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意識的提升

學問君 人氣:1.42W

一、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意識的提升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生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是一個引導者、組織者,對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一個輔助性的作用。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的教師怕學生不會學習,總是牽着學生的鼻子走,一切按照自己的備課來。哪怕學生有一點點偏差,有一點點問題,爲了不影響自己的教學設計,他們對學生這種表現置之不理。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會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相反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以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由厭煩一個教師到厭煩一個學科。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會徹底失敗。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呢?筆者認爲,我們的教學一定要尊重學生,不能僅僅從自己的教學設計出發,教師作爲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應該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當學生有不同想法時,應該立刻改變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重新設定教學方案。這不僅僅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更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體現。同時,我們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不同意見,還要主動引導學生突出自己的不同意見不同看法。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學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學生能夠對教學有不同的看法正是學創新意識的體現,我們教師要多給學生“創造”質疑的機會,讓學生逐漸適應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小學教學中,教師除了講解知識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溝通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能夠逐漸“親其師而信其道”,能夠逐漸認同教師的教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還能夠更全面地掌握學生的不足,這樣在教學設計時就能夠有針對性地設計,從而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也是提高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手段。

三、讓學生體驗到自己思考後的'成就感

兒童發展心理原理告訴我們:兒童在心理髮展過程中,需要體驗成功,獲得心理滿足感。學生一旦嚐到了學習成功的喜悅,就會增強自信心,產生更多成功的慾望,誘發他們更主動地參與,更爲積極地思維,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變爲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自我學習的內在機制。因此,教師應盡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創造成功的機會。教學中,教師可採取小組討論、互說互動等合作學習的方式,使更多的學生在討論中表現自我,展示思維,迸發智慧。同時,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層次差異,獲得成功的能力也有層次差異,教師應關注這種差異,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如學有餘力的學生富於挑戰,對於他們來說,攻克了思維難度大的問題纔算成功,因此,具有挑戰性問題的練習應多讓這類學生去解答。而對於中下水平的學生來說,較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就算成功。因此,這類學生應加強基礎性知識的積累。總而言之,教師在設計問題、練習、作業時都應注重個體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體驗成功的感受,從而達到創新意識的培養。

四、採用積極的評價方式,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

積極的評價不僅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還能夠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因此,我們教師應多用積極性、鼓勵性的評價,不應總是打擊、責罵學生。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哪怕是學生在學習中一點點小的進步。在創新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創新意識,並加以鼓勵和表揚,激勵學生繼續運用自己的智慧在學習過程中用於創新。積極的評價方式不僅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保證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已經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每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都要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努力研究提高學生創新意識的方式、方法,努力發學生培養成一名具有較高創新意識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