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加強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

學問君 人氣:8.1K

漢語言文學作爲研究我國語言的詞語、句法等方面的重要基礎學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初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水平、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使其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爲教育界中備受關注的熱議話題。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如何加強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

【摘要】隨着教育體制逐漸改革,對高中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高中語文教學也即漢語言文學,近年來,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其教學效果不佳。新時期,教育體制發展關注學生在學科中的文化積累以及能力提升,如何加強高中語文教學是擺在高中教學面前的難題。基於此,在本文中就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教學改革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加強;高中漢語言文化;教學

目前,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中被動的學習,導致相關的語文教學實踐難以開展。同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難以提升,學習積極性不高。新時期,教育發展,又必要在高中語文教學實施組織中不斷思考和探索,改進高中語文教學現狀。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語文教學中以填鴨式教學爲主

高中語文教學是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上,從閱讀、寫作、詞彙等角度進行語言文化的延伸,具有較強的文化性。良好的語文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然而,當下高中語文教學在應試教育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顛倒課堂教學主次。面對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剝奪。學生的學習方式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將會失去興趣,語文素養難以養成。

(2)語文教學活動缺乏針對性

教育發展逐漸從整體性管理的模式中轉換到了個體教育管理模式中,也就是說學生的差異性教學逐漸成了當今教學中的主流形式。爲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需要爲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符合學生髮展方向以及知識基礎。但是就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現狀來看,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很多教師認爲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過多的溝通,將會影響課程進度。教師對於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瞭解,這種因趕教學進度而開展的教學,缺乏針對性,教師難以捕捉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疑惑點,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上難以吸引學生。

二、新時期加強高中語文教學的對策

(1)豐富語文教學的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對於語文知識的學習熱情不高。爲了豐富語文教學的方式,可以將語文教學與其他類型教學相互結合,實現活動教學中的語文知識滲透。例如,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德育活動,與語文教學環環相扣,與語文教材內容相互融合。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學校爲學生開展德育活動,能夠在學生的思想上進行啓發,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首先教師可以爲學生擬好題目,爲學生提供德育演出,如在某中學中,國家殘疾人協會爲學生組織了一場演出,在演出結束之後,教師爲學生布置觀後感寫作,題目爲《我的中國夢》。學生對於該類型具有特殊意義的演出格外關注,在思想上得以啓發,對於夢想等有着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那麼在進行寫作時,學生就可以將其所看,所感應用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所寫出的來的文章深刻、真實、激情洋溢。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夠實現高中語文教學德育滲透,也能夠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2)針對性課題的主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着很多意境深刻的教學內容,爲了以意境深刻的知識啓發學生,教師可以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提煉出來進行課題主講,以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習宋末詞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時,教師首先在講臺上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燕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學生仔細聽教師朗讀詩詞,能夠從字面與語氣上感悟詩人一身的功名成敗,感悟詩人背後的人生苦短,加深對於詩詞含義的理解。從觀察他人的行爲中感悟到人生真諦。“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教師需要將透過不同的知識,不同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該種方式下,一是幫助學生實現了主動學習,二是幫助理解知識。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教學方式傳統、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活動缺乏針對性等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爲了豐富語文教學的方式,可以將語文教學與其他類型教學相互結合,實現活動教學中的語文知識滲透。同時教師可以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提煉出來進行課題主講,以提升生的注意力。希望透過相關的研究能夠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關國青.高中語文教材古詩文研究[D].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6.

[2]姚錦蓮.面向新課改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改革之研究[D].南寧:廣西師範大學,2014.

[3]張恆業.如何加強漢語言文學教學[J].新課程(中旬),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