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文化生產力研究對生產力原理的創新和發展

學問君 人氣:3.11W
論文化生產力研究對生產力原理的創新和發展
  論文關鍵詞:生產力;文化一體化;創造性;
  論文摘要:
物質生產者與精神生產者在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內在特徵的生產力形態。文化生產力在當代不僅已經成爲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文化生產力的時代意義要求我們要面向未來,建設知識。

  先進文化、文化產業及其文化生產力的提出,體現人們隨着時代的發展,對社會全面發展規律的把握,對文化生產力理論的突破及其性自覺。在新的歷史時期,我術界就文化生產力的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廣泛探討,拓寬和創新了生產力原理。
  
  一、多角度把握文化生產力的特點

  物質生產者與精神生產者在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內在特徵的生產力形態。首先,文化生產力被譽爲第三代生產力,其重要特徵是“文化的經濟化、科技化”和“經濟、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此產生的當代文化、科技、經濟的一體化趨勢。文化是一種生產,而且是一種大規模的生產。它具有社會生產的基本特徵;具有流通、交換、消費等基本環節,具有經濟條件下經濟運作的全部過程。隨着媒介的高速發展和資訊時代的來臨,文化生產日益成爲當代經濟生活和經濟結構中的重要一部分,文化進入市場、文化進入產業,文化中滲透着經濟的、科技的、商品的要素,文化本身已具有經濟力、科技力,已現實地成爲社會生產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它成爲世界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之一,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成爲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
  其次,學者們認爲,現代文化生產力與其他生產行爲相比,呈現出許多新特徵:1.較高的知識、技術和智能的綜合性。現代文化生產,本質上是知識的轉移和智力開發,是較高水平的智力運動;具有高度的創造性和探索性。文化生產是一種高度的創造性和探索性的生產,它的生產不僅是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而是爲了滿足人們和社會的精神需要和發展的需要,是最大限度發揮創造性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的文明傳承和積累的過程。2.文化和知識的再生產性。文化作爲一種特殊的生產,就是運用現代生產手段產生巨大效益的過程,它所從事的是知識和文化的擴大再生產,這種再生產的規模和速度已經超越了一般勞動力生產的過程3、過程和結果的雙重存在性。一般來說,進入流通領域可供交換的商品生產者的行爲和過程並不作爲商品而進行交換,而文化則不同,它無論是作爲生產方式還是作爲交換方式,文化生產的過程和結果同時並存,都將作爲它的獨特性而展開生產行爲的特殊品質。
  另外,有論者指出,文化轉化爲生產力有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文化的意識形態性一直居於主導地位,革命以後,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文化的物的特性和產業性才充分顯現出來。文化生產力是當代社會以社會化生產和市場經濟爲依託以文化產業的興起爲標誌而出現的新形態,而在此之前特別是在古代自然經濟條件下,文化生產只是少數人的專利,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產力。文化作爲生產力,有其特定的時間要求,它只適用於和未來,當代性也是文化生產力的重要特徵。
  人們普遍認爲,物質生產力主要面對人同自然的物質關係,具有物質形態的主導特徵;文化生產力是人類社會意識、社會等精神方面的發展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識形態特徵。
  
  二、文化生產力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生產力在現代文明發展中的巨大價值,已成爲人們的共識。文化生產力在當代不僅已經成爲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之一,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更是有效提升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要內生因素。同時,綜合國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突出地表現爲意識形態領域的競爭。能否在這種競爭中取得優勢,取決於是否有先進文化的引領。只有透過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優勢,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維護我國的.戰略利益。它不僅是構成我國綜合國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更是有效提升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要內生因素。另有學者認爲,21世紀將是文化生產力占主導地位的世紀。第一,文化生產力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文化生產力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已經不是一個局部,或者一個方面,而是對整個經濟、傳統經濟的影響。第二,知識經濟的到來,是文化生產力高度發展的顯著標志。第三,文化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