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四種類型學校中初中教育質量和優勢的比較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16W

初中階段教育作爲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具有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初中教育實施的現狀是與小學或高中一體或獨立存在,具體可分爲以下四種類型:獨立初中 (7~9年級)、完全中學(7~12 年級,初高中一體)、九年一貫制學校(1~9 年級,小學初中一體)、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12年級,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北京市目前就是四種類型學校並存,但是不同類型學校數量差距較大,調查數據①顯示,獨立初中佔總數的48.52%,完全中學佔 36.88%,九年一貫制學校佔8.68%,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佔 5.92%。一貫制學校所佔比例還比較小。

四種類型學校中初中教育質量和優勢的比較研究論文

透過調研筆者發現,這種學校類型的差異對初中教育的質量和優勢顯現出了某些影響。本文依託“北京市基礎教育階段學校評價與數據庫建設項目”所獲取的北京市初中學校發展現狀的調研數據,對不同類型學校中初中教育情況予以呈現和比較,以便發現影響初中教育發展的一些因素或從中獲得一些啓示,併爲教育督導和評估提供參考。

一、比較的內容與方法

(一) 比較內容

選取2010—2013學年度北京市初中學校教育質量發展現狀調查數據②,對四種類型學校的幹部隊伍工作、教師隊伍工作、德育工作、教學工作、心理健康工作、體育衛生工作、校園文化建設、家校協作、教育資源管理、學生素質發展水平等十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二) 比較方法

樣本分佈:獨立初中246所,完全中學18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4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30所。數據獲取方式:透過幹部、教師、學生和家長問卷,調查不同主體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評價。問卷信度:幹部、教師、學生、家長問卷的十個方面信度係數 (α係數) 均在 0.70~0.95 之間,問卷的信度比較好。

數據的分析方法:採用SPSS17.0社會科學用統計軟件進行描述統計分析,對四種類型學校的比較進行X2檢驗。

二、結果呈現

透過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得出初中教育在四種類型學校中的發展存在顯著差異。分析發現,在十個方面中,幹部隊伍工作、教學工作、體育衛生工作、家校協作、學生素質發展水平存在顯著差異;而教師隊伍工作、心理健康工作、校園文化、教育資源管理四方面差異不顯著。具體情況如下。

(一)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初中各項工作表現優於其他三類學校從綜合評價的統計結果看,四種類型學校的初中各項工作發展呈現出差異。四類學校十個方面工作的排序爲: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九年一貫制學校、獨立初中、完全中學。其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各項工作評價得分均高於其他三類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十項工作的總平均分②高於完全中學 2.45分,高於獨立初中 1.93 分,高於九年一貫制學校1.38 分;完全中學得分相對偏低。在幹部隊伍工作、教師隊伍工作、德育工作、教學工作、體育衛生工作、校園文化、家校協作、學生素質發展水平等八個方面,完全中學得分均低於其他三類學校,但在心理健康工作方面高於獨立初中和九年一貫制學校。

爲進一步探討四種類型學校中初中綜合評價的差異程度,對數據做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四種類型學校之間存在顯著差異,F (3,503),p=0.038,進一步多重比較的 結 果 表 明 : 獨 立 初 中 與 十 二 年 一 貫 制 學 校(MD=-1.9149,P=0.031)、完全中學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MD=-2.4534,P=0.007) 差異達到顯著水平;獨立初中與完全中學 (MD=0.5385,P=0.225)、獨立初中與九年一貫制學校(MD=-0.5496,P=0.463)、完全中學與九年一貫制學校 (MD=-1.0881,P=0.156)、九年一貫制學校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MD=-1.3653,P=0.208)均差異不顯著。從平均分比較和方差分析結果看,各主體對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評價要好於其他三種類型學校,而完全中學的初中評價結果低於其他三類學校。其中原因,有待下文分析。

(二)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初中幹部隊伍工作的優勢明顯

幹部隊伍工作評價的內容包括:學校規劃、工作創新、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保障、民主管理等方面。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四種類型學校的初中幹部隊伍工作存在顯著差異,F (3,503),p=0.034。多重比較的結果也表明:獨立初中與完全中學(MD=0.6675,P=0.172)和九年一貫制學校(MD=-0.1446,P=0.861) 沒有顯著性差異,但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MD=-2.1811,P=0.025)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完全中學與九年一貫制學校(MD=-0.8122,P=0.336)沒有顯著性差異,但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MD= -2.8487,P=0.004) 差異達到顯著水平;九年一貫制學校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MD=-2.0365,P=0.088) 沒有顯著性差異。從平均分來看,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平均分高於其他三類學校,其中,高於完全中學 2.84分,高於獨立初中 2.18 分,高於九年一貫制學校2.03分。彼此之間分差不大,但前後一貫性開始表現出來。

(三) 四類學校中的初中教學工作差異顯著

教學工作評價的內容包括:教學計劃執行情況、教研製度、教學秩序、課業負擔、學業評價方式。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教學工作方面,四種類型學校的初中存在顯著差異,F (3,503),p=0.000,進一步多重比較的結果表明:獨立初中與完全中學 (MD=1.8131,P=0.000) 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與九年一貫制學校 (MD=-0.9155,P=0.290) 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MD=-1.7610,P=0.085) 沒有顯著性差異;完全中學和九年一貫制學校(MD=-2.7286,P=0.002)、十二年一貫制學校(MD=-3.5741,P=0.001)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MD=-0.8455,P=0.499) 沒有顯著性差異。從平均分來看,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高於其他三類學校,高於完全中學 3.57 分,高於獨立初中1.76分。在平均分上,一貫制學校居高的一貫性特徵依然保持。

(四) 完全中學與獨立初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體育衛生工作差異顯著

體育衛生工作評價的內容包括:體育衛生教學及活動情況、體質監測與健康教育情況、體育衛生工作效果。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體育衛生工作方面,四種類型學校的初中存在顯著差異,F(3,503),p=0.018。多重比較的結果又表明:獨立初中與完全中學(MD=0.09306,P=0.012)差異達到顯著水平,獨立初中與九年一貫制學校(MD=-0.2481,P=0.692)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MD=-0.8276,P=0.263) 沒有顯著差異;完全中學與九年一貫制學校(MD=-1.1787,P=0.066) 沒有顯著差異,完全中學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MD=-1.7583,P=0.020) 差異達到顯著水平;九年一貫制學校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MD=-0.5795,P=0.522)沒有顯著差異。從平均分來看,一貫制學校略高於獨立初中和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高於完全中學1.76分。

(五)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與獨立初中、完全中學的家校協作差異顯著

家校協作包括協作方式、協作過程和協作效果。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家校協作方面,四種類型學校的初中存在顯著差異,F(3,503),p=0.020。多重比較的結果進一步表明:獨立初中與完全中學(MD=0.85255, P=0.086) 以 及 九 年 一 貫 制 學 校(MD=-0.0079,P=0.999) 沒有顯著差異,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MD=-2.17610,P=0.028) 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完全中學與九年一貫制學校 (MD=-0.85334,P=0.320)沒有顯著差異,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MD=-3.02856,P=0.003) 差異達到顯著水平;九年一貫制 學 校 與 十 二 年 一 貫 制 學 校 (MD=-2.17530,P=0.073)沒有顯著差異。從平均分看,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分數最高,高於完全中學3.03分,高於獨立初中和九年一貫制學校2.18分。

(六)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與獨立初中、完全中學初中學生素質發展水平差異顯著

學生素質發展水平評價的內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發展水平、文化科學素質發展水平、身體健康素質發展水平、心理健康素質發展水平、審美意識發展水平、勞動技能發展水平。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學生素質發展水平方面,四種類型學校的初中存在顯著差異,F (3,503),p=0.018。多重比較的結果進一步表明:獨立初中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MD=-2.1984,P=0.034)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完全中學 和 十 二 年 一 貫 制 學 校 (MD=-2.9418,P=0.005)差 異 達 到 顯 著 水 平 ;獨 立 初 中 和 完 全 中 學(MD=0.7434,P=0.153)、獨立初中和九年一貫制學校(MD=-0.9908,P=0.258)、完全中學和九年一貫制學校(MD=-1.7342,P=0.054)、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MD=-1.2076,P=0.341) 均是差異不顯著。從平均分看,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高於完全中學 2.95 分,高於獨立初中 2.20 分,高於九年一貫制學校 1.21 分,完全中學和獨立初中平均分相對較低。

三、統計結果的簡要總結及形成差異的可能優勢

(一) 簡要總結

1.從總體平均分比較和方差分析結果看,十二年一貫制學校處於上風,而完全中學處於下風。

2.從幹部隊伍工作、教學工作、體育衛生工作、家校協作、學生素質發展水平五個方面的數據看,就平均分的位列,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一直處於首位;就方差而言,情況較爲複雜,但優勢也很明顯。也就是說,初中教育的質量和優勢在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中,呈現出明顯特徵。

3.從教學工作看,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雖然在平均分上仍然處於首位,但與獨立初中分差不大,而方差顯示獨立初中與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差異不顯著,說明在此方面獨立初中並不遜色於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二) 不同類型學校初中教育呈現差異的可能優勢

1.跨學段、一體化管理優勢

完全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都是跨學段的管理,通常實行一體化管理,把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基礎教育階段)的德育、教學工作、教科研工作及科技、文體活動等統籌規劃,系統地制定九年或十二年的整體培養目標,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分步實施,分段落實。這樣就打破了學段的限制,便於形成縱向的德、智、體、美培養體系,有利於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個優勢,可能是一貫制學校初中教育質量和優勢提升的原因,但這個優勢還是理論上的,而不是實際上的,因爲它不能在完全中學身上體現出來。這個同一理論上的優勢,卻出現不同的差異結果,需要深入研究。

2.教師發展的空間優勢

一貫制學校能夠爲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教師擁有循環、流動、全程教育的機會,有利於培養複合型教師,提高教師全程教育和跨年段教育的能力;實行教師的大循環或小循環,有利於教師對課程的整體理解,彼此借鑑教學方法的機會更多;一貫制學校還便於靈活應對生源高峯和低谷出現的教師空缺與飽和的狀態,實現學校內部的合理調配。

教師素質或能力的提高,會有助於教育質量的提升,但能否解釋本文中的差異現象,似乎存在一定困難,因爲完全中學同樣擁有這個空間優勢,但卻處於統計數據的下風,而獨立初中不擁有這個空間優勢,卻在教學工作方面並不輸於一貫制學校。可見,這個教師發展的空間優勢,基本上也是理論上的優勢,還不足以解釋四類學校中初中教育的差異問題。

3.四類學校的自身類型上的優勢

四種類型的學校在分佈上呈現出不均衡性,其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主要分佈於朝陽、海淀、石景山、東城這幾個城區,遠郊區縣的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數量僅佔 17.86%;九年一貫制學校分佈以遠郊區縣爲主,城區僅佔 24.44%;完全中學主要分佈在城區,遠郊區縣僅佔29.0%;獨立初中主要分佈在遠郊區縣,城區學校佔 34.27%。學校所處的位置不同,各評價主體對學校的期待和要求會存在差異,但同爲地處城區爲主,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所獲評價最高,而完全中學所獲評價卻最低;九年一貫制學校和獨立初中均是遠郊區縣學校比例較高,但是九年一貫制學校評價結果要高於獨立初中。

以上情況,似乎可以說明不同學校的類型對初中教育質量和優勢的提升具有因果性影響,但考慮到十二年一貫制學校與完全中學的樣本相差接近7倍,九年一貫制學校與獨立初中的樣本數量相差接近 6 倍,這個背景差,就足以抵消掉可能的優勢差異,因爲尚不能假設在這個背景差相反的情況下,一貫制學校初中教育的質量和優勢是否還依然如此。

四、分析及結論

第一,無論從總得分還是單方面得分情況看,統計數據呈現了一定的趨勢性或規律性,但由於樣本分佈數量很不均衡,所以這種趨勢性或規律性,很可能來源於基數的數量差,尚不能得出絕對的結論。

第二,就統計情況而言,儘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總是居首,九年一貫制居前,但很多平均分數差很小,有的差1分或2分,有的只差零點幾分。這種優勢,如果放到取樣基數很不均衡的背景上看,這種平均分分差,又是不足以充分說明前兩者的質量和優勢的。

第三,一貫制學校各自的起源背景複雜,完全中學的起源背景也各不同,由於缺乏具體起源資訊的參數,對一貫制學校在初中教育中呈現出的質量和優勢,還難以進行具體細緻的要素分析。

第四,單項工作的數據採集很多是單年度的,缺乏必要的跨度,所以各個類型學校呈現的質量和優勢,還不足以說明大跨度情況。這需要日後的補充採集和調研,才能進一步驗證。

第五,四類學校對初中教育而言,本身就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而且這個生態系統是變動的,這個變動是向更多類型變化,還是向單一類型變化,單憑現有數據及其統計結果尚不足以說明或預測。

五、結語

從上文可見,研究的結果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觀察和驗證,但一貫制學校尤其是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在本調研中呈現出的一致性優勢這一調研結果,可以對整體初中教育的生態系統起到一定的激盪作用,這一點似乎可以肯定。這個激盪作用的方向可以是發散的,也可以是收斂的,需要相關決策依據長遠目標發揮必要的調節作用,使這個生態系統有序而又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