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關於我市生態市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1.9W

爲進一步瞭解我市生態市建設現狀,總結成績和經驗,揭示問題和矛盾,分析制約因素,研究思路及對策,確保20xx年建成生態市目標的實現,根據市政協的統一安排,我們第二調研組在市政協領導的帶領下,於三、四月份重點對我市丁堰、桃園、如城、搬經、高明、江安等鎮的生態市建設工作進行了視察調研,並考察學習了山東省榮成市的生態市建設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關於我市生態市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我市生態市建設現狀

(一)工作凸顯亮點

1. 謀劃及時,規劃到位

早在,我市即開始着手謀劃生態市建設的相關工作。市環保局成立了生態市建設辦公室,組織開展了生態市建設專題調研,形成了可行性報告。市政府委託蘇州科技學院編制了《如皋市生態市建設規劃》。《規劃》圍繞建成生態市的近、遠期目標,明確了我市四大生態功能板塊和六大生態建設主要領域,提出了32項重點工程,工程總投資達182.6億元。在此基礎上,各鎮結合自身實際,先後對鎮環境保護規劃進行了修編,並出臺了生態保護子規劃。如丁堰鎮邀請南京師範大學編制的《丁堰鎮生態工業園規劃》就具有很強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可行性。

2. 組織完備,政策完善

自創建工作正式啓動以來,市政府將生態市建設列入市“六城同創”指揮部統一領導,下設生態市創建辦公室和相應的工作班子。於此相應,各鎮各責任部門也都建立了相應的領導組和工作組,我們視察調研的幾個鎮都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有關部門配合抓,創建村(社區)班子具體抓的創建工作格局。上下聯通、職責分明、政令暢通、相互協調的生態市建設組織網絡在我市很快建立。

爲有效推進生態市建設,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落實環保優先,建設生態如皋的決定》,市人大專門作出了《關於落實環保優先加快建設國家級生態市的決議》,將生態市建設列入了法制化軌道。與此同時,市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性政策措施,如《關於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意見》、《鎮級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以獎代補實施細則》、《如皋市基層綠色創建考覈獎勵辦法》、《如皋市鎮級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以獎代補辦法》等。

3. 部署周密,宣傳得力

自創建工作啓動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全市生態市創建工作會議進行動員部署,透過各種形式進行不間斷的宣傳造勢。各鎮如桃園、丁堰、高明、江安等紛紛利用廣播、過街橫幅、宣傳櫥窗和舉辦專題活動等形式開展廣泛宣傳。全市上下形成了濃烈的生態市創建氛圍。

4.責任明確,監管有效

我市將每項生態市建設指標、重點工程按責任部門和時間結點進行了細化分解,制定了相應的考覈辦法。市政府將生態市建設任務列入了環保目標責任狀。市紀檢監察、市“六城同創”督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對生態市建設重點工作進行督查。各鎮在創建過程中也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了不同的督查方式。江安鎮成立了老幹部專項督查抽樣組,對該鎮的綠化造林工作進行專題督查。桃園鎮整合城管、衛生、工商、環保、安全、建管等各個方面力量,對各項創建工作實行定期聯合督查和管理。這些做法對鞏固創建成果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二) 創建初顯成效

1.抓住“水”字做文章,兩大工程成效顯著

一是水環境綜合整治成績優異。截止去年3月,我市境內3000多條各級河道全部得到整治,提前兩年完成了“十一五”河道整治任務,以優異的成績透過了省市考覈驗收。在高明鎮曉莊村、江安鎮聯絡村等地出現的一批“底清、面潔、線暢、坡綠、岸淨”的河道成爲全市乃至全省河道整治的樣板。

二是以水爲重點的鎮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經過兩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有14個鎮建成污水處理廠並進入調度或試執行階段,全市鎮級污水處理廠規模在1500-5000噸之間。其中搬經鎮污水處理廠採用國內領先的全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妥善處理淨化過程中產生的柵渣垃圾、沉沙及污泥等污染物,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出現,真正達到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要求。

2.緊扣“農”字下功夫,生態“三農” 初具規模

一是田園整潔,農業生產環境優化,農副產品質量提高。在生態市和生態農業市等創建工作的推動下,結合新農村建設,我市着力推進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和無公害農業等農業現代化建設工程,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先後建成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基地87個,面積83.62萬畝,佔可食用農產品面積的62.8%;已獲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36個,a級以上綠色食品38個,有機食品5個。建成花木生產基地20萬畝。位於如城鎮顧莊生態園內的蘭花園、蝴蝶蘭園、錢長草坪、花木大世界等花木生產基地已成爲我市生態旅遊中的亮點。生態農業的建設,使全市農業生產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達標率達到99.68%。

僅,我市就新增大中型秸稈還田機械220多臺(套)、小型秸稈還田機械1200多臺(套),設立秸稈收購點36個,完成秸稈機械化還田50多萬畝,約佔稻麥面積的35%,秸稈綜合利用率已接近90%。去年5月,南通市政府在我市丁堰鎮召開了南通市秸稈機械化還田及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推進會,會上演示的我市秸稈綜合利用的最新成果得到了省農機局及南通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

二是家園美潔,農村生態環境改善,農民生活品質提升。目前全市農村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5萬座,“衛廁率”達到83.03%。建成“一池三改”戶用沼氣池4500多隻。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農村村鎮綠化率達到31.55%。與此同時,全市各鎮(區)建設了垃圾中轉站25座。“戶收集、 村集中、鎮運轉、市處理”的收集處理機制及其長效管理機制正全面啓動並不斷完善。

到目前爲止,全市已有桃園、長江、丁堰和高明等4鎮透過全國環境優美鎮省級考覈驗收並已向國家環保部推薦,8個村(居)建成省級生態村,3個社區建成省級綠色社區,54個村獲得南通市級生態村稱號。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

(一)、環境優美鎮創建有待進一步推進

1.創建任務任重道遠。“80%的鄉鎮達到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覈標準並獲得正式命名”是建成生態市的基本條件之一。根據這一要求,我市必須有16個鎮建成國家環境優美鎮,而目前我市只有桃園等4個鎮已經透過省級考覈,還沒有一個鎮獲得國家正式命名。

2.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一是農村水體污染不容忽視。部分鄉鎮工業園區污水集中治理設施滯後,少數企業偷、漏排污現象仍時有發生,污染水體環境;農藥化肥過量使用等構成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源頭;此外部分村民環保意識淡薄,將生活垃圾及污水隨意傾倒,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村水體造成了污染。二是農村生活垃圾“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市處理”的模式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無害化處理率還較低。雖然目前市垃圾發電廠已建成投運,各鎮也都興建了垃圾中轉站,配備了垃圾收集轉運設備和保潔人員,但真正將生活垃圾全數收集、全數運至垃圾發電廠處置的鎮還不多,有的鎮仍然將收集到的生活垃圾就地就近填埋,其遠離鎮區的村組生活垃圾收集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則更低。三是畜禽養殖污染及秸稈焚燒現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現在規模畜禽養殖的佈局還不夠合理,針對畜禽散養戶的戶用沼氣工程尚未成型,夏秋季節的秸稈焚燒現象在部分鎮仍較嚴重。

3.部分鎮鎮區佈局欠合理,鎮郊及村莊環境欠整潔。按照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覈標準,環境優美鄉鎮必須有合理的功能分區佈局。但我市部分鎮在鎮區建設尤其是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上,缺乏科學規劃,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導致居住區地點分散,建設緩慢,既損害了羣衆利益,也對鎮容鎮貌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此外,鎮郊及村莊環境仍熱存在髒亂差現象。如部分鎮第一批改廁工作效果不佳,羣衆意見較大;少數鎮整治過的河道又出現了坍塌及綠化帶遭破壞現象,廢棄農膜等“白色污染物”在某些村居的田間地頭仍隨處可見。

4.農村清潔能源利用技術滯後,管理欠缺,普及率不高。我市各鎮在人畜糞便資源化利用及秸稈綜合利用等方面雖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還有不少方面有待改進,如大部分鎮到目前爲止仍沒有建立起專職的能源管理機構。沼氣後繼管理服務網絡不健全,沼氣及其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秸稈的深度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科研技術都還停留在較低的層次,急需提高。大多數鄉鎮的清潔能源利用還停留在點的層面,未能形成規模。

5.不少鎮環境保護氛圍不夠濃厚,部分羣衆對環境狀況的滿意度還不高。按照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覈標準要求,鄉鎮及其所轄街道和各村均要有環保宣傳的標語或櫥窗,主要街道每公里不少於1個。羣衆對環境狀況的滿意率不得低於90%。我市多數鎮均未達到此項要求。部分化工企業密集的鎮,羣衆對環境狀況的意見較大,因排污問題造成的糾紛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