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管理學中人性假設的歷史變遷

學問君 人氣:2.75W

1.“工具人”: 經驗管理階段的人性假設前泰勒時代, 由於生產社會化程度不高, 管理活動相對比較簡單, 管理者只靠個人的能力和經驗就能實現自己的目的。從經濟、政治環境與組織的實際需要來看, 管理者爲實現管理目標, 完全可以不顧被管理者的要求, 而只是將其視爲達到目標的工具, 即經驗管理階段所遵循的人性假設: “工具人”。

管理學中人性假設的歷史變遷

這一階段管理模式體現出以下特徵: (1) 領導方式絕對集權。管理者完全主動而被管理者完全被動, 被管理者接受命令並按命令進行操作。(2) 威權和暴力是最常見的整合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方法。當雙方發生矛盾時, 經濟、政治上的優勢使管理者主要用威權或者暴力來迫使被管理者放棄自己的目標。(3) 組織結構較簡單, 管理方法主要依靠經驗。(4) 管理的首要目標是維護自身的權威與地位的穩定。

基於“工具人”假設之上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並推動社會緩慢向前發展。“工具人”

假設實質上取消了管理對象“人”的資格, 而只是作爲管理者實現目的的手段。但隨着社會關係的變化及其在管理實踐中的負反饋, 該假設逐漸失去合理性, 新的人性假設與新的'更符合實際的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2.“經濟人”: 科學管理階段的人性假設20 世紀初, 大規模工業生產、激烈的自由競爭與文藝復興和啓蒙運動,使管理事務日益複雜, 對工具人假設的非人本質與經驗管理形成挑戰。泰勒、法約爾、韋伯等開始自發地遵守“經濟人”假設。他們認爲: (1) 每個人的行動只受個人利益的驅使, 按照自我儲存的方式來行事; (2) 每個人都只服從理性, 只想以最小犧牲來滿足自己的最大需要; (3) 自然的社會由一羣無組織的個人組成, 個人完全是孤立自由的, 獨立於任何其他人。

“從經濟角度尋求人進行勞動的最主要動機這樣一種關於人的假設稱爲‘經濟人’假設, 科學管理法正是基於‘經濟人’假設的管理論。”與“經濟人”假設相比, 管理模式體現出新的特點: (1) 管理目的將效率放到了首位。

(2) 所有權與管理權實現了成功分離,產生了專業的管理人才。(3) 強調科學、理性、精密性和紀律性, 強調標準化的作業方式、理性化的組織結構、集權化的領導方式。(4) 採取單一的個體工資激勵機制。

人性假設的發展直接導致了管理模式的巨大變化, 成功地實現了管理創新。之後幾十年, 以效率爲核心的管理模式對豐富社會財富、改善人們生存條件、促進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管理學中人性假設的歷史變遷5企業改革與管理 2007 年第 7 期管理研究推動作用。

3.“社會人”: 行爲科學管理階段的人性假設20 世紀 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 使越來越多的人喪失了安全感, 產生了孤獨感和對羣體的嚮往。哲學、經濟學領域開始對“理性”及“經濟人”假設提出批判或質疑, 團體主義價值觀和非理性主義思潮愈演愈烈。這些導致了對人看法的改變, 引起管理理論的變革。以“社會人”假設爲基礎的行爲科學學派應運而生。

依據“霍桑 試驗”, 梅奧 對“經濟人”假設進行反駁最終形成了 “社會人”假設, 引起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模式由科學管理形態向行爲科學形態轉變。“社會人”假設認爲: (1) 人的行爲並非完全理性, 更多的是受慾望、情緒等非理性因素支配; (2) 人是社會人,社會需要、團體歸屬感常是人們更重要的行爲動機; (3) 建立在非理性因素上的非正式組織, 與正式組織相互作用, 共同決定着組織的效率。因此, 新的管理方式要在“正式組織”的經濟需求與“非正式組織”的社會需求之間保持平衡, 將激勵的重點放在社會、心理方面而不是物質報酬方面, 領導能力中要包括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技能。

行爲科學理論注重對人的感情等社會需求的滿足, 對人的行爲動機、行爲規律等開展了許多研究。這些研究成果成爲人本主義管理思潮的源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收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