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提高教師觀察能力把握適宜教育契機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3W

摘要:觀察是教師一種帶有主觀目的的、對幼兒發展客觀資訊進行收集的重要手段,在強調透過師幼互動實施課程的今天,教師提高自身觀察能力,把握適宜教育契機顯得尤爲重要。教師在觀察中要注意從觀察結果到觀察過程、從觀察環節到觀察細節、從觀察現象到觀察本質,確保觀察到全面、準確的資訊,從而把握適宜的教育契機,及時介入,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提高教師觀察能力把握適宜教育契機論文

關鍵詞:觀察能力;教育契機;發展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比較持久的知覺過程,它是教師一種帶有主觀目的的對幼兒發展客觀資訊進行收集的重要手段。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教師不善於觀察,捕捉不到有價值的資訊,也不太會對觀察到的資訊進行分析,不能根據觀察到的幼兒的表現及時採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貽誤了大量的適宜的教育契機。因此在強調透過師幼互動實施課程的今天,教師努力提高自身觀察能力,把握適宜教育契機顯得尤爲重要。

一、從觀察結果到觀察過程

觀察能力是基於教師自身的教學思想和實踐水平的,觀察意識領先,才能更迅速地發現觀察的資訊,把握適宜的教育契機。教師在觀察時,既要觀察到活動的結果部分,又要觀察到這種結果產生的活動過程:幼兒是否在充分自主的環境中主動參與活動,和老師的互動是否和諧等,根據幼兒的表現隨時調整教學策略,即把握適宜的教育契機。如繪畫作品作爲心理意象和表現力的結合產物,往往是其潛意識的流露,投射出幼兒的真實內心。當我們發現孩子的作品黑乎乎一團的時候,也許會皺起眉頭,覺得無法解讀。但老師是沒有觀察到孩子的作畫過程的:也許是孩子心裏想到的內容太多,高興地畫呀畫呀,形象重疊在一起了;也許孩子對畫筆產生了興趣,試着畫呀畫呀,筆道重疊到了一起;也許孩子不喜歡這次繪畫主題,故意釋放情緒的一種手段;也許孩子是畫好內容而不會用顏色,自己對自己的作畫結果也預測不到……透過對幼兒活動結果——作品的分析,教師下次就要注意觀察孩子的`作畫過程,把握適宜的教育契機,及時介入,透過互動予以個別引導。

二、從觀察環節到觀察細節

一般情況下,教師比較容易觀察到的是教學活動中各個相互銜接的教學環節,而有經驗的教師是非常注意觀察幼兒在教學活動及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一些細節的,如幼兒的語言、動作、情緒、眼神、習慣、興趣等,他們對細節的把握就是對適宜的教育契機的把握。正所謂“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對細節的觀察、處理,這更加反映出了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蘊含或折射出了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策略和人格魅力。如手工活動中有的幼兒速度偏慢,原因可能是活動難度大,也可能是幼兒使用剪刀技能欠佳,還有可能是幼兒自信心差……教師針對觀察到的資訊,把握適宜的教育契機,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每個孩子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活動順利實施。

三、從觀察現象到觀察本質

日常生活中教師常常對某些觀察到的現象見怪不怪,或者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交流探討上,就更不要說把握教育契機了,原因就在於教師還沒有反覆地、深入地、批判地進行觀察,所以,教師在觀察時要克服自身興趣、認識水平、經驗及情緒狀態的影響,不要憑主觀印象去觀察幼兒,更不要根據已有經驗主觀臆斷行事,即觀察要客觀,判斷也要客觀。又由於幼兒心理活動的不穩定性,其行爲往往表現出偶然性,所以教師要採取反覆觀察、跟蹤觀察等方法,多次進行觀察、分析、驗證,以獲取幼兒全面、詳實的資訊,並在連續性觀察時及時發現新問題,或針對幼兒發展情況提出更高的觀察要求。如入園焦慮是每個幼兒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當一個幼兒相對焦慮時間較長時,教師就要觀察到孩子每次哭的具體時間、可能引發的原因、哭的厲害程度、時間長短、怎樣結束的等。透過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結合幼兒行爲背後的深層原因,如家庭背景、幼兒成長經歷、生理生物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找到適合的教育對策,把握適宜的教育契機,使幼兒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並逐步體驗到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總之,教師要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指導者,首先要全面地瞭解幼兒,而觀察正是教師瞭解幼兒的重要途徑。在觀察中不僅要注意幼兒的活動結果,也要注意幼兒的活動過程及其活動細節,探究觀察現象背後的本質,確保觀察到全面、準確的資訊,從而把握適宜的教育契機,及時介入,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見,觀察能力既是教師爲幼兒提供適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