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形勢下管理學教學改革路徑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W

1管理學的特點

新形勢下管理學教學改革路徑論文

管理學作爲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智慧的結晶,不僅在學科門類發展中最具迅速性,而且還有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性和最強的運用性、實踐性。在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有必不可少的兩大動力引擎推動着———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所以,有部分專家學者按兩者的經濟發展貢獻率給出了三七功勞劃分的看法,不得不說這樣的劃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說服力。而管理學作爲最基礎的專業課,我國幾乎所有與經濟管理類專業具有一定相關性的高校都開設了管理學這門課程,其已正式成爲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程,直接作用和引導着學生管理能力質的飛躍。這門課程具備如下幾個基本特徵:第一,管理學具有較強的學科綜合性。該特點集中體現在:一方面是它涉及學科的豐富性(經濟學、哲學和社會學等等),另一方面在管理的過程中具有很強的動態性和複雜性,與此同時,在管理的對象上具備多樣性的特點,這樣就導致了管理所需知識、方法和手段必然呈現多元化的發展特徵。第二,管理學是一門軟科學。相對於管理組織中的人、財、物等資源而言,管理本身就是軟件而非硬件。其根本任務是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以較少的投入爭取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簡言之,效率和效果是管理追求的兩大目標。第三,管理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基於實踐的複雜性和多變性,在管理學中幾乎沒有哪一個定理做得到時空的永恆性,而是不斷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達到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而對象的複雜化和環境的多元化也會使得管理知識的運用必須必備靈活性和創新性。因此優秀的管理者不是學校溫室裏的花朵,而是社會實踐的風雨磨鍊。第四,管理學具備發展的連續性。從管理的產生和管理學的發展來看時空差異巨大,管理伴隨着人類的存在而發展,而管理作爲一門研究性學科也才僅僅幾十年而已。實際上,管理與社會經濟息息相關、緊密相連,並必將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而不斷髮展,所以其理論也不斷處於新舊更替的過程中。

2管理學教學改革的歷程與現狀

2.1管理學教學已進行的改革回顧現有關於“管理學”課程進行的教學改革探索,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2.1.1以擴充教學內容爲重點的改革

由於現代企業的戰略管理重點已不再僅侷限於之前的金融資本,而是瞄準了人力資本管理的重點,所以,現代管理的內容也要進行相應性調整,應將管理重點轉向以人本管理爲特徵的導向中來。爲此,同行們在實際教學中針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對象,分別增加了諸如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的高效配置等授課內容以應對發生的實際變化。與此同時,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創新職能”等有關知識經濟方面的內容在管理職能的講授中得到進一步體現。

2.1.2以改進教學方法爲核心的改革

新近,“管理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亦更側重於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方面的提升。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逐步得到改觀,爲此,教師在課程講解中也在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並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比如獲取各類企業的基本資訊數據、方案決策、管理經驗等方面的實證性案例資料,透過“講座環節”、“視聽環節”、“示範環節”和“討論環節”等進行實證案例的教學分析,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上課效果和學生的積極性;也從教學方法層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爲進一步豐富管理學的教學效果提供了借鑑。

2.1.3以更需教學觀念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改革

“管理學”是集科學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學科,它不是對人類普遍活動本質的“複製”。鑑於此,同行們在實施案例教學的基礎上,結合與企業的對接和用人單位的需求,更加重視“量身定做”式培養,主要透過案例描述或其他生動易懂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書本的基本原理,進一步突出和強化對學生學以致用的實踐性教學。同時,在講授理論知識既注意到具體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更關注到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2.2管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2.2.1教學手段現代化程度待全面提高

儘管當前高校管理學課程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走進教室,但仍有部分學校仍延續着古老的黑板、粉筆模式,而以老師講解爲主的形式則具有一定的缺陷性,較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致降低了教學的效果和效率。

2.2.2課程建設力度亟待加強

課程建設是一個完整而系統的工程,“管理學”也不例外,它包含着其他學科所需的課程教學目標、內容,還需教材的建設,學校的師資力量的合理配置,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創新等等相關性內容,但學校在系統性投入方面顯得力不從心,難以支撐課程建設目標和內容。

2.2.3實踐教學環節較爲薄弱

理論上講,學生在系統學習管理學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應對實踐中出現的管理事件能夠進行熟練的解決和分析。但理論與實踐緊密融合的'渠道和機制的不成熟成爲了學生知識有效運用的一個阻礙,使得學生很難真正做到深度認知。同時,由於主客觀消極因素的影響,學生實訓基地的建設和實驗設備跟不上學校發展的需求,這就導致了實踐缺失的必然性,因此,學生也很難從更深層次領悟管理的本質。

2.2.4考覈方法多樣化特徵不明顯

目前,在“管理學”課程教學手段上,其考覈方法形式呈現較強的單一性,沒有必要的多樣性特點,依然沿用着傳統的題目設計模式:客觀題不僅佔據着試卷的大部分,而且缺乏創意、創新,沒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形式上也還採用着閉卷的筆試模式,這隻能檢驗着學生的記憶能力,卻難以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真實水平。

3管理學教學改革的路徑思考

3.1進一步拓展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管理學課程的本身特點,決定了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的時候必須要依據現實變化,進行大膽的嘗試和創新,不斷地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經管類學生較爲準確而全面地理解課本的基本知識,又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對管理人才的需求,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爲此,就要大力運用創新多元化教學方法。一是要運用討論式教學法。這一方法的運用首先要求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組,讓不同組的同學展開進行“頭腦風暴”式的發散討論,互相進行觀點碰撞。當然,這一系列的討論必須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並做適當的點評和總結。從而改變課堂單一的灌輸講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二是嘗試將閱讀式教學法引入推廣。簡言之,就是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對所講內容先進行閱讀學習,以便課堂有針對性地進行聽講;同時課後進行復習並完成作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三是大力運用案例教學法。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充分發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動性,特別注重平時現實生活的有關管理的鮮活案例,並將生活中的管理經驗分享給學生。四是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法。簡單地說,就是教師在所選取的典型案例中,根據案例中的不同情景進行角色分配,並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將課堂所學管理學知識在案例中透過角色模擬,讓學生真正從所擔當角色的角度去解決問題,發揮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重視和加強教材建設

教材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載體,因此,迫切需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更新和換代,在教材中增加國內外實證案例,這才能更有效地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增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應將國內一些百強的、具有明顯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發展的成功經驗以實例的形式吸收到教材中,既體現了“本土化”的特色,也對學生具有較好的啓發意義。如我國的海爾集團20世紀90年代兼併青島紅星電器廠的案例,一直被國外教材視爲經典案例放入教材。因此,在教材的實時更新中,建議我們國內高校也應在教材編撰過程中添加國內外典型案例,以增強教材的實證性和豐富教材內容。

3.3使實踐教學環節進一步強化

儘管同行們在管理學的改革中進行了一些探討,但國內高校關於管理學的授課仍以理論知識的講授爲主,缺乏必要的實踐教學內容。這與人們長期以來的認識不無關係,總覺得文科課程沒必要進行實驗環節。有的院校縱使進行了實踐教學,也大多以課堂案例的形式爲學生進行演示和講解。由此造成學生在學習中難以有身臨其境的實感,也遠遠達不到理論知識和實踐實訓的完美結合。因此,要全力創造條件,加強與社會企業實體的聯繫,並與企業達成實現基地建設的協議,輸送更多的學生去實訓練習,增強實訓環節和動手能力的培訓,以便透過實習實訓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3.4重視對管理學模擬實驗室的建設

當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正被以現代通訊技術手段爲特徵的資訊化手段改變着。鑑於此,要加大和重視對管理學模擬實驗室的建設力度,將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以及其他相關動態的分析方法綜合應用到管理模擬實驗,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引導學生在仿真模擬環境中體悟理論與管理實踐的融合,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幹中學和學中幹”的樂趣,從而解決“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的弊病,以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3.5推進管理學案例庫的建設進程

一般而言,案例被認爲是依據客觀事實對事件本身作出的客觀描述。加快推進管理學案例庫建設對實施案例教學尤爲迫切。因爲案例教學具有其自然的優勢,如案例教學重在引導學生進行研討,妙在透過學生研討能夠“引發思索、集思廣益”,巧在能夠透過案例使學生進行現身說法,親歷其境,融入角色,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已有關於管理學的教學案例“舶來品”居多、“自產品”較少的現象比較明顯。而且,案例鮮有聯繫實際分析的,多爲簡單描述。因此,在推進案例庫的建設過程中,要做到國內外案例相結合,描述和實際分析相結合。此外,應該強化學校之間的橫向協作,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優勢,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深入廣泛的實地調查、大量收集基層鮮活的事例,分類編寫各類案例,逐步形成一個體現實證特徵的管理學案例庫,爲管理學教學提供相應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