對一件作品的估價,正是根據這種內容來確定的。

拉斐爾的《聖母》像就是這樣。在一個早以被表現過千百遍的舊題材中,他以自己的精湛造詣爲之賦予了嶄新的藝術內容。從而使這個已死的形式獲得了新的靈魂和生命。他的這種藝術表現是如此深刻,正如黑格爾讚歎:“我們確實可以說,凡是婦女都可以有這樣的情感,但卻絕不是每一個婦女的面貌都可以完全表現出這樣深刻的靈魂。”

一個事物,只有當它以其現象的真實充分地體現出其本質的真理,以其具體的形式充分地表現出其內容的必然性,以其形象的個別性充分地顯現出其種類的普遍性,而且這現象,這形式,這形象又必須是非常的突出,鮮明生動,那它纔是美的。這就是美的規律。

凡是美術作品都離不開形象,離不開生動的視覺形式;凡是優秀的美術作品都離不開創造高度真實、高度概括的視覺形象,離不開創造藝術典型;而創造了藝術典型的美術作品,都必定以其鮮明生動的視覺形式充分的表現出社會生活的真理,同時又都突出地體現出創作主體真摯的思想情感和個性的善。而這感情和善,作爲審美價值,卻體現了藝術在文化中內在的價值品格和價值理想。這就是藝術的美。

在這個意義上,美術作品的藝術美,是真、善、美三位一體,高度統一的,在藝術審美經驗中得到了融合。

在油畫創作中,藝術美是必然的。因爲美,是一切藝術創作必須設定的自覺目的。每個藝術家,都應該在作品中顯現他對於美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藝術理想的本質在於這樣使外在的事物還原到具有心靈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現象符合心靈,成爲心靈的表現。(黑格爾)

而在現代社會,有些想借藝術平步青雲的人,總是在思考着畫什麼,什麼樣的畫纔可以出名的問題。這種畫缺少對藝術的真誠,缺乏那種能打動人的真實情感。這種人實際是在究研成功之路,而非研究藝術本身。畫油畫重要的不在於你畫什麼樣的內容,內容只是作爲一種載體來表達你對生活的種種感悟,對生活的態度。社會在不斷髮展,我們的認識也在不斷變化。繪畫就是在記錄這種變化,就像寫日記一樣,記錄着對生活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畫自己感興趣的,最激動人心的。其實可畫的內容很多,關鍵在於能真實的反映生活,反映自己的真情實感。

畫畫,最痛苦的莫過於心中有了靈感的火花,卻無法把這種感動表現出來。黑格爾有名話很形象:“藝術家常遇到這種情形,他感到苦悶,但是由於把苦悶錶現爲形象,他的情緒的強度就緩和了,減弱了。甚至在眼淚裏也藏着一種安慰。”繪畫有時是一種情感的宣泄。

繪畫是一種視覺藝術,是現實生活在畫家頭腦裏的反映的產物。這種反映不是機械被動地照搬生活,而是一種高於生活的再創造。繪畫創作是具有強烈個性和情感色彩的精神勞動,是生活與心靈碰撞之後激發出來的情感流露,,繪畫作品是透過形象和技法手段傳達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審美理想的載體。

吳冠中說過:藝術家是最憧憬美的一羣人。藝術家的天職就是要將自己血液中攜帶的,對人類的命運,前途那一縷淡淡的哀愁表現出來,感染他人引發思考。

而我描繪生活在城市邊緣人的印象,透過自己的視角觀察體驗時代的發展變化,用形象揭示人性中最善良,最質樸,最美好的一面。我深刻地感到他們有一種貼近我的心靈,伴隨着我的呼吸的東西。具體說不清是什麼,也許是一種感動吧!但他永遠吸引着我,打動着我內心深處。

參考文獻:

[1]《藝術的真諦》[英]赫伯特.裏德著 王柯平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美術社會觀――當代美術與公共文化》 鄒文著,人民大學出版社

[3]《歷代名畫記》研究 袁有根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4]《藝術分析與美學思辯》 何新著,時事出版社。

[5]《美術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6]《吳冠中速寫意境》廣東人民出版社

[7]《李玉昌言談錄》 《中國油畫》1997年第3期

[8]《情感的寄託》 《中國油畫》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