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業技能>

演講中發抖緊張怎麼辦

學問君 人氣:1.56W

演講又叫講演或 演說,是指在公衆場所,以有聲語言爲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爲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 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事理或抒發情感,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 語言交際活動。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演講中發抖緊張怎麼辦 ,歡迎閱讀。

演講中發抖緊張怎麼辦

一、緊張原因剖析

1.自卑

演講緊張的第一個原因是自卑,這是由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

人們從小就受到“言多必失”“槍打出頭鳥”“沉默是金”“禍從口出”的薰陶,因此,在日後的行爲中總是非常謹慎,不太願意發言,怕出現狀況,給自己造成不好的影響。這也是很多人蔘加學習、培訓時不願意坐在第一排的原因,其實坐在第一排有很多好處:可以督促自己認真聽講,可以接收到更多的資訊,等等。

多數中國人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缺乏相應的鍛鍊,無形中給自己造成很多壓力,導致自卑心理嚴重。

2.準備不充分

如果一個人準備得不充分,演講時一定會感到緊張。這就相當於上戰場時帶了槍,卻沒帶子彈。演講前的準備包括很多內容,如演講內容的確定、引用數據的準確性、名言警句的出處、對聽衆的瞭解、個人情緒、睡眠狀況等。

3.怕出錯求完美

怕出錯

中國人很多時候比較悲觀,總在擔心“萬一講不好”“萬一搞砸了”怎麼辦,很少會想“萬一講對了”“萬一聽衆認可了”。這兩種可能性的概率是基本相等的,如果總是想着負面的、不好的結果,就會容易出錯、容易緊張。

“怕”字由一個“忄”和一個“白”組成,可以理解爲怕就是白擔心。既然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那人們在各種場合發言時就沒有必要再害怕了。把用在擔心上的時間轉化爲熟悉演講的內容、思路可能更有效。

求完美

很多人追求完美,希望做一個完人。但是往往越是追求完美,結果就越糟糕。沒有任何一個演講或發言是完美的,每次演講或發言後都需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找出可以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演講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央視主持人主持春晚時都會出錯,何況是一個普通人。有遺憾和不完美是正常的,人們沒有必要苛求自己、給自己增加壓力。當一個人不過分追求完美時,就會變得放鬆,以最好的心態演講,從而影響自己、影響聽衆。只有這樣,才能講得更好、更好地影響觀衆、產生更好的效果。

4.恐高

恐懼高人

這裏的“高人”是指領導、專家等比自己強的人。往往有這些人在場的時候,演講者就會感覺很有壓力,擔心自己是在班門弄斧。實際上,演講者應該轉變想法:只有在魯班門前弄斧,暴露自己的不足,高人才可以給予指點,自己才能更好地成長和提升;即使兩人觀點不同,也可以進行討論、交流,高人的觀點可能比較權威,但並不一定是真理;即使自己表現得不夠好,但是領導、專家也都經歷過同樣的階段,一定可以互相理解。

此外,有些人向領導彙報工作時會很有壓力,其實,沒有人比自己更瞭解自己的工作,領導並不瞭解自己工作的細節。

因此,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即使有高人在場,也可以自由發揮。

恐懼站得高

很多人坐着講話時很有底氣、自信心很強,可是一站起來,就感覺差別很大,壓力倍增,手腳不知道如何擺放,渾身感覺不自在。如果身前有講臺遮擋,情況還能會好一點;如果把桌子拿走,就會感覺壓力更大,而且站得越高,壓力越大。

人們去咖啡廳、茶館時,總喜歡挑選靠窗、靠邊、靠牆的位置,表面看是這些位置便於欣賞風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則是這些位置比較能夠給人安全感。演講也是如此,當身體的三分之二都被遮擋時會比較有安全感,但當沒有遮擋物時,就好像自己所有的短處都被聽衆一覽無餘,開始擔心自己高、矮、胖、瘦、臉型、服裝,給自己施加壓力。

事實上,只要在所處的領域發揮到極致,成爲成功人士,所謂的缺點、缺陷也可以成爲發揮優勢的契機。演講不是選美,不以個人的容貌評判高低,聽衆也不注重演講者的外表。例如,在一個培訓班上,一個大腹便便的學員做自我介紹時說自己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特別“中厚”,當別人理解爲他很忠厚時,他說自己的“中厚”是指中間比較厚,其他學員聽後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最後還選舉他爲班長。

5.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很多人在演講時太在意聽衆的看法,在意聽衆給自己的評價和分數。當一個人總想着這些時,就會一心二用。

演講者在臺上受萬衆矚目,原本應當一心一意、集中精力表達自己準備的內容,只有這樣的演講才能獲得聽衆的認可。聽衆的良好反饋只是演講的附屬品,如果演講者太在意聽衆的看法,使得注意力分散,那就得不償失了。

6.陌生或重要場合

有些人在陌生環境演講時會感覺壓力較大,就像到別人家裏做客會感覺比較拘謹一樣,這時演講者需要提前到會場瞭解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培養熟悉的感覺。有些人反而在熟悉的環境演講會比較緊張,這是因爲他們認爲聽衆不認識自己時演講效果無所謂,但是在熟悉的場合,聽衆都瞭解自己的水平,反而不敢發揮了。

此外,有些人在重要場合演講時會較爲緊張,其實,演講就像學生參加考試一樣,越在乎結果越考得不好,越不太在乎結果越發揮得好。因此,演講者要學會放鬆,調整心態。

7.第一次演講或人多的時候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包括演講。第一次演講時沒有經驗,緊張是正常現象,當同樣的事情或場合經歷過幾次之後就會應對自如。

在人多的場合演講也容易緊張,這時演講者不妨換一種心態,將聽衆分成多個小團隊,如將100人分成10個小團隊,這樣就可以大大緩解自己的壓力。

8.曾經有失敗的經歷

古語有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曾經的失敗經歷會給人留下陰影,以至於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狀況時都會膽怯、緊張,從而不敢發揮。這種人是典型的活在過去,而沒有活在當下。過去失敗不代表永遠失敗,上一次失敗不代表這一次還會失敗,活在過去是沒有意義的。人們應該活在當下,只要這一刻很好,並且做了充分準備,就要相信結果一定會很好。如果受失敗經歷的影響較爲嚴重,應當採取一對一的輔導治療,消除過去的陰影,重新樹立自信。

二、突破緊張的八大方法

1.充分準備

俗話說“寧可千日無機會,不可一日不準備”,尤其是管理者,在各種場合中都要做好準備,即使沒有被安排發言,也要思考發言的切入點,稍微做些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即使這次會議沒有發言,下次有機會發言時,有了上次做的梳理和準備,就可以發揮得很好。

沒有準備就等於準備失敗,演講者要做好充分準備,時刻準備着講話、梳理思路。

2.積極暗示

在演講前,演講者要給自己正面的、積極的暗示。很多人習慣在演講前提示自己“不要緊張”、“不要害怕”,結果卻更加緊張、更加害怕。雖然本意是給自己正面的暗示,但是大腦只接受肯定的資訊,因此聯想到的只有緊張、害怕。因此,演講者要告訴自己“我準備得很好、很充分”、“聽衆一定會非常喜歡”,這些正面暗示會給自己帶來正面的能量。

例如,演講者可以在演講前想想以前成功的案例,回憶當時聽衆的`表現。如果沒有成功的演講,也可以回憶自己開心、幸福的時刻,甚至可以把聽衆想象成白菜、蘿蔔等。凡事皆正面,能量變無限。即使是一棵已經枯萎的小樹,如果主人不拋棄、不放棄,堅持給它澆水、悉心照料,也有一天會枝繁葉茂。

3.無語練膽

很多人演講時緊張的表現是不敢看聽衆的眼睛,這就需要在平時練習與人對視,特別是直視異性的眼睛,讓自己找到更多的自信。例如,會議馬上要開始時,發言者從與會人員的面前走過,可以掃視一下與會人員的眼睛,可以增強自信心。另外一種鍛鍊方法是在會場給人拍照,透過拍照看對方的眼睛,增強自信心。

4.做深呼吸

緊張時可以做一次深呼吸,如果一次沒有效果就做兩次、三次、四次。深呼吸可以讓人心情平靜,平靜之後再開口講話,感覺就會完全不一樣。

5.調整動作

通常而言,人們情緒不好的時候容易沒有激情、垂頭喪氣,情緒好的時候就會昂首挺胸。心理學中有一種說法叫“動作創造情緒”,意思是當一個人昂首挺胸時,他會發現自己的氣息非常通暢,說話時很有底氣;心情不好時,透過蹦迪、爬山等活動可以使心情變好。

因此,演講者上臺時要先調整自己的姿勢和動作,要擡頭挺胸,使自己更加自信。演講中感覺緊張、不能控制身體發抖時,可以透過稍微挪動步伐使自己放鬆。甚至,演講者可以做一些較大幅度的動作,如把拳頭握起來,甚至把雙手握起來,幫助自己增強自信。當一個人充滿自信時,手就不會亂放,避免了不知道手放何處的尷尬。演講時要避免將手放在背後、褲兜裏,這些都是不太好的行爲。

6.專注所說

有些人之所以在演講時感到緊張,是因爲一心二用,只要專注所說、投入進去就會越來越放鬆。演講的最高境界是忘我,不管結果的好壞,盡情地發揮,這樣取得的效果更好。

最好的例子是兩個婦女罵街,她們能夠吸引無數聽衆,無論是買菜的人、回家的人,還是辦事的人都停下來聽她們的演講,她們講得很有激情、聲音很有節奏、有動作手勢,表情自然到位。她們不緊張,不在意自己講得是否完美,不考慮準備得是否充分,不考慮有無熟人在場,這是因爲她們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她們沒有學過專業的演講,沒有經過專門的鍛鍊,但是效果卻很好,這說明心態是最重要的。

實際上很多時候,人們緊張的原因就是束縛太多、負擔太重,如果除去這些,按照真實的水平,演講者可以發揮得更好。

7.多講多練

多講多練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通用的方法。每個人第一次演講時都會感到緊張,會有很大的壓力,很多成功人士第一次演講時也會緊張得發抖,但是透過經常鍛鍊、不斷積累,就可以變得遊刃有餘。

就像開車一樣,新手拿到駕照後都不敢上路,第一次上路、第一次上高速、第一走夜路、第一次下雨天走泥濘的路、第一次走很窄的路,每個“第一次”都會很緊張。但是當都嘗試過之後就會變得很輕鬆,可以自如應對。

因此,演講者要多講多練,即使前面的幾種方法都記不住,只要能夠堅持多講多練,同樣可以鍛鍊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

8.相信自己

演講者一定要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帶給聽衆確定的資訊;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帶給聽衆能量。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別人也一定不會相信。因此,每一次演講前,只要做了充足的準備,就應當給自己更多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做好、做成功,會獲得好的效果。演講者只有樹立這樣的心態,才能產生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