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農村資訊化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1.65W

爲準確全面掌握我縣農業農村資訊化建設情況,切實加快我縣農村資訊化建設,根據市資訊發[XXXX]XXX檔案精神,XXXX年XX月XX日,我局組成由冀堂鋼任組長7個調查小組,深入到全縣XX個鄉鎮,採用走訪、座談、調查問卷等形式,分別對各個鄉鎮的農村資訊化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查發現,全縣XX個鄉鎮XXX個行政村的農村資訊化建設快速啓步,建立了覆蓋鄉村、農戶的資訊網絡,建設了XX個農村資訊服務站,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橋樑”和“導航”作用。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農村資訊化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農村資訊化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我縣按照市資訊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從實際出發,大力推進農村資訊化工作,從我們所調查的情況來看,農村資訊化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一是資訊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快發展。全縣已基本完成了“村村通電話、通網絡”的目標,實現了農村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互聯網接通到鄉鎮。據調查,全縣有260個行政村已通光纖和無線寬帶,農民上網人數XXXXX人,普及率6%;農村現有電腦6500臺,固定電話85967部,移動電話139969部,電視機130021臺,普及率分別達到5%、66%、33%、95%,農村資訊化建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例如,襄垣鄉郝開村現有家庭電腦45臺,上網電腦12臺,電視機630臺,固定電話用戶480戶,手機用戶1150戶;東泉鎮木瓜村投資5萬元安裝了有線電視170戶,使全村有線電視用戶達到60%以上。在山西移動公司平遙分公司的大力支援下,該村還有5戶村民家庭安裝了寬帶網,加快推進了農村資訊化建設步伐。

二是資訊服務站得到了較快的擴展。全縣建立了36個農村資訊服務站,專門蒐集整理、分析發佈農業技術、農情諮訊、天氣預報、災情預警等資訊,爲廣大農戶提供農業資訊技術服務。在12個資訊超市中,發展較快的有古陶鎮北城村、中都鄉北三狼村、洪善鎮的洪善村和高林村、襄垣鄉郝開村、段村鎮的廉莊村、杜家莊鄉的南良莊等村。襄垣鄉郝開村XXXX年建立黨員遠程教育站,佔地45平方米,與村支部活動室爲一體。該教育站除組織黨員定期學習外,還利用其寬帶資訊平臺,組織相關產業的農戶學習先進的農科技術,爲農戶針對性查閱相關資訊。東泉鎮東泉村經鄉村兩級積極協調,花費1.5萬元,建文化網絡服務站一個,佔地30餘平方米;又協同縣組織部共同投資8萬餘元建120平方米的黨員幹部遠程教育服務站,安排專人負責和管理。

三是農村資訊的內容日臻完善。目前,各資訊服務站開展農村資訊服務的內容既有政務資訊,又有熱點時事新聞、農業要聞,還有政策法規、農業科技、市場動態、供求資訊、價格行情、勞務動態、農業氣象、災害預警、農家百科等。例洪善鎮洪善村初步建成服務站三個:便民服務站、農村資訊網絡服務站和黨員遠程教育站。主要服務內容有計生、民政、合作醫療、農經、司法等。各服務站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照章辦事,服務態度和藹、熱情,愛崗敬業,有問必答。

四是資訊管理機制正在逐步形成。各鄉鎮對農村資訊採集下達年度任務,推行了目標考覈,服務站內部定崗定責,保證資訊的真實、及時、準確性。

二、農村資訊化建設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資訊技術具有科技含量高、發展速度快、滲透力和帶動力強的特點,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效果十分明顯。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看:農村資訊化建設暢通了農村資訊“雙向”流動渠道,滿足了農民不同的資訊需求,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開闢了資訊部門服務農村市場的新路子,增強了農業、涉農部門服務社會的能力,提高了爲農服務的效率;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橋樑”和“導航”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增長了農民見識、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民透過涉農資訊進村入戶,既貼近了市場、瞭解第一手的市場資訊,又利用市場資訊適時調整種植、養殖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既有效掌握了黨和國家的農業農村政策,強化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又準確掌握了市場需求和產品供銷趨勢,化解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規避和減少了市場風險、自然風險,促進了增產增收。據調查,東泉鎮東泉村的透過近年來的資訊服務,廣大村民得到了實惠,從中瞭解到黨的各項惠農政策和發家致富的科學技術,主要表現在農作物栽培方面和精選優良品種種植,挑優質苗木栽培,從而使減少因農作物病蟲害帶來的損失,畝產量收到很大的提高,農民種糧、栽果積極性有所提高。在養殖業方面,由以前的家養、圈養1只或2只,根本不存在規模化養殖,現在養殖規模達到200只以上的就有6戶,養殖量比以前翻了四五倍。

二是強化了農業技術支撐、促進了現代農業建設。各服務站充分利用資訊網絡資源優勢,宣傳黨的農村政策,發佈農業規章,推廣農業技術,提供專家諮詢等,縮短了與農民的距離;利用資訊技術優勢,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進了資訊技術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發展。

三是改善了農民的精神面貌,推動了農村文明建設。透過農村資訊化建設,農村羣衆增加了瞭解世界的機會,擴大了認識社會的廣度,增多了吸納科學文化知識的機率,逐步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轉變,提高了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推動了農村文化社會事業發展和農村文明建設。據調查,朱坑鄉朱坑村不少農民透過資訊的傳播,對“市場引導生產、市場引導流通”等一些現代農業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運用。東泉鎮東泉村透過法律知識的宣傳,社會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變。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農村資訊化建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農村資訊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從總體上看:農村資訊資源利用不夠理想、資訊進村入戶難,資訊化工作機制不夠健全、資訊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工作方法、措施明顯滯後,資訊機構人員配備不足,農民素質不高等。具體表現在:

一是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處於起步階段。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農村資訊化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實現了農村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互聯網接通到鄉鎮,不少農戶安裝了寬帶網。但資訊服務站由於經費不足,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訊化基礎設施的建設,資訊進村入戶難,而且由於上網費用高,農民接收資訊渠道狹窄的局面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變。目前,農村大多數資訊仍是透過相對普及的電話、電視和農民之間的傳書帶信、逢場趕集、鄰里傳播實現。

二是本地資訊少,互動性不高。缺乏有價值的資訊分析和未來農業經濟形勢的預測,不能較好地分析農產品生產和市場狀況,使一些農業資訊對農民的生產經營不具有指導性。加之有些鄉鎮資訊站不健全、人員配備不足,缺乏資訊服務的有效執行機制,缺少資訊服務的經費保障,不能及時有效的收集、發佈本地資訊,農民與資訊服務站之間沒有真正互動,影響了農民資訊資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農民素質不高,不能適應現代資訊技術的要求。農民科技文化水平較低,直接限制了對資訊技術、網絡知識的學習和對資訊的理解、運用。調查反映,不少農民即使手把手的教會計算機使用,一旦業務人員離開馬上就又不能運用。農村經濟、文化和資訊化程度落後,農民的封閉性較強,資訊觀念滯後,資訊意識淡薄,對網絡資訊等新生事物持懷疑和不信任態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資訊的有效吸收。

四、幾點建議

1、保障經費問題。由於資訊服務站經費嚴重不足,阻礙了服務站工作的有效開展,我們建議應繼續實行高位推動,確保工作經費,保證資訊站基礎設施投入,爲農民及時有效獲取各種農業資訊奠定基礎。

2、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制定相應的工作任務,做到專人管理。在保證資訊質量和時效性的前提下,獎懲結合,對工作突出的單位和人進行獎勵。同時,對提供有效資訊的工作人員提供相應補助,對錶現突出的進行獎勵,提高服務人員的積極性,確保激勵機制的有效落實。

3、嚴格資訊審覈制度。杜絕“垃圾資訊”,逐步提高資訊質量,豐富服務內容。好的資訊能給廣大農民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有助於農業增收。

4、舉辦與資訊化相關的各類培訓班,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強化農民瞭解資訊獲取資訊的意識。

5、與有關部門協調,保證網速。服務站利用資訊化手段,透過各種渠道爲農民提供服務,但有時由於鄉村網速過慢,大量實用的農業資訊不能及時傳輸到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