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寄宿形式的高中安全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5W

一、生活領域成爲寄宿制學校安全教育的薄弱環節

寄宿形式的高中安全教育論文

(一)生活領域是學校安全事故的高發領域

近年來,學校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校園暴力、樓梯踩踏、食物中毒、突發疾病等校園安全事故無時不在困擾着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家長,影響着學生的健康成長。而這些安全事故多發生在學生缺乏足夠監管的生活領域。一些惡性安全事故,如樓梯踩踏,也多因停電、學生起鬨等一些偶然因素誘發。如何透過安全教育途徑,教會學生安全防範,及時預防、發現和制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在事故發生後如何在第一時間採取正確的措施進行安全事故處理,將安全事故的損害降低到最小限度顯得尤爲重要。

(二)生活領域是學生矛盾的多發時段

近年來,學生之間的暴力行爲也呈高發狀態。青少年學生易衝動,判斷事物不客觀,處理問題易帶情緒,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情境影響的特點,使他們易成爲校園暴力的高危人羣。據有關調查結果,學生之間暴力事件的誘因主要來自戀愛、寢室關係不和諧和人際交往困難等幾個方面,而這些矛盾又多在生活時段激化。當這些矛盾激化後不能得到及時的教育和疏導,很容易演化爲校園暴力和違紀事件。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摸清學生的心理狀態,適時跟進思想教育,及時進行疏導是防止學生矛盾激化、預防違紀事件發生的有效保證。

(三)生活領域是目前學校安全教育的時空空白

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講,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學校安全教育在培養人才方面起主導作用,家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是對青少年學生實施安全教育教育的主體。但是,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有超過二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宿舍等生活領域度過的。在遠離家長的監護,脫離班主任掌控,又處於教師八小時工作時間之外的寄宿學生,無疑成了一個個“自由電子”,家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教育和監管均顯得鞭長莫及,力不從心,使得生活時段成爲目前寄宿制學校安全教育的時空空白。

(四)寄宿制學校管理的兩難境地

一方面,寄宿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理性消費、膳食不合理、浪費嚴重、不愛護公共生活設施等問題相當普遍,加上青春期身心健康、早戀、不慎交友等很多問題都需要學校細化管理措施,加強管理,透過安全教育途徑得到問題的根本解決;另一方面,作爲新近建立的寄宿制學校,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經驗需要進一步積累,尤其是農村寄宿制學校,投入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編制緊張,導致管理人員、生活教師不足,不能滿足安全教育的現實需要。

(五)生活指導教師沒有有效擔負起安全教育職能

目前許多寄宿制學校生活教師還未有效承擔起安全教育教育的職能,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大多數寄宿制學校沒有給予生活指導教師安全教育的職責。從一些寄宿制學校對生活指導教師的職責要求來看,大多隻是賦予了其管理者的角色,沒有使其承擔起教育者的職責。二是生活指導教師專業素質偏低,人力不足,不能適應當前的安全教育需要。一些寄宿制學校成立後,生活指導教師的聘用工作沒有配套跟上,管理員聘任自社會無業人員,生活指導教師則主要是選調臨近退休、患病教師擔任。這些人員在經過不同程度的培訓上崗後,儘管教育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缺乏一些必要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安全教育能力水平不高。再加上限於經費,聘用人員普遍不足,面對成百上千的學生,管理不到位,方法單一。

二、寄宿制學校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意義

寄宿制學校怎樣發展、安全教育如何開展,需要廣大寄宿制學校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管理方法,讓實踐和管理經驗上升爲一種規律並制度化,幫助學生儘快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完成由家到校、由依賴父母到獨立生活的轉變,進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是學校管理者和生活教師肩負的重要責任。

(一)讓安全教育成爲生活教師的首要職責,填補學校安全教育的“真空”

寄宿制學校可透過完善制度,增加人力,構建完整的安全教育體系,讓安全教育成爲生活指導教師的首要職責。透過對學生加強法制宣傳,做好預防違法犯罪教育,從根源上預防學生之間的暴力行爲;教育學生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範,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爲及違法犯罪行爲的引誘和侵害,避免在他人教唆、引誘、脅迫的條件下發生暴力行爲;在管理員和生活教師的組織下,對突發事件預案進行模擬演練,掌握基本的避險、突發事故和疾病的應對防護常識,加強與學校、班主任和家長的協調聯繫,可有效填補學校安全教育的“真空”,預防校園安全事故和暴力事件的發生。

(二)建立完整的學生自我管理團隊,培養自主管理意識

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是安全教育工作的立足點。安全教育應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以學生爲本,促進個性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覺性和自主參與性。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學生離開了家庭,就遠離了父母的監管,離開了教室,也就離開了班主任的管理,離開了班幹部的督促,這時正是寄宿生養成自主管理的好時機。就像班委會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一樣,生活指導教師也可以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等學生團隊在學生“自治”方面具有的優勢,實施主體性安全教育。團隊活動既直接服務於學生的生活需要,又參與對生活秩序進行有效組織和管理,培養了學生團隊幹部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加強育人環境建設,培養與人爲善的品質

學生在經過一天緊張的學習之後回到宿舍,緊張的情緒會鬆弛下來,興趣、愛好、性情和習慣都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相比嚴肅緊張的教學區來講,相對寬鬆的生活區自然會讓學生產生自由意識,也容易產生矛盾。當同學間發生矛盾,生活教師要因勢利導,於細微處教學生做人、處事,養成他們寬容的胸懷,謙讓的品質,教給他們一些善與人處的方法。在這個空間和時段,正是對學生進行協調人際關係,培養與人爲善品質教育的良好時機。生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板報、專欄、廣播、電視、報刊等宣傳手段,透過攝影、書畫、詩歌、文藝晚會等文化形式積極宣傳身邊的好人好事,創建活躍而又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溫馨而又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休閒中接受教育和薰陶。這樣不但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消弭學生之間的`隔閡和矛盾,也容易形成濃郁的、富於感染力和影響力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爲學生的成長播撒陽光,爲學生的個性發展增添翅膀,使他們成爲校園文化的創造者和受益者。

(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培養集體觀念和互助合作意識

寄宿學生遠離家庭和父母,生活上難免出現一些困難,時常需要別人的幫助。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生活老師可以開展獻愛心主題教育活動,發動大家伸出友誼之手,今天你幫他,明天他幫你,幫來幫去,一種合作互助的意識就養成了。學習期間,班級是學生的“家”,放學後,宿舍便是學生的“家”,每個人都是這個“家庭”的一個成員,生活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特定的條件,透過“文明宿舍”、“星級宿舍”等的評選,讓學生“家”看“家”,“戶”看“戶”,容易養成不甘落後的競爭局面,這樣既促進了學校管理,又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樹立學生的集體觀念,形成人人爲我,我爲人人,大家共同維護集體利益的責任感。久而久之,這種責任感效應持續放大,愛集體愛民族愛國家的意識就養成了。

(五)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培養自理能力和節約意識

教育必須適合學生的認識和生活實際,這樣纔有實效。學生寄宿學校後,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做到生活自理、合理膳食、理性消費,這方面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生活教師可以一方面教會學生,一方面從實踐中給予指導。這種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指導的教育效果是包括班主任和家長都無法做到的。同時,愛護公物、節約糧食、節約水電、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歷來是學校安全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生活領域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感受和體驗,加上生活教師的有效指導,不僅能爲學校節約一筆不小的開支,更爲重要的是,學生由此還可以理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深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安全教育有它自身的特點。安全教育覆蓋每個人的一生,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安全”的引導;安全教育深入學生成長過程中,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受它的“支配”;沒有實踐的安全教育是空洞的,安全教育必須透過“知”和“行”的統一來實施“教”和“育”。安全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教室、會議和集體活動上,而要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去,透過生活指導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是寄宿制學校重要的、不可忽視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