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討高等經濟教育的內容與發展措施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5W

摘要:隨着科技水平不斷的提升, 科技所創造的社會價值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重視, 而推動科技水平快速發展的高等教育結構的形成與優化也同時得到了認可, 本文就結合實際情況對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特徵及影響因素進行簡析。

探討高等經濟教育的內容與發展措施論文

關鍵詞:高等教育; 經濟效益; 資源優勢;

引言

有些人認爲目前已經步入了科技時代, 而有些人則認爲目前是知識時代, 其實在筆者看來, 這兩種觀點都沒有錯, 之所以形成偏差, 是其對社會的發展都存在着片面的認識, 忽視了科技與知識的架構基礎---高等教育的作用與價值。

一、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內容與意義

高等教育的經濟效益是教育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與方向, 無論是教育經濟的特徵還是分類, 其核心都是指的透過有效的教育過程從而培養出具備社會人力資源市場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中, 他們在祖國的各項建設上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不斷地推進社會發展節奏的同時, 也在相應的提升國民收入的增加額。而這部分收益在理論上來說還不完全算是高等教育實際收益, 需要扣除掉之前的基礎教育成本和高等教育培訓成本, 這樣才能夠符合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價值範疇。

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產生, 一般情況下是基於教育對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貢獻與促進作用下形成的, 其間非但不會有太明確的指向性, 而且還容易產生較長的時間差, 因此在有效評估高等教育經濟效益價值的過程中, 不能單純的看短期的物質收益, 要從人的知識與能力增長的角度上去評估週期性時間段內人的能力與知識的增長幅度, 需要極爲清楚的認識到, 只有能力和知識的增長能夠有效促進物質生產過程的能力之後, 才真正是體現出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意義之所在。

二、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特徵

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對於經濟效益的理解存在着明顯地差別這或許比較容易理解, 但是當教育學家提出高等教育經濟理論的時候, 或許很難有人能夠真正、全面、系統的解讀其特徵。

日本早稻田大學社會能力與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龜山慶吾先生在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曾經表示“或許機械的一個月的生產量, 人工需要一年才能達到, 但是隻需要對工人進行3-5年的技能培訓, 其就又會讓機械的生產能力提升到一個全新檔次。”這就充分地說明了, 最大化創造經濟效益的不確定因素仍然是人, 人將資訊轉化爲動力的同時, 其動力所產生的能效中就已經明確地包含了經濟效益價值的存在。自從我國高校完成擴招之後, 每年有將近千萬的莘莘學子能夠在高校環境中接受教育, 而我國的985和211學校中, 2016年的招生人數就已經突破18萬, 2018年的招生計劃預估在20萬左右。這也就說明了, 在高校環境中, 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來選擇不同的教育環境來接受高等教育, 或許在這個過程中二者對於社會的貢獻與產出會有一定的差別, 但是其創造的經濟效益, 尤其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結合體, 會直接讓這些學生終生受益。

三、影響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因素

儘管從目前的形勢上來看, 高等教育的各項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 但是其中所暴露出來的影響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因素其實也比較明顯。

高校專業設定的失衡已經成爲影響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最大阻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的過程中, 其轉型也是一種必然選擇, 因此人力資源市場上對相關專業人員的基本技術與技能要求也會隨着人力資源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 非醫學類的高校學生完成高校階段的學習最短都需要三年的時間, 而在這三年中, 社會人力資源市場結構又發生了全新的變化。以至於高校按照之前完成的專業設定進行的人才培養, 在結束之後市場根本不予接受, 而高校按照新的人力資源矛盾再重新規劃專業設定之後, 其實仍然存在着被社會淘汰的風險。如此周而復始之後, 不僅高等教育經濟效益根本無法有效體現, 而且還的的確確影響了高校學生的職場以及人生規劃。2003年前後的財務專業人才過剩和2015年的計算機與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難就充分說明了一問題。

四、優化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措施

時代在發展, 社會在進步, 在社會環境不斷調整的過程中, 教育以及教育經濟模式的完善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教育資源分配問題, 更多的成爲涉及到了人才、資源和社會有效融合的綜合性社會課題。解決好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優化, 不僅對於高等教育經濟效益提升有幫助, 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市場的組織架構和執行能效。

將社會資源引入到高等教育經濟模式中, 是目前緩解高校專業設定的合理方式。社會層面上, 尤其是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缺失是一種剛性需求, 高等教育步驟與方法是一種漸進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前者具備投入能力, 追求的是產出效果, 後者具備人力資源優勢, 追求的是社會綜合效應, 二者融合在同一個平臺上不僅能夠實現優勢互補, 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職場環境, 結合自身能力最快的做好未來職場規劃。而在這種“多贏”的局面下所創造出來的經濟效益不僅是直接的, 更是推動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產出良性循環的重要源動力。

參考文獻

[1]閻升光。高等教育經濟效益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 2012, (07) .

[2]劉淑春, 雷小生。對社會經濟與高等教育關係的追問[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1,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