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城鄉規劃住宅類課程案例式教學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1.61W

摘要:本文介紹地方院校城鄉規劃專業住宅類課程發展的背景和必要性,指出了地方院校城鄉規劃專業傳統教學方式需要進行改革,提出需要深入研究新時代特色的教學方法—案例式教學法,並透過某安置小區規劃設計爲例來詳細闡述住宅類課程中案例式教學的流程設計。

城鄉規劃住宅類課程案例式教學探討論文

關鍵詞:住宅類課程;案例式教學;安置小區

城鄉規劃學是基於多角度來分析研究人居環境,並且越來越多利用其他學科的新方法和新技術,住宅設計類課程的教育也從設計、工程領域擴展到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領域,實踐課程內容更加豐富,要求更好地培養出基礎紮實、專業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地方專業應用型人才。面對當前日益嚴峻的辦學競爭,如何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建辦學特色,是地方院校城鄉規劃專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對於住宅類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勢必會顯得不足,需要進行改革,本文在城鄉規劃住宅類課程中透過引入案例式教學來探討新的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一、住宅類課程的重要性

中國現代城鄉規劃專業教育已經歷時六十載春秋,近三十年來,城鄉規劃專業在中國發展迅速,院校數量規模及覆蓋地域不斷擴大,從寥寥數所院校發展爲一百多所院校,我校作爲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城鄉規劃專業也才起步,與那些重點大學和本科辦學歷史較長的大學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這就決定了我校的城鄉規劃專業辦學不能一味地效仿重點大學,只有充分發掘自身的優勢,打好自己的優勢牌,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教育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拓展一定的生存空間並有所發展。作爲地方高校,在保證基本培養標準的情況下,確定不同側重點的培養方案,如改革教學方法,教學課程中強化工程實踐能力,辦學融入地方經濟建設,同時能強化小城鎮、新農村的住宅建築設計和住宅區規劃設計的實踐能力。而住宅設計類課程包括了基礎實踐課程《建築初步》、核心實踐課程《住宅建築設計》、《住宅建築設計課程設計》、《城市住宅區詳細規劃》和《城市住宅區詳細規劃課程設計》,這些住宅類課程與社會掛鉤緊密,且住宅、小區社會需求量大,該類課程中實踐能力的提升對於學校、學生和社會都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二、案例式教學在住宅類課程中的`流程設計

案例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透過一個實際的案例的解決過程來完成課程的學習。住宅類課程學習內容主要是住宅建築設計和小區規劃設計,我們以某安置小區的設計爲案例來進行課程學習。安置小區即是居住小區,小區內建築設計以住宅設計爲主,同時安置小區也是在小城鎮、城市及郊區都會出現的設計類型,在住宅類設計課程的案例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以其爲例,更加契合課程大綱,也更加具有廣泛性和實效性。我們把課程分爲三個授課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與案例解決過程相掛鉤,案例的最後完成也預示着課程的授課結束,案例的具體設計與實踐應用也體現着課程的授課效果。具體介紹如下。

(一)案例式教學前段設計

雖然城鄉規劃專業住宅類課程一直強調以實踐爲主,但是實踐是離開不了理論知識的指導,因此課程前段需要學生系統地學習該門課程的理論知識,這是課程學習的初級階段,雖然還沒有真正接觸到實踐案例的解決,但是這個階段不可輕視,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前段階段授課時間不可過長,根據各門課程的特點課時可以控制在總課時的1/4至1/3,這樣就可以爲學生餘處大部分課時在後面階段的實踐案例設計過程中。

2.前段階段教師可以在理論知識講授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圖片、視頻等資料來展示相關經典案例,雖然後面有實際案例可以操作,但是理論授課中適當講述經典案例可以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疲倦的情緒,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加深知識點的印象。

3.理論知識講授結束後,教師應及時下達設計任務書,任務書中提出課程後續要完成的設計案例類型即安置小區規劃設計,提出相關的設計要點,同時安置小區的規劃設計最好不要是假想的一個設計任務,而是與地方設計單位密切合作,佈置一個實際任務,做到“真題真做”。任務書的下達是一個承上啓下的過程,學生好好研究任務書的具體內容,並在課外做好充分準備,爲後續階段打好基礎。

(二)案例式教學中段設計

教學中段就是學生正式開始案例即某安置小區設計的過程。安置小區進行設計,首先要求學生做好前期分析,充分調研,對設計地塊進行現場踏勘、資料收集和訪問調查,摸清第一手資料,這樣才能夠使我們的方案尊重事實,符合當地要求,爲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案構思打好基礎。這個過程也是所有方案設計的必備過程,是規劃行業設計最重要的過程。那麼前期分析可以概括爲三個內容,具體如下。

1.案例背景分析。案例背景主要是分析基地的區位、經濟文化等背景及其它應注意的方面。例如該安置小區位於某港口城市內交通最爲便利的區域,蘊含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風景優美,因此根據其背景分析安置小區設計的目標就定位一個滿足景區形態、業態、人文要求的風情小鎮。

2.基地特徵分析。基地特徵分析主要是分析基地的四面鄰居、基地面積和地形地貌等。例如該安置小區北面爲體育公園,東臨山體公園,西面、南面均爲水體,總面積約22公頃,共分爲“村留地”、“立地式”、“套式”安置區三個不規則地塊,基地內部地勢平坦,靠近山體地段標高略高,整體高差在2%以內,屬於適宜建設的“平坡型”地勢。

3.甲方標書解讀。既然案例是實際項目,就應對甲方標書進行解讀,更好地摸清甲方想法。標書解讀過程可以是設計方和教師共同引導學生來進行思考,以問題的提出讓學生了解在安置小區設計過程中應該要注意哪些方面,後續的方案構思要考慮哪些方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引導過程,也是能夠讓學生方案構思的啓迪過程。如該方案就提出了4個方面的解讀要求:基地環山傍水,如何充分利用其外部山體、水體及體育公園等景觀資源,打造與外部環境協調的建築風格,同時又避免外部地形、地勢環境對基地內住戶的不利影響?“立地式”安置區遠離城市幹道,而安置人數偏多,對外交通壓力較大,“套式”安置區以多層爲主的佈局模式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人車混行,如何合理解決各住區交通問題?“立地式”安置區達到1.0以上容積率基礎上還要滿足每畝3.8間的要求,而此處又處於綠心景區,這樣高密度與景區高品位的空間要求可能產生矛盾,因此總體佈局如何協調限高、容量、密度、品質的關係?“村留地”作爲連通另外兩個區的中心地帶,其城市沿街介面最長,同時也是綠心飛龍湖重要的旅遊商業服務點,是整個基地風情打造的點睛之筆,如何定位其發展業態,且兼顧城市介面形象?其實這4個解讀點包括了交通、品質、商業服務等幾個方面,均與居住環境密切關聯,也是居民最爲關心的幾個方面。

(三)案例式教學尾段設計

教學尾段設計雖然是最後一個過程,但是此階段所需時間不能太少,一般控制在總課時的1/3左右,透過前期的所有準備後,這個階段是學生進行實際設計的階段,也是從無到有的階段。學生在進行反覆的方案推敲修改後透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安置小區的規劃設計。首先是確定最重要的結構,本規劃結構定爲“一帶兩區四廊”,“一帶”即配套商業景觀,是小區的活力源泉,“兩區”相對獨立,“四廊”爲四條公共綠化走廊,打通基地內側山體與外側水系及公共綠地的景觀廊道;其次確定安置小區的具體空間佈局,例如功能佈局做到疏密有致、因地制宜,交通規劃做到東西串聯、通而不暢,風貌規劃做到山地建築特色與鄉村風貌,綠地景觀做到綠脈分隔、綠化掩映,戶型設計要求經濟實用、合理均好、綠色低碳等;最後方案設計完成後邀請甲方和設計方進行評價和指導,透過校內校外相結合,強化學生的實戰能力。

三、結語

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提出了“高等教育多樣化”、對高等學校要“分類指導”、學校“要辦出特色”等高教方針政策,地方類高校的教學方式秉承“多樣化”、“特色化”等要求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而住宅類課程設計的內容緊扣熱點,關注民生,有利於整個國家社會的健康發展,因此對地方院校而言,城鄉規劃住宅類課程體系中運用案例式教學,能夠優化系列課程、充實教學內容,培養創新人才,爲地方教育事業的發展開創新局面,對地方本科院校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1]。

作者:王晶 邵文玉 孫蓉蓉 單位:湖南文理學院

參考文獻

[1]覃永暉,新時期“35”型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