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職業教育計算機共同課的體系重建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1W

摘要:資訊化關係到經濟、社會、文化、政治和國家安全的全局,已成爲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資訊化水

職業教育計算機共同課的體系重建的論文

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乃至一個企事業單位的競爭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勢力和經濟成長能力的重要標誌。

關鍵詞:專業教育、人才培養、新知識

一、按照社會需求,確定培養規格及培養目標

一是從國家資訊化的目標上看。資訊化關係到經濟、社會、文化、政治和國家安全的全局,已成爲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資訊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乃至一個企事業單位的競爭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勢力和經濟成長能力的重要標誌。在此競爭中,人才是關鍵,但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而中專職業學校作爲主要培養各種技能人才的場所,也就擔負着技能職業水平能否提高的重任。對中專職業學校而言,如果培養出來的人只具有單一技能能力,那麼這些人將無法肩負起本技能以內相關的任務,以致也無法更進一步地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最終他們將不爲社會所需要。爲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能獲得更多的適合社會需要的新知識,我們就必須對原有的教學體系進行更新,

二、原有教學體系的問題

在中專階段有限的計算機課時內,讓學生學到什麼內容才能起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的作用?我認爲,應注意讓學生透過計算機課的學習,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巧以及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其落腳點是重視德育、重視基本知識、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等基本能力的培養,對教材內容注意精選,結構化和規範化。近年來計算機在中、小學教學中普遍推廣使用,因此大多中專職業學校都已把讓算機文化教育納入到了學生必修課範圍之內。並且爲了拓寬學生的就業途徑,適應各級各類學校對教師要求的不斷提高,更是把對學生的計算機文化教育擺到了一個重要位置。

儘管如此,許多中專職業學校在教學體系上卻還只是把計算機文化教育看成一種簡單的技能基本操作,維持着原有的舊的教學體系。舊的教學體系基本包括這樣幾方面,計算機發展簡史,西文操作系統,漢字操作系統,一種字處理軟件。

這種教學體系也許在幾年前還可以,但是如今的社會飛速發展,計算機領域的變化更是一日千里,它允許人們在一點上停留的時間是有一定限度的現今,計算機在教學中已大有用武之地,它已成爲了教學手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教師單憑粉筆、黑板所無法替代的方面,所以,用今天的眼光看,原有的計算機共同課的教學體系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有些體例內容陳舊,知識老化,資訊含量越來越小,這將在難做到師範性、實用性、實踐性的接軌。所以,舊的教學體系已經到了適時更換的時候了。

三、新的教學體系特點

1.從教學體例入手,打破舊有模式,更新課程設定

衆所周知,計算機這一學科是理論與實踐並存、理論與實踐同等重要的學科。它的理論知識抽象、枯燥,只有透過實踐才能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做到真正地掌握,只有理論,沒有實踐,學生感到難懂,當然只有實踐,沒有理論,學生對知識掌握達不到一定的深度,然而過多晦澀的理論知識對於中專職業學校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講無實際意義。中專職業學校主要培養的是複合型的、新型的職業技術人才,在中、小學教學中計算機主要應用在教學實際中,這樣,我們的中專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就要讓學生掌握這些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夠用得上的知識,我們所要建立的教學體系應該是學生將來能夠勝任工作的保障。因此,打破舊有模式,建立新的體系就要從教學體例上入手,給學生以新鮮感,發揮計算機這一學科在中專職業學校的作用。注重教學環境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自主活動的空間。計算機教學的特點對教學環境要求較高,如果沒有學生活動的實際動手操作的環境,就是有創造的火花,由於沒有自我實現的途徑,只有空想和接受別人給出的結論,久而久之學生的創新思想就會被抑制,所以計算機教學最好能在多媒體教室中進行。實驗環境和操作環境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培養創造興趣和創造能力尤爲很重要。

2.突出中專職業學校特點,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爲了適應學生將來從事技能工作的需要,我們在構建教學體系過程中要努力把技能性作爲一箇中心性原則加以貫徹,力爭在與技能性相關的內容中,重點突出地給予闡述和訓練。

3.把握時代脈搏,更新課程設定

當代計算機領域異常活躍,沓來紛至的新觀念、新成果、新視角、新方法像潮涌一般衝擊着我們,中專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也要推陳出新,重建一種新的教學體系,使之更具有先進性,新穎性和活力,使其成爲職業技能資訊含量高、實用性強的一門學科,並能儘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文化素養、提高他們的計算機素養、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隨着計算機資訊技術的發展,將會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思考在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下如何有效促進計算機基礎教學,推動計算機教學向着“培養全面高素質人才”的方向發展,爲學生以後更好地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