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策略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6W

傳統作文教學強調主題先行,要求學生的習作思想健康,反映高尚的品質和美好的生活。爲此,題材內容要求“有意義”,不是記“一件有意義的事”,就是寫“一個難忘的人”,或者還有“參觀×××”,“我愛家鄉的×××”等。而教師的作前指導,也基本上擬訂了統一的寫作提綱,甚至提供了所需的“好詞佳句”。劃一的主題思想,單調的題材內容,扼殺了學生鮮明的生活個性、思想個性和情感個性,抹平了學生頭腦中多元、五彩的世界。學生的習作就像一個模子裏鑄造出來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個性化的習作幾乎喪失殆盡。更嚴重的是導致了學生的雙重人格,即作文人格和真實人格。爲達到老師的要求,他們在作文裏會自然而然地去編織一些虛構的情節,添上一些唐而皇之的口號式的感想,生活中天真純潔的孩子在作文卻表現得老成、虛僞,如一個厭惡勞動的孩子在作文中卻可以是勤快懂事的。生活中絢麗多彩的兒童個性,真實的思想情感被作文教學的“八股”洪流淹沒了,鑄就了他們虛僞的人格,而這恰恰與傳統教育加強思想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總之,傳統作文教學,強調的是共性和教育者主觀的願望,作文的目的在於“文”,而不在於“人”,要求以“人”去適應“文”。一次次的作文,對學生而言,是一次次的迎合老師、適應要求的過程,是硬擠“語言”,榨取“思想”的過程。這不僅導致學生作文興趣極度缺乏,作文能力十分低下,更是對學生個性的嚴重摧殘,對生命發展的嚴重阻礙。一代代的兒童爲此度過了多少痛苦的作文時光,浪費了多少青春生命。要徹底改變傳統作文教學的弊端,我們必須建立個性化的作文教學體系,因爲從本質上說,作文是最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造的活動。所謂個性化的作文,指的是學生在作文中能運用自己的語言和寫法來表達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覺和自己的思想,能充分張揚個性、抒寫真我,使作文成爲他們生命發展中的樂事,是心理和生理上的一種需求,從而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構建他們良好的人格個性體系,達到心靈上的自足、自適和自娛。爲此,提出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操作策略。

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策略論文

1、鼓勵“我的生活”

個性化的生活是個性化作文的源泉。小學生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而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往往只生活在“學校———家庭”的線性的生活小圈子中,他們的生活基本上是“共性”的。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過富有個性化的“我的生活”,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量豐富自己的生活,拓寬生活空間,走出家庭,走向社會和自然,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找“生活”,過“生活”。我們還要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課餘活動方式,如有的喜靜,下下棋、看看書;有的喜動,搞搞娛樂活動;有的性格外向,參與一些社會活動;有的則傾心觀察自然,進行科學小實驗……只要這些活動是安全的,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我們都應鼓勵和提倡。個性化的生活,爲個性化的作文提供了豐富多彩、源源不斷的素材,使小學生的筆下呈現出萬紫千紅的生活本色。

2、強調“我的感覺”

感覺是思維的基礎,更是語言形成的基石。要從個性化的生活中,產生個性化的語言,個性化的感覺是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長期的傳統作文教學使我們的小學生感覺能力日趨遲鈍,更缺乏個性。在他們的眼光中,相同的客觀事物、現象只能有相同的語言描述形式,他們不去也不會細心觀察,只是人云亦云,把學到的詞句想當然的套用到相應的事、物中去。寫出來的習作毫無個性可言,文字蒼白無力。因此,我們要強調學生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耳朵去觀察,去細心體驗,力求獲得與衆不同的“我的感覺”,並堅持自己真實的感覺。我們不妨要求學生去聽一聽下雨時各種不同的聲音:是“絲絲”,是“嘀嗒”,還是“嘩嘩”?看看花瓣、樹葉的不同形狀;觀察小河水的平靜是否就如一面鏡子;嗅嗅麪包房飄出的香味有什麼特別;注意一下大街上行人的不同神態;留心一下緊張時是不是就一定額頭冒汗……把這種種不同的感覺照實記下來,那肯定是個性化的習作。更由於這些感覺是親身觀察,而不是想當然得來的,是“我的感覺”,學生也容易產生習作興趣,容易寫得深刻、真實。

3、尊重“我的想法”

現代社會已經給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提供了較爲寬鬆、民主、平等的`環境,我們理應拋棄陳舊的“主題先行觀”,引導學生突破固有觀念、思想的束縛,去自由地發表“我的想法”。實際上,新小語大綱去掉了“有中心”這一作文要求,就是給我們的一個提示。現在的學生,受社會家庭環境的影響,思想也不是那麼單純了,有各種不同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其中當然也包含了不正確的思想觀念。讓學生真實地反映自己的思想是天然合理的,也是最富有教育意義的。如果我們的作文教學再強調主題思想的“高尚化”,只能導致學生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假話,抒假情,這是“錯上加錯”。因此,我們只能“疏”,而不能“堵”,讓學生怎麼想,就怎麼寫,不用顧忌因暴露自己的錯誤想法而招老師批評,扣作文分,從而使學生的習作展示出個性人格的獨特魅力。如有一次,學校組織學生上街大掃除,在寫日記時,有位學生寫道:這次大掃除真是多此一舉,那是清潔工人的事。再說,我們大掃除時,一些閒逛之人還一個勁兒地扔果皮呢!憑什麼要“你扔我撿”?對此,我首先肯定他敢於暴露自己的思想,然後指出:幹些力所能及的活,主要是爲了鍛鍊我們的勞動習慣和能力。而對那些扔果皮之人,你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站出來:請文明點,不能亂扔果皮!尊重“我的想法”,讓學生大膽地袒露自己的思想,正視社會的各個角落,並充分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使學生脫掉了沉重的主題外殼,輕裝上陣,喜怒哀樂,揮灑自如。

4、提倡“我的語言”

儘管小學生主要學習的是基本的、具有共性化的語言及其規範,如一些基本詞彙、基本語法要求,但這並不是說我們排斥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實際上,文學作品、學生習作最精彩之處恰恰體現在鮮活的個性化的語言上。同樣的事物,同樣的感覺的可以有不同的語言形式加以表達,寫老師,不一定就非用“紅燭、園丁”之類打比方不可;小妹妹的臉紅得可愛也不一定要說“像紅紅的圓蘋果”;太陽從東方升起來了,也可寫成“東方,太陽升起來了,慢慢的。”我們要提倡學生在習作中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只要語言符合規範,不是病句就行。而且,即使是因爲想使用“我的語言”而產生病句,我們也應該首先肯定他有獨到的說法,然後再指出語病。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習作中兒童化的富有個性的語言,大張旗鼓地加以倡導,我們應當判定“太陽跌下山去了”比“太陽落山了”更好得多。我們還要允許並鼓勵學生逐漸形成適合自己個性的語言風格,或簡潔樸素,或清麗優雅,或富麗華貴,或幽默俏皮,或犀利入骨……這些語言風格並無優劣可言,教師不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橫加干預。

5、允許“我的寫法”

作文教學已日趨淡化文體和結構,面對同樣的題材,允許有不同的寫法。例如,寫一次平整操場,清理草坪的勞動,這是最沒有個性的題材了,卻同樣可以寫出個性化的作文。可以記敘,寫勞動的經過,就如一貫的寫法;可以說明,介紹平整操揚、清理草坪的方法、步驟等;可以議論,發表自己對勞動的看法;可以用散文甚至詩歌的形式抒情,抒發自己對勞動、對校園的讚美;可以寫童話《操場笑了》,以操場的眼光去寫勞動,寫感受:“謝謝同學們,現在我乾淨多了,舒服極了”;可以先寫起因,也可以先寫結果,還可以先寫經過……尊重學生不同的寫法,能使學生完全突破文體結構的束縛,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去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學生樂於習作,形成良好的習作心境。個性化作文,作爲跨世紀作文教學的新思維,已日益引起有識之士的重視。進行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研究和實踐,能使學生的習作在題材,內容、語言、思想、結構、文體等方面體現出獨特的個性,使他們的表達得以最大限度的自由,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有利於激發全體學生的習作興趣,尤其能增強作文困難學生的信心,因爲他們只要在某一方面體現出個體化的色彩,就是一次成功的習作,從而能大面積地提高作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