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讓語文和音樂建立“專線”

學問君 人氣:2.1W
畢業論文

 

讓語文和音樂建立“專線”



 

音樂教材內容:第9單元的107節----鋼琴音樂的奇葩

語文教材內容:江蘇版語文新課程實驗教材選修3第1單元----江山多嬌

音樂教材中,要求學生在聆聽、感受、體驗肖邦鋼琴音樂中認識和了解肖邦,在這1節的課程內容中,教學要求詳細介紹“鋼琴詩人”肖邦的生平以及《c小調革命練習曲》創作背景,體會肖邦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

而江蘇版語文新課程實驗教材選修3第1單元中有1篇課文爲《肖邦故園》,這是波蘭作家雅-伊瓦什凱維奇所寫的1篇散文,文章雖然大都在描寫肖邦故鄉的自然景色,但主題卻在肖邦,在肖邦的音樂與故鄉、祖國的關係,和肖邦的愛國情懷。文中還有對肖邦音樂這樣的描寫:。“倘若此刻我們聽到,或者親自彈奏偉大作曲家臨終前的最後1組瑪祖卡曲,我們必能從中聽到昔日國內歌聲的淡淡的旋律。由於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於關山阻隔,有國難投,這1組瑪祖卡曲似乎是被萬種離情、1懷愁緒所濾過而淨化了,跟鄉村的質樸相距甚遠,但它們無疑是出自故里,跟這片土地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還有“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聯翩,使人回憶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黃昏時分的景色,宛如f小調敘事曲的開頭幾節;秋天的落葉,就像憂傷的奏鳴曲中那結尾的、令人難忘的3重奏。冬天,只有微弱的琴聲在抗禦風、雪和寂靜,只有音樂長存。”這些話雖然出自1位文學家之口,但生在波蘭的筆者肯定比我們能更深入的理解肖邦的音樂。

我在上這1章節內容時就採取了和語文教師協作的方式,在語文教師上這1內容的同時我在音樂課上介紹肖邦,這樣的做法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音樂課上,老師少了很多文字的講授,學生可以花更多的時間欣賞更多的肖邦音樂作品;語文老師也反映,聽過肖邦音樂的學生們更能理解這部文學作品中的景語和情語,在課堂上,教師學生在字裏行間,時時產生者共鳴,語文老師對我說:看來今後我們語文音樂要多建立些“單線”聯繫。

當然,在音樂課上,我們首先要“關注音樂”,以上的3個課例,只是我進行這樣的嘗試的1部分,音樂課和其他科目進行的聯繫,只是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讀懂音樂文化,在高中的新課程教材中,能進行這樣的嘗試的'課例還有很多,諸如:中國民歌和地理課的結合,很多用古詩詞譜曲的音樂作品和語文課的配合等等。我覺得音樂與相關文化和姊妹藝術等的融合,並不是簡單的拼湊,而應該是有機的結合。所以,教師不但要使自己的知識面開闊,全面提高自身文化修養,還要能夠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尋找結合點,在課堂裏創設多元文化的教學氛圍,以此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學生更好地瞭解音樂的人文內涵。

總之,作爲1名音樂教師,應該有創新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不僅自己的本專業上有1定的知識深度,能夠對從事的音樂教學的把握輕鬆自如,還要對其他學科有所研究,並使之能恰當合理的融入音樂教學之中,更好的爲實施新課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