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民族聲樂演唱中的藝術表現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2W

【摘要】在民族聲樂演唱中,藝術表現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爲使演唱的歌曲達到感情真摯動人,扣人心絃,在解決好聲音技巧的同時,不可忽視歌唱的藝術表現。就演唱藝術而言,我們必須善於把握各民族的風格特點,從這些歌曲中,創造出它的思想感情最深處生動而激勵人心的音樂形象;必須善於把它其中包含的情感傳達給聽衆。歌唱並非僅僅是正確無誤地表現技巧,也是一種創造性的高度個人化的自我表現。

淺談民族聲樂演唱中的藝術表現論文

【關鍵詞】民族聲樂;藝術表現;生活體驗;舞臺表演

歌唱的目的是利用熟練的發聲技巧,生動地表達歌曲作品的思想內容,以優美的歌聲去感染聽衆,使聽衆獲得藝術享受。由於大多數民歌都是經過多少代流傳至今,這就需要演唱者對作品進行充分的分析、研究,得到正確的理解。演唱者應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豐富的藝術想象及完美的歌唱技巧,纔能有利於恰到好處地表現歌曲的主題思想。

1、熟悉瞭解作品

要唱好一首民族歌曲,首先要熟悉、瞭解它,將它唱準確,如果沒有把歌曲唱熟,要想準確的將其風格和內容表現出來是不可能的。因此,熟悉瞭解作品是唱好一首歌的基礎,也是做到“聲情並茂”的前提。

1.1 熟讀並分析歌詞。要想唱好一首歌,必須對歌詞進行認真地分析和研究。歌曲的思想感情,雖然是藉助於歌詞和旋律共同體現的,然而要掌握歌曲的具體內容與情感的細微變化,主要還在於對歌詞的理解、體驗和感受。這是因爲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人物、事物、景物的種種表現,抒情、敘事、詠歎的種種變化,喜怒哀樂的種種表情等等,無不都是透過語言表達的結果。因此,透過歌詞的深入分析、感受正是聲樂藝術表情達意的關鍵。

1.2 對演唱作品的旋律的準確把握。歌曲中的詞作爲一種情景的表現,自然是爲曲調的抒情功能奠定基礎的,而旋律則是詞的深化和發展。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結合曲調反覆視唱,領悟旋律的起伏、節奏的變化、和聲與伴奏的配置。在視唱過程中,對曲譜的每一結構、每個提示都要做全面的瞭解,對歌曲有一個客觀完整的形象,這就好象繪畫之初有個輪廓一樣。演唱者必須從紙頁上的曲譜中跳出來,把從文字與音符中獲得的印象,經過演唱者本人思想的反覆領悟,不斷體驗而受到感動,並激發起內心真切感情的激盪。置身其中透過自己的'形體、手勢、眼神、表情和飽滿的歌聲來感染觀衆,把複雜多變的心情給觀衆交代清楚,才能給觀衆以美的享受。這樣曲譜才能被溶化,歌詞與旋律才能昇華爲演唱者的樂思和音樂語言,從而在歌聲中真實生動地表現出來。

2、深刻理解作品

情感的表達是透過許多具體的手段體現的。演唱時外部形體的表演是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內心思想感情的理解與把握。因此,不論是演唱民歌還是民族歌劇中的詠歎調,都需要認真分析設計角色。

2.1 我們在演唱民歌或民族歌劇的詠歎調前,必須對作品有所瞭解,弄清時代背景、時間、地點、人物之間的關係,主要矛盾衝突,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他們的內心活動等做細緻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把握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在演唱民族歌劇《江姐》中《我爲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一段時,我們應該瞭解這是江姐被叛徒出賣被俘入獄後,審訊室裏敵人對江姐軟硬兼施,用所謂的道德、仁愛勸降,江姐義正詞嚴,視死如歸,敵人無可奈何,拂袖而去。江姐獨自抒發自己的情懷時唱的一首詠歎調。整首歌曲表現了江姐那種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對革命事業的一片忠心和她那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因此,我們在演唱時就要把江姐的這些情感用聲音表現出來。

2.2 演唱時應把歌中的角色放在規定的或設計的環境中去。如雲南民歌《小河淌水》,這是一首最早流傳於雲南地區的山歌,當地人稱爲“彌度山調子”。這是一首優美的抒情歌曲,歌曲通俗生動,很富有詩意。形象化而有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青年女子對情人阿哥的一片深情。全曲以呼喚的自由延長音“啊”開始,給人以情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三個呼喊歌聲一個比一個熱情。我們可以設定一個情景:黃昏,鄉村、農舍門前,我收拾了乾的衣服,喂好雞鴨。這時月亮悄悄升起,阿哥仍未回來。飯已經涼了,我心不在焉的繡着花,不住地向阿哥回家必經的小道觀望,盼望阿哥快快回來。隨着月亮越升越高思念之情也越來越濃,自然地唱起了這首歌。演唱時要注意月亮、小路、深山、小河之間的空間感。

無論唱什麼歌曲,都應該認真分析作品,深刻理解作品,儘量把自己放在一個具體環境中,這樣會在表現上更加真實,也會給觀衆以身臨其境之感。著名聲樂理論家凱薩利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歌者獻出足夠的時間和思想來分析他的歌曲,並充分發揮他的想象力,他將對其結果感到愉快、驚奇,如果他堅持下去,他將及時發展出一種敏銳的機能,從而他將能夠進入與作家創作某特定作品時的、多少有些相似的心理狀態。”

3、豐富的生活體驗

歌唱要感染人,而感染人是離不開生活的。我們不接觸生活,不體驗生活又如何能夠表現歌曲呢?爲了豐富生活體驗,我們在接受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儘量多觀察,多體驗發生在身邊的各種複雜的人間情感,多瞭解一些描寫各種人物細膩情感的文學作品、電影、戲劇、電視等。我們平時還要多接觸社會,豐富我們的閱歷和拓寬知識面,應該善於理解他人和接受他人,多學會一些感動,將心比心,愛憎分明,具有積極開朗的心態、大氣開闊的心胸,能夠感受和體味到喜悅、悲傷、離別、思念、興奮、悠閒、豪放等情感和情緒,並能夠真正地受到感動。一個麻木不仁的人、一個對“美”視而不見的人、一個不容易激動和受感動的人,是絕對不能把歌曲的藝術內涵表現出來的。只有把自己在生活中體驗和感受到的真情實感傾注到所要塑造的形象中去,纔可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

4、充分運用咬字吐字及行腔技巧表現音樂的內涵

正確的咬字吐字的方法,不僅是演唱的技術要求,也是良好表現歌曲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民族唱法尤爲重要。演唱時正確的咬字吐字,概括起來說就是四個字“字正腔圓”。在此基礎上,由於歌唱者的風格不同,在演唱時的咬字吐字也各有特色。例如在演唱激昂有力的歌曲時,咬字吐字應結實有力;演唱節奏歡快、情緒熱烈的歌曲時,吐字要輕快、敏捷,又要出口分明,字字清晰、不能拖泥帶水;而演唱一些委婉神情的歌曲時,咬字則應柔和、連貫;尤其在演唱地域性很強的一些民歌、山歌,要注意方言唱的是否地道、準確。

5、舞臺表演

一首聲音作品,除了在聲樂技能、咬字吐字等方面着力精雕細琢外,表演技能也是體現作品藝術效果的重要因素。民族唱法由於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的影響,在藝術追求上表現出了較強的真實性和現實性,在演唱的表現方式上更加註重表演才能。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歸納起來可分爲眼神、手勢、表情、着裝等幾個方面。在聲樂藝術表演中,無論是眼神、手勢、表情、着裝,在講究美化的前提下,主要應以有利於表現作品的內容情節,突出演出效果,提高藝術感染力爲目標。所以,民族唱法表演技能和風格把握應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把聲音美、形象美與內容美高度統一起來,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以外,要想做到“聲情並茂”地表現民族聲樂作品還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除了對聲樂技巧、歌曲語言、表現能力進行嚴格的訓練外,多學習積累不同風格的聲樂曲目和音樂文獻。同時,對音樂理論、視唱練耳、器樂的學習也必不可少。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就一定要走出課堂,走進舞臺,走向社會,因爲實踐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和藝術表現能力。

綜上所述,民族聲樂演唱的藝術表現,在聲樂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藝術的表現是歌唱的最高境界,一切的技巧訓練都是圍繞如何透過藝術表現把歌曲的內容正確地表達出來。在藝術表現的同時不可忽視技巧的練習,因爲只有精湛的技術和完美的藝術表現相結合,才能做到“聲情並茂”,才能獲得有感染力、有藝術魅力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