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求職指導>

社工繼續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1W

美國社工協會(NASW)要求執業社工在獲得相關學位後要定期修習一些繼續教育課程進行“保鮮”。爲迎合這種需要,一個龐大的行業產生。而目前對提供社工繼續教育的相關機構和課程內容的監管非常鬆散,許多社工繼續教育項目提供的學習內容可以當作僞科學看待。

社工繼續教育論文

shelunqianyan

社工繼續教育及對其鬆散的監管

美國的社會工作專業資格可以透過完成諸如BSW、MSW等專業學位來獲得。但是大多數州都規定即便獲得專業資格,執業社工也要參與繼續教育培訓(continuing education,CE),纔可繼續保持執照的有效性。相關要求一般爲每兩年參加30小時及以上的CE課程。一些州會特別規定在特定領域(少數族裔、家暴等)的CE課程時數要求。除了各州對執業社工的規定,美國社工協會也要求會員每兩年參加不少於48小時的CE課程,以更新知識、提升個人專業能力、適應行業變化需要等。

提供CE課程的有美國社工協會(NASW)、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委員會(CSWE)這樣的大型機構,也有私人公司、高校的社工學位項目和個人等多種主體。CE課程由各州和其認可的機構根據申請者提供的資訊進行審批。這些資訊一般包括CE課程的內容示例、評估方法以及學員反映意見的方式等。但是真正在CE課程裏教授的內容基本不被審查。換句話說,對CE課程的審查集中在課程提供者的資質上,而並非CE課程的內容上。這樣就導致在現實中,只要獲得資質,機構或者個人就可以提供任何課程內容。

鬆散的審查過程導致CE課程提供者可以在提交的申請書中包含高質量的課程文案,但在實際操作中卻草草了之。有些CE課程的內容甚至很多年不更新。等到需要重新審覈CE提供者資質的時候,提供者也只是選擇過去幾年質量稍高一些的課程內容填充在申請表裏,在獲得資質後繼續提供低質量的課程。如果社會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服務於公衆利益,如此不負責的CE課程則隱含着重重危險。

系統監管的缺失,加上一些課程所教授的微觀治療方法缺乏科學依據,CE課程的問題就更加嚴重。一些課程盲目宣傳新的治療方法,看上去新穎時尚,實則並沒有紮實的實驗依據。實際上這樣的CE課程已經違背了NASW規定的相關倫理原則——社工實踐中運用的知識必須是有根據的、社工不可參與到任何不誠信行爲中、社工要如實準確地彙報研究結果等。如果不能提供對相關干預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證據,不負責任的CE課程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僞科學。

shelunqianyan

社工繼續教育中的僞科學

科學就是經過定量或者定性研究方法獲得並檢驗過的知識。將這種思路反向,即可定義僞科學:它們是一些觀念和實務方法。不管是出於惡意還是無知,執行這些觀念和實務方法的人希望能透過科學檢驗,但是事實上卻是與科學的取向、方法和現有知識相悖。僞科學透過看似科學的術語來僞裝成科學,但是仔細檢驗就會發現其實相去甚遠。有學者提出區分科學與僞科學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否可證僞。僞科學靠僞造事實來尋求保護,並且提出一些無法被證僞的結論。僞科學的支援者們也不一定是惡意的,他們可能只是缺少了能將科學以及由科學衍生出的實務方法和僞科學區分開來的工具。

一些社工的實務方法也表現出某些僞科學的特徵,特別是當這類實務方法缺乏經過良好設計的控制實驗的研究支援時。或者,某些實務有初步的非控制性實驗研究,但研究的結論遠遠超過了證據。比如說,在初步的干預研究缺乏對照組的情況下,我們不能排除非干預效果起作用的情況,但僞科學的支援者可能提出,他們的治療方法優於那些有隨機控制實驗支援的研究。

社工實務中的僞科學有以下特點:

a.爲了掩蓋實驗結果被證僞,用事後檢驗(post-hoc)來解釋實驗的失敗;

b.在已經犯錯的情況下不積極進行自我校正;

c.逃避或者是狡辯爲什麼(在相關領域)沒有同行審閱的論文發表;

d.強調一個實務方法的成功之處,而忽略反對的意見;

e.顛倒舉證的義務,將舉反證責任強加給批評者;

f.缺少與早期理論的聯繫,而宣稱新的實務方法是一個顛覆性的範式創新;

g.主要依靠個人證言和道聽途說的證據;

h.使用艱澀難懂的術語,使得概念變得更加難懂而難以解釋,特別是存在更加清晰簡單的解釋時;

i.宣稱這種實務方法對對廣泛多樣的羣體有效,但是缺乏足夠的實證證據;

j.宣稱這種實務方法可以和其他實務方法配合使用,但卻並沒有專門研究過。

在一項對全美400名註冊社工(LCSW)的研究中,75%的社工在過去一年的實務中使用過至少一種新興的但沒有實證支援的治療方法。爲什麼這種現象值得關注?最明顯的理由是有些被社會工作者們廣泛使用的干預方法已經被發現會對服務對象造成傷害而不是帶來幫助。這嚴重違反了“不造成傷害”這一主要倫理。有些干預方法(如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s for trauma)最初的傷害並不明顯,但是文獻回顧和元分析(meta-analysis)的結果顯示,這些干預方法可能沒有幫助,也更可能引發創傷後壓力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thought field therapy (TFT),創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Roger Callahan。這個聲稱可以改善心理問題的治療方法揉合了中國的傳統醫學中“氣”的概念和一些心理學知識。其主要方法是透過手指點擊身體的經絡穴位(編譯者認爲其實就是“非專業型點穴”)。一些學者透過實證研究得出了支援TFT的結論,另一些隨機控制組的研究則發現採用TFT和那些在不是穴位的地方亂點的人,其心理狀況改善並無顯著區別(Waite & Holder, 2003)。TFT其實借鑑了東方“能量場”的概念,與之相關的還有氣功治療、靈脩、般尼克療法(pranic healing therapy)。

繼續教育中的僞科學問題不僅僅只是存在於社會工作領域。其他學科如心理學和護理學都有類似的問題。學者們針對這樣的'情況提出瞭如下建議:“美國心理學協會(APA)和其他心理學機構應要求實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必須建立在充分的科學證據之。中止一切建立在科學虛無的基礎上的繼續教育工作坊”。APA繼續教育辦公室迴應了這些要求,提高了提供繼續教育者資格的標準。從2016年1月起,任何教授測試方法或干預方法的繼續教育工作坊必須符合以下標準:“在目前的同行審閱的科學文獻中有一致的、可信的實證研究支撐”。

shelunqianyan

社工能做什麼

我們建議社會工作繼續教育的批准機構也建立類似的標準。社會工作中的僞科學問題不是最近才被發現。1945年社會工作者Steiner綜述過僞科學在實務中的普遍性。Robin於1995年指出“恢復記憶”和“恢復記憶療法”的僞科學特徵。正是因爲這些內容還廣泛存在於社會工作學院的教學中,瞭解僞科學這一問題以及可能給服務對象造成的傷害對於社會工作的學生和老師都是有益的。

我們能做什麼呢?不要參加僞科學的繼續教育課程。鼓勵您的同事調查可疑課程的證據基礎。如果在繼續教育的項目中發現了僞科學的內容,禮貌地詢問講者課程中的研究支撐。如果沒有可信的研究,請他們將一點說明。阻止僞科學的內容在繼續教育中出現是所有社會工作者的職業責任。

參考文獻

Thyer, B. A. & Pignotti, M. (2016). The Problem of Pseudoscience in Social Work Continuing Edu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52(2), 136-146.

Waite, W. L., & Holder, M. D. (2003). Assessment of the 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fear. Scientific Review of Mental Health Practice, 2(2), 20–26.

Steiner, L. (1945). Where do people take their troubles? New York, NY: Houghton Miflin.

Robbins, S. P. (1995). Wading through the muddy waters of recovered memory. Families in Society, 76, 47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