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現狀-以湖南省農村初中生爲例

學問君 人氣:2.86W
畢業論文

摘要

目的:(l)瞭解湖南省留守初中生的一般狀況、生活事件、家庭關懷度、領悟社會支援、應對方式、個性、自尊和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其與非留守初中生的區別,分析“留守與否”是否是影響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2)分析應激源及應激中介因素與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關係,建立留守初中生心理應激模型;(3)提供一套簡單可行的針對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干預措施。方法:以湖南省地區、縣、鄉(鎮)爲抽樣框架,採用分層一隨機一整羣抽樣方法,應用留守初中生一般情況問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關懷度量表、領悟社會支援評定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艾森克個性問卷少年版、自尊量表和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湖南省2406名初中生進行橫斷面調查研究,對數據進行統計描述、卡方檢驗、協方差分析、方差分析、Kruskal一WalliS州險驗、Pearson相關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多元線性迴歸分析和結構方程分析。

結果:(1)除EPQ量表的項目間平均相關係數MIC只有0.019,內外向和掩飾性MIC低於0.100外,其餘各量表及其分量表的Cronbach。均大於0.600,MIC在0.100一0.500之間;驗證性因素分析各量表CFI、IFI、GFI均大於或等於0.900,除ASLEC六因子結構RMSEA等於 0.100外,其餘的RMSEA<0.100,卡方檢驗P值均小於0.05。(2)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總得分高於非留守初中生(P=0.000),家庭關懷度低於非留守初中生(P=0.014),社會支援總得分高於非留守初中生(P=0.009),積極應對方式得分低於非留守初中生 (P=0.011),消極應對方式得分高於非留守初中生 (P=0.022);情緒穩定性得分比較高(P=0.020),精神質(P=0.357)、內外向(0.592)和掩飾性(P二0.447)得分差別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自尊得分 (P=0.001)低於非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總均分以及各緯度得分均高於非留守初中生(P<0.05)。(3)“留守與否”(B=0.123)進入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分析的多元線性迴歸方程。(4)生活事件(路徑係數=0.08)可直接影響心理健康狀況,同時可以作用於消極應對方式(路徑係數二0.01)和家庭關懷度(路徑係數二一0.02)而間接影響心理健康狀況;社會支援(路徑係數=一0.02)、自尊(路徑係數=一0.03)、消極應對方式(路徑係數=0.07)、積極應對方式(路徑係數=一0.04)、情緒穩定(路徑係數=0.04)、.精神質(路徑係數=0.11)也可以直接作用於心理健康狀況;家庭關懷度(路徑係數=0.10)、個性中的內外向(路徑係數=0.21)、情緒穩定性(路徑係數=一0.83)、精神質(路徑係數二一1.87)可以透過自尊的中介作用影響心理健康狀況;社會支援(路徑係數=4.89)可以介導家庭關懷度對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

結論:(1)留守初中生與非留守初中生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家庭關懷度、領悟社會支援、簡易應對方式、個性、‘自尊和心理狀況上存在顯著的差別;(2)“留守與否”是影響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一大原因;(3)個性(情緒穩定、精神質)、生活事件是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最主要、最直接的影響因素,社會支援、家庭關懷度、積極和消極應對方式、自尊是留守兒童心理應激過程的中介因素,其中消極應對方式和家庭關懷度可緩衝生活事件對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自尊能緩衝個性、家庭關懷度對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作用,而社會支援可緩衝家庭關懷度對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

關鍵詞: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結構方程模型

第一章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着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城市。據報道,2003年,我國農村流動人口已達到1.139億。由於經濟、生活條件等方面的原因,絕大多數外出務工人員的子女不能隨父母進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農村,與父母單方或祖輩一起生活或寄養在叔輩朋友家或自我照顧,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羣體一“留守兒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4],我國農村留守孩子約爲2290.45萬人,這個數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經形成一個需要予以高度重視的羣體。湖南省 1200多萬人口的'勞務大軍中,夫婦共同出外打工的佔到1/3;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的兒童約佔在校兒童的60%,形成了約180萬留守兒童【5〕。留守兒童正處在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無法享受父母的撫慰和關愛,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人格發展不健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較高,心理健康狀況令人堪憂,探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並根據研究結果制定一系列有效、可行的干預措施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初中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轉折期或關鍵期,身心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生理上各個方面迅速發育並逐漸達到成熟,而心理的各個方面雖然也在發展,但相對生理髮育來說則顯得滯後。該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的內部穩定狀態較差、敏感、批判力不足、好勝、韌性差、自控力尚未成熟、人際關係簡單化等廠面臨着種種心理危機,甚至會出現一些較嚴重的心理及行爲問題。我國約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顯的心理和行爲問題〔6,,並且近年來有上升趨勢;農村青少年的心理障礙和行爲異常發生率遠高於城市[7]。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極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家庭因素無疑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他們更需要與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尤其是在遇到各種困難、衝突和挫折時,或不能進行自我調節、及時化解矛盾時,就更需要父母的關心、疏導、幫助和指導。而留守初中生的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與父母的互動較少,心理和行爲問題發生率較非留守初中生更高

論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現狀-以湖南省農村初中生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