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賣油翁的讀書筆記(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3.2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賣油翁的讀書筆記(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賣油翁的讀書筆記(精選5篇)

賣油翁的讀書筆記1

最近讀的歐陽修名作《賣油翁》,說的是一位賣油老人不買射箭高手的賬,用自己平實的倒油技藝,令對手心服日服的故事。一個普通的賣油老人,卻有着一手令人驚歎的絕技,這是什麼原因呢?還不是“惟手熟耳”。是的,這絕技靠的不是僥倖,而是靠熟能生巧。

其實,世間所有絕技既不是做夢得來的,也不是乞求來的,當然更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長期的實踐得來的。

賣油翁倒油技藝如此,陳堯諮的射箭技藝亦如此,生活中的各種技藝又何嘗不是如此。

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畫家達·芬奇,可算得上是美術史上罕見的巧匠了,可他高超的繪畫“技巧”卻是經過長年累月畫雞蛋積累起來的。

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天資愚笨,八歲從師學藝,幾句老腔學了多時還不能上口,老師嫌他笨,把他大罵了一頓。然而他並不灰心,幾十年如一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練習,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從而創立了聞名於世、有着巨大影響的“梅派”。這些,不正是“熟能生巧”的最好印證嗎?

作爲我們,即將展翅高飛的雛鷹,在學習過程中,更應該懂得熟能生巧這個道理。我們每個人是否都應該做一位新時代的“賣油翁”呢?

賣油翁的讀書筆記2

賣油翁的技藝真的讓人瞠目結舌:把一銅錢放在葫蘆口上。舀一勺油從銅錢口澆下去,油穿過錢孔卻一點都不碰到銅錢。賣油翁是如何達到這個境界的呢?“無他,惟手熟爾’’。乍一聽,的確,熟能生巧。再一想,“熟”能生的`豈止是“巧",熟何嘗不能生“拙竹呢?

“熟”帶來的思維定勢會誤導人做錯事,做錯了只好返工、再次來過,這“熟竹生出的就是拙了。很多人只相信自己的經驗和感覺,認爲自己經常做的事、自己的經驗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往往以自己“熟"而自得,依賴自己的老辦法老規矩。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個世界是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萬事萬物也都在變化當中。當客觀的條件變化之後,你還採用舊的方法舊的理論,得到的只能是失敗。所以說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也沒有永恆不變的箴言。

賣油翁的讀書筆記3

今天晚上,我聽爸爸講了一個故事,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寫的寓言故事《賣油翁》。

內容主要寫的是:有一個人叫陳堯諮,自認爲射術很好,常常在自家花園裏射箭。有一天,陳堯諮又在花園裏射箭,一個老頭忽然走來,看見他十發九中,只不過微微地點點頭讚許。陳堯諮問:“你也會射箭?我射箭的本領不很精湛嗎?”老頭說:“沒有什麼別的奧祕,只不過是手熟罷了。”他聽後憤憤地說:“你怎麼敢輕視我射箭的武藝!”老頭說:“憑着我倒油的經驗就可懂得這個道理。”於是老頭取過一個葫蘆,用銅錢蓋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倒進葫蘆,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不沾溼銅錢,老頭說:“我這點手藝也沒有別的奧祕,只是手熟罷了。”

我知道了:做什麼事,只要長期實踐,苦練基本功,再難的技巧也可以掌握。時間一久,也就熟能生巧了!

賣油翁的讀書筆記4

《賣油翁》這篇故事,告訴了我“熟能生巧”的道理。

《賣油翁》裏,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賣油翁把油準確無誤地倒入了一個口上放了一個銅錢的葫蘆裏,且錢孔上不濺上一滴油。

賣油翁的絕技是天生就有的嗎?不,只如同賣油翁說的那樣,“只是熟能生巧罷了”。

老農能辨別風雲,治理田地;歌唱家的歌曲十分動聽;舞蹈家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動人;畫家作的畫栩栩如生;詩人的作品絕妙無比,耐人尋味;雕塑家的作品玲瓏精巧,形象逼真……人們總會向他們發出各種讚歎,殊不知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靠長期經驗的積累,光彩下的汗水,日夜苦練的結晶。當今,有一些人只感嘆別人的運氣比自己好,卻不努力。難道他們不知道,努力才能得到好結果嗎?若他們把精力用在正道上,那結果又是如何呢?

本領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經過勤奮的學習才能獲得,此所謂“業精於勤”。只要肯下功夫,經過長期努力,一定會熟練掌握它的奧祕,應用自如的。

賣油翁的讀書筆記5

《賣油翁》這個故事向人們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代有個叫陳堯諮的人,擅長射箭,以此自矜。而賣油翁只略表讚許。他把一個油葫蘆放在地上,用一個銅錢蓋在葫蘆口上,將油透過錢孔灌入葫蘆中,錢孔卻不曾濺上一滴油。真可謂妙哉。陳堯諮的超人本領和賣油翁的絕技,是天生就家的作品玲瓏精巧,形象逼真;詩人的作品膾炙人口,耐人尋味;……人們總會向他們發出各種讚歎;了不起啊,了不起啊!豈知所有這些,哪一樣不是長期經驗的積累,日夜苦練的結晶。當今,有一些青年人自暴自棄,有的嗎?非也。賣油翁曰:“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的確,老農能辨別風雲,善治理田地;演員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動人;雕塑既不鑽研業務,又不虛心求教,他們總是這樣嘆息:“我太笨了,能混碗飯吃也就夠了。”他們真的笨嗎?非也。他們談起服裝髮式來頭頭是道;織的毛衣,稱得上是藝術品;玩起撲克來,誰也比不過他的機智靈活。

本領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經過勤奮的勞動才能獲得,此所謂:“業精於勤。”年輕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鑽一門學問,經過長期的努力,一定會熟練掌握它的奧祕,應用自如的。這也是《賣油翁》給人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