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新形勢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思考

學問君 人氣:5K
    內容摘要:金融危機的發生,對我國來說既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和國家政策調整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帶來的機遇,並提出了加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危機 國際金融格局調整 國家政策調整 金融改革創新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主要經濟體出現多年未有的同步衰退。本文擬從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和國家政策調整兩個層面,分析新形勢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面臨的機遇,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新形勢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機遇
  
  (一)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層面
  從阿姆斯特丹、倫敦、紐約、法蘭克福、東京、迪拜等國際金融中心的逐次崛起可以看到,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常常產生新的國際金融中心。20世紀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使得華爾街迅速崛起成爲國際金融中心;70年代美元衰敗和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使得歐洲大陸國家的金融中心崛起,而20世紀80年代“亞洲四小龍”和日本等亞太國家經濟興起導致的國際金融格局變化,產生了東京、漢城等亞洲金融中心。同樣,此次金融危機中世界金融格局雖不可能發生根本性變化,但世界金融格局會進行調整,國際金融市場調整、國際資金流向的調整、國際金融和實業資本轉移、國際金融巨頭區域戰略佈局調整、國際貨幣體系的調整、國際金融人才的遷移等都將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帶來新機遇。
  1.國際資金流向調整帶來的機遇。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金融市場進入調整期,撤離美國市場資金需要尋求新的安全投資地,可能出現資金轉移流入中國情況。根據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見圖1),國際資本淨流入在2007年11月達該年最高水平1354億美元之後,開始下滑,到2008年3月因股市大跌降到最低點-520億美元,出現淨流出,其後緩慢回升,7月份又因股市波動淨流出250億美元,其後快速回升,到2008年10月國際資本淨流入達到2863億美元。這些數據反映了近兩年國際資金受到美國金融市場波動影響總體表現外流跡象。
  在美國金融市場進入調整時期,中國經濟受到衝擊小,相對安全,撤離美國市場資金可能流入中國,這對加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資金集聚提供了新的機會。但是,還應關注國際金融機構出於自救而撤離部分資金情況的發生。
  國家外匯儲備變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國際資本流動在中國的總體態勢。2008年中國國際資本流動以7月份美元開始升值爲界,表現出“冷暖兩重天”的態勢。2008年上半年延續着2007年外匯儲備快速增長趨勢,下半年增長趨勢明顯放慢,甚至出現自2003年12月份以來首次的負增長,這種趨勢正好與8月後美國國際資本快速回流相吻合,反映了國際金融機構出於自救而從中國撤離部分資金。
  2.國際資本轉移帶來的機遇。由於國外經濟陷入衰退,實業投資需求降低,迫使大量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需要找到新的資金出口。中國經濟相對發展較快,可能成爲產業和金融資本轉移目的地,這爲加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資本集聚提供了新的機會。2002年以來,全球資本流動一直保持增長態勢,2008年全球資本流動規模達到16773億美元,但是,全球經濟面臨重大下滑,國際資本流動將受到較大影響。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全球資本流動2009年總體規模將回落至14861億。國際資本流動主要渠道是國際直接投資(包括創辦新企業、直接收購、國外企業股票購買、利潤再投資四種主要形式),國際證券投資(主要包括國際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和國際借貸。近年來,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跨境投資發展迅速,成爲一種國際資本流動新渠道,其投資方式包括風險投資、私人股權投資和收購三種形式。然而,我國資本項目沒有完全開放,國外資本進入方式和渠道受到限制,因此,爲抓住機遇,可以考慮以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疏通國際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進入中國的渠道。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關於新形勢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