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及民族特色審讀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3W

摘要:本文分爲兩大部分對我國民族聲樂藝術進行研究。第一部分是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美,分別對其意義、分類和實踐指導進行了分析說明。我國民族聲樂藝術表演美有助於演唱者更好地詮釋作品,有助於觀衆更好地欣賞作品,有助於審美主體和接受主體生成與創造美。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美主要分爲聲腔美、體態美和個性美三個層面。提高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美可以從加強表演技巧訓練、重視情感表達和把握整體和諧等入手。本文第二大部分重點對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中的民族特色進行了審讀,主要包括情動於中,以情帶聲、以字行腔,以聲傳情、聲情並茂,韻味悠長等。

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及民族特色審讀論文

關鍵字:民族聲樂藝術;表演美;民族特色

中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民族衆多且各具特色,經過歷代的沉澱和傳承,各族人民均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在中華民族特有的歷史變革、文化審美、民族風俗以及表達方式等大環境下,經過各地區各民族勞動人民不斷地積累、創造而形成的帶有濃郁民族風情和鮮明民族特色的我國本土歌唱形式①。從美學情境的角度對我國民族聲樂藝術進行考量發現,其審美形式或者說表演形式其實是民衆情緒情感的對象化形式,故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美是連接聲樂表演藝術家與觀衆的重要環節。隨着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越來越多地展開文化交流,我國民族聲樂藝術要對自身的民族性不斷地加強和保持,堅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使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真正屹立不倒走向全世界。

一、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美

1.民族聲樂藝術表演美的意義

(1)有助於表演者更好地詮釋作品我國民族聲樂藝術是在傳統民歌的基礎上,透過運用多種創作形式和配器手法來展現人們的生活情境。因此演唱者僅僅依靠聲音的特質和技巧,很難形成其聲樂藝術表演的特色,充分表達藝術作品的深刻內涵。這時就需要藉助一些表情和肢體技巧,在形和意兩個方面演繹作品,從而使得我國民族聲樂藝術更具美感。(2)有助於觀衆更好地欣賞作品觀衆在欣賞戲曲、歌劇、戲劇等形式的表演時,透過舞臺佈景、造型設計、燈光美術等多種藝術相關手段來了解和感受作品的故事發展和角色性格等等資訊,從而對作品的理解更加全面和具體。而觀衆在欣賞聲樂藝術作品特別是民族聲樂獨唱藝術作品時,單純地靠聽覺來感受,會對作品的理解產生一定的滯後性,難以與演唱者產生共鳴②。如果在演唱的同時加入與作品主題密切契合的形體語言和麪部表情,那麼觀衆透過繪聲繪色的演繹和詮釋更好地與表演者進行情感交流,使得其對聲樂藝術作品的審美更進一步。(3)有助於審美主受體生成和創造美任何表演藝術的目的都必然包含情感的傳達,並在此基礎之上進行藝術美的再創造。表演者是民族聲樂藝術的主要載體,透過極具藝術感染力的歌聲和精湛的表演把作品的主旨傳達給觀衆,觀衆接收到情感上的傳遞而對錶演者的藝術展現進行反饋,在這樣一來一往的互動中,審美主體和客體產生共鳴,在體驗美的同時也進行了美的再創造,共同將藝術作品進行昇華。

2.民族聲樂藝術表演美的分類

(1)聲腔美我國民族聲樂藝術表演美的第一大類就是聲腔美。聲腔美要求演唱者必須具備科學、動聽和富有感染力的歌唱技巧③。首先要綜合運用氣息和共鳴,能夠做到聲圓潤、腔切滿,其次要自如地控制聲音,能夠做到音高聲不竭、音低聲不虛、音輕聲不緊、音沉聲不悶、音強聲不喊、音弱聲不散,從而增聲腔的藝術表現力。除了運用聲腔技巧之外,表演者也要結合作品的民族特色,比如說在演唱時聲腔的運用要符合當地民族的語言習慣,真正表達出歌曲包含的民族情感,從而賦予表演強大的生命力,爲觀衆提供進階的聽覺享受。(2)體態美體態美主要是指表演者的形體動作、面部表情、衣着服飾和儀態氣質等要展現出美感。因爲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者是直接面對全體觀衆的,觀衆和表演者在視覺的基礎上進行情感交流,所以表演者的形象氣質是否符合人物,形體儀態是否優美得體,都會直接影響觀衆的審美感受。體態美並不是要求表演者墨守成規,但也不能無節無度,而是要根據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情感和情節的變化而相應地在舉手投足、一舉一動中變化展現④。這就要求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家要加強自身的素養,深刻體會藝術作品的內涵與特色,這樣才能爲觀衆展示優美的表演。(3)個性美個性美是我國民族聲樂藝術表演美的昇華。民族聲樂藝術作品本身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作曲者對音樂的感悟不同,創造手法也豐富多樣,使作品呈現出多樣性特點。演唱者首先要在作品風格上下功夫,結合該民族的特色風情,準確地表現歌曲的內容和情感。值得注意的是,表演者不能直接模仿和套用其他作品。優秀的演唱者會根據自身的優勢,在原作主旨不變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形成富於演唱者個性美的藝術作品。

3.如何在實踐中提升表演美

(1)加強表演技巧訓練相對於發聲技巧來說,歌唱者的表演技巧會比較薄弱,表演的學習也缺乏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表演技巧包括眼神技巧、形體動作和麪部表情的運用。眼神需要表演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觀察和練習,經過藝術加工和美化形成具有靈性的眼神。表演者要訓練靈動有神、含情脈脈的.眼睛,可以借鑑戲曲中的訓練方法來提高眼睛運用能力。比如上下左右來回轉動眼球、近看、遠眺、定神等。面部表情如喜怒哀樂等等則可以透過眼與面部的配合來訓練。形體動作主要包括手部動作和身段。手部動作是人物性格特徵和情緒情感的外部表現,有助於觀衆形成人物印象,從人物身上尋求請感共鳴⑤。手部動作多種多樣,演唱者要結合作品的表達需要來選擇最合適的手部動作。除了手部動作之外表演者還有注意對整個身軀的運用,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在民族聲樂藝術表演中,身段把表演者的身體劃分爲兩軸三面,即以腰爲大軸、以頸爲小軸,頭、胸和小腹爲三面,大軸運身、小軸運神(眼神),以“兩軸”支配“三面”。(2)重視情感表達藝術作品的創作離不開情感。在演繹民族聲樂藝術作品之前,演唱者首先要對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有清晰的認知,其次要充分感受作品的風格特色,才能在表演作品時降低不良干擾,做到有的放矢,準確表達出作品人物的情感。(3)把握整體和諧在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中,一定要注意對作品的整體把握。只有整體和諧才能產生美感。首先,表演要與作品主旋律相協調。比如歡快熱烈的作品,表演者就要運用動感較強和幅度較大的動作來表現,而悲傷哀怨的作品,表演者就要運用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將內心的悲傷傳達給觀衆。其次,表演要與歌聲協調一致。表演者只有在視覺上和聽覺上傳達給觀衆同樣的情感才能使表演有意義,從而更充分地表現作品。最後,表演要與觀衆交流協調一致。民族聲樂藝術表演中,演唱者與觀衆的交流互動帶領觀衆走入作品的意境當中細細品味⑥。

二、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民族特色審讀

1.情動於中,以情帶聲歌唱是情感的產物,歌唱中的發聲、吐字、運氣和行腔等都是爲表達感情服務。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者要以感情爲依據來調動聲樂技巧和表演手段。這裏所說的“情”是指演唱者在自身深厚文化底蘊和靈敏藝術感悟力的幫助下,準確地提煉和把握藝術作品的主旨和意境從而細緻入微地表達出創造者的思想感情。只有演唱者自己首先被作品感動,才能在演唱作品時注入自己的感受,從而打動觀衆的心。2.以字行腔,以聲傳情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一直秉承以字帶聲、字正腔圓的優良傳統。語言是表達感情的重要載體,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中的語言形成受到各民族語言的直接影響⑦。與國外的美聲唱法不同,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中的唱法語言性比較強,重視咬字的清晰度。字頭、字頸、字腹和字尾的出聲、引長、收聲和歸韻等等多種唱字方法有機結合,並且有種類繁多的融字方法。字頭的發音要簡練、準確、清晰、有力,可以根據作品內容做適當的處理,比如加強語氣或誇張等等。字腹的引長是能否做到字正腔圓的關鍵,必須要有相對穩定的狀態和明確的支點。字尾收引歸韻,要求是簡短有力,清楚明晰。這樣才能達到以字行腔、以字帶聲的目的。自古以來,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就十分注重由情到聲到形再到字這樣由內而外的過程,不僅豐富了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延演唱方法,形成了我國聲樂藝術的特色,也培養了一代代既有民族特色又有鮮明個性的優秀民族聲樂藝術家。比如郭蘭英老師,在她演唱的《小二黑結婚》、《竇娥冤》等唱段中,字正腔圓、以字行腔,以字帶聲,以聲傳情,完美地詮釋了人物性格及其情感內涵。3.聲情並茂,韻味悠長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中的韻味是指透過作品語言的表達、聲音的表現手法和感情的抒發方式等創造出意境深遠,思想深刻的境界。字、聲、情的表現要相互協調、相互融通,才能形成愉悅深情、傳神動人的悠長韻味。歌唱中對韻味美的追求其實也就是對聲情並茂這種藝術最高境界的追求。從古至今,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中很多會出現“唱中有做,連唱帶做”的情境,有時靠語言不足以淋漓盡致地表達內心的情感,就會嗟嘆,當嗟嘆也不足以充分表達情感時,就會引發肢體的動作⑧。在唱中有做,表現了強烈的情感,被廣大民衆所接受和喜歡,這樣的表現方式使演唱者更容易達到聲情並茂的藝術境界,反映出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在弘揚中華民族特色方面的美學追求。綜上所述,表演美是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加強對錶演美的研究,進一步完善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理論,並且對其實踐指導也有積極的影響。在發展表演美的同時也要對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民族特色進行透徹的審讀,這樣才能使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繼續得以傳承,並在國際舞臺上不斷髮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