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工藝美術論文二篇

學問君 人氣:2.7W

導語:工藝美術是生活和美學的結合,它透過沒的工藝美術形象(包括造型,色彩,裝飾)對各種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做美術加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分享的工藝美術論文二篇,歡迎閱讀參考。

工藝美術論文二篇

工藝美術論文篇一:中國工藝美術史論文

我國的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琳琅滿目,是一個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的大花園,自然,它留給當代的傳統工藝美術資源也是數不勝數的,現今的我們除了要很好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還要很好的與當代設計相結合,將傳統的工藝美術資源以另一種方式傳承下去。 現今的社會是一個不斷前進,不斷髮展的社會,如今的世界充滿了各種高科技產品,工藝製造技術也日漸成熟化和高科技化,國家的建設迅速的發展着,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顯著,中國的國力日益增強,繼而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着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人們的在精神上也期待着提高,繼而審美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對於現代化的設計已經不是簡單的功能上的滿足大衆,對其裝飾性的功能要求也有所提高,說到裝飾性,傳統的工藝美術資源就越來越顯現出它重要的地位。

工藝美術是藝術的一種,也是和社會生產有直接聯繫的物質文化之一。它具有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的雙重屬性。工藝美術,這裏說的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個方面的美術加工,也就是對人們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美化。從工藝美術的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裝飾欣賞品;從工藝美術的製作分,有手工製品,機器產品和電腦產品;從工藝美術的性質分,有傳統工藝,民間工藝和現代工藝。通常是以材料來分類的,如染織工藝,陶瓷工藝,金屬工藝,漆器工藝,木工藝,玻璃工藝,塑料工藝等。就工藝的創造過程來說,它包括設計和製作兩個階段。所以,工藝美術及不只是手工製作或傳統制品。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也不只是設計的範疇。而中國的工藝美術史它記載了中華人民五千多年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發展史。

工藝美術是美學和生活的結合,是藝術和科學的產兒。因此,它是一個實體,而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工藝美術製品種類繁多,有如花布,陶瓷,傢俱,牙雕,玉器,景泰藍等。有人把工藝美術史和特種藝術混合起來,也有人把工藝美術史只看作裝飾,都是一種片面的理解。在外國,有人把工藝美術史稱爲次要藝術,有人不把工藝美術史列爲美學的對象和藝術的範疇,則是出於一種偏見。

我國工藝美術史是歷代勞動人民,匠師,藝人的偉大創造和智慧結晶,種類繁多,技藝精湛,琳琅滿目,豐富多彩。它使我們的博物館反射着無限的光彩和魅力,它使我們能欣賞和了解到中國博大精深的藝術發展史。我們應當珍惜他們,繼承併發揚這份寶貴的藝術遺產。時代在發展,工藝美術史的創作手段,由於長期的個體的手工製作,跨入了機器大生產的階段。人們已經很難體驗到古代那種民憤淳樸,古色古香般的生產畫面。但這並不意味着就要拋棄過去的知識更新爲現代的工藝美術史。“包豪斯”對於歷史的偏見,造成了它單一的侷限。

隨着歷史的延伸工藝美術大體分爲欣賞性工藝美術和實用性工藝美術兩類。前者已朝邊緣性質轉化,而後者卻隨着現實中使用的限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按照人們的情感的邏輯而潛移默化地發揮它應有的審美作用。爲此,在廣泛的現實生活中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特

1徵必然成爲工藝美術最本質的審美特徵。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現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

環境的破壞的反思,因爲工藝美術日趨的商業化,這加速了資源的消耗,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溫室效應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也正因如此,現代工藝美術正朝着綠色生產的方向發展,應該儘量減少物質能源的消耗,採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綠色可再生能

源,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採用一些天然可再生的材料。

工藝美術作爲現實生活中的實物,應需要而存在,應存在而被改變。設計不是無源之水,其本質是選擇一種適當的方式,用以滿足源自生活中產生的人類各種需求的計劃、行動和結果,任何人爲事物,例如大到橋樑,樓房,小到餐具,刀具等等,它們的起源和演進最

終都是因主觀的或客觀的限制與調整、突破,進而歸結到一種適當的形式而存在。正如生

產力決定生產方式,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也受着文化,經濟等因素的限制。現今良好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讓我們可以很好的將其很好的發展下去,所以,如今的我們除了要很好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還要很好的與當代設計相結合,將傳統的工藝美術資源以另一種方式傳承下去。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對產品的加以開發,增加新的品種,新的創意,提高產品的質量,是現代設計的發展的關鍵。學習工藝美術史的目的就是爲了要“古爲今用,推陳出新”,一個好的設計師,不僅要掌握當今工藝美術的特點,還要熟知古代工藝美術的博大精深,這樣才能真正把古代的工藝美術融合到現代去,設計出的作品纔會有生命。

如今,當代設計的發展趨勢,除了綠色設計是其發展的趨勢之一,設計的多元化也是其發展的趨勢之一。較早也較爲系統的發展的國外設計,以其科技等一定的優勢主導着設計行業,許多富有外國先進元素的產品衝擊着中國的民族性的設計,作爲新一代的我們,要將富有民族多元化特色的元素有機的`融合到所設計的產品中,也要吸收國外文化元素和設計靈感,不能把思想侷限在自己生長的險隘空間裏。所以,傳統工藝美術也要進行多元化發展,要與時俱進,希望在與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文明,現代工業設計相結合後,傳統的工藝美術以新的多樣的形式存在着,帶着特有的時代特色,爲人們的生活服務,並影響着人們的生活,它可以向世界展示一個悠久歷史的中國,也可以展現別具一格的海派設計風格。

總結,對於歷史,我們要理性地對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傳統的工藝美術資源,我們也應當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將其中落後腐朽的捨棄,將其精華與現代設計相結合,與生活結合,以生活本身爲出發點,迴歸生活,以另一種形式,一種富有時代特色的形式,將優秀的工藝美術資源傳承發揚下去。並不斷吸收名族多元化的設計來源,使中國工藝美術走上國際化的道路。

工藝美術論文篇二:中國工藝美術史論文

中華民族在其發展的漫長歲月中,以勤勞和智慧爲人類工藝文化歷史創造了境界獨到、風範高雅、魅力永恆的工藝造物樣式。中國工藝美術浸透着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富有鮮明的美學個性,主要體現出:

和諧性:中國傳統藝術思想重視人與物、用與美、文與質、形與神、心與手、材與藝等因素相互間的關係,“和”與“宜”。對“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國工藝美術呈現出高度的和諧性;外觀的物質形態與內涵的精神意蘊和諧統一,實用性與審美性的和諧統一,感性的關係與理性的規範的和諧統一,材質工技與意匠營構的和諧統一。

象徵性:中國工藝思想歷來重視造物在倫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強調物用的感官愉快與審美的情感滿足的聯繫,而且同時要求這種聯繫符合倫理道德規範。受制於強烈的倫理意識,中國傳統工藝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藉助造型、體量、尺度、色彩或紋飾象徵性地喻示倫理道德觀念。這種象徵性的追求常常使宮廷或文人工藝美術淪爲純粹的倫理道德觀念的展示,造成矯飾之態或物用功效的損害。相比之下,更多以生產者自身的功利意願爲象徵內涵的民間工藝美術則顯得剛健樸質,充滿活力。

靈動性:中國工藝思想主張心物的統一,要求“得心應手”,“質則人身,文象陰陽”,使主體人的生命性靈在造物上獲得充分的體現。中國傳統工藝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裝飾上保持着S形的結構範式。這種結構範式富有生命的韻律和循環不息的運動感,使中國工藝造物在規範嚴整中又顯變化活躍、疏朗空靈。

天趣性:中國工藝思想重視工藝材料的自然品質,主張“理材”、“因材施藝”,要求“相物而賦形,範質而施採”。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在造型或裝飾上總是尊重材料的規定性,充分利用或顯露材料的天生麗質。這種卓越的意匠使中國工藝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優雅的趣味和情致。

工巧性:對工藝加工技術的講求和重視是中國工藝美術的一貫傳統。豐富的造物實踐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產生的審美效應,並有意識地在兩種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審美理想境界:去刻意雕琢之跡的渾然天成之工巧性,和盡情微窮奇絕之雕鏤畫繢的工巧性具有悠久技藝傳統,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國古典文化精神的傳統工藝美術,其主要門類有燒造、煅冶、染織、編扎、雕刻、木工、髹飾工藝等。其中燒造工藝包括陶瓷和玻璃料器;染織工藝是最具普及性最有羣衆基礎的傳統工藝,其主要門類有刺繡、織錦、緙絲、地毯和印染;雕刻工藝包括牙、玉、石、竹、骨雕刻在內;髹飾工藝即爲漆器和漆畫;木作工藝及其他工藝主要指傳統傢俱。進入現代社會後,傳統工藝主要多指觀賞性工藝品,它們保持着一定的生產規模,其產品主要行銷海外。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陶瓷業,隨着封建王朝的衰亡,宮廷御窯廢棄、窮苦窯工四散而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一些實力雄厚的傳統產區如景德鎮、宜興、邯鄲、石灣等,曾經依靠仿古瓷或仿洋瓷維持過一定的生產規模,但其原有的盛勢已經喪失。雖然在近代天津、唐山、上海等城市以及傳統陶瓷產區開辦有采用外國設備與技術的新式工廠或瓷業公司,但因國難重重、洋瓷傾銷、守舊勢力頑固而未能卓見成效。抗日戰爭爆發後,陶瓷業幾乎全爲戰火摧毀。這一時期的陶瓷業雖然走向衰落,但制瓷仿古技術有所提高,引進和採用了一些新的技術並出現了新的品種和裝飾手法。進入50年代以後,瓷都景德鎮開始甦醒並迅速發展,其他傳統產區也相繼快速發展壯大,而尤其以醴陵、唐山爲甚。許多歷代名窯,如磁州窯、耀州窯、龍泉窯、鈞窯、定窯、官窯、建窯等在中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後,重新獲得新生。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陶瓷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和嶄新的氣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北京和山東淄博的玻璃器出品最爲著名,但生產狀況十分蕭條。50年代以後,玻璃料器的生產規模有所擴大,技藝、品種均有發展和豐富。現代北京、淄博和河北衡水不僅繼承發展了傳統的內畫壺技藝,使這一獨特的工藝蜚聲海外,而且還發展生產國內消費的花果盆景、花插、墜飾和其他日用器具。

四大名繡(蘇、蜀、粵、湘)於清末民初曾稱雄一時,由於固守成法、取向奢侈華貴、悖逆時風,它們大都在20至30年代受挫於國際市場而趨向衰落。但湘繡因能融和各方之長,趨向鄉村民間,所以景況略好。傳統的織錦業如南京織錦、四川蜀錦、蘇州的宋錦和緙絲,均因人們穿着方式的變更、傳統銷售範圍的縮小和外國機制工造絲織物的衝擊而在20世紀初呈現衰敗之象,只有杭州都錦尚能以融合傳統、現代因素於一體的絲織日用品行銷於世並得到發展。由於民族生活習慣的影響,中國地毯織造的傳統產地分佈於西北、華北和東北。天津、上海因踞於出口商埠之地而於20世紀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