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改革的初探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3W

【論文關鍵詞】成人高等學歷教育 教學管理 教學質量

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改革的初探論文

【論文摘 要】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中重要的教學形式。教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學質量的管理。強化管理,深化改革,創新思維,建立科學合理的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教學管理體系,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隨着學習型社會的逐步形成,知識經濟對人才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終身學習已成爲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成人高等教育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深化教學管理改革,實行教學管理體系的科學化和規範化,切實提高管理水平、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是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的生命線。現有的教學管理體系存在不少弊端,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建立健全教學管理體系,才能保障教學管理工作協調運轉,管理效能不斷提高,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二、現行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管理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其一,教學機制缺乏靈活性,不能適應或滿足成人學生的學習要求。現行的教學管理體系基本上延續普通高校的教學管理模式,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決定學習時間,安排學習計劃。學制年限不能靈活變動,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二,現行成人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課程的設定要與科技發展相結合,把國內外的新技術、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新資訊等內容作爲課程設定的重點,全面培養學員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而現行的課程體系卻忽略了學生的知識基礎與綜合素質的差異,興趣愛好與工作崗位的差異,按照統一的教學計劃,使用統一的教材,固定的課時,學員不能根據社會、就業及個人發展的需要來選擇課程和教師,重新組合自己的知識結構。其三,專業設定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要。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專業設定計劃不夠靈活,有限的專業選擇使得學員不能根據自身的特長、個人職業發展方向的變化選擇適合自身發展要求的專業。隨着大批新興行業、產業和技術的不斷髮展,勞動者需要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習機會,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順應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發展,開發更多新專業,滿足多方面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需要。

(二)教學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學生生源方面的問題。由於近年來的急速擴招,成教學生知識素質不斷降低,給教學管理及教學組織帶來極大困難。成人學生大多以在職人員爲主,平時到課率不高。許多成人高校在教學管理方面鬆散,入學容易、學習簡單、考試輕鬆,已經是人們對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的整體印象。其次是教師方面的問題。擔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師大部分都是由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師兼任,缺乏針對成教學生特點的因材施教,不能結合成人心理開展教學,照本宣科,講課內容即考試內容的現象普遍,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三)教學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教學管理方面還沒有完全形成成人教育的特點,致使專業設定、課程標準、教學實踐與培養目標不配套,尤其表現在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社會實踐等環節與社會的實際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導致實踐技能的缺乏和教育理論建設的不足。第二,對教學管理資訊化建設方面資金投入不足,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由於教學管理者多數依然習慣於傳統的管理,在管理內容上缺乏整體規劃,對教師的教學資訊缺乏系統管理,教學管理資訊化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第三,教學管理效率不高。學生學籍管理、考試形式、成績管理大多還是落後的管理模式;教師課堂授課形式、教學組織、講授內容、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等遠達不到現代教育發展水平;教學評價、教學效果測評等教學質量監控手段基本上沿用舊的傳統方式,缺乏教學質量控制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改革的思考

(一)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體系。

1.調整專業結構。要及時調整專業設定,更新改造傳統專業,開設社會急需專業。開發新專業要做好新專業設定的長遠規劃,要考慮長遠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及經濟、產業、技術結構調整的趨向及其對教育體系的'影響;將增強學員的社會適用性作爲重點,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後要改造現有專業,對落後的專業要調整專業結構,課程結構和教學計劃,煥發傳統專業的新活力。

2.實行靈活的學年制。針對成人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適應成人特點、市場經濟特點的管理制度。修業學年可根據學生完成學業的情況適當延長或縮短,這樣能有效地提高成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雖然採用靈活學制會給辦學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帶來相關的困難,教學計劃的完整性也會受到影響,在排課、課程設定以及教學管理上增加難度,但對於提高成人學生的學習質量,保證合格人才更快更好地脫穎而出是十分有利的。

3.制定成人特點的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計劃要充分考慮到成人的特點,根據社會需求和專業變化不斷地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首先,組織相關專家針對成教學生的社會性、實用性等特點,在符合專業要求的教學計劃基礎上對陳舊、落後的教學計劃重新修訂。其次,組織優秀的教師修改教學大綱,剔除落後時代的舊知識,更新體現知識發展的教學內容,滿足社會及相關領域的發展要求和學生的職業需求。

(二)積極推進教學管理體系改革創新。

1.完善學分制管理。實行學分制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改革的一個基本趨勢,以選課製作爲基本特徵,用學分計算學生學習數量,學生可以自主確定學習課程、學習進度,修滿規定的最低學分即可畢業。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指導性教學計劃範圍內,自主參與選擇專業方向、課程、修業時間,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緩解了成人學生的工學矛盾。

2.改革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由於成人具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工作經驗,對很多問題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學內容就要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努力培養學生的現場分析、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把課堂討論、經驗交流、理論講解、案例教學、角色變換等方式結合起來,在教學的組織和管理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成人教育的特點,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轉變,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將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爲學生提供符合時代需要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3.推進考試製度改革。根據成人教育的特點,按照課程性質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對考試內容和方法、手段進行綜合的整體改革,建立具有成人特色的課程考覈體系,提高課程考試質量。考試可分別採取閉卷、開卷、口試和筆試相結合、論文、完成作品、實踐操作、設計、調查報告等方式完成對學生課程的考覈。減少理論考試的分量,增加實踐考覈的比例,透過考試讓學生學會積極思考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逐步做到公共基礎課統一考試,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多樣化的考覈方式,逐步建設試題庫,實行教考分離。

4.實行靈活的學籍管理制。學生學籍的管理要從成人特點出發,符合成人學習的實際情況,取消或放寬固定的學習年限。由於靈活學年制打破了嚴格的年級界限與在學年限,這在時間和空間上更適合學員的在職分散、業餘自學的特點。若某門課程補考後仍未及格,學生可選擇時間跟低年級重修,對重修的學生採取按旁聽生的標準收費,並以課程門數計算收費。這個過程可不受固定學習年限的限制。

(三)注重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成教特性。

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發揮教學督導組的權威作用,加強教學質量的全程管理。教學質量督導包括對教學環節、教學管理、教學改革方案等教學活動進行經常性的隨機督導和反饋,對教師備課、授課、作業批改、論文指導、學生日常管理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督導。透過檢查課堂教學,對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進行評價和指導,通報各班學員到課率及學風問題,提出建議,保證教學有序、高效地進行。

(四)加強成人高等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1.實現教師的專業化。成人高等教育擁有的專職教師大多是普通高校的兼職教師,他們對成人教育特點了解不夠,因而在教學過程中缺乏針對性。要加強對教師有關成人教育學、成人心理學、成人教育管理學等成人教育理論課程的培訓,這樣有利於教師在教學中針對成人教育特點,運用相關理論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創造更加優化的教學模式。

2.培養“雙師型”教師。選派具有較高理論學術水平的教師到實踐崗位中進行學習,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也可從社會相關崗位一線聘請既有理論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爲兼職教師。這樣能改善當前教師的能力結構和綜合素質,達到理論和實際的相結合,實現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既要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要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勝任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的教學工作。

3.建立動態教師庫。建立成人高校師資庫,加強與專業教師的溝通和聯繫,及時瞭解教學情況,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學校還可從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選聘一些既具有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技術和經驗,又具有一定教學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加入成人高等教育教師隊伍。對師資庫進行動態管理,實行教師考評制度,優勝劣汰,使一線教學的教師既有師德風範又有較強教學能力,這是提高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

隨着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的發展,成人高等教育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不斷探討教育管理體系改革的新思路,是我們從事教育管理者任重而道遠的使命。

參 考 文 獻

[1]胡鳳英.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8

[2]劉桂蘭.學習型社會背景下重建成人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的思考

[J].繼續教育.2009(3):46~48

[3]朱爲民.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現狀與對策.中國成人教育[J].2009(5)

[4]朱志梅.關於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發展的思考[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