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從英漢語言文化對比談成人英語學習現狀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4W

【論文關鍵詞】英漢語言對比 文化差異 成人英語學習

淺談從英漢語言文化對比談成人英語學習現狀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從英漢語言結構,民族文化差異所引起的思維差異兩方面分析成人英語學習現狀,旨在透過分析目前英語普及趨勢,成人學習英語的困難,對應對社會需要出現的成人學習中諸多困惑提出一些啓發。

對比語言學是一門新興的語言學科。這門學科的形成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近30年來有了較大的發展。在我國,對比語言學近十多年來纔得到語言學界的重視。

一、英漢語言對比分析

1.英漢語言歷史比較

全世界語言分爲七大語系,英語屬於印歐語系,漢語屬於漢藏語系。英語的歷史起源於第5世紀中葉,到現在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英語是拼音文字,是歐洲語言中詞彙量最豐富的一種語言。漢語歷史較英語歷史長得多,已經有6000多年的歷史了。漢語是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語言之一。

2.英漢語言本質比較

從語言形態學分類來看,英語是從綜合型向分析型語言發展的語言,而漢語卻是以分析型爲主的語言。所謂綜合型語言,是指這種語言主要透過詞本身的形態變化來表達意義(格,數,時等)。英語是從綜合型向分析型語言發展的語言。之所以說具有綜合型的特點,是因爲英語中名詞有單複數形式,動詞有時態、語態形式;在現代英語中,形容詞與名詞的搭配不要求性、數、格方面一致了;同時句子的詞序也逐漸地固定下來,與漢語句子的詞序也基本相似,按主、謂、賓排序。所以,我們稱現代英語是正在不斷由綜合型語言向分析型語言發展的語言。所謂分析型語言,是指這種語言中的語法關係不是透過詞本身的形態來表達,而是透過虛詞或詞序等手段來表示。

3.英漢句子結構比較

英語語言由於外在形式上是拼寫文字,其句法結構要求嚴格,整個句子以“主語+謂語”爲基礎,透過從句、不定式短語、介詞短語和獨立主格等語法結構,使句子不斷地拓展延伸。英語注重“形合”,這使得英民族比較喜歡邏輯分析性的思維方式。漢語語言在形式上是表意的方塊字,追求的是文字的整體表達效果,講究行文流暢,重在表意,節奏感強,不太重視句法結構的連貫性和嚴密性。其特點是意合,這是漢民族受哲學整體觀影響的結果。

二、英漢文化對比分析

當前,文化對比主要從三個角度開展。一個從語言國情學的角度,研究詞語的文化內涵;一個從跨文化交際學的角度,分析語言使用的文化背景。此外,文化對比還涉及非語言交際的領域,相應的學科叫體距學和體語學。

詞的涵義是一個詞的基本意義之外的含義。比如,漢語中的“政治”一詞難以譯成適當的英語,在多數情況下,譯成“politics”,不能確切地表達原意。因爲,“politics”的涵義之一是:“採取欺詐和不正當的手段搞政治活動”(《新編韋氏大學詞典》);“在一個集團中進行策劃,搞陰謀”(《朗曼現代英語詞典》)。在選擇合適的英語詞時,可以根據漢語上下文,把“政治”這個詞譯爲“politicalactivities”(政治活動),“politicalwork”(政治工作)或“politicalstudy”(政治學習)等。

三、東西方思維差異對成人英語學習的負面干擾

成人學習英語不僅是另一種語言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另一種文化體系的適應,對另一種思維方式的適應。研究表明,人類母語保護系統形成越完善,接受外語的內在阻力越大。成年學習者的對比分析能力雖然較強,但他們的邏輯思維已經較完善,語言和思維習慣都已經較爲固定,學習語言時在可塑性方面已不如年幼的學習者。這就是爲什麼成年人學習外語難的原因。

1.詞義理解困難

英語中有大量的抽象名詞,難以用完全對應的漢語來表達,英語還有豐富的虛化手段,比如前後綴;而漢民族見長於形象思維,喜歡用具體的詞語來表達一些抽象的概念,其詞語也沒有形態變化。成人英語學習者常常感到英語詞義非常晦澀和費解,無法在漢語中找到對應的詞彙幫助理解記憶。英語介詞及介詞短語多,可以用來表達虛泛的意義。漢語中介詞多時由動詞演變而來,數量遠不及英語。因此,學習者常常無法在漢語中找到對應的介詞,不能靈活掌握運用英語介詞。

2.各種從句掌握不牢

英語重形合,句式結構呈主從扣接式;漢語重意合,句式結構呈流散鋪排式。成人學習者往往忽視了這種由思維差異造成的句式特點,學習從句時會順着漢語的思維,按照漢語的句式結構特點來理解記憶英語各種從句,從而使得他們所輸出的英語從句違背了英語的語言規則。

3.把握不住英語語篇結構特點

由於不同文化在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異,其語篇組織結構也會因文化而異,因思維方式而異,儘管很多成人學習者掌握了英語語法規則,但因缺乏對英語語篇組織規律的認識和敏感性,閱讀時便無法清楚地理解英語語篇結構,從而大大影響其理解的準確性;而在寫作時,受隱伏型思維方式的影響,闡述時不從主題入手,而是用各方面的情況和問題給以暗示或明示。常常會無意識地把漢語的語篇組織規律遷移到英語中去。

4.翻譯寫作時中式英語較多

翻譯從表面上看是將一種語言形式轉換爲另一種語言形式,但就其實質來說則是思維方式的轉換,是兩種思想傾向的轉換。而成人英語學習者在翻譯或寫作時,在進行語言轉換的`時候,實際上受到了漢式思維的限制,因爲思維是語言轉換的基礎,思維的差異勢必會影響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根深蒂固的母語思維方式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無時不在。不少人沒有意識到或忽視了不同民族思維上的差異,沒有作出相應調整,用漢式思維方式對英語語言進行操作,中式英語則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四、結束語

英漢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和思維模式,其思維模式的差異有着不同的歷史淵源,這種差異是形成英漢兩種語言形態特徵差異的根源。語言體現思維方式,瞭解英漢思維差異及其在語言上的體現,透過對比分析,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語言的內在規律,從而習得更加地道的英語。其次,成年英語學習者的自身特點和成人英語教學的對象在整體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他們層次不一、要求各異。在英語學習中,成人學習者若能根據其特定的社會環境需要,針對習得語言,效果更爲突出。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2]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