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降壓療效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學問君 人氣:1.49W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不僅引起嚴重的心、腦、腎功能障礙,也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病的治療除了對不良生活方式的調整,如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或戒菸限酒、心裏平衡等,仍以口服藥物爲主,大部分患者需長期或終身服藥。筆者透過門診所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有50例降壓療效不穩定的患者,本文對其原因進行分析,並探討對策職稱論文。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降壓療效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1、 臨牀資料

本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齡:30-35歲5例,36-54歲14例,55-72歲31例。均符合WHO高血壓標準:Ⅰ期6例,Ⅱ期32例,Ⅲ期12例。分別囑其3天、1周、2周、4周、6周後複診並記錄用藥情況。

本組50例患者在3天覆診時均能按醫囑服藥,1周後已降至90%,6周後雖有8例患者仍在服藥,但中間也停過降壓藥。50例患者的降壓療效不穩定中,,中老年患者和同時伴有其他臟器損害的佔大多數。均爲用藥依從性差所致。

2、 原因分析

2.1 記憶力減退、認知分辨力差以及患者親屬監督作用不夠

50例患者中有20例屬於此類原因,其中年齡55~~72歲者爲多。此年齡段的患者將步入或已步入老年階段,同時患有多種老年病,如腦動脈硬化、腦萎縮等,均能導致老年人記憶力減退,認知分辨力差;又由於多數老年人同時患有多種疾病,所服藥物品種多,劑型、劑量的變化,如長效劑、緩釋劑、控釋劑的出現;有的藥物因生產廠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商品名等等。使這些患者易對藥品的'名稱、劑量、使用方法、用藥時間等記憶不清,其親屬又對其關心不夠,不能及時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導致患者誤服、漏服、多服。

2.2 醫源性因素的影響 50例患者中有13例因求醫心切,重複就醫,而有的醫務人員對患者既往病史和用藥情況缺乏細緻的瞭解,對藥物的作用及毒副作用交代不清,致使患者重複用藥而產生毒副作用,使患者對藥物產生懼怕心理,而自動停止用藥。

2.3 經濟原因 有12例屬於此情況。藥品價格日益升高,特別是合資、獨資及進口的藥品,鑑於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讓患者難以承受,從而無法按醫囑服藥。

2.4 缺乏自我保健意識及對高血壓知識的瞭解 50例中有12例屬於此種情況,尤其是35歲以下的5例患者,自認爲年輕,併發症離自己尚遠,缺乏對高血壓病危害性的認識。又因自覺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或症狀好轉,常常不引起重視,加之工作忙、怕麻煩等種種因素,不能堅持服藥,而是憑“自我感覺”,頭疼嚴重時就服藥,不疼時即停服藥物,致使血壓忽高忽低,危害性更大。有的患者誤信廣告物理療法,如睡眠枕、足療等及未經驗證的“偏方”等,有的因經常服用的藥物短缺,一時買不到而停藥。

3、 對策

3.1 用藥方法交代到位 對於老年人,用字型較大的標籤標明用藥劑量和用藥時間,或用大字直接寫在藥盒上,便於老年人識別和記憶。並說服親屬做好監督工作。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隨時到門診進行詢問。

3.2 據情選藥 依據病情,醫生在確保療效的前提下,盡情減少用藥的種類;對於工作忙、怕麻煩的患者,可使用長劑效、控釋劑、緩釋劑等劑型,減少患者服藥的次數,避免多次用藥的麻煩,又可持久地維持降壓藥物的血藥濃度,避免短效藥物引起血壓驟然下降,影響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經治醫生可按照藥物的起效時間和血壓的峯-谷規律和患者動態血壓測定結果指導用藥時間。讓患者及家屬瞭解藥物的名稱、劑量、劑型、注意事項及毒副作用,如有的藥物可引起水腫、咳嗽等,可提醒患者注意觀察;並學會處理毒副作用的應急方法。如出現頭暈、頭痛、低血壓症狀時儘量休息,避免造成體位性低血壓;服用特殊劑型時,如控釋片、緩釋片時需整片吞服,掰開服用則失去其作用,由於其外殼是一種特殊物質,在腸道內不易被吸收,有時會隨大小便排出體外,應向患者交代清楚,以免患者疑惑。

3.3 選用經濟型有效藥 儘量避免使用貴重藥品,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利於長期服藥。囑咐患者一定要進行正規治療,避免走彎路,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3.4 定期隨訪 督促患者服藥物、測血壓、隨時修訂治療方案。

3.5 做好宣教 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知識,幫助患者加強對自身疾病危害的認識,堅持長期治療便可降低腦卒中和冠心病的發生率。讓患者對自身的疾病引起重視,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對疾病的憂慮、恐懼者講明高血壓是可控制的疾病,只要有效地控制血壓便可延長生命並提高生活質量。加強醫患者的配合,以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