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校開展固定資產治理審計的思考

學問君 人氣:5.06K
高校開展固定資產治理審計的思考
高校固定資產治理審計就是對高校固定資產的配置、使用、處置、維護和保管等一系列治理活動進行的內部審計監視,以促使高校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制度,優化固定資產資源配置,進步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形成一個與高校相適應的最佳的固定資產規模和結構,滿足日益增長的高校教學、科研和師生生活的需要。  一、高校開展固定資產治理審計的必要性  (一)有利於進步資金的使用效率  大多數高校一方面存在着經費不足,教學科研用房緊張,儀器設備陳舊落後的現象,另一方面又存在使用部分各自爲政,爲了局部利益和使用方便,盲目購置、重複購置固定資產等現象,致使固定資產閒置嚴重,造成固定資產資源的浪費。對固定資產配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部分之間的資源共享性進行審計和,協助治理部分制定的固定資產配置標準,可以進步教育資金的使用效益,將有限的教育資金用到教學、科研等活動的刀刃上。  (二)有利於進步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  由於高校教育經費實行預算治理,不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因此,很少對教學系部和其他部分佔用的固定資產進行使用本錢的考覈,更沒有與系部利益掛鉤,造成使用部分和使用職員缺乏本錢效益意識,不愛護和不公道使用固定資產。開展固定資產治理審計,檢查和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發現固定資產使用上存在的和結構上的不公道,可以促使治理部分公道調度固定資產,使用部分公道使用固定資產,共同進步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  (三)有利於促使高校治理層重視對固定資產的治理  目前高校固定資產治理中普遍存在“重資金輕實物”的.現象,治理者和使用者的價值觀念往往隨着“錢”向“物”的轉化而弱化[1].高校領導和財務負責人更重視對現金、銀行存款等活動資產的治理,而對於實物形態的固定資產治理相對薄弱。透過內部審計,從制度上發現固定資產治理存在的缺陷,促使高校建立和健全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固定資產治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二、高校開展固定資產治理審計的基本思考  (一)從源頭抓起,加強對固定資產配置預算的審計,實行事前監視  對固定資產配置預算的審計監視,首先要根據學校發展的長遠規劃,當前各專業的招生就業情況以及專業設定,教學科研和學科發展以及師生生活的需要,做好固定資產配置的論證,力求配置決策具有可行性和科學性,這樣纔有利於學校統籌規劃,進步配置效益。對固定資產配置的論證,要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技術上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擬購置的固定資產,要進行技術上論證,充分考慮學科發展的趨勢,保證購進的固定資產技術上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2)堅持上的公道性。在技術上滿足教學科研及學科發展的需要,並不意味着不計資產本錢,不講投資效益,一味的追求高、精、尖產品,而是要堅持經濟上的公道性,努力降低資產的購置本錢。  (3)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原則。要儘量配置教學科研通用的固定資產,實現教學科研等環節固定資產資源的共享[2].  (二)加強對固定資產購置、使用、處置等全過程的審計監視,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控制  (1)加強固定資產購置過程的審計監視,實現固定資產購置與付款的過程控制。  首先,要督促治理部分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購置的申請和審批制度。學校各系、各部分需添置固定資產,要根據教學科研等計劃提出固定資產購置申請,經資產治理部分初審,內審部分複審,報學校主管領導批准後方可購置。要嚴格控制超預算和預算外購置項目。  其次,要堅持實行固定資產招標採購制度。招標採購是一種高效、有組織、規範化和透明度高的交易運作方式,是以競爭方式透過招、投、開、評和定標等步驟來確定中標方並訂立採購合同的制度[3].固定資產購置引進招標制度,能擴大采購選擇面,減少人爲因素的干擾,增加經費支出的透明度,有效防止採購中的各種***行爲。同時,有利於學校利用有限的資金選購到性能更好、價格更優的高性價比產品,達到高效節約與資源公道配置的目的。  再次,對於固定資產的驗收和付款環節的審計監視。主要是要督促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資產驗收制度和付款審批制度,堅持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和相互監視的原則,確保採購與付款業務、採購與驗收及相關記錄、付款審批與付款執行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防止不法行爲的發生。  (2)強化固定資產使用過程的審計監視。  首先,透過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使用部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發現使用中存在的,及時予以糾正。  其次,利用定量的,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考覈。第一,分析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主要分析固定資產產值率(總產值/學生總人數),學生人均固定資產佔有率(固定資產均勻總值/學生總人數)、固定資產更新率(當年新增固定資產/年固定資產均勻總值)、儀器設備利用率(實際使用機時數/可用機時數)等指標。第二,分析固定資產的結構和各類固定資產所佔的比重[4].第三,運用對比法分析以上指標的變化。透過縱向與以往年度對比,橫向與兄弟院校對比,找出差距,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促使相關部分採取相應的措施,挖掘潛力,進步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如將校內各系各部分的儀器設備和其他資產同一調度,公道配置,打破條塊分割,實現資源重組和共享。特別是常規性儀器設備和其他資產,如計算機、實驗室、田徑場、圖書館、食堂等,堅持綜合利用,減少積存和閒置。要建立固定資產使用的考覈制度,考覈教學系部和其他部分固定資產的使用本錢和效益,並與使用部分和教職工的親身利益掛起鉤來,從而增強廣大教職工的本錢意識,進步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  (3)加強對事業性資產轉經營性資產的審計監視。第一,要堅持非經營性資產轉經營性資產嚴格按制度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實行有償佔用。對於投進創收和經營的固定資產,要按規定計提折舊費,實現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從而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第二,對後勤化治理的固定資產實行有償使用。隨着後勤社會化進程的推進,大量的事業性資產轉化爲經營性資產,高校應對這部分資產做好清產覈資和資產評估,明確其終極所有權爲高校主辦者,高校法人對這部分資產享有資產收益權,採取類似於對固定資產的治理辦法,實行有償使用,確保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  (4)重視固定資產處置過程的審計監視。透過審計監視,促使高校建立和完善公然透明的固定資產處置制度,規範處置程序。第一,對於出售以及對外投資的固定資產,要做好技術鑑定和資產評估,公道確定轉讓或投資價值,防止固定資產處置過程中的不法行爲。第二,對報廢清理的固定資產,要嚴格履行報批手續,公道估計殘值的價值,確保變價收進及時進賬,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5)加強對固定資產保管的審計監視。內審部分要督促相關部分建立和健全固定資產保管制度和財產清查制度,明確保管職員的崗位職責。要協助治理部分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固定資產清查和盤點,及時發現固定資產的短缺現象,找出短缺的原因。對於因部分或個人治理不善造成的資產損失,要追究相關部分和職員的責任。對於清理髮現的賬外固定資產,要督促相關部分及時進賬,防止固定資產體外循環,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