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改制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8W

一、改制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不足

改制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論文

國有企業的改制是企業的陣痛,也是職工的陣痛。在資產上交接不清,甚至沒有交接都直接影響着改制後的管理,造成目前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一)制度不完整、不細化

改制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多年未變,實際工作中照搬照套改制前制度,不與時俱進。

1.固定資產標準不統一。按照準則規定,固定資產是單位價值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一年以上的有形資產。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將一些價值較低的資產,如打印機、活動硬盤及辦公桌椅等的購置金額直接從當期費用列支,這樣的確帶來覈算上的便利,也可一次性稅前列支,但在資產的管理上會出現問題。首先,對這類資產是否盤點存在兩難。若進行盤點會導致賬實不符;若不盤點,長期數量的累積會在總金額上構成資產流失。其次,這些賬外資產顯然處於失控狀態。因爲責任人或管理部門的缺失,極易造成公物私存、重複購買,甚至據爲己有也無人過問。後果自然是企業資產流失,支出增加。雖不是大額支出,但螻蟻雖小可決堤。

2.盤點制度執行有瑕疵。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上對盤點有明確要求,但實際工作中往往無法保證對固定資產的定期覈查,企業資產的管理檔案過於依賴財務部門。集團公司擁有大量資產分佈在分公司、子公司,盤點時間的不統一也會造成企業資產不實。改制前是國有企業,母公司實爲管理單位,雖各爲法人,但實行的是統一管理。主管單位將資產在各公司、各部門之間調撥較隨意,特別是汽車、電腦這些移動性強的資產,有時領導一句話就變了主人,沒有使用“固定資產調撥單”的正規手續。比如母公司搬家時,拆下的空調、舊的電腦甚至辦公桌椅在沒有辦理任何手續的情況下直接拿去下屬公司使用,母公司方提足折舊不清理,下屬公司方嗟來之物不入賬;改制後的員工雖改變了身份,但作事的風格延續了下來,加上離開的`員工根本不進行交接,如果母、子公司的盤點時間上也不統一,必然造成一方盤盈、一方盤虧。那麼出現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現象也就不足爲奇了。

3.責任、分工不明確。改制前使用的是手工記賬,財務部門根據領導籤批的報銷單內容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及留存卡片(單張),這些資料自始至終在財務部門保管。財務部門既是資產的核算部門,也是資產的管理部門。資產的使用部門或使用人對資產的情況及責任一無所知。改制後集團公司上了NC系統,錄入原始數據建賬的工作量相當大。加之財務人員對系統的不熟悉,所以在建立固定資產電子卡片時,已經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就沒有再建立卡片。系統按錄入卡片進行折舊計提雖沒有問題,但到年終結賬時,固定資產模組總賬、明細賬不符不能過賬,而已經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大部分在改制時由使用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做了處理,只是財務上沒有消賬。因爲資產的管理部門、覈算部門、使用部門分工不明,處理資產問題時銜接就不到位,時隔數年後資訊不全根本無法做NC初期的卡片錄入工作。爲了賬賬相符,會計人員只能做打包處理,將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按總金額錄入一張卡片。一卡多物,帶來處置時不能對號入座消賬,還要進行資產拆分的二次工作。

4.預算制度缺乏剛性,考覈不嚴,導致流於形式。重要購買只要有籤批立即辦理、重大購買沒有董事會授權或集體決策,不考慮預算有無或金額大小。小到一臺電腦大到不動產,往往因爲是總經理的需要或董事長的意見而進行預算外購買,以年底作特別事項說明或調整年度預算來動搖預算的剛性。企業不是用預算來控制成本,而是用調整預算來向成本妥協,導致員工對預算的執行力產生懷疑,做預算時馬虎應付,執行進程中不以爲然。年終對部門和個人的績效考覈也僅限於是否完成收益指標和有無工作差錯,預算內執行不列入考覈範疇,考覈缺乏全面性。另外,預算外購買特別是領導層的預算外購買,影響到公平、公正原則,動搖員工對企業制度嚴肅性的信心。

(二)固定資產覈算對新準則採取迴避態度

改制企業淨資產中有實際意義的就是固定資產,因爲投資類基本上是損失無收益,否則也不會進行改制。固定資產中不動產又佔相當大比例,基本是體制內劃撥性資產,改制後以土地出讓金形式取得。隨着近年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歷史成本計價原則已經大大低估了企業的資產價值,甚至有二十多年前的房產已提足折舊只剩殘值,事實是身處鬧市區而不斷升值,賬面價值不能反映資產的實際價值,這應該也是“賬實不符”。還會將資產報酬率虛高或資產負債率虛低的錯誤信號傳遞給投資者,誤導投資者做出錯誤決策。對於閒置房產用來出租的部分,集團公司有的企業轉入了投資性房地產,以公允價值計價,但仍提折舊;有的企業仍然沿續固定資產覈算,沒有轉入投資性房地產。且不討論由此帶來集團公司報表的統一性問題,這樣的處理也不符合準則要求。

(三)資產報酬率過低,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國有企業因爲發展遇到障礙纔會改制,但優勢是擁有大量的優良資產。企業改制後如果不能善用資產,又沒有先進的技術,那麼改掉的只是職工。相對於龐大的資產,租金這單一來源顯然不能滿足企業對發展的要求。用租金收入來養活爲數不多的職工暫時來看是可行的,但沒有盈利能力對企業則是致命的,資產利用率低下是其中主要因素。沒有發揮財務槓桿效應,導致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資產報酬率過低,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四)內部審計程序過於簡單

企業內審部門每年會選擇幾個不同的專題進行審計,對固定資產的審計是其中之一,且在時間上是不確定的,內審部門的專項審計不能保證定期進行;內審過程與盤點類似,受人手限制,對添置較大規模的固定資產,忽略檢查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是否經過適當授權審批,沒有突出內部審計的再控制作用;對管理漏洞的整改措施忽略跟蹤,提出問題而不解決問題,某種意義上是審計程序的不完整。

二、加強改制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一)細化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企業應參考準則,以本企業固定資產構成來具體制定入賬標準。企業規模小,固定資產不多,標準可以制定地寬泛一些;大型企業、集團公司的固定資產價值高、類目多,可從標準上加以制約。隨着科技的發展,電子辦公類產品價格趨低,但從使用價值上做爲固定資產管理更爲合適。特別是數量大的批類購買,總價較高,更應慎重對待。對價值低但數量較多的辦公設備、設施,雖未納入固定資產管理,也應設定低值易耗品備查薄進行賬外管理。

(二)集團公司建立統一的定期盤點制度

集團公司提倡母子公司調劑使用資產,合理配置節約成本,這使定期盤點工作顯得尤其重要。在盤點上不僅要橫向定期,還要縱向定期,時點的統一是保證賬實相符的基礎。母、子公司及各部門之間調劑使用固定資產,必須填寫“固定資產調撥單”,調入、調出單位均經簽字確認、主管領導簽字批准,並交由財務部門調整有關固定資產明細賬,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同時更換粘貼卡片,卡片上明確使用人、責任人,做到賬、卡、物一致。對盤盈、盤虧及損壞的資產應填報《固定資產盤盈盤虧表》、《固定資產報損表》,詳細註明原因。母、子公司財務人員會同有關人員查明原因,排除非責任因素後對有關當事人進行處罰。對盤盈要及時登記固定資產管理檔案,同時由申請人填制《固定資產盤盈盤虧表》經部門領導、財務部門、主管領導籤批後執行賬務處理。

(三)明確責任、分工

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變動、處置或報廢,涉及到覈算部門、管理部門、使用部門及每一個職工。資產使用部門要完整、規範地建立固定資產管理檔案,保證檔案與實物之間完全相符,如不相符要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提請處理。財務部門作爲覈算部門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同時與管理部門檔案相符,並共同對卡片的制定和準確性負責。嚴格來說卡片應一式四份,管理部門、覈算部門、使用部門各執一份,另一份隨資產粘貼,並保證在固定資產要素變更時隨時更換。固定資產發生毀損或需要報廢時,使用部門要立即向資產的管理部門報告,管理部門會同有關責任人查明原因,追究責任。經鑑定後報財務部門,同時辦理報批手續,經批准後及時消賬,保證賬、卡、物相符。閒置資產進行封存管理,仍列爲盤點對象,避免資產流失。

(四)建立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將固定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在每年年末編制固定資產預算方案,由部門領導審覈後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編制固定資產預算。在編制預算時與人事部門溝通,考慮新進人員、升職人員的固定資產配置。大型購置須經可行性研究分析並形成書面報告,經集體決策後方可編入下一年預算。各相關部門應嚴格執行經董事會批准的年度預算,沒有特別情況,一律不得超預算執行。如確因生產經營所需進行預算外固定資產支出應另做預算外申請,經部門領導、財務部門及總經理籤批後方可執行。數額大的還需經可行性論證、集體決策,領導層不設例外。固定資產購入後應對其使用情況及產生效益進行跟蹤,評價是否存在使用效能低下、資源浪費現象,並以此作爲考評內容之一,結合預算的剛性執行情況和差異執行情況對部門和個人進行考覈,增強預算執行效果,同時及時發現和解決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潛在問題。

(五)會計覈算應以新準則爲準繩,同時兼顧本企業實際狀況

對於出租性房產,根據謹慎性原則,應按準則要求轉入投資性房地產覈算,採用歷史成本計價爲宜,但要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擁有資產的公允價值。這樣既能堅持一貫性原則和可比性原則,還保留了一塊稅前抵扣,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如果沒有特殊需要,不贊成轉入投資性房地產後採用公允價值計價,首先因爲公允價值是動態的,我國目前房地產市場還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來獲得準確的公允價值,會計報表的波動性也是影響投資者信心的不利因素;其次公允價值的取得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增加財務壓力;再有失去了合理避稅的機會。

(六)盤活資產存量,提高資產利用率

透過投資增量,有效地盤活和利用現有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與效益,使現有資產發揮它的戰略價值。1、盤活資產存量,使閒置資產充分發揮作用;2、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使效率低的資產提高利用率;3、重組或重配存量資產,使低增值率向高增值率轉移。具體上企業可以利用對不斷升值的不動產再評估,獲得銀行支援合理負債,保持良好的財務結構,提高負債所增資產的效益;也可以利用多種折舊方法提高資金運營效果,對更新換代快的電子產品或生產設備採用加速折舊方式,提前資產費用化,達到抵稅效應,提高利潤。

(七)完善內審程序,拓寬內審範圍

固定資產內部專項審計的安排應按時間、有計劃地進行,以保證監督的有效性。對增加的重大購買,應當檢查是否有完善的審批程序和相應手續及是否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整改措施要求到位,跟蹤處理結果,整改不合格追究責任,與績效掛鉤,必要時寫進內審報告。領導層應重視內審隊伍建設,保證足夠、專業、有序。當然,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可以安排財務人員或其他管理人員協助,而不是簡化程序、漏項少項。相反,隨着管理的深化,內審人員應提高專業素養,拓寬範圍,由單純的管理審計進步到經營審計,提供“增值”服務,幫助公司改善管理方法,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利用率。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管好、用好方能給企業一個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