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的政治教學的提問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6W

摘要:“學源於思,而思源於疑”。學生只有在思考問題、探討問題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才能完成對知識的學習過程。因此,提問教學成爲高中的政治教學中的常用教學方式。本文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提出了教師在提問教學中應聯繫實際生活設計問題,把握提問時機,採用小組討論和創設情境的形式探討問題以及注重問題的總結分析等一系列教學策略,以期爲教師同仁提供借鑑參考。

高中的政治教學的提問教學論文

關鍵詞:高中的政治;提問教學;教學策略

高中的政治課程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哲學思想,其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學生對於抽象性內容不易理解,容易失去學習興趣。許多政治教師採用提問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積極性,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仍然出現提問教學流於形式,學生在問題討論中無實質收穫的情況,究其原因是教師未考慮到問題設定的目的、內容、提出時機以及問題討論形式之間的聯繫。因此,教師對提問教學的教學方式仍需不斷改進,使其發揮應有作用。

一、明確提問目標,合理設計問題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做到有的放矢。首先,教師應充分了解課程內容以及學生對課程的知識儲備情況,並以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爲設計目標來設計問題。其次教師應注意所設問題的層次性和聯繫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設立幾個問題,問題難度從淺入深,聯繫緊密,引導學生抽絲剝繭地解答問題,逐漸理解問題背後所揭示的課程內容。此外,教師還應注意所設問題的適用性。政治課程有較強的說理性和抽象性,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融入自身的生活思考,以此引起學生解答問題的興趣。例如在《揭開貨幣的神祕面紗》一課時中,教師在講解到“貨幣”概念時,可從生活實際出發,從“金錢”入手,分別展示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美元、歐元等貨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教師設定三個問題:一是金錢在生活中能做什麼,二是能夠完成商品交易的貨幣是否只有金錢一種,三是如果沒有金錢,生活中如何實現商品交易。三個問題都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繫,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樣的問題能夠引發學生對貨幣起源和貨幣作用的思考。在此基礎之上教師介紹貨幣的起源,貨幣的種類以及重點講解貨幣的作用,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提升有較大作用。

二、把握提問時機,做到恰當提問

在提問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提問時機的合理把控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以往教師在提問時不考慮課程的整體效果,在講解過程中直接發問,導致學生還未完全理解課程內容便被提問,因而陷入迷茫狀態。教師在提問時應注意事先全面解析教材,明確課程重點及難點,便於在提問時把握問題難度。教師在課程講解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面部表情變化,在學生迷惑不解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透過學生的回答情況,準確找到學生知識內容掌握的薄弱點加以深刻剖析,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將所學內容理解清楚。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在不同的課程階段提出不同問題,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在《生活在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一課時中,教師在“國家性質”和“國家本質”的概念時,若發現學生表情困惑迷茫,可在講清二者區別之後,提出中美兩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本質有何不同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和自身理解回答。教師在明確學生的薄弱點之後,可透過無產階級和資本主義階級在中美兩國的地位,解讀兩國國體和國家本質的區別,讓學生在具體實例中理解抽象概念。

三、豐富課堂問題討論形式

提問教學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答問題、教師總結分析三個過程組成,其中教師提出問題是提問教學的基礎,而學生解答問題確是提問教學的關鍵所在。以往在問題提出之後,教師通常讓學生舉手回答,受課堂時間限制,不可能保證每個同學都參與其中,也就大大減低了提問教學的學生參與度和課堂效率。教師可採用創設情境和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首先由教師創設問題場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來討論問題,教師從旁指導,確保小組討論方向的正確性。學生在小組討論時,不可避免要吸取其他同學的意見,並且要求學生從多個角度解讀問題,最後將小組同學的答案加以總結形成最終答案,由組內一位同學代表發言。小組討論的形式,能夠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和與人溝通能力,大幅度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一課時中,教師可針對學生的消費觀念,創設生活場景。首先提出問題:假設你是土豪/普通白領/乞丐,在生活溫飽可以解決的基礎上,你會選擇怎樣消費?之後,教師可引導學生分角色飾演問題中的人物,想象人物的生活狀態,對其消費觀念進行探討,讓學生總結討論結果,推選出組內合適的人進行彙報總結。教師透過對學生報告的'指點與測評,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不同階級消費觀念不同,且消費觀念應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爲前提,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在提問教學中,儘可能發揮小組討論方式的作用。

四、注重對問題的總結與延伸

誠然,政治課程中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只需根據課程理論有理有據地分析即可。但高中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難免有所疏漏或有所偏頗,教師應根據自身對問題的理解,對學生的回答加以擴展並對學生錯誤的觀點加以糾正和引導,因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也是政治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學生解答問題後,教師應注重對問題的擴展和延伸,可設定一些課外問題,讓學生查詢資料,擴展問題的探究範圍,提高學生舉一反三,深入學習的能力。例如在《新時代的勞動者》一課時中,教師可將全國勞動模範作爲學生的課後研究內容,指導學生查詢勞動模範的相關資料,總結其共同點和新時代的切合之處,並讓學生探究在新時代,如何成爲勞動模範,藉以深化學生對未來目標的思考,加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結語:目前,高中的政治提問教學方式仍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廣大教師應注意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將提問教學的作用最大化。同時,教師應注意,高中的政治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在提問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更應該在學生對問題總結反思之時,注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政治觀念,爲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樑漢潔.高中的政治探究式提問教學的實施策略[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5,(10):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