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數學中的合作學習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7W

新理念提出,教學應以學生爲中心,學生是主體,要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而要實施這個重要的目標,顯然依靠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是無法達到的而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這一的重要途徑,有了合作學習,更便於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資訊的傳遞,並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的自我價值得到充分體現。那麼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走進數學課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呢?往往在一些公開課及其它課,老師都安排了合作學習,但總是人作秀的感覺,課堂氣氛熱熱鬧鬧,但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容不是太簡單,就是根本沒有必要,這就說明,如何把握,組織好有效的“合作學習”這對教師的素質要求相當高。

淺談數學中的合作學習論文

一、合作學習必須轉變教育觀念。

合作教育實際上是相對權利主義和強迫命令的教育而提出,而合作學習就是確立新的學習動機,從學習的內部獲得學習的推動力,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每一個學生“感到成功,進步和發展的快樂”,哪怕是能力最差的學生,也能在活動中說出自己的想法,並加入到小組的討論、辯論中去體驗。如果自己動腦,“自己並不是什麼都不行”爲此要在教育思想上來一個根本的轉變。轉變過去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現在應當該爲:“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願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所謂“吸引”就是“使兒童樂意學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教師和兒童共同進行的教學過程中來”,所以教師的任務不在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是成爲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而教師要做的是激活學生自我發展的慾望,激活學生生存,求知,成功和創新的慾望。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自由選擇機會。

二、老師應怎樣組織合作學習呢?

要組織好合作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首先,師生之間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教師已不在是領導者,而是已成爲合作學習中的一員,他起的作用已不是主導主要,老師的觀點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要經過小組的論證,才能確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放下架子,走下“講臺”與學生融爲一體。

三、應培養學生說的習慣和聽的習慣,整合說和聽,培養學生的討論能力。

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參與的同學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不一致之處,這就需討論,形成解決方案,如在教學蘇教版中一年級的《統計》要求學生觀察有些什麼圖形要知道每種圖形有多少個?接着討論那種方法最合適,然後得到結果。有不同方法,想法。可以提出,經小組討論那一種方式最好並實踐,在這樣的過程中就可以培養學生聽和說的能力。聽—分爲聽老師,聽同學。能聽清老師的要求,聽懂同學的表達。這就需要說的人說清楚,說清重點,而聽的人要學會專注的傾聽他人的講話,傾聽是對講話人尊重的表現,也是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

四、培養小組的組織能力,評價能力。

怎樣去組織合作學習,首先要分工明確,要讓小組成員每人都有任務,都有事可做,這樣就可以使成員不至於遊離於活動中。其二,培養學生評判能力;小組學習的形式爲學生相互評估提供了條件,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組內組外相互評估讓學生在認真審視其他同學的思維過程中正確作出判斷,並對照自己的.思維過程學習他人之長處,修正自己以及他人的錯誤,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五、重視合作學習對教學難點的輔助。

合作學習一定要有意義,要不然就變成了一堂課的點綴,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就應該注意“質”的問題。首先,老師在設定“問”時一定要有合作的必要,要有一定的深度能透過問題拓展知識。讓學生個性的思維。其二,教師組織彙報時一定不要草草了事,給的時間太少,一提問少數活躍份子回答,而其他成員還沒完成自己的任務這就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所以老師就要組織小組交流,個別組與其他組的交流。其三,合作學習一定要貫穿自主探究學習,透過自己的思考得到自己的想法,這樣小組成員才能準確判斷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其四,在一些課堂中看到學生在激烈的討論而老師只是這兒走走,那兒看看,而沒有與學生一起交流討論。因此老師應彎下腰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學生才能更好的參與合作交流。

合作學習是數學中行之有效的途徑,合作方式就看老師怎樣組織、培養和把握,如果認識正確,方法得當,那它就會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