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談高職旅遊酒店管理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研究

學問君 人氣:5.42K

導語:建設實訓基地可以促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建設實訓基地是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需求,是高職人才技能培養必要條件。

談談高職旅遊酒店管理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研究

一、高職旅遊酒店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作用

1.完成高職旅遊酒店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建設實訓基地可以促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爲了適應旅遊酒店行業的管理、服務所需,從事旅遊酒店管理工作的智、美、勞發展的實用性人才。因此,旅遊酒店的學生在三年學習期間,要進行大量的實踐來學會餐飲服務、導遊服務等技能。

2.促進旅遊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方面的合作改進。建設校外實訓基地,提高學校和企業的交流合作,和企業在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計劃等方面進行合作改進。學生的培養目標要符合企業的需求,務實做到服務於企業。

3.校企合作加強產學研融合的發展。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讓師生走向企業,透過企業實際崗位來學習專業能力,還可以讓學校走向社會,使老師的科研成果,間接的伴隨行業轉換爲生產力,服務於社會實踐,達到學校和企業的“共贏”。

4.快速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面向專業的一線崗位,掌握崗位工作流程,瞭解旅遊市場現狀,習得相關導遊知識、酒店崗位技能。面對這種職業化的情景中,學生能夠更加融入進實踐中去,促使對專業技能的掌握。

二、高職旅遊酒店管理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原則

1.立足本地,向發達地區開拓。提供本地區服務是高職教育的特點,顯現在學校生源主要來自於本地,畢業後服務於當地。所以選取本地區企業當作實訓基地主體。

2.實訓基地多元化。基於酒店管理知識在運用中非常靈活,在進行實訓時依據專業特點,可以將酒店劃分爲多個實訓模組,比如前廳服務實訓、酒店人員管理實訓等。

3.互利共贏原則。在實訓基地實習時,很多實習內容都需要基地人員的指導和幫助,這必將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多的負擔。所以要使企業同意學生實習並變成穩固的實習基地,高校應該爲企業帶來利益。

三、高職旅遊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和實踐

怎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市場中培養旅遊酒店管理人才,提升人才的素質,是高職旅遊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研究方向。下面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實踐進行研究。

1.進行校企合作。積極進行校企合作,讓企業在實訓中獲得利益。在借用企業實踐的有利條件下,也要利用老師的豐富理論知識,爲企業文化積極服務。在根據大學旅遊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長期的實踐歸納出下面幾種形式:第一,全方位合作型。邀請在旅遊行業有着很高影響力的企業家進行定期校內講座,利用企業家在社會的影響力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和這些企業家開展全方位合作。

第二,優勢相互補進。學校利用自身人才豐富、有着一批豐富智囊的優勢,爲一些旅遊單位免費提供人員培訓,幫助企業開展推介活動,對企業在相應區域進行免費宣傳,對企業優先提供需求的畢業生。

第三,就業基地型。學校在建設旅遊酒店校外實訓基地時以本省企業爲重點,在加快本省實訓基地建立時,向着國內發達地區建設省外實訓基地。和旅遊酒店企業聯繫,建設就業型實訓基地。

第四,傳授和幫助型實訓基地。面對旅遊酒店管理專業需要的職業能力培訓,學校可以和本省相關有影響力的旅遊酒店企業建立實訓合作關係。學校給予企業學生實習指導費用,企業則根據自身運營制定一套實踐制度,由專人指導學生進行實習。2.支援學生創業。學校應該倡導和激勵學生自主創業。旅遊酒店管理的學生利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利用國家法定長假組織旅行團,進行導遊服務。旅行團依照出資金額承擔相應的責任,部分學生創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針對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創業本身就是很好的實訓,透過創業學生本身融入到實質經營活動當中,承擔相應的責任,學生可以完全發揮自身所學專業知識和能力。3.勤工儉學。勤工儉學也是校外實踐很好的方式,這同樣是學生自身創造的實訓基地。勤工儉學主要安排在長假進行,崗位也主要集中在本市內的旅行社和酒店。

進行勤工儉學可以使學生真正的融入社會,以員工的身份在崗位上進行實踐工作,這種實踐活動同樣補救了學校在開展實踐教學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綜上所述,建設實訓基地可以促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建設實訓基地是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需求,是高職人才技能培養必要條件。實訓基地的建設,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水平,學生的實訓效果得到不斷加強。

參考文獻:

[1]周麗.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選擇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9711):133-134

[2]王文霞.高職旅遊酒店管理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半月),2008(17603):26

[3]張靜.高職旅遊酒店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構想[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4):86-87