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研究銀行業跨境經營人力資源管理

學問君 人氣:1.43W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篇探究銀行業跨國(境)經營人力資源現狀的論文, 歡迎閱讀。

研究銀行業跨境經營人力資源管理

摘要: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銀行業國際化經營已經成爲普遍趨勢。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起步較晚,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跨國(境)經營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存在一定風險。透過分析諸如人才匱乏、管理理念落後、管理體制不足等問題,提出對策,爲我國銀行國際化經營提供有利借鑑。

關鍵詞:銀行業;跨國(境)經營;人力資源;文化差異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不斷加劇,世界各國企業紛紛尋求國際化經營。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進一步加快了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步伐。

近年來,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國家積極推進“走出去”發展戰略,使我國經濟持續保持快速增長。2013年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破千億大關(1078.4億美元),同比增長22.8%,連續兩年躋居全球三大對外投資國之一,僅次於美國和日本。①我國企業對外貿易的增加,給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

此外,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加劇了金融業國際化經營的競爭,各國金融業紛紛尋求更高層次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同時,此次金融危機亦刺激了一些國際金融集團收縮其業務,這爲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提供了有利機會。[1]同時,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推動了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經營的發展。目前,境外人民幣結算業務完成了在144個國家和地區的佈局,海外人民幣離岸中心相繼建立,這促使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進一步發展。

然而,我國銀行業在國際化發展進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跨國(境)、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十分突出,容易導致人力資源風險,致使銀行在跨國(境)經營中蒙受損失。因此,對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過程中的人力資源現狀、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出有效措施化解跨國(境)經營中人力資源風險具有現實意義。

一、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人力資源現狀

(一)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現狀

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發展最早起於1917年中國銀行在香港設立營業性分支機構,1929年在倫敦設立海外第一家分行。2007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抓住金融危機的機會,繼續擴大跨國(境)經營範圍,紛紛建立海外營業機構。其中,中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由2007年的289家增至2013年的1127家,增長近4倍;②中國工商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由2007年的112家迅速增至2013年的329家。③國內其他銀行海外經營也發展迅速。

同時,我國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加快了跨國(境)經營的步伐。2009年中信銀行在香港收購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70.32%股份;2012年3月和2013年2月,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都在香港成立分行,積極開啓跨國(境)經營業務。

根據2014年9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截至2013年底,我國銀行業共在海外5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127家海外分支機構,總資產已超過1.2萬億。整體上,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發展迅速。

(二)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中人力資源現狀

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提高了我國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跨國(境)經營中人力資源也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趨勢。由於跨國(境)經營中的重點和難點是跨文化管理,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中逐漸體現了跨文化經營的特點。

1.人力資源總量擴大

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經營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2001年我國加入WTO後,外企銀行陸續進駐中國,我國銀行業也迅速開啓了跨國(境)經營之路。尤其2008年金融危機再次給予我國銀行業發展海外市場的機遇,使得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業務發展迅速。無論從海外機構數量還是總資產和業務量方面,都體現出我國銀行業海外業務的規模遞增。同時,隨着海外業務的不斷擴展,我國銀行業海外員工數量亦大幅增加。以中國銀行爲例(見圖1),2011年底其海外機構員工數量達21121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國銀行海外分行及分支機構員工數量爲22968人,增長8.7%.

2.人力資源結構呈現多樣化

銀行跨國(境)經營中,爲節約成本,必然會僱傭東道國勞動力,因此,員工的國別必然呈現多樣化。早期的銀行業跨國(境)經營過程中,考慮到員工培訓、文化差異等因素,銀行在海外經營機構中大多是從國內外派到海外,在東道國僱傭的當地員工佔比小。這種人力資源的結構造成了諸多問題,如員工和東道國客戶的矛盾、銀行不能真正融入東道國文化等,嚴重製約了我國銀行業海外發展。

近年來,我國銀行業海外機構人力資源結構發展多樣化,提高了東道國僱員在海外機構員工中的整體比重,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難度增加。以中國工商銀行爲例(圖2),2007年其境外機構當地僱員爲2167人,截至到2012年底,中國工商銀行境外機構當地僱員數達到9210人,增長3.25倍,高於其同期海外機構增長率(2.42倍)。另外,在管理層結構上,不僅僅從國內外派進階管理人員,亦外聘一些具有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整體上看,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進程中,人力資源結構呈現多樣化,符合銀行國際化經營的趨勢。

3.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提升

隨着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國銀行業跨國(境)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首先,在員工培訓方面,更加註重文化培訓。

各跨國(境)銀行逐漸重視跨文化培訓的重要性,加大對跨文化培訓的支出,且跨文化培訓的效益日益顯現。其次,在員工考覈和績效方面,更加註重考慮母國和東道國的差異。各跨國(境)銀行在績效考覈方面,不在片面依據國內薪酬水平,而是同時融入東道國考覈標準和水平,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3]再次,在其他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堅持一體化和差異化兼顧的發展措施,各銀行積極推動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設,例如在晉升機制、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

 二、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儘管我國銀行業在國際化經營進程中取得了很大進步,且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其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如跨文化風險、管理制度落後等。其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尤爲突出,沒有形成有效的、規範的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因此,人力資源管理成爲了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一)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匱乏

由於專業化分工深度發展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大力實施,人才培養趨於專業化和單一化,以提高企業效率。但同時,專業化分工也造成了全面系統的複合型人才短缺。

尤其是跨國(境)銀行其國際化的複合型人才短缺更爲突出。跨國(境)公司由於其業務、文化等方面要求較高,其多數員工既要具備較高的銀行業務素質,又要具有一定的'國際化能力,如外語能力、國際貿易能力、綜合管理能力等。從目前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現狀分析,雖然各大跨國(境)銀行已認識到這一問題,並積極加強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儲備,但整體上,高素質、國際化人才匱乏仍然是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面臨的首要問題。

(二)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落後

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起步較晚,雖然近年來發展極爲迅速,但很多經營理念沿襲國內經驗。在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方面,主要體現在對於跨文化經營管理認識不足。雖然近年來各銀行已經認識到文化因素對國際化經營至關重要,但在具體實踐上仍然較爲缺乏,國內外派僱員存在很深的“中國思維”,例如“論資排輩”等,抑制了人才的發展,不能真正做到“本土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銀行在競爭優勢上的缺失。

(三)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不足

我國銀行業在跨國(境)經營中缺乏一套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首先,海外銀行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仍然以集團或者總行標準爲主,缺少獨立的管理機制;其次,在培訓方面,由於國際化人才培訓、培養成本較高,銀行難以加大培訓費用的支出,造成培訓機制建設緩慢;再次,在薪酬激勵方面,我國銀行業在海外銀行的激勵措施已經進行了巨大改革,但從整體上看,激勵措施單一,崗位效益工資佔據主導,多元化激勵措施不足,造成人才流失現象;最後,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發展的一個重要措施是海外併購,但併購過程中,如何進行人力資源整合,也是我國銀行業面臨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級易引發風險和衝突。

三、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人力資源管理建議

人力資源管理是公司治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能夠有效地幫助企業挖掘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是企業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對於跨國公司而言,建立合理、有效的跨國(境)經營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能夠提高跨國(境)企業的經營效率,推進其國際化經營的步伐,提高其國際競爭力。針對當前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中人力資源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建議,供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借鑑。

(一)完善國際化人才培養制度

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離不開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有效挖掘人才,合理培養、運用、激勵人才,才能留住人才,保證銀行跨國(境)經營穩步發展。我國銀行業跨國(境)經營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機制可以透過以下途徑實現:

首先,透過國內機構外派,挑選高素質員工。國內銀行機構中不乏一些具備國際化高素質的人才,可以透過選拔,進行適當培訓,作爲跨國(境)經營的人才儲備,形成固定的國際化高素質的管理人才。

其次,透過全球範圍內人才招聘,提高跨國(境)經營的管理隊伍水平。銀行跨國(境)經營十分注重國際化發展,透過國內選拔的管理人員雖然具備一定的國際化素質,但在國際化經營實踐方面略顯不足,全球化人才的招聘可以彌補上述不足,以保證銀行海外經營的發展。同時,要加強東道國人才招聘力度,以填補中低層員工崗位空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跨國(境)經營的文化風險。

再次,在人才培訓方面,可以學習歐美大型銀行的做法,如花旗銀行的“血緣培訓”計劃,即在高校重點培養爲自己所用的金融學子;匯豐銀行的“特種部隊”--國際事務官,以備未來管理銀行的國際事務。[4]

(二)強化跨文化經營管理理念

銀行業跨國(境)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是文化風險。如果忽視文化差異,銀行在海外經營發展必然遭受損失。因此,銀行在跨國(境)經營管理中必須考慮母國和東道國的文化差異。

當前我國銀行在跨國(境)經營中已經意識到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亦實施了應對跨文化風險的措施,如開展海外員工的跨文化培訓等。但我國銀行業企業文化中跨文化經營理念仍需進一步加強。首先,結合銀行全球化發展目標,在企業文化中提出跨文化管理思想,提倡員工拓展國際化發展眼光,培養國際化發展思維;其次,跨國(境)經營中要“以人爲本”,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以跨文化經營理念爲主導,注重不同文化環境下(母國、東道國、第三國)員工的“個體性”,實施差異化管理策略。[5]

(三)建立國際化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我國銀行業亟待建立國際化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將國際大型跨國(境)銀行人力資源管理經營進行整合借鑑,形成爲自己所用的國際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以提高管理效率,推動我國銀行業全球化發展。

第一,在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方面,要“因地制宜”,堅持一體化和差異化融合,實施以母國、東道國、第三國爲中心的“多中心”人力資源管理模式[6];第二,在具體薪酬激勵方面,完善多元化薪酬模式,將股權激勵等一些先進的激勵方式納入海外員工薪酬體系中,探索更爲有效的激勵方式,提供海外員工的積極性,同時,提高對人才的激勵水平,防止國際化人才流失;第三,在培訓方面,加大銀行跨國(境)經營培訓投入和力度,提高員工素質,同時構建“學習型銀行”,將培訓與績效和升職聯繫起來,促使員工將培訓視爲一種待遇。

四、結語

當前我國正在深化經濟改革,調整經濟結構,銀行業跨國經營是我國銀行業發展的主要戰略之一。在銀行業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人作爲一種特殊的能動資源,必然受到重視。因此,必須不斷分析發現銀行業跨國(境)經營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和問題,總結經驗,借鑑國際大型跨國(境)銀行的先進管理模式,完善銀行跨國(境)經營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確保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的順利發展。

注: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匯管理局。《2013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14-9-9.

②和訊網中國銀行2008年和2014年年報。

③和訊網中國工商銀行2008年和2014年年報。

④和訊網各銀行2008-2012歷年年報。

⑤和訊網中國銀行2010-2014歷年年報(或半年報)。其中,2009年與2010年數據爲“海外及附屬機構員工”數量減去“設在境內的營業性分支機構的員工”數量。

⑥和訊網中國工商銀行2010-2014歷年年報(或半年報)。

參考文獻:

[1]何崇陽。從次貸危機角度看全球銀行業的國際化進程[J].銀行家,2008,(11)。

[2]王薇。中國商業銀行國際化戰略選擇-基於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的研究[D].外交學院學位論文,2013.

[3]高嘉勇,吳丹。中國外派人員跨文化勝任力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5)。

[4]丁美軍。外資銀行國際化路徑對中國銀行業的啓示[J].雲南財經大學,2011,(5)。

[5]羅明忠。外資銀行的人力資源管理及其跨國經營戰略[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5)。

[6]劉永濤。商業銀行國際化進程中人力資源管理一致性研究[J].國際金融,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