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資訊化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2.92W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資訊化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資訊化調研報告

資訊化調研報告1

新興產業,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有基礎

(一)基本情況

1.經濟資訊化快速發展

第一,農業和農村資訊化深入推進。

第二,資訊技術與傳統工業加速融合。

第三,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穩步發展。

2.電子政務建設成效明顯

3.社會資訊化惠及百姓

4.資訊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5.資訊安全保障體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資訊安全測評中心、電子政務數字認證中心、資訊安全通報中心和應急支援中心等資訊安全基礎設施。制定了《xx省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試行)》,CA證書在國稅、地稅、質監等部門得到廣泛推廣。對8個黨政羣機關門戶網站實施定期監測,完成了55個重要資訊系統的安全測評。開展了資訊安全風險評估和管理體系試點。省市兩級建立了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應急協調體系,省市縣三級074個重要資訊系統實現了資訊安全事件網上直報,對965個單位開展了資訊安全專項檢查,保障了全國重大活動期間我省網絡資訊安全。多次在全國性會議上介紹我省網絡資訊安全工作經驗和做法。

6.電子資訊產業高速增長

7.資訊化環境日益優化

資訊化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在省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正確領導下,建立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項協商溝通機制。開展了電子政務和企業資訊化基礎調研,建立了省級資訊化專項資金項目績效和設區市資訊化水平測評指標體系,定期進行評估和發佈,初步形成了資訊化建設的評價機制。調整充實了省資訊化專家委員會,充分發揮我省資訊化領域各類協會作用,形成資訊化宏觀研究和輔助決策機制。倡導建立了京津冀資訊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促進了與京津地區的溝通交流和區域合作。

資訊化立法、政策和標準制訂工作取得新進展。《xx省資訊化條例》已進入立法調研階段。制定了《xx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資訊化xx規劃》、《關於加強全省xx期間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強我省資訊資源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xx省電子商務xx規劃》、《xx省資訊安全發展戰略》、《關於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網絡與資訊安全的意見》、《關於加強資訊化工程招投標工作的意見》等十多項政策性檔案,爲資訊化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標準,組織開展了資訊資源基礎編碼、電子檔案存檔等方面的標準制定工作,完善了資訊化標準體系,建立了xx省資訊共享標準管理系統,對省級資訊化標準工作進行了探索。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省資訊化建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實際問題:

一是兩化融合深度不夠。資訊化的高投入與應用系統建設低效益的矛盾突出,業務技術兩張皮、資訊資源開發利用不足、標準建設滯後,資訊化的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和體現。

二是資訊化工作的體制機制不健全。資訊化建設中各自爲政、多頭管理、自成體系等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機構改革對資訊化工作的組織推進力度有所削弱,市縣機構改革的時間梯度差,制約了全省資訊化工作的整體推進。

三是資訊化建設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援。xx省資訊化條例受立法資源限制,立法進程相對緩慢。企業資訊化缺乏政策支援,投融資機制不健全。電子政務建設缺乏必要的政策約束,資訊共享和業務協同困難。

四是全社會資訊化投入不足,不少政府部門和企業領導對資訊化作用的認識還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沒有將其放在戰略層面去認識和推動,資訊化建設資金持續投入力度不夠。市縣兩級政府尚未設立資訊化專項資金,省級資訊化專項資金額度佔財政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減少。

五是人才隊伍對資訊化建設的支撐能力不足。軟件企業水平偏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特別是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奇缺;黨政機關和企業首席資訊官(CIO)制度尚未建立,國民資訊技術普及和應用能力較低。

二、面臨形勢

(一)資訊化成爲後危機時代的共同選擇

(二)全球資訊化正在向高端化發展

(三)經濟社會發展對資訊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十二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轉型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面臨着資源環境約束、科技創新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城鄉發展不平衡、社會矛盾凸顯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資訊化具有極強的滲透、倍增和創新作用,是實現科學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選擇。

《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資訊化工作進行了全面論述和部署,明確要求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資訊化,全面提高資訊化水平。爲支撐十二五期間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科技進步和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重大任務,資訊化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和發展機遇,必將進入深化應用、全面推進的重要時期。

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經濟全球化和全球資訊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十二五期間,打造首都經濟圈、推進京津冀經濟一體化、加快xx沿海地區發展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爲我省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和競爭優勢,處於大有可爲的戰略機遇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圈、一帶、一區、一批戰略任務,迫切需要透過推進資訊化建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節能減排、完善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爲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支撐。我們必須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抓住新機遇、增創新優勢,大力推進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資訊化水平。

資訊化調研報告2

近年來,我院的資訊化建設有了新的發展,“三網合一”已經完成並投入使用,“三位一體”等應用理念正在形成和完善,我院資訊化建設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但是與資訊科學技術的實際發展與應用相比,我們的資訊化建設步伐還遠不能適應檢察工作的需要。下面僅就我院在資訊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應採取的對策,談談幾點看法。

一、我院資訊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我院現有人數編制105人,現有計算機數量146臺,其中,服務器3臺,臺式機99臺,便攜式44臺,102臺正常使用中。

二、當前資訊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只注重硬件建設,忽略軟件的開發應用和執行環境的配置

資訊化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我院的局域網早已建成,但在網上執行的軟件只有兩套案件統計軟件和一套郵箱軟件,大量的基礎性應用和檢察業務軟件都沒有開發和實施。比如局域網主服務器未安裝有效的資訊發佈系統、檢察業務管理資訊系統軟件、OA 辦公軟件、法律法規數據庫軟件,全院幹警 E - mail未建立等等。也就是說硬件投入比較重視,而軟件投入不足。應該說,硬件是資訊化建設的基礎而軟件開發、應用和執行環境則是資訊化建設的靈魂。在目前硬件建設基本已滿足需要的情況下,要實現隊伍管理、案件管理和資訊化建設三位一體的目標,要想提高辦公,辦案的質量和效率,靠什麼?要靠軟件的支援,沒有軟件一切都無從談起。就像一個人有健全的身體,強健的四肢,但沒有頭腦和思維,這個人就是一具殭屍。

如果我們的局域網沒有象OA辦公軟件、案件管理系統應用軟件、法律法規數據庫軟件等等應用軟件,局域網就沒有價值,再先進的設備也都是白投入,就如同“高速公路修好了,沒有車跑”一樣。

2、軟件開發水平有待提高,軟件的相容性問題需要解決。

上下級院的各種交互式應用軟件的開發(比如案件管理軟件、檔案收發軟件、統計報表軟件等),必須由高檢或者省級檢察院統一開發研製,如果由基層院自行開發,只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並且形成資訊孤島。這種大型網絡軟件的開發,無論其內容的設臵、安全性還是與其他軟件的相容性問題,都需要在軟件發佈後,在大範圍內測試使用 2-3年,並在此期間不斷修改完善,使之內容合理,安全順暢並能夠與其他軟件一起在同一臺服務器和同一臺工作站中使用——這是軟件開發的一個常識。而我省的軟件開發卻違反這一科學規律,例如現在正在推廣使用的案件管理系統,在甘肅等地小範圍測試了半年左右的時間,據我們實地考察瞭解到,現在還十分不成熟,便急於在全省全面鋪開,爲了避免安全隱患和不相容情況的發生,竟然要求爲其單獨配備一臺服務器,浪費巨大(一臺低配臵服務器價格在 20000 元以上,爲了這一個軟件,全省要額外投入近 200 萬元)。

3、資訊化建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缺乏,遠不適應資訊化建設的需要。

目前,我院存在的客觀情況是檢察幹警計算機水平普遍不高,檢察業務實踐中資訊技術應用的整體水平相對滯後,電腦使用效率不高,操作熟練程度較差,故障率、誤操作率相對偏高,大部分人只能緩慢打打字,使用鼠標玩玩遊戲,更有甚者連開關機都不會。雖然透過考試招聘了一名專業技術人員,但是專業技術人員的職位設臵和編制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4、計算機網絡安全保密存在隱患。

由於計算機應用在檢察工作中的時間還不長,有的幹警安全意識談薄,曾經存在內外網共用工作站的現象,沒有完全物理隔離;很多幹警對電子資訊保密的意識還不強,存在由於無知而泄密的隱患。如有些人由於不知道計算機的電磁波輻射會泄露祕密資訊,計算機工作時未採取任何措施,因而難免給他人提供竊密的機會。有些人由於不知道計算機軟盤上的剩磁可以提取還原,將曾經存貯過祕密資訊的軟盤交流出去,也會在無意中造成泄密。有些人因事離機時沒有及時關機,或者未採取屏幕保護加密措施,使各種輸入、輸出資訊暴露在介面上。在過去沒有配備專門的計算機維護管理人員時,存在機房管理不嚴格,無關人員可以隨意進出機房。當機器發生故障時,隨意找朋友或者僱人進院維修,或者將發生故障的計算機送修前既不做消磁處理,又不安排專人監修,更容易造成祕密數據被竊。操作人員對涉密資訊與非涉密資訊沒有分開存儲,甚至將所有的檔案都放在一個公共目錄裏,也沒有進行加密處理,使涉密資訊處於無密可保的狀態,等等。

三、要解決資訊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應注重做好以下幾方面:

1 、強化領導,推進到位。

科技創新和資訊化建設是一項技術性強、投入大、需長期堅持不斷推進的系統性和動態性工程,要確保規劃、計劃任務的實現,領導是關鍵、組織是保證。要有總體思路,也就是要制定適合近期、遠期的資訊化建設的長遠規劃方案。首先要建立資訊化領導小組,要按照“一把手”親自抓第一生產力的要求,健全組織體系,確保工作真正擺上位、擺到位、落實到位。同時,要進一步制定全院資訊化各項制度,明確各自職責,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推進,增強全體檢察幹警的現代化辦公理念和責任意識;其次領導要了解掌握科技和資訊化發展的前沿動態,綜合運用規劃、標準和制度,努力做到籌劃到位、推進到位、服務到位,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

2 、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針對實際,必須加強對各類要素的有效整合和系統集成。一是要進一步發揮聘請專家擔任資訊化建設顧問作用,特別是在頂層思考、整體設計和系統推進、重大項目諮詢與評審、創新機制和創新環境營造、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形成合力;二是在目標導向一致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戰略合作伙伴的作用,運用市場機制、依託科技企業,大膽開放與協作,開發的各類軟件要標準化、相容化,要隨時保持網上升級,萬萬不可有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思想,將先進技術轉化爲生產力,確保資訊化建設落實到實處。同時在資金使用上要按照“有所爲、有所不爲”的原則,要認識到硬件產品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市場價格瞬息萬變這一現實,在硬件數量上不要

貪大求全,只要夠用就行,在個體硬件選購上應當選擇高端配臵,保證所配臵的硬件短期內不淘汰、不落後,使基層院能夠集中財力辦大事;三是加強人才開發機制的建設。發展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增強科技興檢的能力,必須加大科技人才的建設力度,爲此,在目前的情況下,應採取大膽引進人才並在全院挑選有志向從事科技工作的檢察幹部到技術部門工作的辦法,爲他們學習、施展才能、脫穎而出、提供舞臺和空間,增強人才集聚和科技創新的內在活力;同時要在體制上加大改革步伐,積極爭取設臵專業技術人員職位、編制,從制度上徹底解決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

3 、結合業務,注重應用。

檢察資訊化建設不是簡單的技術創新,它帶來的應當是檢察工作方式方法的全新變革、工作理念的全新變革、工作工具的全新變革,所以必須要堅持以檢察院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後勤保障爲中心,面向檢察工作的實際需求提供有效服務,不能爲了資訊化而資訊化 , 要按照檢察工作的發展和需要推進資訊化、要用制度發展資訊化,不能搞沒有效益的資訊化,更不能搞“花架子”的資訊化。各基層院要避免孤立設計或實施某項工程,防止形成資訊孤島和重複投資,人力、物力和財力要優化配臵,資訊資源要高效利用。要結合自己的業務實際、管理水平、人力資源、設計實施方案,要堅持目標明確、注重應用、循序漸進、加強管理、先進適用、改革創新、強化培訓的原則來實施,本着“鞏固基礎、提高素質、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開展工作。

資訊化工作調研報告篇二:資訊化建設調查報告

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企業 資訊化建設重要性日益突現,但是作爲我國經濟發展重要力量的中小企業,其資訊化水平還整體落後,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爲詳細瞭解新洲區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情況和問題,幫助轄區內中小企業加快資訊化建設步伐,促使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藉助轄區開展《武漢市中小企業服務需求問卷調查》活動的契機,對轄區內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情況進行調查。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期間,新洲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共向轄區內中小企業發放問卷調查表120多份,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00份,這些問卷分別來自不同街鎮、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中小企業,具有較強的廣泛性和代表性。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1、基礎網絡建設方面。

參加調查的企業有27%的企業建有企業內部局域網。其中,規模以上企業中有85%的企業建有內部局域網,規模以下的企業中,有9%的企業建設有企業內部局域網。建有局域網的規模以上企業中,有60%的企業局域網規模在4臺計算機以上,建有局域網的規模以下企業中,有20%的企業局域網規模在4臺以上。參加調查的企業98%的企業進行了國際互聯網的接入。參加調查的所有企業都沒有聘請專職企業資訊化技術人員。有92%的參與調查企業希望政府有關服務機構爲他們提供資訊化硬件方面服務。

2、資訊化技術應用方面。

有94%的企業使用過或經常使用國際互聯網在各種資訊平臺進行各種資訊查詢;有86%的企業實現了企業財務資訊化管理;有5%的企業對生產流程進行了資訊化管理;參與調查的企業都沒有使用ERP(全方位企業資訊化管理系統)。

3、電子商務應用方面。

參與調查的企業有28%的企業透過外包方式建有自己的網站或網頁。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80%的企業建有自己企業的網站或網頁;規模以下企業,有20%的企業建有自己的網站或網頁。建有網站或網頁的企業有98%使用網站或網頁進行企業形象宣傳和基本資訊查詢,但對網站或網頁資訊更新較慢,無法做到及時性。有47%的企業透過各種公共網絡平臺進行網絡營銷。但成功進行網絡營銷的企業網絡銷售收入佔全年銷售收入的10%以下。

4、資訊化建設效益方面。

參加調查的企業主管有90%的認爲企業資訊化建設對企業產生的作用不明顯。有92%的企業主管認爲資訊化建設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效果不明顯。有79%的企業主管認爲企業資訊化建設對提高企業銷售水平效果不明顯。有83%的企業主管認爲企業資訊化建設對提高企業形象效果不明顯。

二、調查反映出的問題

透過對新洲區中小企業進行的資訊化建設問卷調查瞭解,新洲區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觀念問題。

有許多企業家把企業資訊化建設理解爲一根網線、一兩臺電腦就是企業資訊化。還有些企業認爲企業建立一個網站或網頁就是完成了資訊化建設。其實他們不知道企業資訊化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加強企業管理的一種手段,資訊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複雜的工程,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他們的認識已經嚴重製約了企業資訊化的健康發展。

2、管理問題。

企業資訊化是加強企業管理的一種手段,它必須要企業建立有一套完善的、科學的、有效的管理制度爲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利用計算機、網絡等技術幫助企業管理企業內外部的所有資訊,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效益、管理水平、開發能力等。但是新洲區中小企業大部分還沒有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許多企業業務規則存在很大的人爲性和隨意性。許多企業組織結構建立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業務流程不清晰,管理模式和組織形式無法適應現代管理的需要。這樣的企業進行資訊化建設後,各部門對資訊條塊分割,形成一個個“資訊孤島”。造成企業資訊化作用不能顯現。

3、人才問題。

大部分中小企業由於經營規模小,業務品種單一,企業管理人員觀念陳舊,所以對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參與調查的企業內部基本沒有專業的人才幫助進行企業資訊化建設,導致大多數企業把建設或維護企業網站或網頁的工作外包給網絡公司,又因爲網絡公司技術人員不清楚企業具體情況,同時溝通難等問題,使得企業網站更新相對較慢、無法做到及時性,導致企業的網絡營銷效果不明顯,機會不斷流失。

4、資金問題。

資訊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持續投資的過程,企業資訊化系統每年維護費用佔整個系統建設費用的10%-20%。而中小企業普遍資金實力有限,根本承擔不起或不願承擔如此巨大的資訊化建設費用,造成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步履維艱。

三、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大企業資訊化工作宣傳力度。

相關中小企業服務機構要透過開設資訊化進階培訓課程,幫助企業瞭解企業資訊化具體內容和企業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透過大力宣傳武漢市企業資訊化成功個案,調動企業自身資訊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完成企業資訊化建設。

2、幫助企業建立健全企業資訊化配套環境。

引導企業自身強化資訊化意識,加大力度實施企業體制、技術、管理創新,加快推進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科學的、高效的企業管理機制,爲企業資訊化

建設打好基礎。

3、爲企業引進專業的技術人才,幫助企業建立適合企業需要的資訊化建設方案。

透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幫助企業引進專業人才,留住人才。讓引進的人才幫助企業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現狀的資訊化建設方案,減少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盲目性。

4、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大企業資訊化建設投入力度。

企業資訊化建設投入力度不大,許多企業資金缺乏是企業資訊化建設的一大瓶頸。因此,爲了加快企業資訊化進程,除了企業自身加大資訊化建設投資比例和力度,同時政府主管部門也要積極幫助企業擴寬融資渠道,支援企業資訊化建設。

資訊化工作調研報告篇三:關於企業資訊化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摘 要

本文立足於客觀的角度分析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現狀和所存在的問題,透過實地調查法與文案調查法的結合,並將在實踐中所得到的數據與較爲典型的中小型企業作對比,全面瞭解和掌握示範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現狀和應用水平,從企業資訊化建設核心、企業資訊化建設現狀、及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發展前景等多個方面研究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訊化建設的引導與扶持,組織開展對轄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情況調查工作,本次調查採用了抽樣問卷調查、企業座談以及實地考察等形式,

【關鍵詞】 中小型企業 資訊化建設 核心 現狀 發展

1 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方案

1.1 調查對象和內容

本文以示範區中小企業爲實踐地點,展開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的調查,從企業資訊化建設核心、企業資訊化建設現狀、及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發展前景等多個方面研究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

1.2 調查時間和調查地點

時間:20xx年8月5日~8月25日

地點:孿井灘生態移民示範區

1.3 調查意義

透過此次實踐調查,找出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的制約因素與有利因素,深入分析原因,並提有建設性的發展方案,爲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發展提供參考。

1.4 調查方法

實地調查、網絡調查、文案調查

2 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調查內容

2.1 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核心

2.1.1 整體核心

企業資訊化以企業流程(優化)重組爲基礎,在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所有資訊,實現企業內外部資訊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一解)“企業資訊化”是指“透過對資訊技術的應用,開發和使用企業的資訊資源,提高管理水平、開發能力、經營水平的過程”。企業資訊化從發展程度看,分爲三個層面和發展水平的不同階段。第一是利用計算機實現對產品生產製造過程的自動控制。第二是利用計算機系統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系統化。第三是利用互聯網開展的電子商務。(二解)企業資訊化,就是企業利用現代資訊技術,透過資訊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的過程。企業要在利用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企業經營管理資訊化兩個方面加緊推進。

2.1.2 企業資訊化的內涵

目標:企業進行資訊化建設的目的是“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手段:計算機網絡技術。

涉及的部門:企業的各個部門,包括:企業的生產、經營、設計、製造、 管理等職能部門。

支援層:進階經理層(決策層)、中間管理層(戰略層)、基礎業務層(戰術層)。

功能:進行資訊的收集、傳輸、加工、存儲、更新和維護。

組成:企業資訊化是一個機合一的系統,包括人、計算機網絡硬件、系統平臺、數據庫平臺、通用軟件、應用軟件、終端設備(如數控機牀等)。

2.1.3 企業資訊化的外延

企業資訊化的基礎是企業的管理和執行模式,而不是計算機網絡技術本身,其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僅僅是企業資訊化的實現手段。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概念是發展的,它隨着管理理念、實現手段等因素的發展而發展。

企業資訊化是一項集成技術:企業建設資訊化的關鍵點在於資訊的集成和共享,即實現將關鍵的準確的數據及時的傳輸的相應的決策人的手中,爲企業的運作決策提供數據。

企業資訊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是一個人機合一的有層次的系統工程,包括企業領導和員工理念的資訊化;企業決策、組織管理資訊化;企業經營手段資訊化;設計、加工應用資訊化。

企業資訊化的實現是一個過程:包含了人才培養、諮詢服務、方案設計、設備採購、網絡建設、軟件選型、應用培訓、二次開發等過程。

2.2 中小型企業資訊化建設的重點內容

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由於受到資金限制,從目前企業應用來看,應重點發展網絡辦公自動化系統、財務管理系統、銷售管理系統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它們是最有潛力的,也是最符合中小企業當前需要的,因爲它們能夠真正幫助企業解決當前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2.2.1 網絡辦公自動化系統

中小企業資訊化的目的在於增進資訊交流,包括公司內的資訊交流,這是透過內部網絡連通實現的。現在的企業購買計算機後主要的目的是進行辦 公,用其處理各部門的辦公業務,實現用戶內部資訊的網上共享和交流,不僅能夠實現人與人、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公文傳遞,還能夠完成公文批閱之類的工作流程。透過使用辦公自動化系統,中小企業可以輕鬆建立互聯網應用體系,客戶端全面支援瀏覽器,用戶可以透過瀏覽器得到各種資訊服務,極大地適應用戶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的需求。在辦公過程中如何實現辦公自動化成爲企業最先考慮的問題。資訊服務企業要與用戶企業緊密結合,要面向用戶的需求,提高性價比、實用性強的解決方案。

2.2.2 財務管理系統

財務管理系統的資訊化是企業管理資訊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目前,國財務管理資訊化事業正處於大規模開發和運用“管理型”財務軟件的階段。在中小企業推廣財務管理系統基本沒有風險,因爲我們的財務體系比較固定,軟件系統已經非常成熟。目前,70%左右的大中型企業,20%左右的中小企業已經實現了財務管理資訊化。網上支付、網上結算、網上催款、網上對帳等需要透過財務資訊系統進行,而網上銷售等業務交易活動產生的銷售單據、採購單據亦是財務管理系統記帳、計算成本的依據。財務管理系統用於管理原材料、產成品等的價格、入庫、出庫、存貨等資訊。

2.2.3 銷售管理系統

新興的製造業中小企業將利用互聯網優勢,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自己的分銷網絡,分銷網絡結構基本都是多級分銷形式,其銷售形式多種多樣:有批發、零售(有訂單、無訂單)

資訊化調研報告3

資訊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在我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又是弱質、落後產業,經營場所的封閉性、分散性和生產手段的落後性等特點決定了農業資訊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中國已經正式加入wto,資訊化技術在農業領域內的普遍應用,將對農業的發展起到難以想象的巨大推動作用。隨着我市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的不斷深入,爲了更好地服務於農業、農村、農民,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業資訊體系建設已迫在眉睫。而近年來,中央把加快農業農村資訊化建設擺在重要地位,對農業農村資訊化建設給予高度重視。近幾年,中央一號檔案都強調了農業農村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農業資訊化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現代農業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爲貫徹落實中央檔案精神,加快我區農村資訊化建設,我們深入鄉鎮對農村資訊化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區農村資訊化發展現狀

我區的資訊化程度還比較低,尤其是農村資訊化建設尚處起步階段。截止,通電話的鄉鎮39個,行政村448個,電話覆蓋率100%,已連接光纖寬帶網的鄉鎮38個,行政村254個,寬帶覆蓋率57%,通信網絡覆蓋率達100%,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農村資訊化隊伍整體素質比較低。

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涼州區農村資訊化建設工程項目啓動實施,我區第一個與涉農各單位及鄉鎮相連接的農村資訊網絡建立。區上成立了農村資訊中心,負責全區農業資訊採集、發佈與資訊網絡建設。涼州區新農村建設網站正式啓動。網頁內容已全部添加完畢,並對涉農資訊能夠進行及時地採集、發佈,對網頁內容定期更新。

目前全區38個鄉鎮和13個涉農部門已基本建立了農村資訊服務站,各鄉鎮和涉農部門配備了資訊員。網頁內容添加基本完成。下一步爭取爲鄉鎮和涉農部門配備好設備、培訓好資訊員專兼職資訊員、制定好規章制度、完善農村資訊服務站、逐步建設村級資訊服務點。

二、農村資訊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要素資源不足,制約我區農村資訊化發展

一是人力資源不足。農村資訊化系統網絡管理、網站開發、資訊採編、資訊化項目的實施缺乏既懂資訊技術又懂農業技術的複合型人才。二是硬件資源不足。由於資金投入有限致使系統硬件技術改造相對落後,不能適應新形勢下資訊化工作的要求。三是資訊資源不足。農業資訊的採集、處理方法還不夠科學,農業資訊資源的開發和農業資訊諮詢服務處於初始階段,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的需要。

(二)組織體系不順,影響農村資訊隊伍的穩定

區農村資訊中心難以充分發揮作用。部分鄉鎮對農業資訊工作重視不夠,兼職農村資訊員調換頻繁,農村資訊工作未列入鄉鎮的目標管理考覈內容,影響了農業資訊人員的積極性、隊伍的穩定性,制約了農村資訊化工作的推進。

(三)部門協作不暢,限制農業資訊化水平的提高

農村資訊化是一個系統化工程,農村資訊也不是單純的種養業資訊,需要所有涉農部門、鄉鎮及媒體單位的通力協作。但目前部門協作不暢,嚴重限制了農村資訊化水平的提高:一是資訊共享程度低。目前我區各涉農部門之間資訊溝通不夠,受部門職能的限制,資訊資源的採集和應用也較片面。二是協作單位重視不夠,支援力度不足。

(四)傳輸渠道不完善,影響農業資訊交流的時效性

雖然目前每個鄉鎮都有農村資訊站,但在農村資訊的收集、儲備、傳播、反饋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一是由於部分鎮村幹部、企業協會、合作社及專業大戶不會使用互聯網,缺乏現代化溝通手段,資訊不能直接傳送到農民手中。二是農民的資訊意識薄弱。受經濟和文化基礎的限制,沒有條件及時、直接地從網上獲取資訊,也沒有能力上網發佈資訊。三是區農村資訊中心與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兄弟縣市、涉農機構、網上有價值的資訊資源之間缺乏穩定、快速、大容量的資訊交流渠道。

三、對我區農村資訊化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

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及各鄉鎮提高對農村資訊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對農村資訊化建設政策和資金的支援力度。一是完善鄉鎮、村資訊服務機構。根據目前我區農村資訊工作現狀和農村資訊化的發展趨勢,在各鄉鎮配備專職人員、村級安排兼職人員來負責資訊化工作,以促進農村資訊化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強化農村資訊工作責任制。將農村資訊工作納入各涉農部門和鄉鎮年終考覈內容,並與各單位資訊責任人簽訂目標責任書,制定相應制度,實行規範化管理,確保農村資訊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增加資金投入。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區鄉兩級應從支農資金中拿出一定比例,專項扶持農村資訊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扶持基礎設施建設,繼續開展村級農村資訊服務示範點建設,鼓勵農業企業和大戶等在涼州區新農村建設網上設立專頁, 建設數字農業,加快農村資訊化步伐。

(二)優化結構,提高素質

一是加強農村資訊化管理和服務隊伍建設。把健全隊伍、完善服務網絡作爲完善農村資訊服務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下大力氣抓好資訊服務平臺建設,開展健全的區、鄉、村三級農村資訊服務網絡;下大力氣抓好農業資訊管理隊伍建設,儘快建立一支懂農業、精技術、會管理的高素質的農業資訊管理隊伍;下大力氣抓好鄉村及涉農部門資訊員隊伍建設,按照農業部《關於做好農村資訊服務網絡延伸和農村資訊員隊伍建設工作的意見》,採取統一教材、統一管理、分級培訓的辦法,使資訊員隊伍延伸到村、延伸到企業、延伸到批發市場、延伸到涉農部門。二是加強農民資訊員隊伍建設。加強農民資訊員隊伍建設是解決資訊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的有效途徑,從龍頭企業、種養大戶、農民經紀人、專業合作組織以及村幹部中選拔事業心強、有經營頭腦、掌握一定農業技術、樂於爲民辦事的同志作爲農民資訊員,依靠他們把資訊傳到千家萬戶,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好、業務精的農民資訊員隊伍。三是提高農民的資訊知識水平。結合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強化農民的資訊意識和提高他們獲取應用資訊的能力,使農民真正“懂資訊、用資訊”,利用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現代農業。

(三)整合資源,健全體系

充分行使農業部門主管農業和農村經濟資訊職能,整和氣象、電信、科技、教育、廣播、電視等部門的網絡、媒體、技術方面的資訊資源,共同做好農村資訊服務工作,着力打造三級平臺(區、鄉、村)、建設三張網絡(通訊、電視、報紙)、實施“三電合一”(電話、電視、電腦)。一是加強對農村資訊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統籌規劃和指導。加快資訊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建立資訊交流共享機制,推進農村資訊系統、網站、資訊資源的集成和整合,實現涉農公共數據的相容與共享,使政府、企業和農戶獲得充分、有效的“三農”資訊。二是提高資訊分析加工能力,促進資訊資源的綜合、高效利用。對關係農民切身利益的農產品價格、農業病蟲害及災害天氣等重要資訊進行超前預測、預警預報,及時把準確、可靠、實用的資訊提供給廣大農民,真正發揮資訊指導生產,促進銷售的作用,同時防止資訊污染和資訊誤導。三是加強資訊採集點和資訊採集系統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建立鄉鎮資訊服務站和村、專業協會、農業合作社、科技示範場的資訊採集點,充分發揮它們的推廣示範、資訊反饋等作用。

(四)創新服務,突出重點

一是積極探索和完善網站的服務模式與服務內容,增強對農業資訊發佈、農產品銷售、農業科技成果轉讓、專家諮詢、市場供求等方面的服務支援,提高服務效率與效果。二是推廣“三電合一”農業資訊服務模式,以現有網絡和網站爲基礎,加強與電視臺合作的農業欄目,提高資訊容量、及製作水平,使其題材選擇與製作更接近於廣大農民羣衆的需求,把適用的資訊及時傳到農民和各類農業生產經營者手中;充分發揮電信設施便捷、易推廣的特點,利用電話及時有效地爲企業和農戶提供個性化資訊化服務;充分發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優勢,利用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和資訊員隊伍,做好資訊的收集、發佈等服務工作。三是配合我區農村遠程教育的需要,選擇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農業科技項目和農業重點產業,製作出高質量的農業科教片,爲農民提供一批直觀生動的先進實用技術資料。四是進一步抓好“涼州區新農村建設網”和“一站通”推廣工作。大力推廣運用供求資訊發佈平臺,促進我區農產品流通。

資訊化調研報告4

一、資訊化發展形勢

20xx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透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多方面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我國資訊化建設的主要任務和方向,指出要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加強資訊資源開發和共享,推進資訊技術普及和應用。

20xx年11月,溫總理主持國家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審議透過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會議要求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站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不斷把我國資訊化提高到新水平。

20xx年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再次將“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利資訊化綜合體系,初步實現水利資訊化”列爲 “十一五”時期水利發展十大目標之一。

總體上看,在持續推進的基礎上,全國水利系統在部黨組 “以水利資訊化帶動水利現代化”發展思路的指引下,水利資訊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水利資訊化尚處於發展的初步階段。

二、我局資訊系統的現狀

我局資訊系統的建設始於1990年,資訊系統主要包括傳輸及語音交換、計算機網絡、水文數據採集、工程視頻、異地會商、網站、防汛減災、國家防汛指揮骨幹網、辦公自動化等系統。

1、傳輸及語音交換系統情況:

# 德州——嶽城微波幹線,共包括7跳電路,8G 頻段, SDH 155M,20xx—20xx年建設完成。

# 德州——滄州微波幹線,包括5跳電路, PDH 34M,8G頻段。20xx年建設完成。

# **新河一點多址通信系統,包括1箇中心站,2箇中繼站,9個外圍站。20xx年建設完成。

# 點對點微波電路,包括德州——四女寺等17跳。

# 目前我局架設或敷設的通信電纜總長度爲51.4公里,光纜長度爲13.8公里。

# 網內共有33臺語音交換機,目前共實際使用3331線。

2、計算機網絡系統情況:

**南局計算機網絡始建於20xx年,透過光纖線路與微波線路的連接方式,現已建成了含5個子網、600多臺網絡終端的中型計算機網絡,覆蓋了局機關及相關二級單位。

3、數據採集系統情況:

**南局數據採集系統目前共有三套,即嶽城水庫水雨情三期遙測項目(1999年改造完成)、河道遙測系統(1997年建設完成)、水閘水位遙測系統(20xx年底建成)。

# 嶽城水庫水雨情三期遙測系統,共有站點41個,包括1箇中心站,6箇中繼站,6個流量站,4個水位測站和24個雨量站。該系統採集嶽城水庫上游太行山區等地的水情、雨情資訊,透過超短波傳送到嶽城水庫中心站、**南局和上級防汛部門。

# 河道遙測系統:始建於1997年,包括德州中心站、3箇中繼站和5個測站。遙測站分佈於衛河、嶽城水庫以下漳河、衛運河及四女寺樞紐閘。採集到的雨量、水位數據透過微波或VHF傳給**南局防汛部門。

# 水閘水位遙測系統:建於20xx年底,主要分佈於**新河河道及衛運河河道,包括7個閘壩水位雨量測站。採集到的雨量、水位數據透過我局防汛通信專網傳至德州中心站。中心站的遙測數據經處理後傳給局防汛部門。

4、工程視頻系統情況:

**南局現有兩套工程視頻系統:**新河閘門工程視頻系統和四女寺水利樞紐工程視頻系統。

# **新河閘門工程視頻系統包括慶雲閘和辛集閘兩處監控點,這兩處各有三個攝像頭,用於監視上游、下游兩個位置閘門啓閉情況和水況以及啓閉機概況。

# 四女寺水利樞紐工程視頻系統包含13個攝像頭,分別負責閘門調度監視、樞紐調度監視、閘門控制室監視。

5、網站情況:

**南運河網是政府性質的綜合網站,是**南局重要的對外宣傳視窗。網站於20xx年建設完成,起初只在內部執行,20xx年對外網開放。

6、電子政務網情況:

作爲海委電子政務系統建設的一部分,20xx年起**南局建設了辦公自動化,由電子政務平臺、檔案資訊管理系統、政務內網網站組成辦公自動化,共有服務器3臺。

7、異地會商系統情況:

作爲“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的異地會商端站,**南局機關安裝了Tandberg 6000視頻會商終端,可以被呼叫參加國家防總、水利部、海委召開的視頻會議。作爲局機關與二級單位異地會商系統建設的試點,20xx年建設了邯鄲局的異地會商站點。20xx年又建設了嶽城水庫、刑衡局、德州局、滄州局四個站。

我局的資訊化建設僅僅是剛剛起步,僅能滿足基本的通話和上網的要求,離“用資訊化帶動水利現代化”要求還相差很遠,發展的任務還很重。

三,存在的問題

資訊化建設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1、重視應用系統建設輕視傳輸系統建設

目前資訊採集和資訊的應用開發都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但傳輸系統長期得不到重視,原因可能是其投資大且效益無法透過自身而是透過應用系統表現出來。傳輸系統是資訊化發展的根基,應該重視起來。其中道理猶如有了好公路才能跑好車。

2、應用系統分散建設現象嚴重

各部門的應用系統在缺乏統一規劃框架的情況下分散建設,這必然導致:

# 數據存儲分散,存儲形式五花八門。

# 數據標準不統一。

# 多源資訊在時間尺度、空間尺度上不匹配。

# 資訊組織與分類不規範,數據經常出現邏輯不一致性矛盾。

# 數據共享困難。

# 業務協同難,數據流不暢通。

# 重複建設減低投資效益:重複性地進行基礎資料的蒐集、分析、整理和加工,重複性地進行軟硬件購置

3、重建輕管

受行業特殊性和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在上項目、搞建設時有資金,而工程建成後,管理和執行則往往沒有穩定的投入,經費來源不暢。這種“遍地下蛋、卻不孵蛋”的做法,導致建一個工程背一個包袱。沒有穩定的執行維護費投入,使設備小毛病釀成大毛病,大毛病造成設備報廢,系統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

沒有健全的管理體系,基層單位沒有相應的崗位和人才。

4、資金投入長期嚴重不足

水利行業的領導大多出身水利專業,對治水和水利建設駕輕就熟,對水利工程比較重視。但對資訊化缺乏足夠的熱情和重視,甚至對資訊化投入存有偏見,這就造成對資訊化投入長期嚴重不足,資訊化建設欠賬越積越多。資訊系統的投入相比水利工程投入要小得多,但在水利工程建設到一定程度時,資訊系統的作用就成了水利工程效能的倍增器。

四、今後的發展目標

抓住國家加大投入拉動內需的有利時機,針對以上發現的問題,制定切合實際的總體規劃,又快又好的進行資訊化建設。

1、近期目標

(1)傳輸網絡覆蓋全局

# 以租用公網和自建專網相結合的方式組建衛河傳輸網絡,覆蓋衛河局所有下屬單位,並和河南省水利廳聯網。

# SDH幹線微波SD改造(魏縣—臨漳—嶽城、臨漳—邯鄲)。

# 改造和完善基層單位傳輸鏈路,以適應新業務的需要。

(2)建設電子政務內網

按上級電子政務網保密的要求,建設覆蓋全局處級以上單位的獨立內網,並將專有的業務系統整合到內網執行。

(3)改造、完善計算機網絡

進一步完善網絡安全建設,提升安全等級,更新網絡主幹交換機,改造電源系統,將網絡延伸至三級河務局。

(4)更新改造、優化整合全局語音交換系統,使之更合理、穩定、可靠。

(5)建成覆蓋全局的電視會議系統

增加衛河局、聊城局、水閘局、防汛激動搶險隊、四女寺樞紐管理局、局綜合樓、水文樓等七個分會場,並建設相應的大屏幕顯示系統。

(6)更新改造水文遙測系統

更新改造嶽城水庫水文自動遙測系統,恢復漳河、衛運河水位自動遙測系統。

(7)機房動力環境監控工程及微波站點防雷改造

建設共計46個機房的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使全部機房實現無人職守集中監控,實時掌握設備執行情況。改造幹線微波的防雷系統,提高防護雷擊災害的能力。

(8)河道採砂實時監控與管理資訊系統

建設漳河採砂實時視頻監視系統,不但能掌握證據提高執法水平,還能在有洪水時掌握河道工情,提供防洪調度依據。

(9)完善執行維護的各項管理制度,重建執行維護管理體系

(10)做好資訊系統資產統計,積極申請運維經費。

2、中、遠期目標

完整的資訊系統應由數據採集、數據傳輸、數據存儲及數據處理等子系統共同構成,所以在中、遠期目標中我們要:

(1) 進一步完善已有的數據採集、數據傳輸、計算機網絡及應用子系統。

(2) 在統一規劃框架下建立共建共享機制,讓每個系統(或用戶)都承擔起維護自身資訊資源的義務,同時享受外部動態資訊服務。

(3) 進行資訊資源共享的數據中心建設,數據中心應至少包含以下數據庫。

# 人員、機構數據庫

# 基礎地理數據庫

# 基礎水文及水環境數據庫

# 區域社會經濟數據庫

# 遙感影象數據庫

# 政策法規數據庫

# 標準規範數據庫

# 流域規劃、工程規劃數據庫

# 各業務應用所需的專業資訊數據庫

# 歷史洪水資料數據庫

(4)逐步建立統一的技術構架、標準和環境,建立功能豐富的應用支撐平臺

# 提供統一的身份認證(CA、RA)。

# 門戶管理,化多系統、多身份、多密碼切換之“繁”爲一站式登陸之“簡” 。

# 提供資訊服務軟件與控件。

# 提供視頻會議服務。

# 提供資源目錄服務和個性化定製服務,爲用戶打造適合自我需求的資訊化工作環境。

(5)建立局、二級局、三級局三級完善的執行維護體系,培訓出各級相適應的執行維護技術人員。

(6)制定出完備的執行維護規章制度和標準,並開發出相應的執行維護管理軟件。

(7)得到穩定的執行維護費投入。

我們的根本目標就是:以全面實現流域管理業務應用資訊化,實現水利現代化,全方位提高水利綜合服務能力。

資訊化調研報告5

加快衛生資訊化進程 助推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 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是市委、市政府正在全面推動的 八大中心建設之一。要有效增強我市作爲區域性醫療中心的吸納會聚功能,就必須加快推動適應現代醫療要求的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給保障和衛生綜合管理等工作的衛生資訊化建設。

一、我市衛生資訊化建設發展現狀經過近幾年的探索與努力,我市衛生資訊化建設有了較好基礎,主要體現在:資訊化資金投進不斷加大,網絡設施建設有了一定的基礎,資訊化硬件建設初具範圍,醫療服務資訊化利用有所推動,社區衛生服務和資訊化管理初見成效,公共衛生資訊系統建設進程加快。但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一是衛生資訊化建設發展不平衡。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範化綜合業務資訊系統已實現全覆蓋,但是部份地區和單位對衛生資訊化建設工作重要性熟悉不足,衛生資訊化建設嚴重滯後於廣大羣衆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和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管理、衛生行政部分綜合管理的需要。二是存在網通而資訊不通的題目。以市衛生數據中心爲核心、覆蓋轄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衛生專網已建立,然而不同地區、不同機構、不同業務系統之間還沒有實現互聯互通,難以資源同享。如20xx年以來已累計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700萬餘份,但實際利用較少。同時存在大量手工填報數據及重複收集資訊現象。三是資金投進與衛生資訊化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省市已撥款近20xx萬元用於衛生數據中心的硬件建設和平臺建設,但是我市資訊化建設的投進機制尚不完善,缺少兼顧的、常常性的項目管理和經費安排保障。二、三級醫院資訊化所需資金盡大部份是自行張羅,由於難以獲得直接經濟回報,對資訊化建設投進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四是衛生資訊化知識普及和宣傳不夠充分。我委面向機關、企事業單位、鄉鎮等羣體的調查顯示,對衛生資訊化工作的.知曉率僅分別爲30%、20.3%和9.6%,對其資源公道利用、保障醫療安全、進步醫療質量、控制醫療費用等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另外,羣衆參與資訊化實效體驗機會偏少,特別對老年患者等亟需良好服務的羣體還缺少人性化設計。五是衛生資訊建設專業技術職員嚴重不足。主要表現在整體數目少、進階人材奇缺和現有人材知識結構分歧理。目前,市衛生資訊中心唯一計算機、衛生統計等專業技術職員4名,其他基層醫療和管理機構多是畢業於計算機利用專業的技術職員,由於缺少醫學知識和衛生管理知識,難以滿足衛生資訊化工作的需要。

二、對未來我市衛生資訊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領導,確保前期規劃的有序推動。各級衛生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要切實擔負起兼顧安排的領導責任,嚴格依照我市十二五衛生資訊化規劃的時間節點要求推動建設進程,將衛生資訊化建設和業務系統利用情況列進各級衛生行政部分和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覈指標,加大考覈力度。建立例會制度,完善溝通、反饋和解決機制,真正進步我市衛生資訊化建設的決策水平。

資訊化調研報告6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當前,我鎮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期,也正處在加快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十二五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我們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引領,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穩步推進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轉型跨越,推動我鎮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一、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現狀

我鎮現有涉農辦事處X個,共X個行政村,農戶數XXXX戶,農業人口XXXX人,耕地面積XXXX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XX個。近年來,我鎮上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農村工作始終堅持上級黨委、政府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爲主線,以項目建設爲支撐,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廣特色產業種植,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深入實施移民扶貧開發,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機制,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農業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1、特色產業穩步發展。以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爲主題,引導羣衆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節水設施農業,形成了以農家樂爲主的特色產業。

2、農業產業標準化體系日漸完善。以基地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着力培育和發展大場大戶,推動區域內主導產業的優化升級,以獅山茶場客家風情園爲代表,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生產,帶動了周邊XX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直接解決了XXX多人的就業問題。XX年引進茶葉新品種黃金芽等優良品種在XX分場建立高產示範基地,目前基地面積XXX畝。

3、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堅持高起點定位,以建設佈局合理、設施配套、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農村爲目標,以項目爲抓手,農戶參與爲主體,社會幫扶爲補充,以整組推進爲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場試點村爲突破,全面創新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村道路鋪築,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緊緊圍繞實施生態立鎮發展戰略,紮實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狠抓措施落實,組織實施了林業特色產業、重點生態公益林、新農村綠化美化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全鎮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5、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凸顯。搶抓省、市全力支援移民扶貧開發項目實施的機遇,動員組織廣大移民羣衆全力開展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呈現出統籌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

二、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40%,農業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十分匱乏,儘管近幾年全鎮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農業本身還存在一些障礙性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結構因素。農業內部,種植業比重相對偏大;蔬菜、畜牧產業鏈條仍不夠完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輻射帶動能力較弱,而有的加工企業與基地聯繫不夠緊密,尤其是畜牧業生產還缺乏能夠帶動產業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

2、市場因素。現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還不暢,農產品在市場開發上還沒有完全走出去,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仍然滯後,優質不優價的問題較爲明顯。

3、機制因素。在當前的雙層經營體制上,土地過於分散,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短期內還難以破題;農村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係較爲鬆散,與農戶、與基地銜接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仍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農民對資金、技術、資訊、銷售等服務的需求。

4、資金因素。信貸政策不寬鬆,擔保條件比較苛刻,貸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額還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資金需要。同時,能夠爭取上級扶持的農業項目較少,進入農業領域的社會資金和工商資本也比較少。

5、客觀因素。近兩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繼出臺,在給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一些現實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表現在部分幹部的方法和思維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沿襲着傳統的抓法,缺乏研究產品流通、研究市場、研究技術服務的本領;鄉村組織原有職能在逐漸弱化,對農民的約束力較差,組織難度較大。

三、建議和對策

1、突出產業規模效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按照集中連片、節水示範、特色高效的要求,圍繞農家樂特色產業,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透過市場引領、利益驅動、政府扶持、項目支撐、部門服務、龍頭帶動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廣以農家樂、農家客棧爲主導產業,持續帶動農民增收。

2、強化科技示範引領,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從人、財、物方面逐步加大對茶葉基地的支援力度,重點推廣農業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充分發揮高效農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拓寬資訊流通渠道,逐步開展專家諮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質量監控、資源共享、產品交易等工作,推動農業萌生新的亮點、新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強勢品牌。

3、持續推進扶貧開發,着力改善發展環境。按照項目做支撐、政策做保障、產業做龍頭、基礎做鋪墊的要求,採取適當集中、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的模式,集中財力物力扶貧攻堅,把覆蓋移民鄉村、增加移民收入的產業開發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透過項目帶動,推進移民鄉村土地改良、基礎設施建設、移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着力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4、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全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資源稟賦和區域比較優勢,創新建立以政府爲引導、農民爲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統籌投入、集中建設的新農村模式,加大農業和農村資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連線成片的居民點改造精品亮點。實現農村人口向集鎮、城鎮的逐步轉移。

5、加快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改革作爲掃除障礙、激發活力、推動發展的有效手段,不斷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轉型跨越。一是進一步完善配套田間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節水水平。二是依託土地流轉政策,健全土地流轉程序,規範合同文字,完善土地流轉作價評估、流轉補償、合同簽證等管理制度,積極動員農民採取轉讓、轉包、租賃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引進經營能力強、資金實力厚的種養大戶根據當地發展要求進行產業開發,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經營,透過土地流轉,由大場大戶、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速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三是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就近吸納部分富餘勞動力,變農民爲工人,實現農民的就地轉移。

資訊化調研報告7

20xx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和支援下,我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和新一輪扶貧開發爲契機,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轉方式、調結構爲主線,堅持立足當前保增長,着眼長遠促轉型,切實抓好工業經濟執行監測、調度和調控,做好對重大項目建設的服務、協調工作,加大對企業服務力度,推進工業化和資訊化兩化融合,統籌兼顧各項工作,全縣工業經濟平穩發展。

一、20xx年工作總結

(一)經濟執行呈現新景象。我縣圍繞年初目標任務,加強經濟執行監測分析和預測預警,突出抓好重要生產要素保障,狠抓企業執行調度和協調服務,保持了工業經濟速度、質量、效益的同步提高,呈現出平穩執行態勢。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7。33億元,同比增長13。6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1。26億元,同比增長14。19%;實現利稅12。13億元,同比增長24。53%。

(二)結構調整取得新成績。我縣堅持把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作爲主攻方向,氟化工、新型建材及礦產品加工、機電製造、食品加工等四大主導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一是藉助贛南蘇區振興和新一輪扶貧開發機遇,實行規劃先行,牽頭制訂工業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產業定位與發展方向,策劃了一批具有支撐帶動作用的重點項目,併成功申報了我縣氟化工產業基地爲全省唯一的省級氟化工產業基地。二是有計劃引導企業集羣發展,提高整體協作力。鼓勵企業透過重組、兼併等形式增資擴產、集羣發展,成功引進中國建材集團以14。85億元收購寶華山水泥板塊,中化集團將新上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聚全氟乙丙烯等深加工項目。三是鼓勵企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指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大力開展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提高企業綜合效益,組織南方萬年青水泥和贛興水泥等企業淘汰機立窯等落後生產線。

(三)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效。我縣積極跟蹤服務重大項目,透過項目調研和召開協調會等多種方式,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項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南方水泥水泥二期4500噸/日產新型幹法水泥項目已順利投產,三期4500噸/日產新型幹法水泥項目正在積極申報中;國興撥叉技改項目一期年產新能源汽車變速齒輪600萬件、壓鑄件6000噸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已竣工;百丈泉退城入園項目、威保運動新廠區項目已投產;山村油脂藥用茶油、銳利電子等項目已順利開工,力爭20xx年上半年投產;鑫福科技鉬深加項目工、鎢粉及鎢製品深加工項目、國泰特種化工項目、鈦合金輕質材料項目等已簽訂投資協議,正在規劃設計和報批報建中。這些項目將爲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增加新的後勁支撐。

(四)資訊化工作得到新推進。經我局努力爭取,並得到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援,縣資訊中心於今年9月份正式劃歸工信局管理,資訊化職能得到進一步理順和提升。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我縣大力促進兩化融合,圍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等中心工作的要求,大力推進資訊化建設、資訊產業發展、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下發了《縣20xx年資訊化工作要點》(興府辦字[20xx]77號),積極抓好網站建設,提升建站水平,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確保政務網絡可靠執行,實現資訊化建設提速、提質、提效跨越式發展。

(五)服務企業得到新突破。一是加強企業調研工作,把握服務重點。全縣多次召開企業座談會和現場調度會,緊緊圍繞企業需求,把爲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作爲服務工作重中之重。制訂下發了《關於推進工業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檔案,爲今後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抓手。二是大力做好爭資爭項工作,積極跑部進廳,爲企業爭取立項審批、用地指標和資源配置,全年累計爭取各類資金2132萬元。三是成立了“縣企業和企業家協會”,爲全縣廣大企業和企業家搭建了一座政企溝通的橋樑,爲企業和企業家間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平臺,是企業和企業家交際、體現自我價值的一張名片。

二、存在的問題

(一)工業產業集聚不強。目前我縣工業涉及行業較多,產業特色不很鮮明,經濟總量偏小,發展層次較低。

(二)工業發展後勁不足。由於受到用地、資金、招工等因素的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縣招商興工,抑制了工業項目的落地。部分重點項目推進速度較慢,項目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還不強。

(三)執行質量持續下滑。20xx年以來,由於部分產品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企業執行成本剛性上升,同時,因市場需求不足,主要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特別是氟化工、水泥等行業執行艱難,部分企業出現虧損。目前R22、無水氫氟酸的價位僅爲8200元/噸和7150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37。4%和10。63%,公司每月虧損近200萬元。

三、20xx年工作思路

(一)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

工作思路: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積極搶抓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和新一輪扶貧開發機遇,充分利用建設瑞興於試驗區契機,加快“兩化融合”步伐。着力發展大產業、建設大平臺、推進大項目、培育大企業,着力推動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戰略性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努力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工作目標:力爭至20xx年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0。4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0億元,同比增長16。8%;實現利稅14億元,同比增長15%;全縣新增規模企業8家。

(二)工作措施

圍繞上述要求,20xx年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1、抓執行監測協調,確保工業平穩執行。一是建立完善高效的工業強縣戰略推進機制、經濟執行管理調節協調機制、企業發展激勵機制等機制,高質高效服務企業,推動工業健康發展。二是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抓好全年各項工業經濟責任目標分解落實工作,細化每月目標任務,力爭全縣工業增速保持17%,保證各項目標按年初制定方案和時間進度平穩推進。三是加強重點企業執行監測協調,及時跟蹤處理影響企業執行的苗頭性問題,保證重點企業正常生產、多產多銷。

2、抓重點產業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優勢。着力扶優扶強,培植產業集羣,充分抓住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和新一輪國家扶貧大開發兩大機遇,以規劃建設瑞興於經濟振興試驗區和至泉州出海通道爲契機,紮實做好調區擴區工作,着力建設以軍工產業園、機電產業園,氟化工產業基地、新型建材產業基地爲主的“兩園”、“兩基地”,積極引導各類生產要素向骨幹企業傾斜,培育一批主業突出、市場佔有率高、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羣,加速形成氟化工、新型建材及礦產品深加工、機電製造、食品加工產業集羣。

3、抓企業協調發展,做大工業經濟總量。一是培育引進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鼓勵現有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增資擴產,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擴大主業規模,緊緊圍繞主業發展配套產業,促進企業集羣發展。二是加大中小企業培育扶持力度,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促進規下企業儘快成長爲規上企業,不斷壯大規上企業隊伍。

4、抓產業園區建設,構建快速發展平臺,一是科學定位,做好園區總體規劃,促進企業有序聚集,推動園區經濟板塊化、跨越式發展,把開發區打造成縣域經濟的增長極、主導產業的集聚區、創新創業的示範區和城市發展的新城區的發展定位。二是完善基礎配套,夯實承載平臺,打造高起點、符合產業發展要求的一流生態園區平臺,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爲產業集聚、人氣興旺、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的“工業新城”。

5、抓工業項目推進,增強持續增長後勁。一是積極扶持中化集團新上聚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等項目,整體搬遷三美化工,加大產業上下游配套項目引進力度,加快建成高標準省級氟化工產業基地。二是加快推動南方水泥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二期達標達產和三期開工建設,加速建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效益的新型建材產業基地。三是着力推進百丈泉退城進園項目達產達標,加快國興撥叉技改擴建、山村油脂藥用茶油等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早日竣工投產。四是強力推動中國兵器集團鎢及鎢製品深加工、國泰特種化工和鑫福科技鉬礦深加工等項目開工建設。

6、抓發展環境優化,助推工業跨越發展。大力貫徹落實《關於推進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興發[20xx]1號)檔案精神,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和“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環境,在企業准入、手續簡化、稅費減免、項目扶持等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支援,嚴肅處理影響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的人和事,切實爲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創造和諧、穩定、寬鬆的發展環境,推動工業跨越發展。

資訊化調研報告8

一、智慧環保的基本概述

“智慧環保”是“數字環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藉助物聯網技術,把感應器和裝備嵌入到各種環境監控對象(物體)中,透過超級計算機和雲計算將環保領域物聯網整合起來,可以實現人類社會與環境業務系統的整合,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的智慧。

產業資訊網發佈的《xx年中國智慧城市行業調研現狀及未來前景評估報告》顯示,智慧環保是互聯網技術與環境資訊化相結合的概念。“智慧環保”是“數字環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藉助物聯網技術,把感應器和裝備嵌入到各種環境監控對象(物體)中,透過超級計算機和雲計算將環保領域物聯網整合起來,可以實現人類社會與環境業務系統的整合,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的智慧。且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認爲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會帶動智能環保的發展,將環境的保護實現最有效化。

“智慧環保”的總體架構包括:感知層、傳輸層、智慧層和服務層。感知層:利用任何可以隨時隨地感知、測量、捕獲和傳遞資訊的設備、系統或流程,實現對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輻射等環境因素的“更透徹的感知”;傳輸層:利用環保專網、運營商網絡,結合3G、衛星通訊等技術,將個人電子設備、組織和政府資訊系統中存儲的環境資訊進行交互和共享,實現“更全面的互聯互通”;智慧層:以雲計算、虛擬化和高性能計算等技術手段,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業的環境資訊,實現海量存儲、實時處理、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實現“更深入的智能化”;服務層:利用雲服務模式,建立面向對象的業務應用系統和資訊服務門戶,爲環境質量、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輻射管理等業務提供“更智慧的決策”。

二、發展智慧環保產業的必要性

污水處理廠建好了,卻在處理能力方面出現“小馬拉大車”或“大馬拉小車”現象,這都會造成環保產業的低效率。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智慧環保這個時候就能幫助你。

透過資訊和互聯網技術,污水處理廠可以根據實際進水情況,實現智能化動態控制,從而使其執行達到最佳的投入和產出比。就發展智能環保產業的必要性、基礎和前景進行了分析,並從政府優先採購、給予財政支援等方面提出建議。

下一步,將以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領域爲重點,在電力、鋼鐵等重點行業以及開發區(工業園區)污染治理等領域推行環保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廣環保產業先進智能化技術,着力培育一批環境污染治理專業化公司,提高污染治理效率。針對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的執行負荷低、能耗高、經營成本高等問題,將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智能控制系統示範試點,推動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實現污水處理設施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執行。

三、我國智慧環保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環保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着國家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和環保產業政策的日趨完善,我國環保產業已經從初期的以"三廢治理"爲主,發展爲包括環保產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服務、環境友好產品、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的門類比較齊全的產業體系。儘管我國在環保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環境資訊化水平與環境保護工作不相適應,環境資訊化工作進展緩慢,環境資訊化工作基礎較爲薄弱,資訊共享程度不夠,資金投入又不足,管理機制不順暢,人才隊伍中高素質人才隊伍缺乏,且發展不平衡,環境資訊產業還無法適應環保事業發展的要求,環境保護資訊化工作任務還十分艱鉅。

四、我國智慧環保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在“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大邏輯下,增長速度、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增長動力等均將發生深刻變化,對環境管理也將提出新的要求,機遇和挑戰並存。只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迎來環境保護的新氣象。

新形勢下,環境保護面臨一些新的機遇。一、是環境保護得到黨中央、國務院日益重視。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天變藍、水變清、地變綠,人居環境更美好,應成爲我國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的重要標誌。

二、是環境法治日臻完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於xx年付諸實施,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思路日趨清晰,爲全面改善環境質量奠定了基礎。

三、是污染物排放強度在下降。隨着我國增長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結構優化,特別是經濟增長速度降低、重化工業增長對GDP的貢獻下降,污染物排放強度在降低,有利於開創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防治的新局面。

四、是多渠道融資局面可望形成。國家出臺了鼓勵社會資金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政府和社會資金合作受到激勵,大型國有企業攜資金和高新技術進入環保產業,資本市場上環保企業比例增加,爲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了資金保障。

五、是公衆訴求日益高漲,成爲環境保護的動力。公衆環境權益觀增強、環境公平正義訴求與環境質量改善要求提升,要求政府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投入,加大污染治理和監管力度,將成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動力。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的環境污染形勢十分嚴峻,環境管理面臨巨大壓力。比如,污染欠賬多,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污染隨着產業轉移而轉移;政策執行走樣;行政管理體制尚不完善,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環境管理和環保產業的發展。

五、我國智慧環保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第一,以排污許可證的制定、實施和監督形成管理主線。排污許可證制度承載了環保法律、減排責任、技術規範等方面內容,應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細化深化,使之具有法規效力,加大推進力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獨立進行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從污染物種類、控制指標、排放方式等方面,不斷健全排污許可證;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排污者,不得排放污染物;並逐步建立全國範圍內的統一公平、覆蓋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爲排污權交易市場的發展奠定基礎、創造條件。此外,還要加大執行和監督力度,強化許可證制度的實施監督。各級環保管理者,也必須轉變思路,調整角色定位,爲企業解決清潔生產技術、降低污染物排放等問題。

第二,以環境保護標準爲準繩形成倒逼機制。標準是可以落地的環保措施。國家應制定環境保護的一般通則或基準,以減輕單位產品的資源投入和污染物排放。在這一過程中,應加強標準研究使之符合國情,並加大標準實施力度。透過環境標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而起到從源頭改善環境質量的效果。具體做法有,對新增產業,以環境標準爲門檻抓好企業和產業的准入;對存量產業,以環境標準爲尺子,淘汰落後的產業、產能、技術和工藝,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六、我國智慧環保行業的發展建議

第一,實行賠償制度和責任終身追究制度。透過法律強制、政策激勵和約束,使各級幹部、企業和社會公衆樹立保護環境的主人翁意識,增強責任感。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確提出,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此外,還可考慮建立一套目標體系、考覈辦法和獎懲機制,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幹部,實行終身追究責任制。在新形勢下,對環保違法行爲的處罰應當創新模式,可依據相關要求,發揮司法部門的作用。

第二,加強能力建設,形成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推行排污權交易制度,利用資本市場募集更多資金進入環境保護領域;發揮公共財政資金“種子”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領域。污染治理應更經濟。環境污染治理應留給市場更多的選擇,環保企業會選擇實用技術和路徑,以降低治污成本;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探索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解決思路和污染治理方案。此外,還要加強能力建設。加強污染物排放等監測網絡、預報預警、應急管理等設施和公共平臺建設,支援相關領域的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加強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的宣傳和科普,提高公衆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能力和水平。公衆不僅能積極參與,更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儘可能綠色出行,進行垃圾分類,不隨手扔垃圾等。總之,只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環境質量才能得到改善,生態文明新時代也纔會早日到來。

七、智慧環保是環保產業的發展趨勢

有機構預計,xx年城鎮化率將超過60%,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更加智能化的城市治理。

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3大熱點應用行業。一方面,我國政府對交通資訊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城市發展屢屢突破城市總體規劃的限制規模,給城市交通系統帶來巨大壓力,城市人口密度與汽車保有量之間呈現畸形對應關係,導致交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同時,醫療資源的匱乏和效率低下是目前醫療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而政策扶持是推動智慧醫療投資加速的重要驅動因素。從競爭格局來看,由於智慧醫療並無明確的行業標準,且各地區醫療機構的資訊化程度發展差異很大,從而導致了該市場的集中度很低,未來有待進一步提升。

另外,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板塊也有望在政策推動下再度升溫。某家環境保護證券認爲,在大氣治理的政策高壓之下,重點工業行業的脫硫脫硝改造將加速,與火電行業脫硝需求疊加,預計xx年脫硫脫硝工程建設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在廢水治理方面,除了在生產中儘量減少使用高污染材料,企業做得更多的是廢水回收利用。這個方法最簡便、直接,一些高污染行業做好可以大大減輕治理壓力。一些治污難度大、成本高的行業可以將廢水分別回收利用,針對主要染物分類治理,使廢水處理化難爲易。此外,固廢垃圾焚燒發電也有望維持高景氣度,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發展料將加速。

中西部潛力巨大

鑑於地方政府將繼續加大民生、基建領域的財政支援力度,工業品需求有望避免萎縮。到xx年,全國需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以及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問題。未來無論是棚戶區改造還是城市人口落戶,中西部的城市羣都將成爲主要陣地。研究認爲,雖然xx年固定資產總體投資增速會有所放緩,但中西部基建投資加碼和保障房建設將增加鋼鐵、水泥、建材等工業品需求,預計新增需求至少會維持今年增速水平。

資訊化調研報告9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宋俊德曾指出“農村資訊化不僅是能打電話、能上網,更應該滿足農民獲得、交換資訊的需求。除了農村通信實現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資訊化建設也必須得到重視”。“村通”的目的是要促進農業發展,而農業發展的出路是在於幫助農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農村資訊化恰恰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我們針對**區所轄農村進行了實地的調研,並根據調研結果,提出此項報告。

一、農村網絡現狀

**區下設兩鄉,共有行政村10個,總人口3.39萬人。根據實地調研,目前移動通信和固定電話業務已經全部覆蓋;寬帶互聯網業務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個村實現了光纖到村、寬帶到戶;無線數字電視實現村村通。另外,xx區的十個村屯現已經具備了基於固定電話業務開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實現了村民危難時能夠自救,而且還實現了村民之間的互助功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二、農村資訊化應用狀況

(一)在七個農村中小學中,除了海格村外,均開通了寬帶互聯網業務,實現了農村學生的互聯網內容教學,但在教育資源遠程共享方面,由於資金問題,均沒有實現。

(三)所有的村均沒有建立資訊服務站,沒有一個公共的、可供全村農民共享的資訊服務系統,沒有專職人員負責農村資訊服務的推廣和應用上的引導。致使絕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襲傳統的耕作意識,從衆意識強,思想落後,距離建設新農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農村資訊化建設面臨的難題

近年來,我區農業資訊化工作有了較大進展,但農民對農業資訊資源的利用狀況並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是農業資訊網絡推進鄉村後,入戶遇到了障礙,農業資訊得不到廣大農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農民的資訊意識淡薄。農民的資訊

意識呈現出一定封閉性,主要表現爲對資訊情報反應遲鈍、缺乏應用資訊的積極性、敏感性。因而對資訊技術需求慾望低。這種現狀,使農村仍然存在着資訊流、物流不暢,生產、銷售和需求相脫節,一些農產品被壓等壓價,甚至出現滯銷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資訊化建設是當務之急,這一點必須形成共識。

(二)農村資訊服務水平較低。農民自身滿足其資訊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農村專業資訊技術人才匱乏。實現資訊化,人才是關鍵。由於農業發展相對落後,資訊技術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質資訊技術人才更少。同時受經濟能力制約,很難吸引外地人才。

(三)農村資訊服務推廣力度有待加強。農村資訊服務推廣離不開政府統籌協調,才能使各個領域協調一致地將涉農資訊有效落地,才能透過資訊服務實現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銷售渠道、提高農戶收入的目標。這不僅需要對此項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資訊化服務推廣工作中,增大財政投入。由於財政困難,資訊化建設缺乏專項資金扶持,加之村集體經濟薄弱,以致資訊化建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影響了前期的資訊化服務推廣工作。

四、加快農村資訊化建設的意義

(一)轉變農民觀念,提升農民素質,改變農村的風貌。農民可以透過上網查價格、上網查政策、上網選擇良種、上網銷售和採購,在網上聽課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網絡資訊在農民心中會成爲一種依賴,成爲學習實踐、與外界溝通的橋樑。資訊化不但能增長農民的見識,還會增強公民意識,漸漸學會運用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將會明顯提高。

(二)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使傳統的生產方式發生變革。如今電話、電視、電腦多源的資訊渠道使農產品價格公開透明,銷路增多,農產品坐地增值。市場化的農產品價格直接影響了再生產取向,也將自發地引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譬如xx省xx縣龍泉村以產胡蘿蔔爲主,過去沒有網絡,胡蘿蔔找不到銷路,只好喂牛。自從有了網絡後,從未滯銷,而且價格高。透過網絡還從日本引進了新的優良品種。如今按訂單生產,遠銷東南亞。胡蘿蔔種植面積達到了6000畝,佔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戶均收入兩萬元,人均6000元。胡蘿

卜的大量生產,又帶動村裏發展起了胡蘿蔔科研、加工、冷庫儲藏等產業鏈。龍泉村先後上馬5座冷庫、4個儲藏庫、1個高產試驗中心。村支書劉建銀說:“鼠標和鍵盤已經成了新時代農民的鋤頭和鐮刀,是離不開的生產工具”。

(三)推動農村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目前遠程醫療、網上門診、住院預約、遠程視頻診斷等等網上醫療功能均面向社會開放,極大方便了社會就醫途徑。另外,農民也可以透過互聯網瞭解各種疾病的防治、預防和保養。農村資訊化工程帶來了農村遠程教育。透過有效建設遠程教育網,使農村中小學連上北京101遠程教育網,透過互聯網,成立好課堂。以此引進先進的教育資源,拉近城鄉教育差距,彌補農村教學資源的嚴重不足,緩解農村師資匱乏的問題。

五、幾點建議

(一)增強資訊意識,加強組織領導。開展農村資訊知識宣傳和教育,增強廣大幹部羣衆的資訊意識,提高對農村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專門領導機構,協調資訊化建設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制。

(二)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農村資訊化建設是高技術、高投入的社會公益性工程項目,必須依靠資金支援。一是政府每年財政預算中要有計劃地安排資訊化建設專項資金;二是動員社會各界,特別是資訊化建設職能部門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扶持農村資訊化建設;三是千方百計向上爭取專項資金。透過資訊化手段幫扶農村脫貧致富,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實現農村跨越式發展。

(三)加強對資訊資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應用管理,建立完善的農村資訊服務體系。宋俊德教授提出“內容建設比網絡建設更爲重要,而這項工程通信運營商是無法獨自完成的,需要各級政府的支援”。宋教授建議“在通信運營商搭建了資訊溝通的平臺後,各級政府、研究院所、科技單位應該有意識的在農村資訊化問題上形成共識與合力,依據各自的長處爲農村提供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如先進的種植方法、防災方法、預警資訊等。同時,政府應該給予實施內容交流平臺建設的單位一定的支援,如財政、稅收等政策支援”。我區當務之急是建立完善的農村資訊服務體系,應該在各村建立資訊服務站,聘用專兼職資訊員。作好資訊分析和對未來農業經濟形勢的預測,較好地分析農產品生產和市場狀況,使一些農業資訊對農

民的生產經營具有指導性,推動農民對網絡資訊資源的有效利用。並充分調動涉農企業、農產品經紀人、農村各專業協會、農研所、村幹部的積極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資訊收集、加工、發佈、服務於一體的農村資訊服務體系,爲解決農業資訊進村入戶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實現資訊內容的本地化,增強時效性、正確性和實用性,最終使資訊服務惠及廣大農民。

(四)加強資訊員隊伍建設,爲加快推進農村資訊化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農村資訊化建設中最重要的因素,要採取多種途徑和手段,加大培訓力度。一是對資訊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業務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訓;二是積極探索合適的方式,組織引導龍頭企業、種養大戶、流通大戶、有文化的農民學習資訊網絡知識,透過組建農民資訊協會、農民科技協會等形式,開展“網絡聯鄉村,資訊進萬家”活動,組織帶動農民上網利用資訊實現增收;三是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吸引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到農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