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教育讀書筆記(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2.8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讀書筆記(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讀書筆記(精選5篇)

教育讀書筆記1

其中一個案例描述了一個可愛的8歲男孩,他不喜歡寫作業,也不喜歡安靜地讀書。他喜歡一下課就跟着老師:“胡小姐,我昨天被狗咬了。”和“胡小姐,李強在課堂上踢我”。“胡小姐,我不想和趙小道坐在一起。”老師看着他,總是不耐煩地對他說:“我知道,我知道。老師很忙。今天就開始吧。他並不生氣,很寬容,慢慢地轉過身去。有一天,當他的老師做完作業要去開會時,他又站了起來。還沒等他開口,老師就問:“怎麼了?”來吧,我很忙。“我沒有書,而且……”“那麼,爲你自己做點什麼吧!”然後老師去開會了。當他會後回到辦公室時,老師看到他的座位上有一個彩色的蛋糕,旁邊有一張紙條:“胡先生,你很忙,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看我的紙條。”今天是我的生日,本來我想當面告訴你,讓你和我分享快樂。但是你太忙了。你想嚐嚐蛋糕嗎?老師感到很羞愧。他撥通了孩子家裏的電話,給他送去祝福,告訴他老師不是很忙。

讀完後,我和老師一樣感到羞愧:我過去很忙。我覺得和學生交流是在浪費我寶貴的時間。有了這些時間,我可以改變多少作業,我可以準備多少課。然而,當他在“我很忙”的旗幟下拒絕傾聽學生的時候,他失去的是耐心、愛和對老師的依賴。

關心有問題的學生

禪師班吉是禪宗學校的好老師。他的一個門徒偷東西時被抓住了。當其他徒弟要求潘貴趕走被偷的徒弟時,潘貴把所有的徒弟都叫來,對他們說:“你們都是聰明人。你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你想學多久就可以學多久。但這兄弟連對與錯都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誰來教他?這種深情的話語溫暖了小偷的心,淨化了他的心靈。從那時起,偷竊的衝動就像煙霧一樣消失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不禁被班吉大師的慈悲心所感動。教育本質上是一種以人爲本的情感,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關懷。在現實中,無論教育形式多麼複雜,愛都應該是它的核心。教育離不開愛,但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當前的教育已經逐漸偏離了這一核心。教育需要愛的回報。需要一顆充滿愛的心才能撼動另一顆心。禪師班吉的故事不僅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而且以其完美的結局證明了愛情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以人爲本,創造適合人民的教育

哈佛大學總統的Gropes設計了迪斯尼樂園,他的靈感來自於一位擁有葡萄園的老婦人。由於缺乏勞動力,老婦人讓買葡萄的人自己摘葡萄。於是他讓工人們在遊樂園的所有空地上種上草,幾天後草就發芽了。Gropes提前三個月開放了公園。起初,因爲沒有辦法,遊客們不敢去。格羅普斯告訴遊客們去遊樂園沒有任何限制。所以,幾天後,草原清楚地顯示出人們所走的優雅和自然的道路。人多的地方路更寬,人少的地方路更窄。摸索讓人們沿着自然足跡建造道路。由於遊樂園的路徑設計不僅和諧自然,而且滿足遊客的需求,尊重遊客的自主選擇,被評爲世界最佳設計。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教育和教學,我感觸很深。在過去的教育教學中,誰能像摸索一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開拓精神?大多數老師擔心學生誤入歧途,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總是導致學生不放棄。後來,活潑、可愛、有創造力的孩子們被“培養”成統一標準的“誠實”、“聽話”的學生。其實太多的約束,違背了教育規律,違背了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只能壓抑學生的天性,只能阻礙學生的健康成長,而“順其自然”才能使其茁壯成長和完善。教育必須是,也只能是適應人的教育,而不是使人適應教育的教育。

教育讀書筆記2

泰戈爾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爲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當我捧在手裏細細品味的時候,被書中無數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本書爲意大利小說家亞米契斯的代表作,以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成長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其中,讓我最感到印象深刻的一個故事是——《佛羅倫薩小抄寫員》。二歲的小學生朱利奧看着父親天天辛苦地爲一家賺錢,他想幫助父親抄寫(由於他父親的工作錢很少,所以幫助報社抄寫而賺錢)。於是,他在父親十二點鐘睡覺後偷偷地幫父親抄寫,一開始,父親未發覺,他決定繼續做下去。後來,他因爲每夜睡眠不佳而導致經常打瞌睡,引起了幾次父親的責罵,但他沒有放棄,還繼續抄寫,更沒把真相說出來。最後,父親得知了敘利奧一直在幫助他抄寫,對自己罵敘利奧而後悔不已,並讓他好好地睡了一覺。這個故事,給我的觸動很深,我今年已經十一歲了,我一定要以朱利奧爲榜樣,要多體貼體貼父母,現在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要把心用在學習和鍛鍊上,以優異的成績來讓父母覺得他們的辛苦有所值。透過這一本書,讓我知道了怎麼立身爲人,也懂得了愛的真諦!

教育讀書筆記3

以前聽說過“新教育”,但沒看過;也聽說過朱xx這個人,但不瞭解他。這次南京學習,很慶幸導師給了我最新版《新教育》(修訂本),才讓我對“新教育”有了全面的認識。

何謂新教育?新教育認爲,教育應該面向未來,更應該直面當下,教育就是生活,是促進人們過美好的生活,因而凡是與教育發生、關係的人,都應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試想,現在有多少莘莘學子深受應試教育之害,身負沉沉的功課負擔,剝奪了他們的自由、時間,使教育變成了受苦;有多少教師受考試的指揮棒控制,不得不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加班加點,指揮學生機械地標準化操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溫着“昨天的故事”,甚至於當每接到升學指標任務不由自主心驚膽跳,沒有歡樂,何來幸福!也難怪有人要搖旗擂鼓“爲教育吶喊”。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似乎是一種理想,是的,《新教育》就是因爲它喚醒了教師的教育理想和信念,點燃了教師的教育熱情和幹勁,才受到一線教師的熱烈歡迎。懷揣着理想上路,永遠憧憬明天,生活才賦予生命的意義,有意義有夢想的生活,當然纔算得是幸福的生活。

新教育新在哪裏?這種“新”不在全盤否定舊教育,“新”在於不斷地新陳代謝推陳出新,不斷地向前進化,是順應時代發展,不斷改革、不斷完善、面向未來的教育。它有兩個基本特徵:

一、是一種富有辯證法精神的教育;

二、是一種動態的、面向未來的教育。新教育實驗主張迴歸教育的原點,主張讓教師和學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強調教育應該培養美好的人性,讓學生擁有美好的人生,從而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是的,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應關注人的情感,關注人的價值,關注人性的完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校長、教師和家長常常關注的是學生學到多少知識、是否聽話、行爲是否規範等等。忽視心靈的成長,人性的引導,喪失教育的本質。

新教育實驗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管理最最靈魂最最核心的東西就是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這是《新教育》反覆陳述的觀點,它認爲: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則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快樂,那就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如果教師他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師不能每天用心去發現他的教育世界,那麼教育始終有一種缺陷。的確,我認爲作爲學校管理者就應該全心全意地爲教師服務,把教師放在第一位,學生放在第二位;而教師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學生在教師工作中的位置應當是第一位;領導者是透過教師管理學生,直接管理學生那就是越俎代庖,其實也是在幫助教師的管理,還不如直接管理教師。爲教師創造優質的教育生態環境是領導者應盡的職責,爲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是教師應盡的職責。當教師對職業認同後,專業發展尤爲關鍵,《新教育》認爲可以透過“三專”模式來實現:專業閱讀——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專業寫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專業發展共同體——站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

如何施行新教育?真理是在實踐中獲得的,憑空捏造的只能是空中樓閣,《新教育》的理論系統化也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爲:先有行動纔有知識,再用知識去指導行動才能成功。這就是“實踐——思考——再實踐——再思考”模式的輪迴,纔有成長髮展壯大。《新教育》不是行動的矮子,它提出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築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這些行動,任何學校都可以做,都可以去實踐。當然,能否創造性地實踐六大行動,決定於對其要義的真正理解,但《新教育》的行動論認爲: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纔有奇蹟。特別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新教育共同體”集體行動,更是創造了教師團隊性發展的奇蹟。

新教育以其富有的人文性、情感性,激發人們對理想教育追求的熱情;以其獨特的行動性、實踐性、可行性,促使新世紀的教育走向深刻幸福之道。相信在新教育的召喚下,我們廣大的教師都能甦醒,並收穫着教育的快樂與幸福。

教育讀書筆記4

寒假期間,我讀了前蘇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 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禮。我被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師的敬業精神、 教育機智和靈活性所打動,深深地被大師的理論所折服,被大師的教育實踐所吸 引。大師書中字裏行間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 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作爲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是愛孩子。愛孩子,就要成爲他們的知心朋友。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僅要成爲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爲學生的朋友,和他們 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只有這樣,孩子纔會 把一切都告訴他。這一點,對於我們音樂教師尤爲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 作爲教師我們對學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無私的愛。因爲每個學生最 初都是以張空白的試卷。我們每一筆書寫,都是未來的答案。愛學生就是要及時發 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事實上,當孩子們在犯錯誤的時候,他們迫切 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 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 羣孩子。身爲音樂教師,我們更應該利用所任學科的特點,賞識那些後進或處於 困境中的學生,賞識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每個學生都能在 音樂所獨有的情感藝術中得到薰陶。由此可見我們愛學生、賞識學生,其根本目 的就在於讓學生用同樣善良,真誠之心去愛他們、愛集體、愛社會,從而的達到 受教育的目的。 教師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學生的 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頭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爲一個 教師,要想得到更多孩子們的愛戴,就應該學會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給他們 信心,這應該是對所有孩子而言的。對一個靦腆的孩子、對一個木訥的孩子、對 一個經常是表現平平的孩子,教師往往一句不經意的稱讚的話語,一個微笑,一 個親切的小動作,就會溫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給他們信心,同時也亮麗了自己在 孩子們心中的形象。 感謝學校安排的這次讀書活動,感謝書本給我知識與力量,讓我感悟到了很 多道理。作爲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蘇霍姆林斯基爲榜樣,努力學習他 的教育思想,傳承和踐行他的教育思想,學習他爲孩子健康成長,爲教育事業發 展而忘我工作,鞠躬盡瘁的無私奉獻精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去愛我所 教的所有的孩子,並讓這種愛在我所教的學生身上得到延續。我想,這就是愛的 價值;這就使愛的奉獻!

教育讀書筆記5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最後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述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持續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最後,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

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必須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忙,最後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忙下,馬可爾和媽媽最後重逢了。讀到那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就應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但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完美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必須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忙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必須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忙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