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改革芻議

學問君 人氣:5.81K

論文關鍵詞:職業院校 高等數學 課程改革

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改革芻議

論文摘要: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也是多個專業的基礎課,現在各種學科尤其是理工科的發展需要數學學科建設,高等數學作爲一個傳統學科,必然有其歷史留下的弊端,尤其是在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透過課程改革就能迎刃而解。高等數學的課程改革主要以工學結合爲導向,實踐應用爲突破口,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崗位實踐能力。

高等數學對學生後繼課程的學習和思維素質的培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許多年以來,落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根本無法滿足各學科發展和工程技術實踐對數學的要求,而這些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實施與數學教育是分不開的。爲了實現培養創新能力的進階人才目標,提高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能力、操作能力等素質能力的培養,對數學教育進行改革已經成爲十分緊迫的問題。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必須改革現有的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1、高等數學課程內容的改革

目前,高等職業院校開設的高等數學作爲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對學生今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素質的培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從教材的選擇上看,目前國內的高等數學教材千篇一律,改動的地方少而又少,有些理論和觀點甚至是幾十年前的,因此這樣的教材沒有跟上時代的要求,沒有與時俱進,不能及時掌握和了解數學的最新動態。理論過時還在沿用。這樣學生掌握不到最新的知識,因此學起來非常被動。另外,從學校的教學改革上,數學的教學內容和計劃課時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常年都是一樣的東西,知識的陳舊,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

教學模式是採用什麼培養目標和手段教學。尤其是培養目標決定了教學模式。培養目標中的崗位培養目標是這幾年新提出來的。就是學生畢業後參加工作所具備的能力。崗位能力的培養這些年一直是熱點問題,也是各高校非常重視的問題。例如可以採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即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工學結合是結合工作的學習,是將知識學習、能力訓練、工作經歷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教育模式。即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透過工作實現學習。這裏的工與學是相關聯的,“工”是手段,“學”是目的。賙濟部長曾指出:“推進工學結合、勤工儉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思路,已經成爲當前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突出問題。職業教育戰線要提高認識,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逐步將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到工學結合、勤工儉學的路子上來,與產業部門和企業一道,共同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把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階段。”隨着高校的規模不斷擴大和專業課相比較而言,基礎學科越來越不受到重視,學生數學水平的差異越來越大,造成同一個老師講課,同一個教室聽課,有的學生意猶未盡,有的學生不盡如意。另一方面,由於工作量增大,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後,工作效率低下等原因,造成教師大量時間反覆忙於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這種局面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爲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可以在實際教學中採取多項目教學模式,把高等數學分爲兩個項目:基礎項目和專業實踐項目。基礎項目教學內容的設定是以保證滿足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爲依據,講授的是最基本的內容。專業實踐項目應是由從事高等數學教學的教師確定,同時參考其他系的專業教師意見針對不同的專業設定不同的項目。比如,工民建專業,需要多開設一些和識圖、畫圖相關的數學知識,工程造價專業側重於計算類的數學知識。這樣,數學水平不一樣的學生可以選擇學習基礎項目或專業實踐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專業的情況來選擇學習的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和專業、畢業崗位聯繫緊密。開設高等數學這門課的目的就可以實現。

3、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

近年來,我們的高等數學教學一直徘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傳統的教學手段相對滯後,一本書一隻粉筆加一塊黑板,而且教師一言堂,以自我爲中心,在黑板上不斷進行演練和計算,忽視學生的感受,本來高等數學就有些枯燥,極易造成學生不願聽講,這種方法更不利於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和創新的培養。而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使用新的教學方法是當務之急。我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改善我們的數學教學方法。

3.1 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要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設計、數學模型的教學、數學競賽,增加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運用計算機軟件和多媒體投影設備,可以讓數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克服枯燥無味的缺點,加深學生對數學的領悟能力。這裏尤其指出的是數學建模大賽。它的創立爲全國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提供了前進的方向。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競賽宗旨是:創新意識,團隊精神,重在參與,公平競爭。

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課外科技活動之一。該競賽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個週末的星期五至下週星期一共3天,72小時)舉行,競賽面向全國大專院校的學生,不分專業。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共同主辦的面向全國大學生的羣衆性科技活動,目的在於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和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鼓勵廣大學生踊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開拓知識面,培養創造精神及合作意識,推動大學數學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數學建模大賽已成爲現代高等數學教學不可忽視的手段。

3.2 大力開展實踐教學

以前我們認爲高等數學和中小學數學一樣,就是大量做題,離不開書本,我們恰恰忽視了社會實踐的作用,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和其他學科一樣是學會應用,在實踐中培養數學意識。需要教師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讓學生接觸社會,接觸問題,爲學生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例如,數控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專業實習的過程中,首先,結合數學基本的知識,應用AUTOCAD繪圖軟件,進行繪製圖形,然後,進行加工計算然後固定毛坯材料。

總之,高等數學的改革終究是爲了一個目的,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崗位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馬懷遠.數學價值的多面性與高職數學教學改革[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

[2] 楊騫,塗榮豹.數學教育的價值與數學教育改革[J].學科教育,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