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歷史和現實的交匯探索論文

學問君 人氣:7.04K

從歷史的傳承中展示典型的風采。

歷史和現實的交匯探索論文

把教育的豐碩成果和突出英才擺在110年堅持的教育理念背景下觀察和思考,是這篇通訊的不尋常之處。通訊中介紹的兩位現代“代表性人物”,就是這樣站立在讀者面前的:一位是“爲了搞科研,他命都可以搭上”的地科院教授汪永進,一位是“鐵心做一輩子鄉村教師楊瑞清”,前者秉承的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而後者則是以實踐“陶行知式”的鄉村教育家爲其行動準則。憑着“板凳需坐十年冷”的豪情和魄力,汪永進從1993年從事洞穴石筍高分辨率古氣候研究開始,經過近10年的“篤學敏行”,他的一篇有代表性的論文終於在2001年被《Science》錄用。楊瑞清放棄留在城市教學的機會,放棄團縣委副書記一職,堅守三尺講臺,癡迷於探索農村孩子的教育之路,引導農村孩子在快樂自信中學習,以自己的行動實現陶行知提出的“讓農民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理想。通訊這樣描繪,增加了人物先進事蹟的歷史縱深感,說明這些出類拔萃人物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南師大自己創造的生態環境的必然結晶。雖然整篇報道中比較完整的介紹事蹟的人物只有汪永進、楊瑞清兩位,但足以體現南師大英才涌現、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

精選擇,巧安排,簡練而不“簡單”。

同當前流行動輒整版的大塊頭、長文章相比,這篇通訊以3000字的篇幅報道南師大這座知名學府的110年曆程,實在是“節約”了一些。但通訊給讀者的印象卻是如此的厚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記者在材料的取捨上花了功夫,讓每個材料安放到位,各得其所,發揮應有的作用。以對社會的貢獻爲例,通訊在告訴讀者汪永進教授及其長江學者團隊的科研成果入選200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2009年以沈冠軍教授爲首的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將北京猿人生存時間向前推進了27萬年等這些個例的同時,又告訴讀者面上宏觀的業績:近5年裏,南師大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54項,各類科研成果獲獎300多項,在兩家世界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達4篇。通訊既如數家珍般地縱向歷數“每一段歷史”中在南師大工作過的和由南師大培養出來的,我國頂尖級的、讀者耳熟能詳的各個方面的大家,又用令人折服的統計數據進行橫向比較,勾勒了“每一段歷史”時期的“英雄譜”:自1952年院系調整以來,60年中從南師大走出的各類畢業生有25萬之多,其中師範類畢業生佔據江蘇基礎教育領域領導幹部和教師隊伍的“半壁江山”,並且出現了“全國第一位博士中學校長,江蘇第一位幼兒園園長、第一位中學校長、第一位中師校長”,在2009年評定的.20位“新中國60年江蘇教育最有影響人物”中,有7位與南師大有關。如此點面結合,點線結合,經緯交錯,兩相呼應,報道之厚之重也就並不奇怪了。

堅持古爲今用,述古而厚今。

新聞的一大屬性是“新”,新聞報道對現實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弱化的功能。通訊介紹南師大110年逐步形成的豐富的教育理念,介紹各個歷史階段取得的教育成果,不是簡單的“回顧”,不是“自我欣賞”,而是從中挖掘和發現新經驗和新創舉,給現代社會以新啓迪。通訊這方面的軌跡十分清晰,在濃墨重彩報道“厚生”這一學校的“靈魂”的同時,也報道了在這“靈魂”指導下,學校艱苦求索到的對面上有指導意義的思路和舉措。比如,爲了培養教育家,通訊就具體介紹了南師大在全國師範大學中率先建立教師教育學院、與中國科技大學和南京大學聯合跨校培養創新型拔尖人才、啓動“校友終身學習計劃”等三大動作;爲了實踐幫助他人和造福社會的“厚生精神”,通訊就熱情洋溢地介紹了南師大鼓勵一批科研人員深入基層去當農業科技員、城鎮綠化研究員的嶄新路子,等等。毫無疑問,這些與衆不同的舉措,對推動當前高等師範教育的健康發展,甚至對其他行當履行羣衆路線、實踐“以人爲本”,都有一定的參閱作用。這就告訴我們,一所學校的校慶報道和紀念性報道,不只是這所學校的報道,它更應該是提供社會資訊、引導社會進步、推進實際工作的報道。顯然,報道如果缺少了這些新觀念、新思路、新舉措等“硬通貨”的支撐,就沒有理由要求其他學校,以及與學校相距遙遠的部門、行業、地區的讀者來閱讀我們的報道,報道的讀者面必然受到限制,其影響力必然大打折扣。此外,這篇通訊的文字也可圈可點。簡潔流暢,節奏明快,富有激情,與通訊宣揚“厚生精神”的主題互爲表裏,相得益彰,顯示了作者駕馭文字的深厚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