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討結構力學實踐教學方法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8W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探討結構力學實踐教學方法論文

教師在緒論中可結合工程實例講述“結構力學”在工程設計中的廣泛用途,指出“結構力學”的概念來源於工程實際,最終還是要應用到工程實際中去,具有很強的工程應用性質,透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對課程有一個形象、直觀的認識和定位,以此明確學習目的。其次,教師講課要生動、活潑、有趣,避免照本宣科。在講解一些重要定義和基本概念時,例如結構形式的種類包括樑、剛架、桁架等,要注重與實際工程結構相結合,在演示文稿中適當引入實物圖片,透過實物對比明確什麼樣的結構可以簡化成爲上述常用的結構形式,實踐表明,理論聯繫實際,可以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第三,在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講清楚基本知識和概念的前提下,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着重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系統理解,並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水平。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要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和概念,再加上科學的思維方法,多數情況下對遇到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反之,如果教師只以灌輸知識爲主,而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注重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注意歸納總結

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是學習《結構力學》及其他所有課程的基礎。只有將基本概念理解透徹了,將基本方法掌握了,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做到舉一反三。例如,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受之前所學材料力學的影響,彎矩還總是以下端受拉爲正,材料力學的規定是因爲其研究對象主要是樑,而《結構力學》的研究對象既包括樑,也包括剛架結構,如果還是簡單套用材料力學的規定肯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當特別講清楚,在《結構力學》中彎矩一般是不區分正負的,其圖形畫在受拉側。類似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符號規定,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教師上課時須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學生透過教師講解和自身練習將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理解,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並學以致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在拿到一個問題後總是感覺無從下手,透過調查瞭解,我們總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不會取研究對象。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講解透徹如何取研究對象,重點講解清楚取研究對象就是取出包括欲求解的.截面的部分結構,畫出其所有受力,包括內力和外力,然後進行受力分析,使其保持受力平衡,從而求出未知內力。很多同學反映學到矩陣位移法和結構動力學等章節的內容時,學習力不從心,究其原因就是前面力法和位移法沒學好,因爲這些章節的內容要求熟練掌握力法和位移法並綜合運用。可見,《結構力學》的內容都是前後銜接、互相聯繫、環環相扣的,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能時緊時鬆、厚此薄彼,更不能馬馬虎虎、掉以輕心。

三、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板書教學有機結合

運用多媒體可以十分方便地向學生展示大量的工程實例,創造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這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所不能達到的。例如,在學習結構動力學時,給學生播放一段美國華盛頓州塔科瑪大橋在風速作用下引起扭轉振動而倒塌的視頻,就會使學生對於結構振動而引起的危害有更加直觀、形象的認識,同時也增強了其對學習結構動力學重要性的認識,激發了學習興趣。此外,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減少教師課堂板書的內容和時間,從而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有效地解決教學內容多與教學時數少這一矛盾。但同時也應看到,多媒體教學畢竟只是一種教學手段,《結構力學》教學不能過分依賴於多媒體而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的需要,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教學,實現多媒體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透過教學實踐我們感到,對於概念的文字表述、例題的題幹、分析方法的總結和比較複雜的圖表,應多采用多媒體課件來表現;而對於公式推導、基本計算分析方法(如力法、位移法等)、典型例題求解過程的講解,則應充分發揮傳統教學手段的優勢,採用板書的形式,以便於學生理解掌握,減輕跟學壓力。只要把握好多媒體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就能達到課堂氛圍張弛有度、教學過程寓教於樂的目的。

四、開設習題課,堅持課後答疑

《結構力學》不僅理論概念性強,而且方法技巧性要求高。理論概念需要透過練習來加深理解,方法技巧則需要透過多做習題來熟練掌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定期開設習題課,以強化學生對解題和運算能力的基本訓練,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弄懂概念、掌握理論、熟練方法技巧的目的。例如,在習題課上,教師應當精選一些典型的例題,對學生進行簡單提示後,由學生親自動手做練習,教師則走下講臺到學生中去檢查瞭解學生的解題情況,最後由教師結合實際有所側重地講述關鍵的解題步驟和結果,並就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點評。透過這種課堂練習,教授不僅給了學生解題的方法技巧,還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並給予糾正。

《結構力學》課程是專業基礎課程,一般上課人數比較多,每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課程進度和難度的把握上,教師必須依據學生的平均水平而定,而不能面面俱到,以偏概全,捨本逐末。因此,教師在課後要拿出專門時間對學生進行答疑,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