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亞當斯密的經濟倫理思想及當代思考

學問君 人氣:2.98W

論文關鍵詞:斯密問題 經濟倫理 啓示

亞當斯密的經濟倫理思想及當代思考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斯密問題”自德國的歷史學派經濟學家提出,已爭論了二三百年,至今尚無定論,但如果把斯密的《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結合起來考慮,把他的哲學和經濟學思想看作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來探討的話,“斯密問題”其實並不存在。本文對斯密的經濟倫理思想進行梳理,分析“斯密問題”的源起及存在的意義,指出其對我國構建市場經濟倫理制度方面的啓示。

亞當·斯密是現代經濟學之父,他對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傑出貢獻是他在1776年出版了《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簡稱爲《國富論》,而在此鉅著出版前的1759年他的《道德情操論》出版了。這兩本著作凝集了斯密一生的心血,被認爲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兩部偉大著作。在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國富論》可說是家喻戶曉,而他的《道德情操論》遠不如《國富論》普及。其實,斯密本人把《道德情操論》看得遠比《國富論》重要得多,他一生的大部分心血都傾注在對《道德情操論》的修訂和完善上。從1759年首版到1790年去世,斯密對《道德情操論》先後進行了六次修改,而《國富論》恰恰是在對《道德情操論》修改的過程中完成的,我們沒有理由推崇《國富論》,而忽略《道德情操論》,而應把兩本書一起來解構。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斯密的《國富論》是他的《道德情操論》的哲學課題的繼續,《道德情操論》爲《國富論》奠定了心理基礎。沒有《道德情操論》作爲思想之根,是不會結出《國富論》這個豐碩之果的。本文追本溯源,把二者結合在一來探討斯密的經濟倫理思想。

1.斯密的經濟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斯密的經濟倫理思想,體現在他的《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兩本著作中,集中概括,就在於他對道德人和“經濟人”的論述。

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論述人性原理。他認爲,作爲生物的人類,是由感情驅動的,是利他的,他把利他界定爲“同情心”,這種“同情心”“來自人們的衝動和情操而不是來自其理性。”他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的我”,起着“公正的旁觀者”的作用,用一種不容忽視的聲音去贊成或譴責我們自己的以及他人的行爲。在這裏,斯密把利他看成人性的特點,是與生俱來的。同時他論述利他心是人所共有的。“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樣,決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備”,即使是“最大的惡棍,極其嚴重地違犯法律的人,也不會全然喪失同情心”。他論述所謂的“同情”,不僅包括爲他人幸福而感到高興的情感,同時包括當看到或想象別人的不幸時所產生的“哀他人之所哀”的感情。“正是這種多同情別人和少同情自己的感情,正是這種抑制自私和樂善好施的感情,構成盡善盡美的人性。”他把作爲人的本性的這種同情心,看成是人類社會賴以維繫、保持和諧的奧祕。斯密認爲,人類社會由於人人具有利他的本性,會自發協調人們的行爲,調整社會秩序,從而利他主義成爲整合道德世界的統一原則。他認爲,在自由的市場經濟社會裏,“‘個人’這一概念是隨着相互的權力、責任和義務才形成的。道德規則不僅承認個人的尊嚴,也承認其相互關係。如果人類沒有基本接受的道德規則的話,社會將會崩潰。”。由此,道德規則對整個社會秩序發揮着重要的制約作用,從而成爲自由市場經濟執行的基礎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