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教育資訊化,亟需知識管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7.04K

一、什麼是知識管理

教育資訊化,亟需知識管理論文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是伴隨着知識經濟而產生的一個名詞,短短的幾年時間,卻開始從概念走向應用,成爲一個熱門的話題,許多企業在資訊化建設過程中已經認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將傳統意義上的資訊管理系統向知識管理方面去發展。

要了解什麼是知識管理,首先必須明確什麼是知識。按照知識管理的理論,在資訊的增值鏈上,分佈着數據、資訊、知識和智慧四個層次:

每一個層次代表着資訊加工的不同階段。要使數據提升爲資訊,需要對其進行採集與選擇、組織與整序、壓縮與提煉、歸類與導航;而將資訊提升爲知識,還需要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對資訊內容進行提煉、比較、挖掘、分析、概括、判斷和推論,對於這個過程的管理就是知識管理,理清資訊與知識的概念對學習知識管理非常重要(事實上在許多應用場合又很難區分)。

關於知識管理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從社會和教育資訊化發展的角度提出:知識管理是研究人類獲取、傳播、共享、利用和創新知識的活動規律,管理有關知識的各種連續過程,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各種不同的見解都反映出知識管理具有以下特徵:

1、強調資訊向知識價值增值過程。

2、既重視知識增值的技術實現手段,又關注人的資訊習慣與素養。

3、承認知識管理不同於資訊管理,也不同於人力資源管理,三者之間又互相聯繫。

4、知識管理必須建立在資訊技術條件基礎上。

二、學校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基礎教育教育資訊化要不要進行知識管理,這是一個很好的命題,需要我們很好地理解什麼是教育資訊化,反思教育媒體應用的習慣性思路,關注當前基礎教育中的熱點問題,既要從企業資訊化的進程中借鑑些思路和方法,又要深刻認識到學校知識管理的重要性、特殊性、艱鉅性。

正如知識管理沒有明確的定義一樣,教育資訊化的概念也是衆說紛紜,綜合一些國內的專家認爲:教育資訊化是指在教育與教學的各個方面,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爲指導,以現代資訊技術爲手段,以深入開發、 廣泛利用資訊資源爲重點,以培養適應資訊社會要求的創新型人才爲目的,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系統工程。既然教育資訊化的整個過程必須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爲指導,倒底哪些是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呢?依筆者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一個,它主要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知識的建構過程,近幾年已逐漸爲人們所接受,另一個先進的教育思想就是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所提出的資訊--知識增值鏈過程是今後教育資訊化的關注焦點,把知識分爲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是對人類知識認識的深化,所提出的隱性知識的編碼、共享及內化對於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體驗教學等教改模式有着深刻的指導意義,知識管理所倡導的"積累-交流-共享-創新"思想,是學校的資訊環境建設,文化氛圍形成和學習型組織建設的基石,知識管理的思想內涵值得好好地思考和挖掘。

過去,學校開展教育資訊化主要思路還是從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傳送教育資訊,以實現教育最優化的這一角度來進行,今天,面對資訊時代,我們還是侷限於從教育媒體或教育技術的範疇來探討教育資訊化的問題,認爲先進的資訊技術一定會帶來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其實在沒有實施知識管理之前,技術還是技術,資訊還是資訊,教育資訊化便成了設備現代化、技術高檔化,資源數字化的代名詞,其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的作用遠遠沒有體現出來。其實,媒體只是教育系統中的一個技術要素,傳遞教育資訊只是知識運動鏈條中的一環,網絡時代的教育教育資訊需要從更基本的要素來研究新時代教育和社會的規律,以便有效地和科學地推進基礎教育資訊化的發展。知識管理正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爲我們教育資訊化的研究與深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啓迪。當然,知識管理不能包含所有教育資訊化的內涵,但沒有知識管理的教育資訊化是缺乏深度與前景的教育資訊化。

知識管理已經成爲我國教育資訊化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這是因爲在實現"校校通"以後。我們每一個學校都面臨着網絡時代全新的情況:一方面是互聯網上已累積了五億以上的網頁,數以兆兆計的文字數,可以說是人類有始以來最大的,開放的資料倉庫。這些數據、資料、資訊如何才能加工、轉化爲易於存取、可用的知識呢?另一方面是我們各級學校和各級教育部門都在準備建設網絡資源庫、網絡課程、遠程學習的平臺等,如何設計、組織、執行、管理這些網絡上的教育資源才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其三,在一些已經開通網絡應用的學習,一線教師們提出了許多迫切的應用,如檔案分類問題、資源共享問題,知識版權和產權問題、網絡學習中如何提高學生知識轉換及知識創新的問題,有需求才會有應用,有應用纔會的發展,國外或企業中的關於知識管理的經驗與方法爲我們解決上述網絡時代教育面臨的新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三、學校知識管理的內容

學校是一個典型的知識管理應用行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典型的知識傳播、應用和創新的過程,學校辦學的最終目的培養學生全面的、科學的文化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現代人。早在資訊技術出現之前,就有知識管理思想的萌芽,廣大教育工作者就在研究如何促進教材內容向學生頭腦中知識的轉化問題,提出了許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並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今天,隨着資訊技術在基礎教育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我們對這種知識轉化認識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迫切!這些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對我們研究知識管理仍然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學校知識管理的.內容不同於企業中所講的知識管理,因爲學校的知識管理不僅包括組織知識管理,還包括個人知識管理,因爲學校的工作重在育人,要培養學生的資訊技術和資訊素養,培養他們團隊精神和資訊共享意識,沒有個人知識管理不行,不但學生的知識行爲需要規範,教師也需要加強其自身的資訊素養,養成良好的知識管理行爲,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應用活動。當然,針對整個學校的總體情況,提出知識管理的方案,開發知識管理平臺,建立知識庫,提供良好的搜尋引擎和門戶入口,編制全校性的知識分類方案,促進全校知識的流動、共享和創新,這是組織知識管理的內容,只有把個人知識管理與組織知識管理結合起來,整個學校的知識管理局面纔會真正形成。

下面列舉了一些學校知識管理的內容,由於基礎教育的資訊化工作纔剛剛起步,還很難區別什麼是資訊管理,什麼是真正的知識管理:

1、知識的分類

知識分類是知識管理的基礎,沒有分類的資訊常常一盤散沙,談不上知識運用,分類不合理,標準不統一,常會限制資訊的流通,容易形成知識孤島。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分類方法,將知識分爲:

(1)知道是什麼--關於事實的知識;

(2)知識爲什麼的知識--關於自然原理和科學的知識;

(3)知道怎麼做--關於如何去做的知識;

(4)知道誰有知識--知道誰擁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識。

這種分類對於揭示隱性知識的規律有一定的好處,但在學校具體操作上不易實現,建議學校在考慮知識分類時採用"多重動態分類"觀點,按工作性質與工作流程分爲學校通知、公告、教案、習題、試卷、課件、論文等,在設計知識分類時要考慮到與上一級管理系統的相容性。最近教育部頒佈《基礎教育教學資源元數據規範(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今後基礎教育資訊資源組織以主題方式,分爲十八個核心心元素對資訊進行描述。其中九個是必需元素,這些規範和標準對於目前比較混亂的教育資源建設狀況來說是場及時雨,各學校和教育部門在考慮知識分類時一定要加以研究和吸收。

2、知識的檢索

面對海量的資訊資源,我們不得不借助於各種搜尋引擎進行檢索,包括關鍵字檢索、全文檢索,現在還在研究智能化的搜尋引擎,檢索的範圍也由關係型數據庫擴大到一些非關係型的結構,如共享檔案夾,郵件、網站、目錄等,目的只有一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裏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

3、門戶站點與個性化服務

門戶站點建設是當前及今後學校知識管理的一個熱點。學校內部的門戶站點應該是一個知識的入口,裏面應包括一些公用資訊和私有資訊,如學校的通知、公告、新聞、最近知識庫和更新情況都應放在明顯的位置,除此外,還應包括郵件、日曆、任務、訂閱等個性化服務資訊。每個用戶登入後都有一些個性化的介面,一些訂閱的個性化服務內容推到用戶面前。此外門戶站點還能提供一系列的模版,方便個人或團隊創立個人網站,進行溝通與交流。

4、創建知識庫,關注知識流

知識庫不是資源庫,資源庫是所有資訊的集成,而知識庫是學校中最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知識或資訊的集成,只有經過消息吸收後的知識再創新,具有收集整理的價值,以便爲後來者提供利用。傳統的資源庫有一個靜態的、相對固化的結構,主要是完成資訊的不斷堆砌,很少考慮使用者的角色,使用行爲和習慣,而知識庫則是從工作流的角度來認識,他具有動態的、不斷深化的結構,關注知識的應用與創新,

5、創建學習型組織,形成知識共享環境

技術手段只是實現知識管理的一個方面,知識管理更重要地是營造一具知識共享和知識創新的資訊氛圍,促進組織內部資訊的交流,形成動態的知識流,由個體的知識轉化爲集體的,由隱性的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創建學校內部的知識地圖,避免出現知識孤島或知識壟斷現象。分享和利用知識往往是不自然的行爲,知識共享需要知識管理者的推動,要建立一種資訊化氛圍,明確知識產權,將知識行爲納入到考覈機制中去,打破邊界森嚴的組織結構,這樣,一種健康向上,充滿資訊化氛圍的局面纔會形成。

6、相容個性化策略,促進隱性知識的交流

學校教育中的大部分知識都是以隱性知識的方式存在着,由此而成一個學校內在的文化底蘊,隱性知識的轉化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知識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如何促進隱性知識的轉化和利用,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一是編碼化策略,即把隱性知識透過編碼,轉化成顯性知識,然後進行共享利用。另一種是個性化策略,即充分認識到知識的形成與個體的親身經歷,當時的環境情境密不可分,所以透過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促進隱性知識的共享利用。應該承認,編碼化策略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特別是對教育這個特殊的行業來講,所以我們在實施知識管理過程中,要十分重視人與人的語言溝通,透過網上實時通訊進行音像交流,定期舉辦知識講座、學術沙龍,開展頭腦風暴等形式促進隱性知識的交流。

四、知識管理實施的步驟

知識管理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的實施決不僅僅是某個流程的規劃管理,而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大到整個基礎教育的改革,學校辦學目標的確立,小到某一節課都會涉及到知識管理的內容,所以做知識管理決策時必需慎這又慎,決不能輕言知識管理。另外,知識管理也是一個漸進式的變化過程,知識管理沒有終點,只有不斷的推廣和支援,並加以制度化規範化。一般學校知識管理的流程大致是這樣的:

五、知識管理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知識管理目標要與學校總的辦學目標相關聯。

要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高度重新審視自己的辦學目標,要從提高教育質量、發展學生能力、改進教學模式等方面考察知識管理的價值。

2、應將知識管理作爲技術和組織的基礎構件。

學校進行資訊化的建設過程中要體現出知識管理的思路和目標,在硬件配置、軟件開發、資源建設和組織建設中要符合知識管理的規範與要求。

3、要建立標準的、靈活的知識結構。

學校在可參照有關檔案,構建適合學校本身的知識結構,確定好知識傳替通道與流程,建立針對不同目標的多重知識傳遞通道,進行相關的檢索技術研究,確保知識庫建設好,運用好。

4、要建立尊重知識的文化氛圍。

在學校內部要

大力提倡知識資源的共享意識,個人要分清楚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產權分明,同是要加強學校內部的學習風氣建設,組建學習團隊,倡導隱性知識的交流和顯性化。

5、要有學校領導及廣大教師的支援。

學校領導對教育資訊化的態度和觀念是實施知識管理的關鍵。中層幹部在學校知識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們既熟悉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情況,又對新的管理方法模式有着強烈的改革意識,對學校的大政方針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爭取管理的認同與支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廣大教師與學生既是適應管理的主體,又是知識管理的對象,更是知識管理的最大受益者,只有煥發出他們的極大熱情,知識管理纔會成功。

參考資料:

1、黎加厚:知識管理對網絡時代電化教育的啓迪(上、下) 電化教育研究 2001年第8、9期。

2、詹青龍、劉光然:教育知識管理--教育技術學研究的新視角 現代教育技術 2002年第2期

3、微軟中國:《微軟知識管理策略》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