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有用性比較

學問君 人氣:2.26W
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有用性比較
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有用性比較 我國的會計改革始終堅持以國際會計準則爲導向,所制定的會計標準都儘可能地與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或一致。然而,我國的資本市場起步較晚,加之轉軌經濟的特殊性,容易使人對一套外來的會計準則,尤其是更多地反映了成熟市場經濟環境的國際會計準則,能否比本土會計準則提供更加有用的會計資訊產生懷疑。本文的目的就是比較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在我國資本市場上的有用性,這又可以分解爲兩個實質上不同的問題: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相對價值相關性檢驗;會計準則差異調節數據的增量價值相關性檢驗,換言之,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雙向增量價值相關性檢驗。

  一、文獻綜述

 (一)關於會計國際協調的相對價值相關性研究
  較早的此類研究是對會計資訊在不同市場上的有用性進行比較。如Alfordetal.(1993)、Harrisetal.(1994)。更多的學者基於同一市場對不同會計準則下會計資訊的相對價值相關性進行了研究,但結論並不統一。有人發現外國會計準則比本土會計準則的價值相關性更強,如Auer(1996)的研究表明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會計準則下會計盈餘的資訊含量顯著高於瑞士會計準則。BaoandChow(1999)發現基於國際會計準則(IAS)的會計盈餘和淨資產數據比中國會計準則(CAS)更具資訊含量。
  但也有研究認爲本土會計準則更有用。如EccherandHealy(2000)以同時發行AB股的中國上市公司爲樣本比較CAS和IAS的有用性並發現:在B股市場,IAS下與CAS下的盈餘和應計項目具有相似的價值相關性,而在A股市場,CAS會計盈餘的價值相關性更高。
  (二)關於會計國際協調的增量價值相關性研究
  Amiretal.(1993)在美國證券市場上選取了來自20個國家的外國上市公司作爲混合樣本,發現不僅會計盈餘和股東權益的調節數據總體上具有增量價值相關性,而且對調節數據進行分解後的一些項目也具有增量價值相關性。PopeandRees(1992)發現英國公司披露的會計盈餘調節數據具有雙向的增量資訊含量。BarthandClinch(1996)也發現了英國和澳大利亞公司的調節數據具有增量價值相關性,而加拿大公司的調節數據不具有資訊含量。Bandyopadhyayetal.(1994)則進一步提供了加拿大公司的調節數據不具有增量價值相關性的證據。而HarrisandMuller(1999)利用不同的模型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Hawetal.(1998)發現按CAS報告的盈餘與B股公司報酬率顯著相關,而按國際會計準則編制的調節數據不具有顯著相關性,因而國際會計準則下的會計資訊對B股投資者沒有增量價值相關性。
  (三)大陸學者的研究
  潘琰等(2003)針對2001年AB股公司比較了不同準則下的會計盈餘在不同市場下的價值相關性,指出A股市場對會計盈餘數字的解釋能力要比在B股市場上強。然而,該結論事實上並無法支援會計準則是否需要國際化的判斷,因爲價值相關性的差異可能來源於市場的差異。李曉強(2004)的研究發現,CAS下會計資訊的作用略強於IAS下的會計資訊,還發現在B股市場披露調節數據是有必要的。但該文並沒有進行雙向的增量價值相關性檢驗。王立彥等(2002)對同時發行A股和H股上市公司的雙重披露進行了增量價值相關性檢驗,結果表明,調整值能夠增加會計衡量與市場回報率之間的相關性。

  二、樣本選取

  我們的研究樣本來自於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市”)或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滬市”)同時發行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樣本選取期間爲2001—2003年,2001年1月1日《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標誌着我國會計標準的國際協調進程達到一個新的階段,此後的幾年時間內我國會計改革處於一個存量調整的時期,以此爲考察期間,可以控制會計標準變化的因素,也可以與李曉強(2004)以2000—2002爲樣本期間的研究結果相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