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實用的小學說課稿彙總5篇

學問君 人氣:3.03W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小學說課稿彙總5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松鼠》是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是說明文單元,我認爲教材編者的目的是透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從而呼喚我們人類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態,激發我們人類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松鼠》這篇課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生活習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

2、教學目標:

鑑於以上分析,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知識目標: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用“先......再......然後”造句。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

思維目標:指導學生學習和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培養他們的觀察、思考、聯想和想象能力。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和單元的教學要求,本課教學重點確定爲:1、自主識字識詞。

2、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是比較淺顯的文章,介紹的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所以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爲主,老師的啓發、引導爲輔。學生以讀爲主,以閱讀促進學生思考,透過師生交流、溝通,生生交流、溝通,合作探究,達到共識,進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同時藉助多媒體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設定來激活課堂的教學氣氛。

三、說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呀?(學生自由發言)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也很熟悉小動物吧,現在我們來一個猜謎比賽,看看誰猜得又快又準(多媒體展示動物謎語)。

第四個謎語把同學們給難住了吧,因爲這種動物在我國主要生活在西北和東北地區,所以同學們不熟悉它,它是誰呢?你看它駕着一隻小船來了。(多媒體展示松鼠的圖片)今天我們就隨着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筆端去結識這位新朋友。

【設計說明】運用猜謎的方法匯入課文,既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又增強趣味性。藉助松鼠的圖片,給讓學生對松鼠有了具體可感的認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閱讀課文,圈點出生字生詞,討論查證。

問題一:請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動物”的句式說話。(師生共同歸納出松鼠的一些特徵,板書)

【設計說明】透過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對松鼠的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訓練了學生對重要資訊的篩選、歸納能力。

問題二: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話來概括松鼠的這些特徵。(板書文章的結構)

【設計說明】幫助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文章總分的結構形式。

2、品讀課文

問題一:假如你就是一隻最漂亮的松鼠,請結合課文有關內容,大膽發揮你的想象,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漂亮。

【設計說明】讓學生以松鼠的身份來介紹松鼠的漂亮的特點,讓學生不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學會用用擬人的手法來介紹小動物。這樣,教學的難點也能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問題二:(多媒體展示老師用“反串法”講有關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內容就是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活動時間,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說,並串編成一個故事。

【設計說明】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串法”故事促使學生更認真的閱讀課文,記憶更紮實,透過對比學生對松鼠馴良的特點理解更深刻。

問題三:閱讀第4、5段內容請你以“我覺得松鼠是一種……的動物,理由是……”的句式說話。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認識和體驗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設計說明】利用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在講述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內在習性“機靈”這一個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生動說明的妙處。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得到落實。

3、能言善辯

多媒體一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讓學生與課文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

【設計說明】透過對比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文生動說明的妙處,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

4、遷移訓練

那現在我們就一展身手,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一下你喜歡的小動物吧!

【設計說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習課文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寫作。透過口語訓練,對課堂知識的加以鞏固及運用。

(三)課文小結

提問: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寫作上的啓示?讓學生暢所欲言之後,由學生自己來板書明確。

【設計說明】把黑板交給學生,讓學生來總結,會比由老師執筆的效果來得好。這更體現了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學習閱讀探究爲主,教師點撥、啓發爲輔的教學方法。

(四)佈置作業

佈置學生課後去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文。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五)板書設計 (多媒體展示)

松鼠 啓示:

外形——漂亮

生活習性:活動 住 吃

小學說課稿 篇2

說設計背景: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很重要,作爲小學生學會溝通能爲學生以後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基礎。而目前在校的孩子大多爲獨生子女,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環境大都以他們爲中心,有些甚至成爲“小皇帝”,進入學校的集體學習生活後,出現許多不適應症:比如在與同學的相處中,當雙方意見不一時,當有小矛盾、小誤會產生時,看到的往往是對方的缺點,想着的是自己的委屈,所以誰都不願意主動退一步,不肯主動去溝通。而在與父母、老師或陌生人發生誤會時更不願意主動去交流。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一些極小的疙瘩,如果能容納對方的缺點,換位思考後相互溝通一下,矛盾就迎刃而解了,這正是與人溝通前內心的自我調節。本課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解除心理障礙,放下包袱,從心底裏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願意溝通,樂於溝通,在溝通中嚐到與人友好相處的快樂!

說活動目標:

1、懂得與人友好相處的重要性。

2、學會真誠與人溝通,真心與人交往。

3、體驗與人友好相處的快樂。

說活動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學會真誠與人溝通,真心與人交往。

說活動準備: 教師製作課件。

說活動形式:課件展示、討論、講故事、角色扮演、詩朗誦等

第一板塊:明鏡臺——揭示主題,明白溝通的重要性

活動一:真情猜猜猜:

1、 出示案例:《孤獨的小睿》

去年三月,上五年級的小睿隨打工的父母從遙遠的四川轉到我們學校上學。一年過去了,小睿在學習、活動等方面都很出色,老師和同學們也都對她很好,可她就是沒有什麼好朋友,常常覺得孤單。

2、 請同學們猜一猜,小睿爲什麼孤單?

3、 交流後小結:品學兼優的小睿之所以孤單,是因爲與別人缺少溝通。(板書:溝通)

[新課伊始,我以一個典型的案例引入,從孩子慣有的思維角度出發,猜猜小睿同學孤單的原因。這樣既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又喚醒了孩子的記憶,爲下一步說自己的煩惱奠定了心理基礎。同時也初步感知了溝通的重要性。]

活動二:煩惱知多少

1、在你和同學的相處中,有過不開心的事嗎?學生在舒緩的音樂中回憶,寫下這件事的幾個關鍵詞並交流和同學間的不愉快的經歷。

2、那你們有沒有就這件事主動和對方去溝透過呢?爲什麼?

3、如果雙方都這麼想,互不溝通,互不理睬,你們的關係會變得怎樣?

[面對陌生的老師,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和同學的不愉快經歷,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有一定難度。讓學生在舒緩的音樂中靜靜地回憶,並寫下這件事的幾個關鍵詞,抒發的是憋悶於心的真情。讓學生思考“互不溝通,互不理睬”所導致的僵局,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溝通的重要性。]

第二板塊:智慧泉——討論交流,學會與人溝通

活動一:故事引領

1、講故事:《把傷害寫在沙子上》。有這樣一個傳說:兩個阿拉伯人在沙漠中長途旅行,旅途中他們吵架了,一個人盛怒之下給了另外一個人一記耳光。被打的人羞憤異常,愣了好半天,最後一言不語,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耳光。經過艱苦跋涉,他們終於踏上了綠洲,看到了清澈的河水,兩個人興奮極了,搖搖晃晃向河邊走去。此刻,由於極度的炎熱、飢渴和勞累,他們的身體承受力已達到了極限,剛到河邊,被打的那個人便一頭栽進了河裏。另一個趕忙上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將他救起。被打的那個人在醒來後拿起劍在石頭上刻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不解:爲什麼我打了你,你要寫在沙子上,而我救了你,你卻要刻在石頭上呢?那人笑笑,回答:把朋友的傷害寫在沙子上,風會很快抹平它;朋友的幫助刻在石頭上,可以經得起滄海桑田……

2、聽了這個故事,你受到怎樣的啓發呢?

[這一環節透過《把傷害寫在沙子上》這一故事讓孩子感悟到在與別人的相處中要容納別人的缺點,多想到別人的優點,這樣纔能有更好的心境更理智地面對與別人之間發生的矛盾,從而更主動地與別人去溝通。]

活動二:體悟內化

1、請學生回憶那些和你有不愉快經歷的同學的優點及曾經給你帶來過的快樂,請你同樣用關鍵詞表示,寫在這張紙上,之後指名學生大聲讀出別人的優點和曾經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再想想當時的情景,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你有什麼新的想法?有了這樣的想法後,我們又該怎樣去溝通?溝通時要注意什麼呢?小組討論後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面對面、書信、電話……;尊重、真誠、換位……)

3在明白了溝通的方式及注意點後,組織學生與曾經和自己有不愉快經歷的同學現場溝通、體驗。

4、 小結:良好的溝通能減少誤解;能使人更樂於聽自己的話;能使我們更快樂。其實溝通遠不止在我們的班集體裏,生活中我們更要學會主動與進行良好的溝通,溝通無極限。(板書:無極限)

[設計“說優點、說快樂”這一環節目的是喚醒孩子對友好相處的回憶和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孩子在經歷了“說優點,說快樂”後將會更深刻地體悟到自己在面對矛盾的時候應該想到對方的優點。孩子的情感認識將在上一故事的基礎上更深地內化爲自己的情感內需,從而更主動地去與對方溝通。後面的換位思考也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可以正視自己意願,勇敢面對矛盾,自覺反思和進行心理鬥爭的機會。而設計現場溝通既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學以致用的平臺,更給曾經有過心結的孩子提供一個溝通的機會,開啟彼此的心結,因爲孩子在上面的故事引領和情感內化之後與曾經相處不太融洽的同學溝通已成爲迫切的需要,此時這一環節的安排可謂從孩子的內需出發,真正體現了新課標“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

第三板塊:迴音壁——課堂實踐,樂於溝通

活動一:我幫你

1、真情表白:你能幫助小睿擺脫孤獨的煩惱嗎?面對孤獨的小睿,此刻你想怎樣與她溝通呢?請以“小睿我想對你說”爲開頭對小睿說幾句話。

2、角色扮演:如果此時你就是小睿,面對這樣的你情況你會怎麼做:

課件出示:鏡頭一:班長對你說:小睿,我們班的黑板報要更新了,你畫畫很不錯,這一期板報你給我們當美編吧……

鏡頭二:活潑開朗的小美對你說:小睿,這個禮拜天是我生日,王靈她們都去我家聯歡呢,你也一起來吧……

鏡頭三:“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文藝委員說:小睿,這個“六一”兒童節,我們一起編個課本劇吧,我早就羨慕你的寫作才華了……

出示三組鏡頭後同桌討論,角色扮演。

活動二:我能行

課件出示:

(1)單小英早上乘車去學校,正趕上堵車,擠得水泄不通。她繞道趕到學校,遲到了五分鐘,老師批評她不遵守紀律……

(2)陳彬很喜歡看課外書,爸爸看見了總是說:“你就是不好好學習功課,看起閒書來倒挺起勁兒。”……

(3)李東放學回家,路上看到一個小妹妹跌倒了,便跑過去把她扶起來。一位阿姨走過來,不高興地說:“你怎麼把我孩子碰倒了?” ……

小組討論後即興表演。

[設計孩子爲小睿擺脫孤獨這一環節,既呼應課始的案例懸念,使課堂首尾呼應,更給孩子提供練習與人溝通的機會。而最後設計的三個生活情境其實是孩子經常會遇到的生活的縮影,讓孩子真切地面向生活,在生活中與勇於、樂於與別人溝通從而體驗溝通帶來的快樂纔是本堂班會課的終極目標,也真正體現了“溝通無極限”的主題。]

第四板塊:啓示錄——誦讀詩歌,再悟溝通之重要

配樂詩朗誦:溝通

溝通

是一把雨傘

用溫馨浪漫的空間融合人與人的距離

溝通

是一彎明月

用清柔淡雅的月光照亮愛與愛的凝望

溝通

是一道彩虹

用炫彩的橋樑指引心與心的方向

[在班會課結束的時候設計詩音畫的形式,師生在優美的畫面,和諧的音樂中共同朗誦詩歌《溝通》,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將在餘音繞樑中得到昇華,學生對溝通的重要性的感悟也更將深刻。]

附板書設計:溝通無極限

面對面尊重

書信真誠

電話換位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說課我所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We Love Animals。 本套教材非常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基礎教育最主要的任務是要學會學習,開發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創新能力。本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都採用了與學生緊密聯繫的生活實際,真正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同時,它把知識和技能目標融會在了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從而體現出了英語新課標提出的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的總思路,爲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

1、本課教學內容

(1) 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是學習常見動物單詞 cat dog monkey duck panda rabbit

(2)Let's talk

學習句型

I have a …以及Super! Cool! Wow! Great!等表示讚美的感嘆詞語。

(3)Let's do.

本部分要求學生在“Act like a”的指令下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2、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聽懂,會說Look! I have a … 並能在實際情景中運用。

(2)能聽說,認讀一些常見的動物單詞。

(3)能聽懂,會說幾個常用的感嘆詞 Super!Cool!Wow!Great!並能夠在實際情景中運用。

(4)能聽懂簡單的指示語,並能按照指令模仿動物做出相應的動作。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要愛護和保護小動物。

3、重難點的確定

重點:能聽說認讀常見的動物單詞,並能運用句型“Look! I have a ”

難點:由於學生年紀小,對於一節課要正確運用所學句型和四種表達感嘆的詞,有一定的難度,而且特別容易混淆。透過本課的學習,運用自然引入的方法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與使用重點句型和四個感嘆詞。

二、教材處理

1、以“舊”引“新”

依據知識遷移規律的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從已學過的知識引出要學的知識,從課前的日常對話引入單詞教學。

2、以“練”促“能”

學生技能的形成,需要經過適度的訓練才能消化,本課設計了多種樣的遊戲活動,學生透過遊戲,提高了自己掌握知識的能力。

3、融會話教學於情景表演

讓學生在表演中學會運用語言,更能突出語言的實用性和交際性。本課透過教師的示範表演,教會學生在表演中學會本課重點句型。

三、教法分析

透過新課匯入、新課講解、 反覆操練和鞏固運用、反饋練習、歸納總結五步教學法,運用學生感興趣的競賽和遊戲活動,精講巧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四、教學手段

主要以現代化電教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教學程序

1、新課匯入

(1)英文歌曲欣賞:上課之前,讓學生欣賞並演唱英文歌曲,透過簡單的手勢讓學生在唱起來的同時動起來,演起來,樂起來 ,在音樂的襯托下,歌曲營造了輕鬆的學習氛圍並且呈現了個別動物的詞彙,爲所學內容做好了鋪墊準備。

(2)每日對話: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注意,拉近師生距離,首先安排了師生間的每日英語對話“Do you like …?Yes,I do. What's this? It's a …”,透過口語練習,完成了對教學新課的鋪墊,以“舊”引“新”。

(3)單詞教學:透過色彩鮮豔的課件演示,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將帶他們去一個有趣的地方,並請他們依據我的提示猜測要去哪裏?當學生猜出去大森林時,我們便“上車”,一路歡歌去了森林公園。隨着動聽的音樂,電腦打出公園全景,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匯入正課。

2、新課的講解

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動的畫面,配有小動物的說話聲和樂器聲,栩栩如生。以小動物們介紹自己爲主要內容,透過小動物不同的自我介紹和獨特的樂器,讓學生對於所學的新知識有了很好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反覆演練,使學生全面掌握。感嘆詞是讓學生突然看到老師變出了一隻可愛的小兔子,自然的發出感嘆中學習了四種不同表示感嘆的詞語,再透過多媒體的展示和真人的錄音,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了教育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思想素質、情感素質和英語語言素質。

3、反覆操練和鞏固應用

(1)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Work in threes,in pairs,in row,in group,及競賽等多種不同方式操練鞏固。使學生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2)TPR活動。TPR是全身運動反應法的縮寫詞,TPR聽聽做做的活動深受兒童喜愛、節奏和動作能刺激大腦皮層,激活記憶。我先要求學生仔細聽並且看老師的動作, 猜測其含義,然後跟着錄音部分做動作,從對“Act like a ” 的反映中自然習得語言。

4、反饋練習

(1)單詞遊戲

本課的又一次高潮是將遊戲與練習有機結合,融爲一體。設計了慢動作遊戲,讓學生在喜愛的遊戲中開展快速說出單詞的競賽活動,將動物的單詞卡片放進一個大信封內,並慢慢抽出卡片的一部分,看哪一組同學說的快和準,並進行評比。學生透過遊戲,邊做邊練習,寓教於樂,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

(2)情景表演

喜愛表演是小學生的天性,我充分利用這一特性讓學生用自己所帶的毛絨動物表演對話內容“Look! I have a… 並自選感嘆詞,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同座練習本課重點句型。學生練習完後,自由組合代表小組進行臺前表演,並由教師和部分學生作爲評委對參與表演的學生給予評價。讓學生透過表演,真正的鍛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5、歸納總結

本課除了板書所呈現的重點內容外,又將事先準備好的”知識袋“透過優美的旋律、音韻動聽的節奏傳給全神貫注的同學們,音樂聲猛然一停,拿到知識袋的同學開啟紙條,大聲回答紙條中的問題,答對的同學獎勵給一個粘紙帖畫,這項活動讓每一位同學興趣高昂的再次鞏固新知,加強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運用。最後,我將大組競賽的結果公正地告訴全班學生並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鼓勵。

6、展示板書

Unit 4 We love animals

Look! I have a… monkey cat dog duck panda rabbit

本課以素質教育爲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英語學科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視、聽、說等方面使學生得到鍛鍊,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溫故而知新,達到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童話,講述一個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爲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後自己變成了雲朵的故事。文章文質兼美、極有意境、極富童趣,有利於啓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獲得真實情感體驗,進而學習雪孩子助人爲樂、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課文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的內容,易於激發學習興趣,也有利於老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便用教材。本篇爲首次出現不注拼音的課文,看圖讀文,讓學生嘗試着自己閱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成就感,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訓練.。

二.說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的角色與作用得到了新的定位,教師是爲學生服務的,爲學生提供方便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說目標

根據文字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三個字;認識1個偏旁“孑”;知道“着”是多音詞;“又”字連用可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懂得當別人有困難時要勇於伸出援助之手。

四.說過程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低年級學生較易接受直觀形象的東西,爲此,教師可以展示形象的圖片說:“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件小禮物,你們看,這是什麼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將此圖片貼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再問學生:“誰認識這個字(孩)?”“你是怎麼認識的?”同學們暢所欲言,最後歸納出低年級孩子識字的方法: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問爸爸、問媽媽、查語文書後面的生字表,還可以進行猜讀,如果以後學會了查字典,還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等。這部分內容主要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並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識字方法。

2.創設情境,整體感知。“這篇課文寫了雪孩子的什麼事呢?”一個問題引起懸念,然後播放動畫片:大雪無邊,快樂無限!學生彷彿置身於雪的世界裏。聽,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唱歌,看,他們玩得多快樂!動情地朗讀,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把學生帶入豐富的想象和親身體驗中,從而渲染了與詞句相對應的氣氛,使學生主動了解和欣賞了語言所描寫的事物,體驗了作者所抒發的情感。然後透過快速地查數,使學生對全篇課文有個宏觀的把握:知道本課有8個自然段並配有8幅插圖。這部分內容主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求同思維能力。在這一部分初讀課文時,對於識字教學提倡差異教學,不強求堂堂過關,人人過關,提倡隨文識字,先讓學生親近文字,感受文字,朗讀課文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然後進行識字檢查、展示、交流和指導。重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和生活情境直接感受,輕讓學生孤立認字,以字解字,以詞解詞。

3.精讀感悟,感情朗讀。課文有了剛纔情境創設出的基礎,學生自然對這篇文章產生了喜愛之情,此時的心情也是高興的、舒心的、美麗的。所以第一自然要讓學生繼續讀、老師再範讀、再指名讀。透過讀,使學生盡情地領略大自然的美麗、領略雪的風采!老師以“你讀懂了什麼呢?”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尋問題的答案,進而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好習慣。然後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找出“一天一夜、房子上、樹上、地上、一片白”等詞語都是說雪下得非常大。第二、三自然段,請同學們講這幅圖的主要意思,再結合畫面的內容,體會小白兔往來火里加柴的原因。(因爲屋子裏很冷,所以小白兔往火里加了一些柴。)在朗讀第八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去練讀,說: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請小朋友自由讀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讀出什麼樣的語氣呢?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去討論,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意見。有學生可能會覺得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爲雪孩子雖然已經變成了白雲,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覺得很高興,所以要讀出高興的語氣。有學生可能覺得要讀出傷心的語氣。因爲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小白兔覺得很傷心,所以要讀出傷心的語氣。這樣讓孩子鮮活的心靈裏有了更豐富的情感!接着我順勢引導所有的孩子來參與,讓大家各抒已見,再根據自己的意見,用自己的方式去讀這段話。學生的情感在練讀中,在理解課文的情境中得到噴發,藉機更應該讓孩子們說出自己心中想說的話。在個別的朗讀中,我讓學生的評價代替了自己的評估。讓他們評評站起來讀的小朋友讀出了什麼語氣?這樣,情感的體驗就像我們說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認爲從“美”這個詞,還能看出雪孩子的心靈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在這教學中,學生的感受是透過朗讀來實現的。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教師要努力創設了一種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學生在朗讀中,透過自己的情感體驗,對雪孩子捨己救人的精神給予肯定,對這種行爲表示讚賞,因此纔會深深體驗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後的高興心情;而從另一角度,學生們也體驗到了生命的寶貴,才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後的悲傷之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這部分內容主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能力、直覺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能力,發展思維。讓文中的空白亮起來。有些課文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說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容,留下 “空白”。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用好這些空白,巧妙地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用創造的才智爲這些“空白”填補亮麗的色彩。《雪孩子》一課,雪孩子是怎樣救出小白兔的沒有直接表達,留有空白,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抓住這一空白,啓發學生想象,練習說話,體會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補充空白。把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使閱讀教學的課堂,放射出亮麗的光彩。這部分內容尤其注意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充分發展的空間。 “雪孩子哪裏去了?”“雪孩子還會回來了嗎?”這幾個問題是關鍵,但不提出來,而讓學生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帶着“你對哪個問題最感興趣就研究哪個問題”來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畢竟是低年級的學生,所以要深入到各組,適時地加以引導和點撥,進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這部分內容一定要重點進行朗讀訓練,伴着優美的音樂、看着動畫片,體會“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把描述的意境,體會雪孩子崇高的品質,體會小白兔的快樂與憂傷。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讓課文學習成爲探究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實驗教材給我們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教師愛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求知慾、培養進取精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有助於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

5.拓展延伸,發散思維。“雪孩子還會回來嗎?”這是孩子們最想知道的問題,我們能把故事往下編嗎?”雖然這個問題對孩子們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對課文興趣肯定未減退,我引導他們去探索:你們可以再讀課文、查找資料、請教家長等方法,一定可以把故事編出來。趁熱打鐵佈置作業《雪孩子又回來了》引導學生想象:小白兔與雪孩子見面後會做什麼說什麼?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4、知道烏鴉上當的原因是因爲喜歡聽奉承話。

二、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用奉承話騙取了烏鴉嘴裏叼着的一片肉。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狐狸騙肉的過程,形象地告訴我們愛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課文共八個自然段。前三段講狐狸和烏鴉是鄰居,烏鴉爲孩子們找到一片肉,狐狸看見了想吃烏鴉叼着的那片肉。第四至八段講狐狸是怎樣用花言巧語騙到那片肉的經過,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明白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能表示狐狸用好聽的話騙取肉這個過程的課件或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磁帶。

2、烏鴉、狐狸的頭飾。

3、讓學生課前瞭解狐狸、烏鴉的特點,收集有關資料。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生字中,“流、肉”的字音容易讀錯,要注意正音。在字形識記上要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叼:左右結構,右邊不要寫成“刀”。

雀:上下結構,上邊是“少”字少一撇,下邊的筆順是:雀。

流:右上是“”不是“亡”。

“洞、漂、極、張”都是左右結構,可以引導學生用偏旁加熟字(或熟部件)的方法識記。

2、寫字教學。

肉:同字框要寫方正,裏邊是“撇、點”,不是“撇、捺”。

流:右下的三個筆畫間隔要勻稱。

漂:右下的第二橫要寫長一點,托住上面的部件。

差:羊字旁裏面是“工”,不是“土”。

(三)詞句教學

本課沒有難理解的詞。應重點抓住狐狸對烏鴉說的三次話反覆朗讀,從而體會狐狸是怎樣騙到肉的,烏鴉是怎樣上當的。第一次,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對烏鴉說:“您好,親愛的烏鴉!”這是狐狸對烏鴉假惺惺的問候和親近。“想了想”是指狐狸在打那片肉的主意。可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想象;狐狸想了些什麼?朗讀第二次狐狸的話時,可引導學生聯繫第二段體會爲什麼狐狸要問候烏鴉的孩子。讀狐狸第三次說的話,可用比較的方法理解。比較麻雀和烏鴉的羽毛,比較烏鴉難聽的叫聲和狐狸誇獎的話。透過比較讓學生明白狐狸說這些不符合事實的話是別有用心,故意奉承,使烏鴉放鬆警惕,達到讓烏鴉開口的目的。分頁標題#e#

(四)朗讀指導

這是一篇學生喜愛朗讀的課文,可以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驗和感受故事情節的發展,並悟出其中的道理。朗讀重點是四至八段。狐狸第一次說的話要用尊敬、問候的語氣讀。第二次說的話要讀出親切、關愛的語氣,讀音應略高於第一次。第三次誇烏鴉的話要讀出讚美的語氣。讀烏鴉的聲音“哇……”時,聲音適當放低、拉長,把省略號的意思表達出來。最後一句“鑽進洞裏去了”應有些耐人尋味的感覺。朗讀時,應讓學生自由地發揮,對確有困難的地方,教師可以範讀。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和表演。表演時對學生創造性的發揮應給以肯定。

(五)練習提示

課後練習第三題是看拼音填空後再讀句子,所填的都是含有生字的詞語,注意寫正確所填的詞語。在朗讀這兩個句子時要注意運用不同的語氣。第一句應讀出狐狸奉承、恭維的語氣。第二句應讀出烏鴉得意忘形的語氣。

(六)擴展活動

1、以“狐狸叼起肉,鑽進洞裏去了”爲開頭續編故事。

提示:

(1)烏鴉的肉被騙走了,她會怎麼想,怎麼做?

(2)狐狸叼起肉,鑽進洞裏以後會怎麼說,怎麼做?以後烏鴉還會上當嗎?

2、利用活動課搞“狐狸和烏鴉”的故事會或關於“狐狸和烏鴉”故事的專場表演。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課文,找出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二)再讀課文,找出狐狸對烏鴉說了幾次話,每次都是怎麼說的。檢查時,以“每次都是怎麼說的”這個問題引導學生讀狐狸說話的有關句子。可以出示烏鴉和麻雀的投影片,比較誰的羽毛漂亮;播放烏鴉的叫聲,聽聽它的叫聲是否好聽。讓學生透過實例感悟狐狸的狡猾。

(三)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複習鞏固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齊讀、開火車讀、指名讀。讀詞語卡片,用生字口頭擴詞。

2、啓發學生識記分析字形。

(五)用田字格指導學生寫字。

(六)完成課堂練習。

(七)戴頭飾表演課文內容。在表演過程中,要允許學生創造發揮。

(八)引導總結: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平時,你聽到、看到過像狐狸和烏鴉這樣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