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風機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7.45K

3月20—21日,市經信委調研專班深入市風機生產和配套企業,對風機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並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風機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一、基本現狀

風機產業起步於上世紀中葉,自2004年以來得到快速發展。市風機產業現有企業92家,其中風機制造企業8家,配套企業84家;擁有總資產29.6億元,其中風機制造企業15.6億元,配套企業14億元。2012年,風機產業實現總產值106.2億元,上繳稅金1.07億元,從業人員1.03萬人。風機產業是市支柱產業。截止2012年,其產值、銷售收入、利稅在市規模工業中所佔比重分別達到27.3%、36.7%、14.6%,對市工業經濟具有較大的帶動作用。

一是行業地位日益凸顯。2012年,風機產業在全國同行業中的位次由2004年的第10位前移到第6位。省風機廠、雙劍風機、中意機電已成爲全國風機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其中省風機廠是全國風機行業協會理事單位。省風機廠、雙劍風機、中意機電3家企業綜合實力躋身中國風機制造企業前10強,被列爲省通用設備製造業排頭兵企業。部分風機產品在全國市場佔有絕對優勢,如造氣風機佔全國市場的80%以上,化鐵爐風機佔全國市場的90%以上,並出口到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2012年1月,市被中國機械聯合會授予“中國風機名城”稱號。

二是產業集羣效應明顯。近年來,風機產業規模迅速擴張,風機制造企業由1家發展到8家,配套企業由3家發展到84家,風機年生產能力達到2萬臺,鑄件年生產能力達到3萬噸,具備開發和生產80多個系列1000多種型號產品的能力,與風機企業裂變之初的2004年相比,產值增長31倍,銷售收入增長26倍,利稅增長29倍。配套企業華鑫冶金年產值突破20億元,省風機廠、雙劍風機、中意機電3家企業產值均突破5億元。連續五年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重點扶持的成長型產業集羣。

三是技術研發實力雄厚。風機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的產、學、研合作機制,“三峯”、“雙劍”兩個商標被認定爲“中國馳名商標”。雙劍風機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建立了武大工業園、大連技術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研發機構,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開發的節能環保產品二氧化硫鼓風機獲得國家二級效能標準,市場佔有率達70%,耐高溫風機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正準備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向軍事工業領域進軍;省風機廠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省風機技術中心、風機工程技術中心、省博士後產業基地,與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擁有多名行業專家,具有自主研發各類通風機、鼓風機模型級能力,取得了12個發明專利,總專利達78件。其燒結煙氣餘熱回收循環風機和靜葉可調軸流風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產的HTD化鐵爐離心鼓風機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科技成果獎等多項獎項。

四是市場環境趨於優化。爲避免風機企業產品同質化競爭,市風機行業協會積極引導調整產品結構,實行差異競爭,錯位發展;各風機企業都按照作業分工,將高、中、低檔生產成本要素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並圍繞各自的產品定位,分別確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集中力量進行技術創新,培育精品名牌,延伸產業鏈條。如省風機廠主要向環保型方向發展,雙劍風機主要向節能型方向發展,微特風機和天橋機械主要向小、精、特型方向發展。目前,初步形成了“專業分工、優勢互補、密切協作、和諧競爭”的風機產業發展格局。

二、主要問題

一是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受經濟下行影響,部分小微型企業由於週轉資金不足、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不強等因素,導致產品銷售市場相對疲軟,產品庫存增加,生產能力不飽和,抗風險能力差。

二是技術裝備亟待提高。風機企業主要生產通風機、鼓風機等中低端產品,還不能批量生產壓縮機等高端產品。企業設備檔次較低,先進工藝裝備不多,數控設備僅限於省風機廠和雙劍風機等少數企業,資訊化在企業管理、產品設計研發、製造、銷售等環節應用水平不高。這些都制約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和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

三是規模總量仍然偏小。風機產業雖然形成集羣規模,但與國內瀋陽、陝西、上海等風機產業基地相比,差距還很明顯,8家龍頭企業生產總值還不及其他地區1家龍頭企業。與風機生產配套的上游產品生產能力還不強,尤其是鑄件和電機供給不足,據專家測算,未來2-3年,風機產業每年需求的配套鑄件、電機缺口分別在2萬噸、3萬臺左右。

四是“瓶頸”制約矛盾突出。風機產業屬於資金密集型產業,要在高精尖產品研發上取得突破,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市風機產業資本積累還不夠充足,被調查企業普遍反映企業週轉資金緊張、科技投入資金不足;金融部門放貸手續複雜,條件苛刻,加之融資平臺尚不健全,貸款難、融資難仍然制約着風機產業發展。

五是人力資源嚴重匱乏。受年青人嚮往大城市生活、企業工資待遇不高等因素影響,大量勞動力流向沿海地區,企業招工難成爲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制約了企業向更高層次發展。調查發現,進階技術人員、一線熟練技工和營銷人員缺口均在1倍以上。

三、發展建議

我國共有五大風機生產基地,風機企業5000多家,其中規模會員企業150家,產品涵蓋20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年產能1700億元左右。風機產業屬高端裝備製造業,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國家、省一系列優惠政策檔案出臺,爲機械製造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利於風機產業大發展。然而,我國企業生產力只有德國、意大利、丹麥、瑞士等國際高端企業的十分之一,而風機10億元的`市場份額僅佔全國整個風機市場的2%,國內市場正被外企搶佔;高耗能高污染又警醒着產業須加快轉型升級。這些對於風機產業,可以說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一)加快技術創新力度,不斷開發新產品。在省風機工程技術中心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省級監測、資訊中心等平臺建設,提高企業技術研發、產品檢測和綜合服務能力。引導技術落後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校企合作機制,進行重點項目、核心技術攻關,積極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重點在高端壓縮機研發和生產上有新突破,要大力開發節能環保產品,搶佔節能環保潛在市場。加快從德國、意大利、瑞士等國家引進先進設備,逐步淘汰落後生產工藝。引導企業家轉變安於現狀的觀念,增強憂患意識,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省風機廠、雙劍風機等龍頭企業建立由企業主導的面向各個企業需求的職業技能學校,加強產業技術人才培育。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植行業標杆企業。建立優秀企業和優秀企業家獎勵制度,對突出貢獻的企業,實行一定比例的稅收返還獎勵,讓本土企業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制定重點項目引進、重大項目投資、國家品牌和相關示範企業創建、技術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建設、高新技術產品研發等鼓勵政策。透過一系列優惠政策,爲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出臺培植風機產業標杆企業的政策,在供電、土地、融資、稅收、人才、上市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援,引進國內500強集團企業與風機企業合資合作,重點培植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在行業內有份量的重點骨幹企業。充分發揮領軍企業示範帶動和聚集引導作用,促進風機產業做大做強。

(三)着力提高職工待遇,吸納高新技術人才。建立“環境留人”機制。打造以產業園區爲基礎的職工生活服務體系。在住房、購物、子女教育、金融服務、通信服務、物流、休閒娛樂等方面爲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用工和高新人才短缺問題。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完善產業鏈條。針對風機產業配套率不高的實際,透過產業招商,引進與風機生產配套的冶煉、鑄造、軸承、電機、電器等配套企業,加快高品質、大批量、規模化生產項目落地投產,構建上下游鏈條配套、協作緊密的產業集羣。致力做大主業、做全品種、做精產品,形成分工精細、功能多樣、要素資源配置合理的良好發展格局。

(五)着力拓寬融資渠道,破解發展“瓶頸”制約。加快推進省風機廠和雙劍風機上市步伐,儘快從資本市場融資。建議政府性投資公司對企業實行打包擔保貸款。金融機構要透過在產業園區增設營業網點,成立“風機產業金融服務中心”,建立“風機產業綠色服務通道”等方式,加大企業服務力度;爲企業爭取擴大授信額度、降低授信標準、差異化利率等更多金融優惠政策;加大流動資金貸款力度,不斷開發票據理財、優質賬款質押等金融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