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析文博系統資訊化建設

學問君 人氣:3.03W

摘要:當今社會資訊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資訊化已成爲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深入開展文博系統資訊化建設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提高科學決策和宏觀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實現資訊資源互通共享、滿足人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的重大舉措,是實現我國文博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探析文博系統資訊化建設

關鍵詞:資訊化,博物館,文物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air dep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s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mproving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capacity necessary requirement to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meet the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major initiatives is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museums in China, coordination,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useums, heritage

文博系統資訊化,是指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深入開發、充分利用文物資訊資源,全面提升文物保護、搶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它可分技術的資訊化、數據處理的資訊化、管理和辦公的資訊化、藏品研究和管理的資訊化及虛擬博物館等五個層次。它涉及到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等多項現代技術。飛速發展的資訊技術正從根本上改變着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它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傳統的文博系統如何調整管理模式以適應資訊時代的要求,與整個社會共同成長,如何讓科技之光照耀不朽文明,讓中華文明重放異彩,是當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一、文博系統資訊化建設的意義

1、促進文博系統管理的規範化。透過資訊化建設,不僅可以摸清各文物收藏單位的家底,確認藏品的準確數量;建立完備的藏品檔案,使每件文物都納入數據庫管理;在文物藏品資訊採集和數據錄入工作中,對每類文物都確定了統一、規範、標準的指標項,從而使文物藏品的管理納入規範化、標準化,極大地促進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

2、促進文博隊伍建設的專業化。在文物調查和數據採集中,指標體系比較複雜,這不僅要加大人員的培訓力度,更要注重培訓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充分發揮專業人員的傳、幫、帶作用,使基層工作人員在培訓、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文物系統資訊化的建設過程也是對文博幹部的教育、培訓、提高的過程,透過文物系統資訊化建設,可爲文博系統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資訊化專業隊伍。

3、促進文博行業管理的科學化。隨着文物資料資訊數據庫的建設和摸清文物家底,使文博資訊數據一目瞭然,從而爲文物的搶救、保護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使我們文博行業管理機構在資產管理、經費管理、宏觀決策工作上更趨科學、合理。同時文物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建立,使各級文物收藏單位文物保管的科學性大爲增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文博系統的數字化建設可直接帶動保管研究、陳列展示、宣傳教育、對外交流等工作,提高了文物保護資金的使用效益,促進博物館教育功能的發揮,提升了博物館社會服務水平,擴展了博物館的生存發展空間。

4、促進文博資源效益的最大化。作爲不可移動文物資源來講,除部分作爲旅遊景點開發利用以外,大部分資源價值未得到利用;作爲館藏文物來講,除部分透過博物館展示以外,大部分塵封在庫房,文物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價值得不到體現。而資訊化建設的開展爲文博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礎,特別是數據庫建設項目的實施,給文博管理、文物宣傳和文博資源資訊的合理利用提供了許多啓示和契機。

5、促進先進文化的大衆化。透過文化遺產資訊資源開發,藉助虛擬展示和交互技術,建立基於祖國深厚傳統文化內涵的電子遊戲、網上歷史文化和革命傳統知識庫。透過校園、家庭、網上等多種途徑,把優秀文化生動具體地融入青少年成長的各個環節,用健康、益智、有趣的遊戲和傳統文化知識吸引青少年,使他們在遊戲和娛樂中也能得到身心放鬆、知識積累和情操陶冶。透過數字博物館建設,擴大、延伸文物展覽的空間和時間,改善展示手段,從而更加貼近羣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使人民羣衆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自主欣賞不同地域、不同主題的文物和文化知識、充分享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接受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和革命傳統的教育,增強文化認同感。

二、文博系統資訊化發展現狀

上世紀末,文博系統就已開始利用計算機資訊化技術在對館藏文物資訊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各地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穩步推進,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爲文博系統資訊化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文化遺產資訊資源建設初具規模;文博行業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起步;資訊化應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資訊化標準規範建設及基礎性研究取得進展;資訊化工作機構與人才隊伍建設初見成效。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隨着資訊化技術的逐步發展,原來的計算機資訊化管理只是一種初步的應用,與文博事業發展要求相比,與其他領域的資訊化發展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與探討。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對資訊化發展規劃和標準規範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標準規範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滯後,導致各自爲政、低水平重複建設、系統通用性差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文博系統資訊化建設工作的統一、協調開展。

2、對文博系統資訊化建設的意義和必要性重視不夠,對資訊化建設的基本規律認識不足,尚未建立起統一、有效的資訊化工作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對文物資訊資源開發利用和產業化運作的意識較爲薄弱。

3、文博系統資訊化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後,尚未建立滿足文博事業發展需要的大容量資訊存儲和交換體系。現有的網絡與資訊系統安全缺乏可靠保障,數據備份系統、安全認證體系亟待建立。

4、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受資金缺乏和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各地資訊化發展極不平衡。在資金投入方面存在着重硬件、輕軟件,重設施、輕數據,重新建、輕整合與維護等問題,資金管理力度不夠,使用效率不高。

5、資訊化專業人才匱乏。數量嚴重不足,知識結構不甚合理,專業素質亟待提高。既懂資訊技術、又懂文物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尤爲緊缺。制度化、規範化的資訊技術培訓體系尚未建立,從業人員對資訊技術的掌握和應用能力較低。

6、計算機數據庫中錄入的館藏文物藏品的檔案資訊不夠完整,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文物藏品的完整情況,給藏品的保護、研究和利用帶來極大不便。

7、文物資訊化缺乏對外交流和宣傳平臺。文物事業資訊化工作存在閉門造車的現象,沒有廣泛和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技術交流與合作機制,沒有充分的借鑑和吸收國內外相關領域和文物博物館單位的資訊化建設經驗。文物資訊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未能主動採取行之有效的機制和手段,透過與文化產業的合作,促進文物資訊資源的推廣和傳播。

三、文博系統資訊化建設對策

1、提高認識是關鍵。資訊化的發展推動了人們思想方式、行爲方式及社會形態的重要轉變,對傳統的辦公方式、管制職能和決策過程提出新的要求,超越時空限制的網絡虛擬社會和學習型社會逐步形成。在新的形勢下,要充分認識資訊時代對文博事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認識資訊化在文博事業中應用的重要意義,確立資訊化建設在文博事業發展中的基礎地位。要儘快建立並完善文博資訊化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體系,加緊制定文博資訊化建設整體規劃、重點工程規劃及文化遺產地區域性專項規劃,重視資訊資源的建設,建立健全資訊化建設管理體制,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實現以規劃爲指導、有法可依、有標準可循,有序建設,規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