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羣文閱讀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6W

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知識積累,培養語感,而閱讀是語文積累的基礎,只有透過閱讀,把握整體課文內容和要點,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情感,領會在特定語境中語句的意義和作用,才能培養學生語感。下面是小學羣文閱讀教學論文,歡迎參考閱讀!

小學羣文閱讀教學論文

第一篇:農村小學語文羣文閱讀教學分析

一、目前農村小學語文羣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滯後

我國很多農村小學教學由於長期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已經形成了單純藉助教材的教學來促使學生在短期內獲得有效的成績提升,一些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甚至未進行系統化的教學理論的學習,在教學時大多根據自身經驗,注重在教學中讓學生將一學期中僅有的數十篇課文嚼爛、嚼透,這樣反覆枯燥的教學方法達不到新課改的要求,使得農村小學語文羣文閱讀教學質量低下。

2.閱讀資源匱乏

豐富的閱讀資源是開展羣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條件,然而當下我國農村小學語文羣文教學受到農村經濟水平較低、家長教育思想滯後等因素的影響,使學生僅能依靠有限的教材來進行學習,只能透過課本、電視來獲取知識。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農村小學中一年讀過一本以上課外書的學生所佔據的比例在10%以下,教師教學資源不足、學校圖書室書籍不足等都給羣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3.教學設備落後

受到社會模式、教育經費不足、農村經濟落後等方面的制約,農村小學的教學設備嚴重不足,大多學校僅僅依靠教科書、粉筆、黑板等傳統的教學工具來輔助教學,大大降低了羣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率。

二、農村小學語文羣文閱讀的有效策略

1.改變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併發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這一原則下透過教學方法的改進與更新來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引導。小學教師可採用創設情境法,透過問題情境的精心設計來實現羣文的有效聯合,一方面,教師可透過比較性問題的設計來讓學生在橫向、縱向、內容、異同等多方面的對比當中提升鑑賞能力。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一年級小學語文下冊當中的《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教師可讓學生將其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七顆鑽石》等童話故事放到一起進行閱讀比較,並提出“這些文章在情節結構方面具有哪些相同點?”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索出童話故事情節的反覆性特點。另一方面,教師可透過遷移性問題的設計來引導學生學會將閱讀一篇文章時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其他文章閱讀當中。例如,在講到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當中的《刷子李》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髮現課文當中黑衣上無白點、有白點、出現小洞的情節變化並瞭解跌宕起伏的寫作方式,而後讓學生閱讀《泥人張》《蘇七塊》等文章,提出“哪些文章當中也應用到了相同的寫作方式”的問題,促使學生透過知識的遷移獲得已學知識的進一步鞏固。

2.豐富教學資源

一方面,小學教師應當確保教材資源的充分利用。教師可以根據現有的教材文章合理地做出課本資源的開發。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當中的《秋天的雨》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課下圍繞“秋天”這一主題來尋找相關的文章、詩詞等,並展開“我眼中的秋天”主題活動,鼓勵學生藉助收集到的資料朗誦與秋天相關的詩詞、畫與秋天相關的畫等,在拓寬了學生閱讀面的同時也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多角度與多渠道。另一方面,小學教師需積極開發課文資源,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外書進行班級共享來豐富課文資源,並引導學生共同將所閱讀的同類型文章放到一起來感受其語言表達方法、情節發展模式等。此外,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來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例如,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讓其閱讀一些童話故事和兒童詩,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可推薦其去閱讀中外名著。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羣文閱讀這一新興教學方式逐漸被應用到了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羣文閱讀教學中應當認真分析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採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同時積極對閱讀資源做好開發,從而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豐富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在羣文閱讀中獲得總結能力、整理能力、創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進羣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第二篇:農村小學羣文閱讀教學探討

一、開展農村小學羣文閱讀存在的障礙

開展羣文閱讀教學需要一定的條件,如人力、物力、財力等。而在廣大農村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低、思想觀念落後等原因,導致開展羣文閱讀教學步履維艱。下面筆者就當前開展農村小學羣文閱讀教學存在的障礙進行分析,如下:

1.教師的教育觀念陳舊

要開展羣文閱讀教學,首先得有人力方面的條件,教師得擔負起組織學生進行羣文閱讀學習的責任。但由於受“應試教育”影響深遠,農村小學教師已經習慣了過去的只講解教材上的內容,學生一年下來也就只能學到大概50篇文章。而教師更多的是選擇讓學生背課文、抄課文,直至將課文背的滾瓜爛熟,甚至有的教師還要求學生能夠倒着背誦課文。日復一日不斷重複着這一件事情,既枯燥又沒有實際提升效果,還可能導致學生慢慢喪失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2.學校的教輔資源不足

要開展羣文閱讀教學,還需要有足夠的物力、財力,要有足夠的教輔資源支援羣文閱讀教學的實施。但由於農村辦學資源有限,大多數小學是沒有圖書室的,即使有圖書室,裏面書籍也存在着過於陳舊以及收藏量少的情況。另外,由於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低下,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滯後,不會主動爲孩子添置課外書籍,這就導致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幾乎沒有可供閱讀的書籍。雖然學生可以透過電視瞭解一些課本外的知識,但是也很有限,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少,知識面窄。

3.學生缺乏有效的引導

雖然有些農村地區的小學已經在開展羣文閱讀教學,但是在實施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師在對學生開展羣文閱讀活動時,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在講套話、空話,如告訴學生閱讀書籍可以獲得增長見識云云。教師並沒有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根本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至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更是難上加難了。

二、改善農村小學羣文閱讀教學現狀的解決措施

基於以上對開展農村小學羣文閱讀教學所存在的障礙的分析,下面筆者提出幾點相關的解決措施,如下:

1.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羣文閱讀教學活動

教師應該打破“應試教育”的桎梏,不能僅僅盯着書本進行教學。教師除了日常教學以外,還應該儘可能多地組織學生進行羣文閱讀活動,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時間。目前農村小學下午放學時間基本在16:00左右,放學後學生基本都是在打鬧中度過的,與其這樣,倒不如利用好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例如,教師可以在放學後將學生組織起來,將16:00~17:00這段時間作爲課外閱讀的時間。當然,不能每一天都進行,這樣容易讓學生產生反感,可以規定每週週二和週四或者每週週三和週五爲課外閱讀時間。

2.學校要積極募集教輔資源

學校要募集教輔資源,其渠道多種多樣。例如,學校可以報批上級主管部門撥款建立圖書室、購買教輔書籍和課外書籍;學校可以直接向社會募集捐款購買教輔書籍和課外書籍,或者直接號召捐獻舊書籍;學校可以求助於媒體,透過多方渠道將學校的需求資訊發佈出去,相信會有很多好心人提供幫助的。只有豐富了學校的教輔資源,開展羣文閱讀纔有可能。

3.教師要積極進行有效的引導

開展羣文閱讀教學的主導是教師,教師應當充當好引路人的角色。第一,在設計教學目的,要注意將某一組文章看着一個整體,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延展性。例如,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中有兩篇文章都提到了“爬山虎”,一篇是葉聖陶的《爬山虎的腳》,另一篇是肖復興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師可以先就爬山虎與學生進行探討,讓學生了解它的特徵、習性等。進而延展到爬山虎代表的是一種怎樣的品格進行講述,最後再上升到對作者自身品格進行講述,這樣一個漸進的過程層層深入,引發學生的求知慾。第二,教師應當根據每個學生各自的興趣愛好推薦課外書籍,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去閱讀更多的文章資料,而不是教師強行規定學生的閱讀內容,透過這種興趣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

4.建立獎勵機制

開展羣文閱讀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不能一味的強制學生去閱讀、去學習,要讓學生由被動式的閱讀轉變爲主動式的閱讀,要讓學生由被動式的學習轉變爲主動式的學習。這可能就要引入獎勵機制,透過獎勵在羣文閱讀中表現良好的學生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透過研究分析可以發現,當前農村地區小學推行羣文閱讀教學的障礙有:教師的教育觀念陳舊、學校的教輔資源不足、學生缺乏有效的引導等。爲此,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羣文閱讀教學活動、學校要積極募集教輔資源、教師要積極進行有效的引導、建立獎勵機制等。以上是筆者的一些淺顯看法,希望可以爲農村地區的小學推進羣文閱讀教學提供參考性意見。

三篇:小學低年級羣文閱讀教學的思考

一、教什麼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一般只有6-8歲,他們生性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低年級是字詞學習的重要階段,是閱讀能力形成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羣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應以學習鞏固漢字、積累知識、激發閱讀興趣爲主。基於這樣的思考,低年級羣文閱讀在教學內容的確定上應關注以下幾點。

(一)議題適合,學生能讀

羣文閱讀教學中議題的選擇是豐富多樣的,可以從文章內容、人文內涵、表達方式、作者等方面確定議題。由於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因此這階段的羣文閱讀教學內容可從人文內涵、文章內容、人物專題等來選擇議題。同樣是寓言的羣文閱讀教學,議題的選擇可以不同。我們可以從關注寓言的文體特徵,關注寓言故事中角色特點、情節變化、人物語言行爲等方面來確定議題。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寓言兩則》羣文閱讀教學中,我們確定的議題是:初步感受寓言的文體特徵———小故事,大道理。因爲,本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現“寓言”這個詞,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學習寓言故事,因此讓學生了解何謂“寓言”,對寓言的文體特徵有初步正確的認識,應該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

(二)內容有趣,學生悅讀

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是閱讀活動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要邁出成功閱讀的第一步,就必須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快樂,激發學生內心強烈的閱讀興趣。因此,低年級羣文閱讀教學內容的選擇一定要有趣,要讓學生喜歡讀、喜歡看,讓學生自覺投入其中,或暗自竊喜,或捧腹大笑,或急切與人分享。低年級羣文閱讀教學內容可以在學生熟練認讀字詞的基礎上,閱讀兒歌、童謠、韻文、短小的故事、淺顯的寓言和淺近的古詩等。例如,在《寓言兩則》的羣文閱讀教學中,我們選取了《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畫蛇添足》這三則寓言故事。這三則故事情節上都比較簡單,結果都是事與願違,三個主人公都傻得可愛。學生只要稍作思考就知道不可能的事他們卻傻傻地堅持去做。讀着讀着,學生情不自禁地發笑。這樣的故事能深深地吸引學生。那這三則寓言故事確定哪個教學落腳點更貼近低年級學生的閱讀心理呢?我們抓住人物的“傻”作爲本課教學的落腳點。因爲,首先,“傻”對二年級學生來說容易理解;其次,每個故事中主人公不但有傻想法,還付諸傻行動。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和學生一起了解主人公的傻想法,談談他的傻行爲,最後透過傻帶來的壞結果感悟故事的寓意。

(三)容量適中,學生會讀

羣文閱讀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短時間裏學習多個文字。這就意味着我們絕對不可能再採用原先一課一文字的教學方式。正如蔣軍晶老師所說的“:一節課裏讀一羣文章意味着教師對課堂結構的藝術性不能有太多苛求,意味着教師不可能這麼深、這麼細、這麼透地講析文章,意味着教師也不能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經由句式、篇章結構、內容探討進行教學。”羣文閱讀教學一定要忍痛割愛,抓住重點,突出要點,把握難點,重錘敲擊,這樣才能騰出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多讀、多悟,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閱讀。例如,《寓言兩則》羣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安排了三則寓言故事的學習,其中《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是教材中的課文。作爲二年級的課堂教學,紮紮實實的字詞教學是分內的事。按照平時的教學,一節課安排一則寓言故事的學習,而這次兩節課卻要學習三則寓言故事。所以,我們把字詞教學和了解《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這兩則寓言故事的大意放在第一課時進行教學。在學生熟練掌握生字新詞後,我們才進行羣文閱讀教學。教學的重點是抓住人物的“傻想法”“傻行爲”和事情的“壞結果”,感受人物的“傻”勁,明白寓言的寓意。

(四)羣文相關,學生易讀

羣文閱讀教學最困難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選文。組織羣文,羣文的關聯性越強越容易取得閱讀效果,甚至達到結構化更好。由於羣文閱讀教學方法的不同,羣文的選擇方法也不同,有求同型———強化某種認識,有比異型———引發認知衝突,有整合型———豐富多元理解等。例如,《寓言兩則》羣文閱讀教學中,考慮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覺得本課羣文的選擇求同型比較適合。經過反覆比較,我們從三個方面思考:首先,故事中的主人公也得傻得可愛;其次,他們也得有傻想法、傻行爲、壞結果;最後,最好也是成語寓言,而且不能太深奧。再三比較後,我們確定《畫蛇添足》作爲補充文字。由於學生在前兩則寓言的閱讀中充分掌握了讀此類寓言的方法,再加上三篇文章相關度很高,所以閱讀《畫蛇添足》時,教師給足時間,學生便能潛心會文,讀懂了人物,讀懂了寓言。

二、怎麼教

(一)直線型推進爲宜

羣文閱讀教學的推進方式很多。如,分組遞進式———先呈現一組再呈現一組;點射狀推進———先呈現一篇再閱讀一組;舉三反一式推進———先呈現一組,再歸納出關鍵的寫作方法,最後寫話練習;直線型推進———一篇一篇地閱讀,反覆重讀推進———同一組文章反覆閱讀,不斷提升。低年級學生的羣文閱讀教學一般採用“直線型推進”比較適宜。這種推進方式,一篇帶多篇,教師容易教,學生也容易學,可操作性強。同時,學生能很好地習得閱讀方法,較好地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例如,《寓言兩則》羣文閱讀教學中,《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畫蛇添足》這三則寓言是一則一則推進的,但是每則寓言教學的側重點不同。《揠苗助長》重點教給學生抓住種田人的傻想法、傻行爲和壞結果讀懂寓言。這則寓言的教學始終圍繞“把握故事的整體”這一問題展開:你覺得這個種田人傻在哪裏?隨後,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焦急”“轉來轉去”“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體會種田人急於求成的心裏,這是種田人“傻”的根源;同時,多次入情入境的朗讀,一步一步地引領學生走進人物內心。這則寓言的教學目的是夯實基礎,讓學生習得閱讀的方法。對《守株待兔》這則寓言的教學,教師則適當放手,讓學生嘗試抓住種田人的傻想法、傻行爲和壞結果讀懂寓言。先學生個人閱讀,畫出有關語句;再全班交流,重點抓住“每天”體會想法的傻,抓住“整天”“一天一天”體會行爲的傻。《畫蛇添足》這則寓言的教學,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去學習,從讀準、讀通故事到讀懂主人公的傻都充分關注小組合作交流。《寓言兩則》羣文閱讀教學採用的是“教—扶—放”的有層次的直線型推進方式,讓每個學生循着教師有步驟、有程序的教學設計,習得閱讀方法。

(二)多樣化教學方式爲妙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天窗開得越大,我們學到的東西就越多。一旦注意力無法集中,心靈的天窗就關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資訊都無法進入。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易分散,持久性不強。在羣文閱讀教學中,閱讀資訊量比起單篇教學肯定要大,這就要求學生更要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儘量讓自己的課堂在形式上多樣化。例如,《寓言兩則》羣文閱讀教學中,三則寓言相同的教學落腳點———傻,相同的學習重點———傻想法、傻行爲、壞結果,教到最後揭示寓意。這種教學,低年級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乏味,從而學習激情降低,注意力轉移。於是,我們採用了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在揭示寓意環節,對《揠苗助長》一文,教師直接提問:從這則寓言中你明白了什麼?《守株待兔》則創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教師扮演種田人一再傻等兔子的到來,學生扮演鄰居、朋友、路人等不同角色勸說“種田人”;教師引導學生在扮演角色中說出寓意。《畫蛇添足》是最後學習的寓言,則安排課堂練筆:“我想對這個人說———”在與文中人物思想交流中點出寓意。

(三)強化閱讀主體爲本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在羣文閱讀教學中,在相同的時間內要閱讀多篇文章,教師要少問精講,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閱讀、思考。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發言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例如,對第三則寓言《畫蛇添足》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運用前兩則寓言中所習得的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首先,讓學生大聲朗讀,讀通故事,碰到不會讀、不理解的詞語做個記號,再請教組內的同學。低年級的學生閱讀陌生的文章,一定要先掃清字詞上的攔路虎。接着,讓學生反覆默讀,畫畫寫寫,找出主人公的“傻想法”“傻行爲”和“壞結果”,可以在相關語句旁寫寫自己的想法。然後,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所得。最後,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班級交流。這樣的教學,學生一直在閱讀、思考、交流、傾聽的語文實踐中忙得不亦樂乎。這是一個享受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呈現交流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實現意義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體現閱魅力提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